Workflow
Innovative Medicine
icon
搜索文档
924新政以来,A股十大变化
36氪· 2025-09-23 12:18
核心观点 - 2024年9月24日央行、证监会、金融监管总局联合推出金融政策推动A股市场实现行情反转和生态重塑 政策发布后上证指数单日涨4.15% 创业板指涨5.54% 随后突破关键点位 2025年8月18日A股总市值突破100万亿元 年化波动率降至15.9% 较"十三五"期间下降2.8个百分点 市场稳定性增强 [1] 指数表现 - 主要指数全面上涨 创业板50涨幅116.14% 科创50涨幅111.91% 创业板指涨幅101.96% 大盘价值指数涨幅17.19% [3] - 中小盘成长股领涨 小盘成长指数涨幅70.86% 大盘成长指数涨幅56.54% 中盘成长指数涨幅48.41% [3] - 上证指数涨幅38.97% 沪深300涨幅40.13% 中证500涨幅59.53% 深证成指涨幅61.70% 深证综指涨幅65.19% 中证1000涨幅66.43% [4] 交易数据 - 累计成交额从188.47万亿元增至405.63万亿元 增长115.22% 平均单日成交额从7853亿元增至1.68万亿元 增长113.44% 单日成交额最大值从1.36万亿元增至3.47万亿元 增长155.75% [5] - 累计成交量从173271.20亿股增至317126.83亿股 增长83.02% 平均单日成交量从721.96亿股增至1310.44亿股 增长81.51% [6] - 平均单日市值换手率从2.36%提升至4.11% 增长74.15% 单日市值换手率最大值从4.18%增至8.58% 增长105.26% [6] 投资者开户 - 累计新开户数从1662.85万户增至3057.33万户 增长83.86% 其中个人投资者新开户从1655.09万户增至3047.98万户 机构投资者新开户从7.76万户增至9.35万户 [7] - 2024年10月单月新开户684.68万户 创近五年新高 2025年3月和8月新开户均超260万户 [8] 融资余额 - 日均融资余额从14893.39亿元增至18644.80亿元 增长25.19% 融资余额最大值从15999.04亿元增至23885.22亿元 增长49.29% [10] - 日均融资买入额从625.05亿元增至1621.81亿元 增长159.47% 日均融资净买入额从-6.67亿元转为42.52亿元 [11] - 融资余额破2万亿交易日达29个 此前为0 [10] 南向资金 - 2025年累计净买入11097亿港元 较去年同期4483.49亿港元增长148% 超去年全年8078.69亿港元规模 [12] - 期间合计买卖总额从7.77万亿港元增至26.76万亿港元 增长244.41% 日均买卖总额从336.39亿港元增至1134.01亿港元 增长237.11% [13] - 单日买卖总额最大值从819.02亿港元增至2802.82亿港元 增长242.22% [13] 外资流入 - 陆股通成交总额从27.06万亿元增至49.29万亿元 增长82.13% 日均成交额从1171.53亿元增至2097.35亿元 增长79.03% [14] - 单日成交额最大值从1890.14亿元增至5101.01亿元 增长169.87% [14] - 境外机构和个人持股规模从2024年8月24771.58亿元增至2025年6月30707.13亿元 增长23.96% [15] 保险资金 - 人身险公司股票投资规模从21838亿元增至28730.92亿元 增长31.56% 占比从7.55%提升至8.81% [17] - 财产险公司股票投资规模从1506亿元增至1955.02亿元 增长29.82% 占比从7.05%提升至8.33% [18] 公募基金 - 基金总数从12169只增至13240只 增长8.79% 基金份额从29.29万亿份增至31.26万亿份 增长6.73% 基金资产净值从31.46万亿元增至34.74万亿元 增长10.43% [20] - 新发股票型基金数量从436只增至787只 增长79.91% 发行份额从1429亿份增至4600亿份 增长221.89% 平均发行份额从38.65亿份增至78.30亿份 增长102.61% [20] - 2024年10月新发股票型基金51只 发行份额860.72亿份 平均发行份额16.88亿份 创近三年新高 [21] 上市公司表现 - 工业富联流通市值增长9408.97亿元 涨幅260.21% 市值达1.31万亿元 宁德时代流通市值增长7949.43亿元 涨幅101.40% 市值达1.62万亿元 农业银行流通市值增长6480.66亿元 涨幅50.41% 市值达2.12万亿元 [22] - 寒武纪-U涨幅534.61% 海光信息涨幅212.86% 中际旭创涨幅288.61% 新易盛涨幅416.52% 胜宏科技涨幅1076.53% [22] - 贵州茅台涨幅20.50% 工商银行涨幅31.16% 中国平安涨幅30.69% [23] 上市公司资金运用 - 上市公司银行理财认购金额从1073.89亿元增至1094.60亿元 增长1.93% 证券公司理财认购金额从692.91亿元增至756.75亿元 增长9.21% 基金专户认购金额从24.39亿元增至39.67亿元 增长62.65% [25] - 至少75家上市公司公告使用闲置资金参与证券投资 [26] 行业热点 - AI领域发展带动算力芯片制造和智能应用场景拓展 机器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受资金追捧 创新医药板块成为市场亮眼板块 [2]
924新政这一年(市场篇):赚钱效应激活 这一年A股究竟有何不同
智通财经网· 2025-09-22 21:16
政策影响与市场整体表现 - 2024年9月24日,央行、证监会、金融监管总局联合推出一揽子金融政策,旨在通过“金融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提振市场信心、激活资本市场 [1] - 政策发布后,A股应声大涨,上证指数单日飙升4.15%,创业板指暴涨5.54% [1] - 2025年8月18日,A股市场总市值历史性地突破100万亿大关,年化波动率15.9%,相较于“十三五”期间下降2.8个百分点,市场稳定性显著增强 [1] 主要指数表现 - 新政实施后一年间,各指数迎来爆发式增长:创业板50以116.14%的涨幅领跑,科创50涨幅达111.91%,创业板指涨幅突破100%,达101.96% [3] - 中小盘成长股成为本轮行情主角,小盘成长指数涨幅达70.86%,远超大盘成长指数56.54%的涨幅;中盘成长指数涨幅达48.41% [3] - 大盘价值指数也实现17.19%的正增长,市场赚钱效应全面激活 [3] 市场交易活跃度 - 924后一年A股累计成交额飙升至405.63万亿元,较此前188.47万亿元增长115.22% [5] - 平均单日成交额达1.68万亿元,增幅113.44%,单日成交额最大值突破3.47万亿元,增幅高达155.75% [5] - 平均单日市值换手率从2.36%提升至4.11%,增幅74.15%,单日市值换手率最大值从4.18%翻倍至8.58% [5] 投资者结构变化 - 924后一年A股累计新开户数量激增至3057.33万户,较此前1662.85万户增长83.86% [7] - 2024年10月成为开户热潮峰值,当月A股新开户684.68万户,创近五年单月开户新高 [7] - 新投资者大量涌入为市场带来增量资金,增强市场活力和韧性 [10] 杠杆资金与融资交易 - 截至2025年9月18日,A股融资余额达23857.6亿元,融资余额占流通市值比例为2.52% [11] - 日均融资余额从14893.39亿元增至18644.80亿元,增幅25.19%;融资余额最大值从15999.04亿元飙升至23885.22亿元,增幅49.29% [11] - 日均融资买入额从625.05亿元增至1621.81亿元,增幅达159.47%;日均融资净买入额实现由负转正,从-6.67亿元转变为42.52亿元 [11] 跨境资金流动 - 南向资金开启扫货模式,截至2025年9月18日当年累计净买入11097亿港元,较去年同期4483.49亿港元增长148% [13] - 924后一年南向资金期间合计买卖总额达26.76万亿港元,较此前7.77万亿港元增长244.41% [13] - 陆股通成交总额达49.29万亿元,较924前一年27.06万亿元增长82.13%;日均成交额从1171.53亿元提升至2097.35亿元,增幅79.03% [16] 机构投资者行为 - 境外机构和个人持股规模持续增长,2025年6月达30707.13亿元,较2024年8月24771.58亿元增长23.96% [17] - 保险资金加快入市步伐,人身险公司股票投资规模从21838亿元提升至28730.92亿元,增长31.56%,占比从7.55%提升至8.81% [19] - 财产险公司股票投资规模从1506亿元增长至1955.02亿元,增长29.82%,占比从7.05%提升至8.33% [19] 公募基金发展 - 截至2025年9月19日,全市场基金总数达13240只,较去年9月底12169只增长8.79%;基金资产净值达34.74万亿元,较去年31.46万亿元增长10.43% [22] - 924后一年新发股票型基金总数达787只,发行份额4600亿份,较此前436只和1429亿份分别增长79.91%和221.89% [22] - 平均发行份额从38.65亿份增长至78.30亿份,增幅102.61% [22] 行业与企业表现 - 半导体、硬件设备、电气设备等高新技术产业成为牛股摇篮,寒武纪-U在924后一年涨幅达534.61%,海光信息涨幅212.86% [26] - 胜宏科技以1076.53%的涨幅领跑全市场,中际旭创涨幅288.61%,新易盛涨幅416.52% [26] - 工业富联流通市值增长9408.97亿元,股价涨幅260.21%;宁德时代流通市值增长7949.43亿元,股价涨幅101.40% [26] - 传统行业龙头实现价值回归,贵州茅台、工商银行、中国平安924后一年股价涨幅分别达20.50%、31.16%、30.69% [27] 上市公司资金运用 - 上市公司理财投入显著增加,银行理财认购金额从1073.89亿元增至1094.60亿元,增幅1.93% [29] - 证券公司理财认购金额从692.91亿元增至756.75亿元,增幅9.21%;基金专户认购金额从24.39亿元增至39.67亿元,增幅62.65% [29] - 924新政以来至少有75家上市公司公告将使用闲置资金参与证券投资,反映对市场环境的信心 [30]
924新政这一年:赚钱效应激活,这一年A股究竟有何不同
凤凰网· 2025-09-22 20:08
政策影响与市场表现 - 2024年9月24日央行、证监会、金融监管总局联合推出金融政策组合拳,推动A股市场迎来转折点,政策发布后上证指数单日飙升4.15%,创业板指暴涨5.54% [1] - A股市场总市值于2025年8月18日历史性突破100万亿元,年化波动率降至15.9%,较"十三五"期间下降2.8个百分点,市场稳定性显著增强 [2] - 政策实施一年间创业板50指数涨幅达116.14%,科创50指数涨幅111.91%,创业板指涨幅101.96%,小盘成长指数涨幅70.86% [3] 交易量与市场活跃度 - 政策后一年A股累计成交额405.63万亿元,较此前188.47万亿元增长115.22%,平均单日成交额1.68万亿元,增幅113.44% [4][5] - 单日成交额最大值达3.47万亿元,增幅155.75%,平均单日市值换手率从2.36%提升至4.11%,增幅74.15% [4][5] - 累计成交量31.71万亿股,增长83.02%,平均单日成交量1310.44亿股,增幅81.51% [5] 投资者参与度 - 政策后一年A股新开户3057.33万户,较此前1662.85万户增长83.86%,其中个人投资者新开户3047.98万户 [6][7] - 2024年10月单月新开户684.68万户,创近五年新高,2025年多个月份新开户数量均超260万户 [7][9] - 融资余额达23857.6亿元,日均融资余额从14893.39亿元增至18644.80亿元,增幅25.19%,融资余额最大值增长49.29%至23885.22亿元 [10] 资金流向与配置 - 南向资金2025年累计净买入11097亿港元,较去年同期4483.49亿港元增长148%,累计净买入总额达47976.84亿港元 [11][12] - 南向资金期间合计买卖总额26.76万亿港元,增长244.41%,日均买卖总额1134.01亿港元,增幅237.11% [12] - 陆股通成交总额49.29万亿元,较此前27.06万亿元增长82.13%,日均成交额2097.35亿元,增幅79.03% [15] 外资与机构投资 - 境外机构和个人持股规模从2024年8月24771.58亿元增至2025年6月30707.13亿元,增长23.96% [16] - 人身险公司股票投资规模从21838亿元增至28730.92亿元,增长31.56%,占比提升1.26个百分点至8.81% [18][20] - 财产险公司股票投资规模从1506亿元增至1955.02亿元,增长29.82%,占比提升1.28个百分点至8.33% [18] 基金行业发展 - 全市场基金总数达13240只,较去年增长8.79%,基金资产净值34.74万亿元,增长10.43% [21] - 政策后一年新发股票型基金787只,发行份额4600亿份,较此前436只和1429亿份分别增长79.91%和221.89% [21] - 平均发行份额从38.65亿份增至78.30亿份,增幅102.61%,2024年10月单月发行份额860.72亿份创近三年新高 [21][24] 企业表现与行业趋势 - 工业富联流通市值增长9408.97亿元,涨幅260.21%,宁德时代市值增长7949.43亿元,涨幅101.40% [25][27] - 寒武纪-U涨幅534.61%,海光信息涨幅212.86%,胜宏科技涨幅1076.53%,半导体、硬件设备行业表现突出 [25][27] - 传统行业龙头贵州茅台涨幅20.50%,工商银行涨幅31.16%,中国平安涨幅30.69% [26][27] 上市公司资金运用 - 上市公司银行理财认购金额从1073.89亿元增至1094.60亿元,证券公司理财认购金额从692.91亿元增至756.75亿元 [28][29] - 基金专户认购金额从24.39亿元增至39.67亿元,增幅62.65%,75家上市公司公告使用闲置资金参与证券投资 [28][29]
This Johnson & Johnson Analyst Turns Bullish On Shifting Focus From Stelara Concerns To Innovative Medicine
Benzinga· 2025-04-09 23:28
文章核心观点 - 高盛认为市场低估强生创新医药业务发展轨迹,对喜达诺(Stelara)专利到期担忧过度,分析师阿萨德·海德尔将其评级从中性上调至买入,目标价从157美元提高到172美元 [1] 公司业务情况 - 创新医药业务贡献公司约65%的收入和83%的利润,对股价影响更重要 [2] - 尽管喜达诺专利即将到期,但公司在炎症性肠病、银屑病、神经精神疾病、多发性骨髓瘤、膀胱癌和EGFR突变非小细胞肺癌等多个大市场有众多新产品周期 [3] 股价表现 - 周三文章发布时,强生股价下跌2.91%,至145.63美元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