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创新服务
icon
搜索文档
香港生产力局成立出海服务中心,五百位各界领袖共探讨商机
搜狐财经· 2025-04-28 20:58
香港生产力促进局成立"出海服务中心" - 香港生产力促进局正式成立"The Cradle出海服务中心",联合中关村京港澳青年创新创业中心、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及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助力企业拓展全球市场 [1] - 出海服务中心设于生产力大楼,为香港及内地科创企业提供一站式专业支持,涵盖国际技术标准对接、产品本地化与国际化技术支持、知识产权管理及保护、海外法规等核心领域 [2] - 出海服务中心将展示三大科创公司的初期成功出海案例,包括驭势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北京他山科技有限公司以及北京云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4] 企业出海发展论坛 - 同日举办"企业出海发展论坛",汇聚超过500位政、产、学、研、投各界领袖,共同探讨企业国际化策略与市场机遇 [1] - 论坛围绕全球市场趋势、技术创新以及政策资本对接三大议题,与业界著名讲者进行深入交流与探讨 [7] - 探讨如何结合技术合作、善用专业服务、法规支持,部署可持续的国际化发展路径,为企业拓展新兴市场注入新动能 [7] 香港的独特优势 - 香港拥有"一国两制"和"背靠祖国、联通世界"的独特优势,可助力企业在本地试点新产品和运营模式,为进入海外市场做好准备 [2] - 香港作为国际金融和贸易枢纽,正加快建设国际科创中心,并具备"内联外通"的独特优势,成为企业出海的理想平台 [4] - 生产力局结合技术专长与国际网络,可支持企业与符合国际标准的市场对接,提升企业全球竞争力 [2] 生产力局的贡献与计划 - 生产力局过去十年已在大湾区完成逾1,400个智能化项目,并推动"9+3+1发展计划"设立服务基地与研发中心,支持中小企高质量出海 [5] - 生产力局致力于充分利用在国际标准测试、应用研发、场景落地和智能制造等方面的丰富经验,发挥香港在知识产权、供应链管理、贸易融资及ESG等方面的优势 [4] - 生产力局期望通过"出海服务中心"联手各界合作,共同创建及壮大香港及内地企业出海的生态圈 [5]
埃米联合举办 科漂训练营@你报名
AMI埃米空间· 2025-04-27 14:09
科大硅谷科漂训练营招募计划 - 面向全球长期招募处于"种子期"阶段的创新创业人才团队 包括未注册的创新创业团队或处于种子轮的科创企业 重点吸引海内外科技领域专家、学者和高科技创业团队 [3][5] - 提供千万级启动资金支持 资金来源包括安徽省内早期投向母基金、"科大硅谷"专项政策、引导基金及子资金、系列科创金融产品 [7] - 训练营将筛选前50名种子选手参与线上面试 最终邀请30名参加为期四天的创业训练课程 [15] 赋能支持体系 - 培训体系涵盖政策解读、组织管理、股权财税、商业规划等课程 [5] - 提供智库专家会诊服务 包括现场把脉和靶向对接 [6][9] - 技术转移全链条护航服务 包括技术经理人支持 [11] - 场景应用支持 包括智链供需和全程陪跑服务 [13][14] 空间与资源支持 - 提供专业载体空间支持 包括科漂驿站等设施 [10] - 知识产权保护运营服务 涵盖布局规划和中试熟化 [13] - 项目发展全方位支持 包括人才安居、市场开拓、媒体传播等配套服务 [14] 申请流程 - 申请需提交《科漂训练营参训表》和项目BP至指定邮箱 邮件标题格式为"科漂训练营+项目名称" [15][16] - 训练营定期举办 报名无地域和次数限制 未入营项目将进入"种子储备库"持续跟踪 [17] - 活动流程包括官次初筛(2025年5月22日)、线上面试(2025年5月30日)、入营培训(2025年6月) [14][15]
湖北荆门:“科创飞地”赋能创新发展
中国经济网· 2025-04-27 13:25
荆门科技创新(武汉)离岸中心开园 中心定位与功能 - 荆门离岸中心定位为荆门本土企业走向全国的"桥头堡"和外地科创资源流入荆门的"蓄水池"[1] - 采取政府主导、部门管理、平台投资、专业运营的模式,聚焦研发试验、科技成果转化、招商引智[1] - 集研发集聚、产业培育、资源共享、合作交流为一体,总面积1.78万平方米,设有科创服务中心、科创中心、中小试中心3个功能区[1] 入驻企业与政策支持 - 已签约20家企业,其中12家入驻,包括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荆门凌瑞科技[2] - 提供装修补贴、"一免五减"租金政策,建立"研发在武汉、生产在荆门"协同机制降低企业运营成本[2] - 聘任技术、管理、市场等领域专家组成创业导师团队助力企业发展[1] 合作签约与资源整合 - 荆门市科学技术局与武汉数据智能研究院、北京大学武汉人工智能研究院等6家科研院所签订成果转化协议[2] - 荆门市城控集团与湖北AI企业联盟等6家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签订服务协议[2] - 与洪山区楼宇经济促进会达成战略合作,强化产学研协同[2] 发展规划与目标 - 湖北省科技厅提出探索"飞地研发+本地转化"模式,对接武汉研发和人才资源[2] - 荆门市政府计划将中心打造为科技创新策源地、新兴产业萌生地、高端人才集聚地[3] - 未来重点发挥"研发引才、孵化前台"功能,吸引培育一流企业、人才及科研机构[2][3]
力合科创:清研固本深智拓疆 精准转化智领未来
新财富· 2025-04-22 22:21
股权结构变更与战略合作 - 深圳市国资委与深投控、深智城签署《国有产权无偿划转协议》,划转完成后深投控和深智城将分别持有清研控股50%股权 [1] - 此次变更等同于为公司引入深智城作为战略股东,双方将通过资源共享与产业协同打开产业布局空间 [1] - 国资两大股东将部分经营权限委托给清研院管理,赋予"综合性创新平台"市场化运营自主权 [1] - 公司1月4日公告显示,清研控股100%股权通过无偿划转方式由清研院变更至深圳市国资委 [1] 公司背景与硬科技布局 - 力合科创是清研院培育的高科技企业和A股上市公司,依托清研院等高校院所的科技成果、人才、技术等资源 [3] - 公司持续深耕新一代信息技术、先进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疗等硬科技领域,截至2024年末直投及管理基金在投项目237个,其中89.52%集中在上述四个领域 [3] - 公司与清研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明确将在科技成果转化、领军企业合作、人才培养、人工智能计划等方面开展协同合作 [3] - 公司对清研院项目产业化公司拥有同等条件下的优先投资权,并作为清研院与国央企合作的产业化落地伙伴 [3] 人工智能领域拓展 - 公司与清研院将聚焦人工智能领域,通过研发支持、专项基金等举措,重点投资孵化一批高成长人工智能标杆企业 [4] - 深圳发布《深圳市加快打造人工智能先锋城市行动计划(2025-2026年)》,提出两年内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人工智能先锋城市 [6] - 行动计划明确将扩大开放"城市+AI"应用场景,围绕五大政务领域每年开放100个以上应用场景 [6] 智慧城市领域合作 - 公司与深智城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围绕智慧城市建设、产业数字化、人工智能等领域开展合作 [6] - 深智城作为深圳智慧城市建设主力军,已完成智慧交通、智慧能源等超过20大类数字化系统 [6] - 深智城建设运营的"深i企"平台注册市场主体达355.37万家,累计访问量1.12亿次 [6] - 双方合作将实现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场景的深度拓展,以及孵化体系与产业资源的双向赋能 [6]
力合科创:清研固本深智拓疆 精准转化智领未来
新财富· 2025-04-22 22:21
股权结构变化与战略合作 - 深圳市国资委与深投控、深智城签署《国有产权无偿划转协议》,划转完成后深投控和深智城将分别持有公司控股股东清研控股50%股权 [1] - 此次变更等同于为公司引入深智城作为战略股东,双方将通过资源共享与产业协同拓展产业布局空间 [1] - 公司与清研院、深智城签署系列合作协议,明确将在科技成果转化、领军企业合作、人才培养、人工智能计划等方面开展协同合作 [1][5] 公司定位与行业优势 - 力合科创是清研院培育的高科技企业和A股上市公司,依托清研院等高校院所的科技成果、人才、技术等资源,构建了独有的行业优势 [4] - 公司持续深耕新一代信息技术、先进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疗等硬科技领域,截至2024年末直投及管理基金在投项目237个,其中上述四个领域项目占比89 52% [4] - 公司打造了"长期主义+硬科技深耕"的独特行业标签,是中国最早聚焦硬科技投资的机构之一 [4] 人工智能领域布局 - 公司与清研院明确将聚焦人工智能领域,通过研发支持、专项基金等举措重点投资孵化一批高成长人工智能标杆企业 [6] - 深圳发布《深圳市加快打造人工智能先锋城市行动计划(2025-2026年)》,提出两年内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人工智能先锋城市 [10] - 行动计划明确将扩大开放"城市+AI"应用场景,围绕五大政务领域每年开放100个以上应用场景 [10] 智慧城市合作 - 公司与深智城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围绕智慧城市建设、产业数字化、人工智能等领域开展合作 [8] - 深智城是深圳智慧城市建设主力军,已完成智慧交通、智慧能源、智慧医疗等超过20大类数字化系统,基本实现城市治理全领域覆盖 [9] - 深智城建设运营的"深i企"平台累计惠企政策触达1000余万人次,解决企业诉求60余万件,注册市场主体355 37万家,累计访问量达1 12亿次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