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MT

搜索文档
读研报 | 科技股急调,早有预期?
中泰证券资管· 2025-03-04 18:37
涨势猛、回调急,波动变大的科技股,总能吸引市场的更多关注。 有趣的是,这一回的调整,似乎大多数的研报并不意外,更有不少类似"符合此前预期"的表述。 这些预期又是怎么来的? 短期过热, 是许多研报对于这一轮科技行情的共识。 兴业证券的报告中提到,经历春节以来的主线聚焦、行情加速上行后,其跟踪的成交占比、拥挤度、滚动收益 差等指标此前均已提示,AI行情出现短期过热信号。 信达证券的报告中提到,上周市场的走弱,恰恰是因为越来越接近两会。两会后,高频产业和宏观数据重要性 提升,和两会前投资方法会略有不同,此时也容易出现高低切。 此外,兴业证券的报告中提到,3-4月市场将逐渐进入更"看现实"的阶段。前期科技成长风格持续演绎,除产业 趋势催化外,也有基本面和政策真空期下市场风险偏好抬升的助力。进入3月,随着两会召开、1-2月经济数据 以及上市公司年报和一季报开始陆续披露等一系列重要节点临近,市场也将进入基本面和政策因子有效性提升 的传统窗口,行情会有意识地向一些受益于政策支持、景气边际改善的低位方向扩散。 正因为分歧不大,所以才有市场对于回调早有预期。然而,在高度预期的方向中找到超额收益,从来都是不容 易的。 事实上,并 ...
策略周报:两次科技大周期的对比和启示-20250319
国海证券· 2025-02-17 11:40
报告核心观点 - DeepSeek带动中国科技资产重估,2023年以来AI科技周期和2009 - 2015年移动互联网周期有可比性,当前科技股基本面偏弱、外部环境复杂、分化或更大、交易过热阈值提升,对标上轮涨幅TMT整体还有空间,估值修复基本到位,后续业绩兑现的细分领域上涨空间更大 [1][2][3] 分组1:本轮科技行情对比2009 - 2015年的相似之处 - 两轮TMT周期超额收益均由关键技术突破驱动,宏观经济环境均为基本面偏弱、流动性较好 [10] - 2009 - 2015年TMT板块超额收益背后是移动互联网渗透率提升,带来通信技术、硬件设备及应用生态爆发,如3G/4G技术进步、iPhone 4带动消费电子产业链、应用从工具型走向生态型平台 [10][11] - 2022年11月至今AI + 行情源于人工智能技术突破,春节后TMT板块爆发源于国产科技和文化内容“破围”,如DeepSeek、《哪吒之魔童闹海》 [12] - 两轮行情宏观背景均为“基本面偏弱 + 宽松流动性”组合,利于TMT行情发酵 [14] 分组2:当前科技行情对比2009 - 2015年的不同之处 - 当前业绩基本面不同,2009 - 2015年TMT细分板块营收和归母净利润CAGR均值较高,2023年开启的AI科技产业周期对TMT业绩辐射效应不明显 [29][30][31] - 估值提升幅度可能不同,本轮受货币政策和产业周期影响,预计更趋理性和稳健,货币政策更精准定向,产业周期更注重技术融合创新但更分化复杂 [34][36][44] - 交易层面过热阈值可能不同,本轮TMT行情成交热度有上行空间,市场情绪阈值长期提升 [45] 分组3:对标2009 - 2015年科技行情,本轮上涨空间 - 对标2009 - 2015年科技行情,当前TMT仍有可观上升空间,后续或有70%以上整体上涨空间,估值修复基本到位,后续增长依赖业绩兑现 [49] - 细分来看,TMT子板块潜在增长空间乐观,除通信外其余子板块有80% - 140%不等上涨空间,通信板块也可能有上行空间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