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VIE结构
icon
搜索文档
港资券商“西行”潮:纳斯达克成“新宠”,机遇与风险并存
新浪财经· 2025-08-13 14:16
来源:智通财经 黄立冲称,"相比之下,港股与A股的进入门槛与尽调强度更高。这使得美国资本市场成为更快完成融 资、获取更大定价弹性的现实选项。" 国际注册创新管理师、鹿客岛科技创始人兼CEO卢克林告诉智通财经,"港资券商舍近求远的根本逻辑 在于'估值-资金-品牌'三维套利。港股市场对券商板块给予1.0-1.2倍P/B的定价,而纳斯达克金融科技同 业轻松拿到3-5倍P/B。美元基金对美上市券商的流动性溢价、衍生品叙事及跨境并购想象力,足以覆盖 赴美上市额外的合规成本。" 他进一步指出,"此外,财务门槛上,美股对盈利、规模、同业竞争的历史包袱最轻。纳斯达克市场允 许'先上车后补票'。对仍在烧钱扩张FICC(固定收益、外汇及大宗商品业务)、财富科技的港资券商而 言,这是时间换空间的最优解。" 智通财经记者 | 陈靖 近期,美股市场迎来一波港资券商上市热潮。 据智通财经不完全统计,思博控股、浤博资本、贝塔金融、芒果金融等4家港资券商相继启动赴美上市 流程,其中3家选择直接登陆纳斯达克,1家通过SPAC合并方式冲刺。 本轮奔赴美股的港资券商呈现出多样化的上市路径。具体来看,贝塔金融在7月18日抢先递表,计划筹 集最多10 ...
益盛鑫上涨4.35%,报3.12美元/股,总市值7312.50万美元
金融界· 2025-08-05 21:52
基于专有的行业知识,YSX运营公司致力于与客户合作,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挑战,并提供合适的服务,帮助他 们实现各自的目标。 本文源自:金融界 作者:行情君 8月5日,益盛鑫(YSXT)开盘上涨4.35%,截至21:30,报3.12美元/股,成交40.78万美元,总市值7312.50 万美元。 财务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03月31日,益盛鑫收入总额7145.27万美元,同比增长22.04%;归母净利润 402.18万美元,同比减少11.92%。 资料显示,益盛鑫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在开曼群岛注册成立的离岸控股公司,通过YSX运营公司在中华 人民共和国("PRC")通过VIE结构开展业务。 公司通过YSX运营公司,为中国的企业客户,主要是保险公司和经纪公司提供全面的业务解决方案。YSX 运营公司基于多年服务企业客户积累的对中国保险行业的深入了解,专注于车险后市场增值服务、软件 开发和信息技术服务,以及其他基于场景的定制服务。 ...
益盛鑫上涨4.52%,报3.125美元/股,总市值7324.22万美元
金融界· 2025-08-04 22:22
公司通过YSX运营公司,为中国的企业客户,主要是保险公司和经纪公司提供全面的业务解决方案。YSX 运营公司基于多年服务企业客户积累的对中国保险行业的深入了解,专注于车险后市场增值服务、软件 开发和信息技术服务,以及其他基于场景的定制服务。 8月4日,益盛鑫(YSXT)盘中上涨4.52%,截至22:00,报3.125美元/股,成交12.18万美元,总市值 7324.22万美元。 财务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03月31日,益盛鑫收入总额7145.27万美元,同比增长22.04%;归母净利润 402.18万美元,同比减少11.92%。 资料显示,益盛鑫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在开曼群岛注册成立的离岸控股公司,通过YSX运营公司在中华 人民共和国("PRC")通过VIE结构开展业务。 基于专有的行业知识,YSX运营公司致力于与客户合作,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挑战,并提供合适的服务,帮助他 们实现各自的目标。 本文源自:金融界 作者:行情君 ...
益盛鑫上涨5.26%,报3.0美元/股,总市值7031.25万美元
金融界· 2025-07-30 21:40
7月30日,益盛鑫(YSXT)开盘上涨5.26%,截至21:30,报3.0美元/股,成交4020.0美元,总市值7031.25 万美元。 基于专有的行业知识,YSX运营公司致力于与客户合作,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挑战,并提供合适的服务,帮助他 们实现各自的目标。 本文源自:金融界 财务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09月30日,益盛鑫收入总额3409.44万美元,同比增长28.67%;归母净利润 192.72万美元,同比减少22.03%。 资料显示,益盛鑫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在开曼群岛注册成立的离岸控股公司,通过YSX运营公司在中华 人民共和国("PRC")通过VIE结构开展业务。 公司通过YSX运营公司,为中国的企业客户,主要是保险公司和经纪公司提供全面的业务解决方案。YSX 运营公司基于多年服务企业客户积累的对中国保险行业的深入了解,专注于车险后市场增值服务、软件 开发和信息技术服务,以及其他基于场景的定制服务。 作者:行情君 ...
中概退市风险步步逼近!美国国会特别委员会再就中概退市致信美SEC,如何应对?
贝塔投资智库· 2025-05-07 11:38
核心观点 - 中概股面临新一轮退市压力与严格审查,亟需寻找新的上市地,尤其是未在大中华区交易所拥有主要上市地位的公司 [3] - 港股价格发现功能已超越美股,港股投资者以长期持有者为主,美股则以短线资金为主 [6] - 美国政府可能发布行政命令以国家安全为由启动退市程序,SEC将重点审查VIE结构 [12] - 港交所优化上市制度为中概股ADR提供灵活的"保险政策",允许转换或申请双重主要上市地位 [23] 全球投资者动向 - 长期资产配置机构继续从ADR转向港股,短线资金在美股交易可行且具备流动性时继续参与交易 [3] - 港股对称的10个基点交易印花税阻碍量化/系统性策略及统计套利的迁移 [3] - 港交所日内波动率对每日整体波动的贡献度逐渐提升,显示港股价格发现功能超越美股 [6] 流动性转移 - 内地投资者通过"南下通"渠道对港交所上市股票的流动性支撑显著增强 [6] - 部分港股由存托银行作为未来海外存托凭证转换的基础股份持有,不计入自由流通股 [13] - 哔哩哔哩和小鹏汽车通过开曼实体补充ADR转换库存,香港中央结算系统转换比例上升 [13] 关键数据 - 199家中资基准成分股(市值约1000亿美元)可能因违反第14105号行政命令被剔除 [9][17] - 450家在美中资上市公司中约155家(日均成交额约120亿美元,市值约1万亿美元)若未遵守PCAOB审计标准可能面临退市 [9][18] - 25%的MSCI中国和富时中国成分股采用VIE结构,约160家在美中资上市公司存在退市风险 [10][19] - 33%的MSCI中国指数持仓由美国投资者持有(市值超1.5万亿美元) [10][22] - 过去三年约30%的中概股ADR已转向场外交易、被收购或退市 [22] 香港交易所制度准备 - 港交所2018年推出"优化上市制度",新增三个上市章节覆盖未盈利生物科技公司、同股不同权结构及第二上市 [23] - 2021年11月港交所发布《上市制度改革咨询结论》,为具有WVR或VIE结构的公司提供"孵化机制" [23] - 修订后的上市规则自2022年1月1日生效,为中概股ADR提供灵活的"保险政策" [23][24] - 中芯国际2019年主动从美股退市后在科创板上市,中国电信2021年1月从美股摘牌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