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互联网医疗
icon
搜索文档
广州超级IPO,来了
投中网· 2025-03-26 14:47
公司概况 - 石榴云医是一家专注于慢性病管理和医药服务的公司,总部位于广州,目前估值超过200亿元[2][4] - 公司签约超过20万名医生,开出超过300万张处方,服务患者68.3万名[3][9] - 业务模式以医生服务为核心,通过线上问诊和开方为复诊患者提供服务,形成长期稳定的医患关系[9] 发展历程 - 创始人石振洋因家人看病经历决定创业,2001年开始药品代理业务,2005年成立第一家药房七乐康[6] - 2010年获得国内首批医药电商资质,2012年销售额达1亿元[6] - 2015年推出移动医疗产品七乐康医生,2016年成立互联网医院石榴云医[6] - 2024年入选"全球独角兽企业500强",估值208亿元[14] 业务数据 - 截至2024年6月30日,累计签约医生21.2万名,开具处方304万张,服务患者68.3万名[9] - 2024年上半年成熟医生留存率99.9%,90天患者复购率65.5%[9] - 2022-2024年6月收入分别为2.45亿元、3.05亿元和1.5亿元,同期净亏损0.2亿元、0.37亿元和0.14亿元[10] 市场定位 - 聚焦慢性病管理市场,该市场具有长期医疗需求和稳定复购特性[9] - 通过连接医生、患者、药企和医院,形成医疗闭环[7] - 在中国老龄化加剧背景下,慢性病市场潜力达万亿级别[11] 融资情况 - 主要投资者包括红杉中国、京东、景林投资、步长制药等[4][13] - 2015年A轮融资3亿元,估值25亿元;同年获步长制药等上亿美元投资[13] - 2017年获红杉中国、京东等投资[13] - 上市前股权结构:石振洋持股26%,步长制药15.6%,分众传媒10.4%,高特佳投资7.2%[14]
慢跑11年,蚂蚁医疗AI全景图浮出水面
格隆汇APP· 2025-03-24 21:59
医疗AI行业新动态 - 蚂蚁集团联合华为、阿里云推出面向医院端的医疗全栈AI解决方案,实现国产算力、医疗大模型、AI训推一体私有化部署 [1] - 同时升级医生端(好大夫在线29万注册医生)和用户端("AI健康管家"新增十余项功能)AI产品,形成"三端一体"布局 [1] - 成为国内首批全面覆盖医疗机构、医生、用户三大场景的互联网平台 [1] 大模型驱动医疗服务升级 - DeepSeek等技术突破降低算力门槛,推动AI医疗新变局 [3] - 国家卫健委明确84个医疗AI应用场景,显示行业迫切需求 [3] - 腾讯、华为、蚂蚁等巨头相继入场:腾讯推动DeepSeek与混元大模型融合,华为组建医疗卫生军团,蚂蚁推出"三端一体"战略 [4] 蚂蚁医疗AI具体布局 - 机构端:大模型一体机全栈解决方案(已接入7家医疗机构),与浙江卫健委合作推出省级AI健康应用"安诊儿" [5][6] - 医生端:为好大夫在线提供AI科普、病历、科研等助手工具 [5] - 用户端:"AI健康管家"提供找医生、读报告等日常服务 [5] - 已吸引近百家传统医疗行业伙伴参与大模型应用落地 [6] 蚂蚁医疗发展历程 - 在医疗领域有11年积累,支付宝已成为最大医保支付服务平台(覆盖超7亿用户、3500家医院) [8][10] - 2023年明确"AI First"战略,优先探索医疗领域 [12] - 医疗大模型在MedBench评测中获医学知识问答等多项第一(综合得分97.5,医学知识问答98.4) [12][13] - "AI科研助手"将医生文献检索效率提升80% [12] 行业应用成果 - 与浙江卫健委合作的"安诊儿"已服务3000万人次,覆盖1000余家医疗机构 [14] - 与三家医院成立AI医疗创新应用"联盟",研发近百个医生智能体 [14] - RK Invest预测生态型医疗AI到2030年可提升医疗资源利用率25%,节约成本1.2万亿美元 [15] - 蚂蚁通过开放生态吸引近百家合作伙伴,形成技术共享、数据互通、场景共建的循环 [15]
平安健康2024年业绩出炉!管理层回应热点问题
券商中国· 2025-03-14 07:13
文章核心观点 平安健康2024年业绩表现出色,收入增长且首次全面盈利,公司对未来可持续发展有信心,现金流预计持续向好,居家养老业务聚焦四个场景快速发展 [1][3][4] 业绩情况 - 2024年公司总收入48.08亿元,同比增长2.9%,净利润0.88亿元,较上年亏损3.35亿元扭亏为盈,调整后净利润1.58亿元 [1][3] - 三大核心业务中,医疗服务收入21.69亿元,同比增长4.9%,养老服务收入2.83亿元,同比增长413.5%,健康服务收入同比下滑7.6%至23.56亿元 [3] 盈利驱动力 - 核心驱动力来自创新业务孵化发展和经营提质增效 [4] - 业务发展上,企业员工健管业务、家医理赔创新流程以及居家养老服务建设开展创新探索和落地 [4] - 经营上应用大量AI赋能,家医成本降低62%,专医成本降低42%,接入大模型丰富垂域模型商业化应用 [4] 现金流与分红 - 2024年底宣布派发每股9.7港元特别股息,平安集团“以股代息”后持股占比升至50%以上,公司财务业绩并入平安集团合并报表 [6] - 未来随着盈利能力增强、利润增厚,现金流将持续向好 [6] - 截止去年年末账上有130亿元资金,特殊派息后仍有近90亿元,不依赖外部增量资金,有充足资金用于资产布局 [7] - 未来随着盈利增长,会综合考虑修订分红政策回馈股东 [7] 居家养老业务 - 居家养老是发展最快的板块,已覆盖全国75城,收入同比提升413.5% [9] - 聚焦医、住、护、乐四个场景,探索照护者整体体系搭建,包括标准、专业和平台能力建设 [9]
京东健康2024年业绩超市场预期:AI驱动下的互联网医疗新生态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3-07 18:35
公司业绩表现 - 2024年总收入达人民币582亿元,Non-IFRS净利润47.9亿元,双双超市场预期 [2] - 业绩印证"健康中国"战略下新型健康消费的动能,并揭示互联网医疗新商业范式 [2] 商业模式与渠道效率 - 采用"自营+平台+即时零售"三轮驱动模式,重塑供应链渠道效率 [2] - "线上+线下"融合模式升级健康消费场景,覆盖全人群、全周期健康需求 [2] - 电商渠道药品销售645亿元(占医药零售市场12.8%),增速4.6%领先实体药店的0.3% [3] 药品与医疗器械布局 - 2024年与礼来、默克等全球药企深度合作,近30款新特药线上首发 [3] - 强化智能监测、呼吸制氧等器械品类优势,覆盖19个地区适老消费券项目,服务超3亿银发人群 [3] - "京东买药秒送"接入超3000家医保定点药房,覆盖20城超1亿人口,支持医保个账支付 [4] AI技术应用与创新 - 自研医疗大模型"京医千询"全面开源,覆盖最丰富应用场景与最多合作医生 [7] - AI在问诊、病历生成等环节替代人工,皮肤专科AI诊断准确率超95% [7] - 与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合作AI辅助病历系统,提升精神科门诊效率 [7] 行业政策与趋势 - 政府工作报告连续两年强调"人工智能+",推动AI与医疗结合 [5] - 国家卫健委发布84个AI医疗应用场景指引,加速行业落地 [6] - 互联网医疗正从技术工具升级为"新质生产力",重塑医疗资源供给模式 [8] 战略定位与社会价值 - 公司通过数智化创新推动普惠医疗,如偏远地区在线复诊、到家快检等服务 [8] - 目标成为"健康中国2030"的践行者,平衡商业价值与社会价值共振 [8]
杭州490亿独角兽要IPO了
投资界· 2025-01-18 16:28
以下文章来源于天天IPO ,作者岳笑笑 天天IPO . 投资界(PEdaily.cn)旗下,专注IPO动态 杭州另一面。 作者 I 岳笑笑 报道 I 投资界PEdaily 一个超级IPO即将诞生。 投资界-天天IPO获悉,港交所官网显示,微医控股有限公司(简称"微医")递交港交所上市申请,招银国际为独家保荐人。 在成立微医以前,廖杰远的职业轨迹颇为跳脱:毕业后在林业研究所就职,后来毅然跳出体制;1999年曾与刘庆峰等人参与创立科大 讯飞;200 3年开始在一家通信技术公司担任总经理,参与创办中国绿线,在IT行业闯荡数十年…… 直至后来一次意外经历:由于侄子生病,廖杰远陪着家人在七家医院间折腾了十个月,做了两次手术,最后却发现是误诊。正是这段 经历,这让他下定决心——"如果我这辈子还能做一件事,那就是用自己熟悉的技术,让天下人看病不再那么难。" 说干就干,廖杰远从挂号入手。2010年,他在中国绿线最后一次董事会上宣布转换方向,创办微医的前身"挂号网",带着团队闯入互 联网医疗行业,提供预约挂号、智能分诊等便捷就医服务。 彼时国内互联网医疗刚刚起步,难以嫁接壁垒森严的医疗体系,许多大厂都被医院拒之门外。廖杰远带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