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买药秒送

搜索文档
京东健康(06618.HK)25H1业绩点评:收入与盈利实现双增 经营效率持续优化
格隆汇· 2025-08-23 19:11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53亿元 较去年同期283亿元同比增长24.5% [1] - 第二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86亿元 同比增长23.67% 增速环比一季度持续提升 [1] - 经营盈利21.27亿元 同比增长105.5% [1] - 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经营盈利24.83亿元 同比增长56.7% [1] - 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盈利35.7亿元 同比增长35% [1] - 毛利率提升带动毛利增长32.7%至89亿元 [2] - 净利率同比提升0.8个百分点至10.1% [2] 收入结构分析 - 销售医药和健康产品所得商品收入293亿元 同比提升22.7% 占总收入比例83% [1] - 平台及数字化营销服务收入60亿元 同比提升34.4% [1] - 增长动力主要源于活跃用户数量增加及用户的额外购买 医药和健康产品销售的线上渗透率不断提高以及产品品类的丰富 [1] - 数字化营销服务费增长主要系广告主数量增加驱动 [1] 业务发展进展 - 包括信达生物减重药信尔美 强生抗肿瘤药泽倍珂等超30款创新药实现线上首发 [1] - 与诺和诺德 罗氏制药等药企达成战略合作 [1] - 京东买药秒送链接超20万家线下药房 [2] - 线上医保支付扩至近2亿人口 [2] - 与北京儿童医院打造"双通道"儿科专属药房 打通处方流转 医保支付与配送闭环 [2] - 平台商家数量半年增长超过5万家至15万家 [2] 技术创新与应用 - 推出AI医生 药师 营养师等智能体 [3] - "AI京医"智能体累计服务用户数超5000万 覆盖问诊全流程 [3] - 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合作打造AI门诊闭环 累计服务患者220万人次 [3] 发展前景与预测 - 形成"自营+在线平台+即时零售"相融合的成熟运营模式 [2] - 线上医保购药陆续放开 公司有望打开中长期增长空间 [2] - AI产品规模化应用有望驱动医疗生态闭环加速落地 [3] - 调整2025-2027年收入预测为700/805/926亿元 [3] - 调整后净利润预测为55/65/76亿元 [3]
加码即时零售京东买药秒送冷链升级 打造专业医药配送新标杆
证券日报网· 2025-08-22 19:46
公司业务升级 - 京东买药秒送冷链配送能力全新升级 提供全过程2-8摄氏度恒温配送条件 配备专用恒温箱并实现温湿度数据实时监测与回传 [1] - 冷链配送采用ETA算法实现精准时效预估 最快可实现9分钟送达 服务范围覆盖北京主城区 上海全城及天津核心区域 [1] - 冷链服务覆盖第三方药房 自营与第三方药房均享受统一标准服务 已链接全国超20万家药房 [1][2] 产品与服务扩展 - 冷链升级重点保障胰岛素注射剂(如诺和泰 替尔泊肽)及益生菌类产品(如思连康)等温敏药品的配送安全 [1] - 线上医保支付服务覆盖范围持续扩大 强化全渠道供应链能力建设 [2] 战略发展 - 冷链能力升级是提升药品即时零售用户体验的重要举措 未来将持续优化配送网络与服务品质 [2] - 为合作伙伴提供完善供应链解决方案 助力业务拓展 提升行业服务标准 [1][2]
京东健康(6618.HK)2025H1财报点评:营收利润大超预期 上调全年业绩预测
搜狐财经· 2025-08-17 01:46
财务表现 - 2025H1实现营收353亿元 同比增长24.5% [1] - 经调整经营利润25亿元 同比增长57% [1] - 经调整净利润36亿元 同比增长35% [1] - 经调整经营利润率达7.0% 经调整净利率达10.1% [2] - 毛利率同比改善1.6个百分点 [2] 业务运营 - 过去12个月活跃用户数量突破2亿 [2] - 日均在线问诊咨询量超过50万次 [2] - 第三方商家数量超过15万家 较2024年末增长超5万家 [2] - 即时零售业务链接全国超20万家药房 [2] - 线上医保支付服务覆盖近2亿人口 [2] 技术创新 - 京医千询医疗大模型成为国内医疗行业首个全面开源垂类大模型 [3] - 互联网医院超过80%医生问诊单使用AI服务 [3] - AI营养师服务满意度达91% [3] - AI京医智能体累计服务用户数超5000万 [3] - 发布覆盖线上全场景的AI京医系列应用 包括AI医生/药师/营养师/心理咨询师等专业智能体 [3] 增长驱动 - 药品销售表现亮眼叠加广告收入同比增长强劲 [2] - 线上医保支付接入促进用户转化 [2] - 持续受益于药品线上化率提升及线上医保个账支付服务范围扩大 [3] 业绩展望 - 预计2025年收入700亿元 [3] - 预计2026年收入805亿元 [3] - 预计2027年收入911亿元 [3] - 预计2025年经调整归母净利润55亿元 [3] - 预计2026年经调整归母净利润63亿元 [3] - 预计2027年经调整归母净利润77亿元 [3]
京东健康(06618):2025H1财报点评:营收利润大超预期,上调全年业绩预测
国海证券· 2025-08-16 22:56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7] 核心观点 - 2025H1营收353亿元,同比增长24.5%,经调整经营利润25亿元,同比增长57%,经调整净利润36亿元,同比增长35% [5] - 经调整OPM达7.0%,经调整净利率达10.1%,毛利率同比改善1.6个百分点 [6] - 过去12个月活跃用户突破2亿,日均在线问诊咨询量超50万,第三方商家数量超15万家,较2024年末增长5万家 [6] - 即时零售业务"京东买药秒送"覆盖全国超20万家药房,线上医保支付服务覆盖近2亿人口 [6] 财务表现 - 2025H1营收353亿元(+24.5%),经调整经营利润25亿元(+57%),经调整净利润36亿元(+35%) [5] - 上调2025-2027年收入预测至700/805/911亿元,经调整归母净利润预测至55/63/77亿元 [7] - 2025E摊薄每股收益1.25元,2026E 1.56元,2027E 1.93元 [10] - 2025E Non-IFRS P/E 29x,2026E 26x,2027E 21x [7] 业务亮点 - AI+医疗应用显著:京医千询医疗大模型为国内首个开源垂类模型,80%医生问诊单使用AI服务,AI营养师满意度91% [7] - AI京医系列应用覆盖全场景,累计服务用户超5000万,包含AI医生、AI药师等智能体 [7] - 线上医保支付服务提升转化效率,降低用户购药成本 [6] 市场表现 - 当前股价54.85港元,总市值1755.26亿港元,流通市值1755.26亿港元 [4] - 近1月涨幅25.4%,近3月37.3%,近12月168.2%,显著跑赢恒生指数(同期涨幅5.4%/7.9%/49.1%) [4] - 日均成交额4.36亿港元,近一月换手率0.27% [4]
刘强东,凭借医药狂赚35.7亿元
36氪· 2025-08-15 18:05
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352.9亿元,同比增长24.5% [2][3] - 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盈利35.7亿元,同比增长35% [2][3] - 毛利89亿元,毛利率25.2%创历史高位 [2] - 经营盈利同比增长105.5%至21.27亿元,除税前盈利同比增长17.4%至28.64亿元 [3] 业务结构 - 医药零售业务占比超83%,医疗服务收入占比较低 [4][5] - 业务分为医药零售(自营+平台)和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线上线下协同)两大板块 [4] - AI技术布局包括"京医千询"医疗大模型和C端"AI京医"产品,累计服务用户超5000万 [9][10] 行业竞争 - 面临阿里健康、平安好医生等竞争对手,传统药店加速数字化加剧行业竞争 [5] - 即时零售业务与美团买药直接竞争 [7] - 行业用户渗透率提升导致获客成本上升,增长预期承压 [5] 估值影响因素 - 市场认为公司过度依赖药品销售而非高附加值服务,影响估值水平 [4][5] - 政策不确定性(处方药网售、医保接入等)对强监管的医药行业构成风险 [6] - 与京东集团关联性强,集团整体表现可能间接影响估值 [7] 潜在增长动力 - 政策落地(如处方药网售合规化)可能推动行业价值重估 [8][9] - AI技术商业化(如"京医千询"规模化)有望提升服务收入占比 [9][10] - 慢性病管理等健康服务或打开长期增量空间 [11] - 港股资金偏好转向AI等新兴领域,公司技术布局或受益 [9]
京东健康:2025年上半年总收入353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8-15 10:40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总收入353亿元 同比增长24 5% [1] - Non-IFRS净利润35 7亿元 同比增长35% [1] - 年度活跃用户数量突破2亿 [1] - 第三方合作商家数量超过15万家 [1] 业务模式与合作伙伴 - 强化自营 在线平台和即时零售的全渠道协同效应 [1] - 拓展与制药公司和健康产品供货商合作 扩大商品供给 [1] - 超30款创新药在线上首发 [1] - 与诺和诺德合作打造肥胖症 糖尿病一站式诊疗服务 [1] - 与罗氏制药合作开展流感防治科普和服务创新 [1] - 与医疗器械和营养保健品牌合作全网首发多款产品 [1] 即时零售与供应链 - 京东买药秒送链接全国超20万家药房 [2] - 线上医保支付覆盖近两亿人口 [2] - 联合北京儿童医院探索"儿科大药房"模式 [2] 互联网医疗服务 - 互联网医院日均问诊单量超过50万 [1][2] - 打造皮肤 精神心理 中医 肿瘤 男科五大专科体系 [2] - 皮肤专科服务超2000万患者 开设罕见皮肤病诊疗专区 [2] - 精神心理专科与高校合作建立"校 医 家"联动机制 [2] 到家健康服务 - 护士到家服务扩展至7大类64项 覆盖居家护理 康复护理等 [3] - 京东到家快检服务覆盖23个城市 提供超160款检测 [3] 人工智能应用 - 发布AI京医系列产品 包括AI医生 AI药师等智能体 [3] - AI京医累计服务用户超5000万 [3] - 推出医院全场景AI产品"京东卓医" 在多家医疗机构落地 [3] - 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合作AI门诊流程闭环 服务超220万人次 [3]
京东健康上半年Non-IFRS净利润达35.7亿元 平台合作商家超15万家
证券时报网· 2025-08-14 20:15
财务业绩 - 上半年总收入353亿元 同比增长24.5% [1] - Non-IFRS净利润35.7亿元 同比增长35% [1] - 年度活跃用户数量突破2亿 [1] 业务运营 - 全渠道模式协同自营 在线平台和即时零售业务 [1] - 平台商家数量超过15万家 [1] - 互联网医院日均问诊单量超过50万 [1][2] - 京东买药秒送链接全国超20万家药房 [1] - 线上医保支付服务覆盖近两亿人口 [1] 服务生态 - 构建"医 检 诊 药"服务闭环 [2] - 护士到家服务扩展至7大类64项 覆盖居家护理 康复护理 中医护理等领域 [2] - 到家快检服务网络覆盖全国23个城市 提供超160款快速检测服务 [2] - 联合北京儿童医院探索"儿科大药房"模式 建设符合"双通道"标准的儿科专属药房 [1] 技术创新 - 发布AI京医系列产品 包括AI医生 AI药师 AI营养师 AI心理咨询师等专业服务智能体 [2] - 开发医生数字分身及AI诊疗助手 AI科研助手等应用 [2] - AI京医智能体累计服务用户数超5000万 覆盖线上全流程健康管理场景 [2]
京东健康线上首发玛仕度肽 一个月搜索量超百万、服务用户超3万
搜狐财经· 2025-08-13 14:07
京东健康与信达生物合作 - 公司受邀参加国家生物药技术创新中心指导的体重管理产业会议并分享线上线下全渠道供应链及医疗健康服务优势 [1] - 公司与信达生物合作线上首发新一代减重药玛仕度肽(商品名:信尔美®)推动生物医药行业创新发展 [3] - 未来将继续深化合作依托全链路健康减重管理体系助力创新药品惠及更多人群 [4] 药品市场表现与用户需求 - 信尔美®在京东平台搜索量突破百万(7月4日至8月4日) [3] - 药品首发当月累计服务用户数超3万体现大众对科学减重药物的迫切需求 [3] 供应链与配送能力 - 公司全国布局33个药品仓确保90%订单覆盖近400个城市实现当日达或次日达 [3] - GLP-1类需冷链配送药物通过同城冷链最快2小时送达 "京东买药秒送"服务最快9分钟送达 [3] 服务平台与医疗资源 - 用户可通过京东APP搜索"信尔美"进入京东全球找药平台就近选择线下医疗机构购买服务 [3] - 京东互联网医院汇集全国三甲医院医生提供全专业多学科联合治疗方案 [3]
医药电商的中场战事:美团医药全年GMV超500亿、拼多多医药GMV逼近700亿,O2O成新战场
第一财经· 2025-07-08 09:40
中国医药电商市场结构性转折 - 2025年中国医药电商市场迎来结构性转折点 O2O医药配送市场规模同比增长35_2% GMV突破1200亿元 传统B2C平台增速明显放缓 京东健康2024年营收增速仅8_6% 拼多多医药B2C业务增速下滑至10%左右 [1] - O2O赛道市场空间广阔 线上医保支付逐步向O2O渠道开放 打通"在线挂号+医保结算+配送到家"全流程路径 京东健康 阿里健康等头部玩家纷纷加码O2O模式 [1] - 2024年美团买药GMV超500亿元 拼多多医药品类GMV约700亿元 京东健康全年总收入582亿元 阿里健康总收入306亿元 [1] O2O市场增长与竞争格局 - 2024年O2O即时零售医药市场规模同比增速高达35% 美团医药健康领跑全行业 近三年业务复合增长率达38% 2024年夜间订单量同比增长超40% [2][3] - 美团买药覆盖25万家连锁药店 凭借700万骑手构建"30分钟送达"标杆 夜间订单占比35% 医保支付覆盖120+城市 8万+家药店 [3] - 美团医药健康事业部战略升级 定位从单一电商功能转向全链路服务平台 引入药事服务 医疗合规等职能中台 成立慢病与健康管理组 [3] 政策推动O2O发展 - 2024年国家医保局明确提出"探索开展线上医保购药支付服务" 政策从"试点"转向"全面推进" 四川 江西 湖南等地开放O2O平台医保接口 [4] - 线上医保支付开放为医药电商带来十几亿元规模市场增量 医保电子凭证在互联网医疗和零售药店场景广泛应用 [4] B2C市场增速放缓 - B2C市场增速放缓成为行业常态 京东健康2024年营收增速从2023年18_5%降至8_6% 阿里健康2024财年增速一度不足1% [5] - 拼多多医药业务GMV增长至700亿元 增速从过去50%下滑至10% B2C模式面临天花板 难以出现爆发式增长 [5] - B2C模式主打非急需药物 慢病管理 营养保健等场景 主要玩家包括阿里健康 京东健康 拼多多 1药网等 [5] O2O与B2C商业模式对比 - O2O模式通过线上下单 线下药房发货 实现30分钟~2小时达 主打急症场景 主要玩家包括美团买药 饿了么买药 京东健康等 [6] - B2C与O2O商业模式互补 O2O满足"急用"+"近场" B2C满足"慢病"+"远场"+"价格敏感" [6] - B2C核心竞争力减弱 用户对即时性需求提升 医保支付政策倾向线下实体药店 O2O模式更具合规弹性 [6] 平台玩家集体发力O2O - 京东健康2024年重点推进即时配送+慢病处方+医保支付三位一体 拓展日间诊疗 夜间送药服务场景 覆盖18个城市 接入超3000家医保定点药房 [8][9] - 阿里健康早期瞄准O2O方向 2018年收购饿了么后推出"24小时24分钟极速送药"服务 联合高德推出"地图找药"服务 [9][10] - 拼多多计划入场O2O业务 抖音探索与本地生活流量生态契合的O2O模式 引入叮当健康 益丰大药房等合作伙伴 [10][11] 行业未来格局 - O2O未来可能替代B2C部分空间 增长动能与用户粘性向O2O迁移 美团领跑 京东 阿里追赶 拼多多 抖音 微信等平台存在可能性 [11] - 医药电商处于新旧动能转换期 B2C平台重塑能力边界 O2O玩家借政策与用户体验之势迅速扩张 [11][12]
京东健康发布2024年度ESG报告 以合规、创新驱动医疗健康行业高质量发展
搜狐财经· 2025-04-25 22:37
合规体系构建 - 公司构建"三道防线"和"五大维度"合规体系,覆盖药品经营、互联网医院运营及医疗服务全环节[3] - 新增ISO13485国际标准认证,实现药品、医疗器械、食品经营等全业务领域合规认证[3] - 累计发布265种疾病标准化诊疗路径和16项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提升线上医疗服务规范化水平[3] 医疗服务创新 - 互联网医院日均在线咨询量超49万,形成"医+检+诊+药"服务闭环[4] - "京东到家快检"覆盖12个城市,提供149款居家检测产品[4] - "京东护士到家"上线近40种居家护理项目,包括采血、伤口换药等专业服务[4] - "京东买药秒送"接入18城超3000家医保定点药房,服务覆盖人口超1亿[6] 数字技术应用 - 规模化落地大模型技术,推出智能健康助手"康康"、AI心理陪伴师等产品[7] - "智能医生助手"实现临床辅助决策等功能,成为医生使用率最高的智能工具[7] - 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共建智慧医院产品,优化院内就诊流程[7] 社会责任实践 - "罕见病关爱计划"援助患者637人次,拨付资金及物资624万元[8] - "医心驿站"项目服务2.3万人次患者,改善罕见病就医体验[8] - 乡村振兴领域开展22次捐赠活动,覆盖153万件健康物资[10] - "过期药回收"项目覆盖315城,回收销毁11吨过期药品[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