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play
搜索文档
总投资550亿,合肥国显第8.6代AMOLED项目更新进度
WitsView睿智显示· 2025-06-19 17:50
合肥国显8.6代AMOLED项目进展 - 合肥国显8.6代AMOLED项目支持区首块屋面已提前封顶,主体结构建设进入冲刺阶段 [1] - 该项目总投资550亿元,建筑面积约80万平方米,设计产能为每月3.2万片玻璃基板(尺寸2290mm × 2620mm) [2] - 该产线为全球首条采用无FMM(ViP技术)的8.6代AMOLED生产线,产品覆盖平板、笔电、车载显示等中尺寸应用领域 [2] - 产线由维信诺与合肥市投资平台出资,合肥国显(维信诺参股公司)负责投资、建设和运营 [2] 全球8.6代AMOLED生产线动态 - 全球目前有3条第8.6代AMOLED生产线,分别归属于合肥国显、三星显示、京东方 [2] - 三星显示A6工厂第8.6代OLED生产线(第一阶段)将于2024年底试运行,2026年Q2全面量产,总投资4.1万亿韩元(约212.79亿元人民币),计划产能为1000万片/年笔记本电脑面板 [2][3] - 三星显示A6线量产的时机与苹果预计2026年下半年发布的OLED版MacBook Pro及iPad新品高度契合 [3] 京东方8.6代AMOLED生产线进展 - 京东方国内首条第8.6代AMOLED生产线已提前4个月开始工艺设备搬入 [4] - 该项目总投资630亿元人民币,设计产能为每月3.2万片玻璃基板(尺寸2290mm × 2620mm),聚焦中尺寸AMOLED面板,用于中高端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等IT类产品,同时具备生产柔性OLED智能手机面板的能力 [4] - 京东方第8.6代AMOLED生产线于2024年3月奠基,9月提前完成全面封顶,预计2026年底量产,2029年实现满产 [4]
90亿,浙江莱宝电子纸项目主体结构完成封顶
WitsView睿智显示· 2025-06-18 15:16
项目进展 - 浙江莱宝MED项目首台曝光机完成搬入安装,新建模组车间主体结构全面封顶[1] - MED项目总投资约90亿元,由莱宝高科与湖州南浔两家投资机构合资建设[2] - 项目达产后预计月产能达320万块12.3英寸微电腔屏或50万块31.2英寸屏[3] 产品定位与市场应用 - MED产品聚焦中大尺寸彩色电子纸市场,涵盖电子标签、电子书包、阅读器、平板等12类终端场景[2] - 产品特性强调护眼、省电、类纸张显示,适用于教育、公共显示等中高端领域[2] - 公司已开发多款中尺寸黑白/彩色MED样品,终端应用覆盖电子书阅读器、电子桌签等6类产品[4] 产能规划与技术布局 - 2025年下半年计划实现部分中尺寸产品小批量生产销售[4] - 项目投产前将整合2.5代TFT-LCD面板线及微电腔模组中试线资源[4] - 2025年重点布局教育、室内外中大尺寸电子纸显示市场[4] 公司经营数据 - 2024年营收58.96亿元(同比+5.54%),归母净利润3.74亿元(同比-0.43%)[5] - 2025Q1营收14.73亿元(同比+0.31%),归母净利润7502万元(同比-36.10%)[5] 业务结构 - 主营业务为平板显示材料/器件及触控器件,覆盖消费电子(笔记本/平板)和专业领域(车载/医疗/工控)[5]
LG Display官宣:拟66亿新建OLED面板工厂
WitsView睿智显示· 2025-06-17 16:29
投资计划 - 公司董事会批准投资1 26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66 56亿元在韩国坡州园区建设OLED面板工厂 [1] - 投资期预计为两年从2025年6月17日至2027年6月30日 [1] 战略布局 - 本次投资是公司中长期资本支出计划的一部分重点布局韩国坡州市与OLED技术相关的项目 [3] - 这是公司自出售中国广州LCD工厂以来首次在韩国本土进行的大规模投资 [3] 产品方向 - 公司将专注于下一代高端OLED面板及模组基础设施的建设 [3] - 高性能高端OLED产品的市场需求正稳步增长公司战略聚焦于高端产品开发 [3] - 公司计划持续提供差异化客户价值并不断扩大OLED市场份额 [3] 管理层观点 - 2025年将是公司快速发展的一年 [3] - 公司将积极开发独有的差异化技术与产品引领显示市场发展趋势 [3]
供屏小鹏G7/采购OLED设备,天马新增2起动态
WitsView睿智显示· 2025-06-13 12:44
天马微电子与小鹏汽车合作 - 小鹏G7配备15.6英寸中控屏,采用天马微电子显示总成解决方案,分辨率2.5K,集成LTPS显示技术与TED内嵌式触控技术 [2] - 2025款小鹏G6搭载天马15.6英寸中控屏,采用悬浮式设计,具备2.5K分辨率、窄边框及防眩目功能 [4] - 2025款小鹏X9采用天马供应的10.25英寸仪表屏(1920x720分辨率,700nit亮度)和17.3英寸中控屏(3K分辨率) [5] - 自2017年起,天马已为小鹏G3、P5、G6、P7+等多款车型提供智慧座舱显示解决方案 [5] 厦门天马OLED设备采购 - 厦门天马与AP Systems签订OLED设备供应合同,交付期为2025年6月至2026年5月,合同金额未披露 [6][7] - 付款方式为90%通过信用证支付(设备入境后),10%通过电汇支付(最终检验合格后) [6][8] - 厦门天马负责第6代AMOLED产线TM18项目,总投资480亿元,占地面积1500亩,主要生产曲面与折叠显示屏,应用于智能手机及智能穿戴设备 [6][9] AP Systems与厦门天马历史合作 - AP Systems专注于半导体及显示设备,产品包括OLED激光退火设备(ELA)、激光剥离设备(LLO)及封装设备 [11] - 2020年AP Systems曾中标厦门天马TM18产线ELA和LLO设备订单,金额达608亿韩元(约3.21亿元人民币),为当时韩国设备商最高单笔订单 [11]
供屏小鹏G7/采购OLED设备,天马新增2起动态
WitsView睿智显示· 2025-06-13 12:43
天马微电子与小鹏汽车合作 - 天马微电子为小鹏G7提供15.6英寸中控屏显示总成解决方案,分辨率2.5K,采用窄边框设计,集成LTPS显示技术与TED内嵌式触控技术 [2] - 2025款小鹏G6配备天马微电子提供的15.6英寸悬浮中控屏,支持2.5K分辨率、窄边框及防眩目功能 [4] - 天马微电子为小鹏X9供应10.25英寸仪表屏(1920x720分辨率,700nit亮度)和17.3英寸3K中控屏,均采用LTPS与TED技术 [5] - 自2017年起,天马微电子已为小鹏G3、P5、G6、P7+等多款车型提供智慧座舱显示解决方案 [5] 厦门天马OLED产线设备采购 - 厦门天马(天马微电子子公司)与AP Systems签订OLED设备供应合同,交付期为2025年6月至2026年5月,付款方式为90%信用证+10%电汇 [6][8] - 厦门天马负责第6代AMOLED产线TM18项目,总投资480亿元,占地1500亩,建筑面积126万平方米,主产曲面/折叠屏,应用于智能手机及智能穿戴设备 [7][9] - AP Systems此前曾中标厦门天马TM18产线ELA和LLO设备订单,金额达608亿韩元(约3.21亿元人民币),为当时韩国设备商最高单笔订单 [7][11] 技术应用与行业动态 - 天马微电子车载显示屏技术亮点包括LTPS显示、TED内嵌式触控、窄边框设计及防眩目功能,提升视觉体验与行车安全 [2][4][5] - AP Systems业务覆盖半导体、显示设备及电池领域,专注OLED面板生产设备如ELA、LLO及封装设备的研发 [7][11]
天山电子拟用1.88亿超募资金扩产 研发费五年2.38亿创新驱动发展
长江商报· 2025-06-13 07:18
公司扩产计划 - 公司拟使用约1 88亿元超募资金投资车载液晶显示模组生产线项目和综合能力提升项目 其中车载项目投资1 16亿元 综合能力提升项目投资1 11亿元 [1][2][3] - 车载项目将新增年产2534 60万片产能 重点覆盖VA 中大尺寸及高附加值产品 建设期为1年 [2] - 综合能力提升项目包括仓库智能建设和生产综合楼建设 建设期为2年 拟使用超募资金7264 98万元和自有资金3822 11万元 [3] 业绩表现 - 2025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收3 95亿元 同比增长31 52% 净利润3594 44万元 同比增长42 24% 扣非净利润3418 44万元 同比增长83 19% [5] - 2024年单色液晶显示模组营收3 57亿元 同比增长34 03% 触摸屏营收2699 4万元 同比增长121 60% [5] - 公司产品覆盖智能家居 车载电子等八大领域 与深天马 京东方等知名企业长期合作 产品远销欧美 日韩等地区 [4] 研发与技术优势 - 2020-2024年研发费用累计达2 38亿元 其中2024年研发费用6990 2万元 呈现逐年上涨趋势 [1][5] - 截至2024年末公司拥有专利67项 其中发明专利11项 8项核心技术广泛应用于产品生产 技术性能指标优于行业平均水平 [6] - 公司聚焦平台化开发 加速布局大尺寸触显一体化等前沿技术 构建软硬件一体化解决方案 [3] 行业定位与战略 - 公司是国内车载显示一线供应商 扩产项目瞄准中长期技术升级 旨在抢占汽车智能化产业升级红利 [2][3] - 公司在专业显示领域定制化液晶显示屏及显示模组业务表现强劲 车载电子应用领域成为业绩增长核心动力 [5] - 量产显示应用产品超5000种 复杂模组控制板研发优势显著 [4][6]
LG Display辟谣
WitsView睿智显示· 2025-06-11 17:45
投资计划传闻 - 媒体报道LG Display计划投资7000亿韩元(约36.61亿元人民币)在坡州工厂建造新OLED技术厂房 [1] - 传闻称公司最早将于7月与京畿道和坡州市签署国内回归投资谅解备忘录 [1] 公司官方回应 - LG Display发布公告澄清媒体报道的投资计划尚未形成具体定论或决策 [2] - 公司强调正以盈利能力和技术差异化的OLED为中心优化投资组合并推进业务结构升级 [2] - 若未来有具体事项确定 将在确定当日或一个月内另行发布公告 [2]
4.8亿,伟时电子车载显示项目再提速
WitsView睿智显示· 2025-06-04 17:06
伟时电子募投项目分析 - 前次募投项目"背光显示模组和智能显示组件项目"多次延期至2025年10月 主要因实施空间不足需新增地点 非产品需求因素影响 [2] - 本次拟募资不超过4 8亿元 投向"轻量化车载新型显示组件项目" 预计新增年产433万件轻量化结构件和185万件新型车载背光显示模组 [2] - 新项目侧重Mini LED和超大屏技术 旨在优化产品结构 提升毛利率 目前Mini LED产品因量产规模限制毛利率较低 [3] 技术升级与市场趋势 - Mini LED凭借高亮度优势正受车企关注 成为高端显示方案选择 新能源车普遍采用大尺寸屏幕推动超大屏技术需求 [3] - 2024年车用LED市场规模预计达34 45亿美金 车企通过Mini LED等先进技术提升产品附加值 [6] - 车载背光显示模组产能利用率保持高位 在手定点项目需求显著高于募投新增产能 [5] 同业竞争格局 - 翰博高新募资7 5亿元投入年产900万套Mini LED灯板项目 产品覆盖车载等领域 已与蔚来 奇瑞等品牌合作 [6][7] - 隆利科技车载产品进入比亚迪 蔚来等供应链 通过两个Mini LED项目新增产能合计795 6万片 [7] - 南极光计划投资建设Mini Micro LED显示模组项目 推进技术商业化 [8] 行业前景展望 - 新能源汽车普及和座舱体验需求提升推动Mini LED与超大屏技术应用前景 [9] - 技术升级与市场扩容同步推进 行业迈向新阶段 [10]
2个显示项目落地安徽、浙江,最高投资超7亿
WitsView睿智显示· 2025-06-03 17:17
显示行业项目动态 - 浙江嘉兴和安徽黄山两地近期落地两项显示相关项目,涉及TFT LCD、AMOLED显示屏技术及车载显示应用 [1] 万创智能显示屏项目 - 万创智能显示屏及终端产品研发生产项目签约嘉兴国家高新区,总投资达1亿美元(约合人民币7.20亿元),注册资本3000万美元 [2][4] - 项目建成后预计年产1000万片TFT LCD、AMOLED显示屏幕总成产品及100万套智能终端半成品、成品 [4] - 项目达产后预计可实现年产值6.5亿元 [4] - 项目建设主体香港万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为电子领域高新外资企业,业务涵盖显示类原材及显示类、智能终端半成品、成品的研发、生产、销售与贸易 [4] 安徽越达车载显示项目 - 安徽越达成功竞得安徽黄山屯溪区九龙园区工业用地,计划投资1亿元建设车载智能显示先进制造基地项目 [5] - 安徽越达为专注于OLED显示模组和车载工控显示模组研发与制造的创新型企业,具备屏、芯资源直接合作优势 [5] - 项目投产后预计年产值达2亿元,产品应用涵盖智能穿戴、智能家居、智慧医疗、工控车载、笔记本、商显一体机等多个场景 [5]
LG Display 2024年大尺寸OLED实际产能为133K片/月
WitsView睿智显示· 2025-05-30 14:02
LG Display大尺寸OLED产能动态 - 2024年大尺寸OLED玻璃基板月投入能力达133K片 较2023年增长28% 其中坡州OP1工厂58K 广州工厂75K [1][2] - 实际投入能力低于180K设计产能 反映产线稼动率下降问题 [1] - 历史数据显示产能波动剧烈 2021年峰值175K 2023年低谷104K 2024年恢复至133K但仍比2021年低24% [2] 产能波动驱动因素 - 2021年产能利用率达峰因居家办公推高电视需求 OLED出货量创770万片记录 LCD涨价间接带动OLED需求 [2] - 2022年起LCD市场下滑传导至OLED领域 导致产能连续两年收缩 [2] - 坡州OP1工厂产能波动显著 2021年86K→2023年39K→2024年58K 广州工厂稳定性更高 [2] 下游需求新动向 - 三星电子2024年计划采购140万台电视用OLED 2025年采购量将显著提升 [3] - 苹果产品需求强劲 坡州AP4生产线投入能力从2021年31K增至2024年47K [3] - 汽车显示器业务突破2万亿韩元销售额 成为新增长点 [3] 公司战略调整 - 管理层提出通过优化客户结构和成本创新 力争2024年实现整体盈利 [3] - 产能布局呈现差异化 坡州基地侧重消费电子 广州工厂维持稳定输出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