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旅游景区运营
icon
搜索文档
祥源文旅: 关于公司董事、高管离任及补选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6-13 21:36
高管变动情况 - 孙东洋辞去董事、总裁及战略委员会委员职务,原定任期至2027年9月22日,离任后不再担任公司任何职务,持有公司股票401,200股 [1] - 虞卫宁辞去副总裁职务,离任后不再担任公司任何职务,未持有公司股票 [1] - 詹纯伟辞去副总裁职务,离任后另有任用,持有公司股票307,900股 [1] - 上述人员辞职均因工作调整,已做好交接工作,不会影响公司正常运作 [1] 新任高管任命 - 补选方言为公司第九届董事会非独立董事候选人,需股东大会审议通过 [2] - 聘任方言为公司总裁,任期至第九届董事会任期届满 [3] - 聘任李杰、沈同彦为公司副总裁,任期至第九届董事会任期届满 [3] 新任高管背景 - 方言:1979年出生,南京大学和北京大学双硕士,曾任中景信集团常务副总经理,现任中国旅游景区协会副理事长 [4] - 李杰:1973年出生,曾任云台山景区常务副局长、中景信总经理助理、华侨城旅投集团副总裁 [6] - 沈同彦:1972年出生,中欧商学院EMBA,曾任GTA中国区总经理,2011年加入祥源集团,现任祥源控股助理总裁 [8] 股权情况 - 方言、李杰未直接持有公司股份 [4][6] - 沈同彦通过安徽祥誉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间接持有公司股份 [8]
三特索道(002159) - 002159三特索道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612
2025-06-12 18:28
分组1:项目合作与资源拓展 - 公司暂无与labubu等热门IP及泡泡玛特合作的计划 [2][5] - 公司在全国范围内积极寻找优质资源项目投资合作,具体进展关注公司公告 [2] 分组2:员工激励与营收提升 - 公司秉持公平、激励与可持续发展原则,建立岗位职级与薪酬体系,暂无开展股权激励计划 [3] - 旗下各项目立足市场需求与资源禀赋,优化产品与服务供给,制定营销销售策略,推进科技创新与技术研发,以提升经营效益 [3] 分组3:财务与资产减值 - 公司每年年末对各类资产进行全面检查和减值测试,根据测试结果计提减值准备,不存在调节利润情形,今年末减值情况以年末结果和公告为准 [4][5] 分组4:项目纠纷与补偿 - 公司克旗项目相关合作合同纠纷诉讼正在推进,详细情况参见《2024年年度报告》 [4] 分组5:投资价值与股份回购 - 公司业务模式可复制、拓展性强,收入增长空间大,大股东暂无回购股份计划 [5] 分组6:游客安全保障 - 公司旗下各项目均购买财产险与意外险,保险范围涵盖设施设备、工作人员、游客等 [5]
斥资23亿港元入主海昌海洋公园 祥源控股构建“山海联动”新生态
中国经营报· 2025-06-05 12:27
战略投资与合作 - 海昌海洋公园计划以增发新股方式引入祥源控股集团,获得22.95亿港元战略投资,交易完成后祥源控股将持有38.6%股份成为控股股东 [2][4] - 此次合作由祥源控股联合嵊州市文旅集团共同发起,是基于产业逻辑的深度绑定,而非简单的财务注资 [2] - 双方将开启"海洋+山岳"深度合作,短期通过客源共享、成本集约实现业绩提振,中长期构建"山岳+海洋""IP+科技""重资产+轻运营"的复合生态 [2][5] 公司财务与运营状况 - 海昌海洋公园2024年营业收入约18.18亿元,同比增长0.1%,旗下公园板块入园人次1079万,同比增长16.1% [3] - 公司连续3年亏损,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96亿元、-1.97亿元和-7.4亿元,资产负债率从2021年67.31%升至2024年82.44% [3] - 22.95亿港元融资将用于日常运营、补充资金、核心业务发展及偿还部分债务 [4] 业务布局与协同效应 - 海昌海洋公园在全国布局以海洋文化为主的综合主题文旅项目,包括2个5A级和4个4A级景区,累计接待游客超3亿人次 [3][5] - 祥源控股在全国14个省市布局40余个文旅项目,覆盖6处世界遗产、10处5A级和16处4A级景区,形成"大湘西""大黄山""大南岭"旅游目的地集群 [6] - 合作将实现"自然景区引流+主题公园招客"闭环,填补环渤海、华中等区域市场空白 [5][6] 战略发展方向 - 海昌海洋公园将聚焦主题公园核心业务,强化文旅运营即服务和IP运营业务,打造国际化综合文旅集团 [5] - 祥源控股计划整合"旅游目的地集群、海洋主题公园、文旅低空旅游"三大业务,打造"海陆空"立体化旅游体验网格 [7] - 双方IP资源互补,包括祥源的绿豆蛙、酷巴熊等动漫IP和海昌的海洋生物IP,可加速数字化转型构建新生态 [7] 行业趋势与市场表现 - 祥源文旅2025年一季报显示营业收入2.12亿元(同比+55.22%),归母净利润3119.48万元(同比+158.67%) [6] - 祥源通航已在丹霞山、齐云山等景区试点低空观光旅游业态,加速布局低空经济赛道 [6] - 合作有望在存量竞争时代开辟新增长极,通过资源、IP、运营协同提升效率 [6][7]
偿债压力巨大,海昌海洋公园折价近50%卖身
观察者网· 2025-06-05 11:40
股权交易 - 海昌海洋公园以0.45港元/股发行51亿股新股,总对价22.95亿港元,认购方为祥源控股及祥源星海旅游(开曼)有限公司 [1] - 交易完成后祥源控股将间接持有公司38.6%股本,成为控股股东,原控股股东持股比例从62.85%被稀释 [1] - 新股发行价较公告前收盘价0.84港元折让46.43%,但较每股净资产0.2251港元溢价99.5% [1] 战略协同 - 祥源控股拥有张家界、黄山等5A级景区资源,海昌拥有7家海洋公园,交易实现"山川+海洋"文旅资源整合 [1] - 海昌在北京、福州及沙特的轻资产输出模式与祥源"国内50+国际50旅游目的地"战略形成互补 [8] - 祥源目标年接待游客1亿人次,并购有助于扩大文旅资产规模并提升行业领先地位 [8] 财务困境 - 2020-2024年累计亏损37.85亿元,仅2021年盈利,2024年亏损同比扩大313.8%至7.49亿元 [5] - 2024年末现金余额仅6473.8万元,同比减少16亿元,短期借款高达15.71亿元 [5] - 曾以65.3亿元出售武汉等4个海洋公园及郑州项目66%股权给MBK Partner缓解资金压力 [6] 发展历程 - 1992年成立初期主营石油贸易,2002年通过大连老虎滩极地馆进入海洋公园领域 [3] - 2014年成为港交所首家主题公园运营商,采用重资产模式与碧桂园等地产商合作扩张 [3] - 2017-2020年投资超105亿元建设郑州、上海、三亚项目,净负债率持续攀升 [3][4] 市场反应 - 配股消息传出后股价连续两日下跌,6月4日收盘价0.73港元较公告前下跌13.1% [2] - 三亚13.3亿元地块因闲置被政府收储,印证开发商无力开发困境 [6] - 2024年10月曾澄清私有化传闻,但最终通过配股实现控制权转移 [6] 收购方背景 - 祥源实控人俞发祥2024年以135亿元财富上榜胡润全球富豪榜,起家于装饰和地产行业 [7] - 2017年通过收购万家文化借壳上市,2022年更名为祥源文旅,年接待游客超4000万人次 [7] - 旗下景区覆盖大湘西、大黄山等区域,拥有40多个旅游目的地资源 [7]
促进服务消费提质升级(调查研究 凝聚共识) ——民盟中央开展二〇二五年度重点考察调研
人民日报· 2025-06-04 05:32
服务消费在中国经济中的重要性 - 服务消费已成为居民消费的重要增量来源 在稳增长、惠民生、促就业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1] - 消费是推动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 [1] 调研组的实地考察 - 调研组赴四川、海南围绕"优化政策与机制促进服务消费"开展重点考察调研 [1] - 在四川调研了自贡国际恐龙灯会、天府长岛瞪羚谷数字文创产业基地 重点关注文创IP联动与数字产业发展 [2] - 在海南调研了海口国际免税城、复兴城互联网信息产业园、骑楼老街 考察旅游消费与数据跨境业务 [2] - 调研范围覆盖四川内江、自贡、乐山、成都及海南海口、文昌、琼海、陵水、三亚等地 [3] 行业与公司案例 - 自贡灯会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通过"青城双姝"、"齐天大圣"等IP吸引游客 [2] - 可可豆动画影视有限公司孵化出"哪吒"IP 推动数字文创领域产业化发展 [2] - 四川卫生康复职业学院开设康复辅助器具技术专业 但面临产教融合不足问题 [4] - 文昌国际航天城已入驻超700家航天相关企业 26家卫星产业集群企业签约 火箭发射成为旅游热点 [4] - 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推进可重复使用火箭项目 包括海上发射回收系统等 [5] 政策与市场发展 - 四川省通过文化IP与创新活动驱动消费升级 实现服务消费市场扩容提质 [7] - 海南自贸港结合地域特色与政策优势 服务消费呈现特色化、多元化、国际化特征 [7] - 建议拓展旅游消费空间 培育体育、演艺、免税等新业态 推动消费国际化 [7] - 强调发挥政策制度优势 打造高质量消费环境 带动海外高端消费回流 [7]
为高品质文体旅融合发展注入新动能
辽宁日报· 2025-05-24 09:43
文旅产业升级 - 辽宁朝阳鸟化石国家地质公园完成7个多月的升级改造 化石数量从435块提升至超8000块 新增超级巨幕地层剖面投影和巨幕3D裸眼秀 并对停车场 标识标牌导览系统 景观环艺 灯光亮化等基础设施进行全面升级 [1] - 朝阳市2023年以来建设文体旅项目63个 包括凤凰山景区基础设施提升 牛河梁遗址维护修缮等重点项目 同时持续推进龙城宫城南门遗址保护展示 北票四合屯化石等重点项目建设 [2] - 朝阳市对交通 道路 酒店 公厕 停车场等城市基础设施进行升级 为2025辽宁省高品质文体旅融合发展大会做准备 [3] 文化IP打造 - 朝阳市深入挖掘红山文化 化石文化 三燕文化 红色文化等资源 推出"宝藏之城神秘朝阳""朝阳花开欢迎你来"等文体旅IP [2] - 通过高铁列车冠名 京津冀专场路演等方式 推广"西有敦煌东有朝阳"的城市标签 [2] - 将举办首届红山文化国际传播大会 邀请国内外专家发布牛河梁遗址最新考古成果 提升文化国际影响力 [2] 营销推广 - 举办"三阳开泰""西有敦煌东有朝阳"等活动 提升城市知名度 [3] - 通过承办2025辽宁省高品质文体旅融合发展大会 全面展示朝阳独特旅游资源 实现"举办一次大会 提升一座城市"的目标 [1]
中国最知名的旅游胜地,巨亏10个亿
36氪· 2025-05-23 15:07
公司经营状况 - 桂林旅游股份有限公司近五年累计亏损近十亿元,2024年营业收入4.32亿元,同比减少7.58%,归母净亏损2.04亿元,同比暴跌1830.7%,其中第四季度亏损2.11亿元 [2]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8263万元,同比下降6.6%,归母净亏损1308万元,较上年同期亏损略有收窄 [5] - 旗下五家主要控股参股公司中三家净利润为负且净资产告负,涉及天门山、罗山湖等景区项目 [5] 游客数量变化 - 公司接待游客量从2019年899.92万人次下滑至2024年568.34万人次,未恢复至疫情前水平且低于2015年数据 [5] - 核心景区如银子岩溶洞、资江天门山2024年游客量较2023年进一步下滑 [7] - 2024年桂林旅游人次平均消费1228元,在全国热门旅游城市中处于中等偏下水平 [11][12] 亏损原因分析 - 投资失误导致资产减值,如罗山湖体育休闲旅游项目烂尾后计提超1亿元减值准备 [7] - 2024年夏季特大洪水加剧亏损 [7] - 景区门票降价政策影响收入,2018年起多景点门票降价导致2019年上半年净利润大幅下滑 [11] 行业竞争格局 - 桂林旅游模式仍以传统跟团游为主,占市场一半以上份额,难以吸引偏好自助游(占比75.1%)和度假式旅游(占比43.93%)的年轻游客 [15][19] - 新兴网红城市如淄博、哈尔滨及广西区内柳州、北海、崇左分流客源,崇左喀斯特地貌资源直接竞争桂林核心优势 [21] - 入境游客表现亮眼,2024年阳朔接待入境游客数同比增长近两倍 [23] 旅游体验问题 - 餐饮购物存在阴阳菜单、强迫消费等现象,低价旅行团强制购物事件频发 [8][9] - 景区管理混乱,配套设施不足导致交通拥堵、停车位短缺,衍生居民违规收费现象 [11] - 休闲服务缺失,高端旅游产品不足,实景演出项目缺乏独特性且依赖旅行团打包销售 [14][19]
新华联(000620) - 000620新华联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519
2025-05-19 19:51
公司基本信息 - 股票代码为 000620,股票简称为新华联 [1] - 2025 年 5 月 19 日 15:00 - 16:00 以网络远程方式举行年度业绩说明会,地点为中证路演中心,接待人员包括董事兼总裁王赓宇等 [3] 业务发展方向 整体方向 - 坚定聚焦文旅主业,精准细分市场,延伸产业链,创新发展,打造核心竞争力,在文旅产业协同等方面发力,把握时机并购优质文旅项目,改善资产质量 [3] 旅游业 - 2024 年文旅业务收入占比下降因重整后业务合并范围减少及房地产业务西宁项目集中交付结转;2025 年配合完善铜官窑交通设施,挖掘文化宣传,实施“筑巢引凤”计划,提升运营能力 [3][4] 房地产业务 - 存量项目以业绩为导向营销考核,回笼资金;在建项目确保交付,未来评估参与优质项目 [3][4] 新业务布局 - 近期成立涉及具身智能等新业务子公司,寻求新业绩增长点,但业务刚起步,收入利润贡献不确定 [4] - 2025 年 4 月与联想等签署协议,准备推出国内首个文旅行业智能体,未来有布局具身智能考虑 [8] 投资者相关问题答复 独立董事履职 - 会前审阅资料,会中审议议案表决,审议定期报告等事项,监督信息披露,关注公司治理和经营管理,学习法规制度 [4][5] 回购计划 - 参加相关会议了解政策,未来如有回购计划将按规则披露 [6] 小额融资 - 结合业务和资金需求择机启动,有进展及时公告 [9] 业绩改善 - 文旅业务提升景区运营和内容,增加客流;房地产项目快速去化回笼资金,探索轻资产运营等新增长点 [9] 其他 - 2024 年度股东大会最迟 6 月 30 日前召开,关注公告;2025 年第一季度报告已披露;西宁两起诉讼情况及影响在 2024 年年度报告阐述;如有并购重组计划将披露 [9] 公司股权变更 - 2024 年 2 月控股股东变更为湖南天象盈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变更为王赓宇先生,2023 年底完成破产重整,未来聚焦文旅,地产作为过渡期支撑 [8][9]
债务危机持续发酵!曲江文旅控股股东所持100%股份遭冻结及司法标记,一季度亏损同比扩大2161.76%
华夏时报· 2025-05-15 13:47
控股股东股权冻结情况 - 控股股东曲江旅投持有公司1.145亿股,占总股本44.90%,全部股份被司法冻结、轮候冻结及司法标记 [1][3][4] - 其中21万股直接冻结,5705万股轮候冻结,5725万股司法标记,冻结起始日为2025年5月9日,到期日为2028年5月8日 [3][4] - 冻结原因为债务问题及债务担保问题引发的诉讼,涉及浙江省绍兴市中级人民法院 [4][5] 控股股东债务危机 - 债务问题涉及诉讼金额总计3.0318亿元,包括浙江浙银金融租赁1.2935亿元、富邦华一银行5753.39万元等 [5] - 债务担保问题涉及连带责任保证担保2.03亿元,包括为西安曲江文化产业资本运营管理有限公司担保1.5亿元 [5] - 一周内两次公告控股股东股份拟被拍卖,合计占比超过公司总股本10% [3][5][6] 公司经营业绩 - 2025年一季度营收同比下滑23.67%至3.06亿元,归母净利润亏损4360.89万元,同比暴跌2161.76% [3][11] - 2024年营收12.53亿元,同比下降16.68%,归母净利润亏损1.31亿元,同比收窄32.79% [8][11] - 核心业务景区运营管理收入6.51亿元,同比下降32.57%,毛利率从37.30%降至23.73% [9][10] 业务表现分化 - 景区运营管理业务收入占比52%,但主要参股公司西安曲江文旅景区管理有限公司亏损4874.66万元 [9][10] - 酒店餐饮业务收入2.77亿元,同比下降10.60%,毛利率从6.66%微降至5.13% [10] - 旅游商品销售业务收入1183.47万元,同比下降46.99%,毛利率从38.52%微降至34.81% [10] - 旅游服务、园林绿化、体育项目、数字科技业务收入分别增长54.01%、35.09%、52.62%、70.65% [10][11] 历史亏损情况 - 2022年至2024年累计亏损5.74亿元,其中2022年亏损2.48亿元,2023年亏损1.95亿元,2024年亏损1.31亿元 [11] - 2024年经营现金流净额2.05亿元,同比下降19.08%,应收账款余额8.13亿元,同比下降21.34% [8][10]
曲江文旅首季亏4360万三年累亏5.74亿 控股股东1200万冻结股份将被拍卖
长江商报· 2025-05-13 07:30
控股股东股份拍卖 - 控股股东旅游投资集团所持曲江文旅1200万股将被拍卖,占其持股比例10.48%,占公司总股本4.70% [1][3] - 该部分股份目前处于冻结状态,将在法院淘宝网司法拍卖平台公开拍卖,起拍价参考市场价确定 [3][5] - 截至5月9日收盘,1200万股市值约1.1亿元(股价9.16元/股) [5] - 拍卖源于旅游投资集团为资本运营公司提供连带担保引发的合同纠纷 [5] - 公司表示该事项不会影响生产经营,也不会导致控股股东及实控人变更 [5] 财务状况 - 2022-2024年连续三年亏损,累计亏损5.74亿元(2022年亏2.48亿、2023年亏1.95亿、2024年亏1.31亿) [2][8] - 2025年一季度营收3.06亿元(同比降23.67%),净亏损4360.89万元(上年同期盈利211.51万元) [11] - 2024年营收12.53亿元(同比降16.68%),预计2025年营收10亿元(同比降约20%) [2][10] - 控股股东所持股份中5725万股被质押、5705.11万股被冻结 [6] 业务表现 - 核心景区大唐不夜城以"不倒翁小姐姐"等互娱演艺产品走红网络 [2][8] - 2024年主营业务7大行业中3个下滑:景区运营管理营收6.51亿(降32.57%)、酒店餐饮2.77亿(降10.6%)、旅游商品销售1183.47万(降46.99%) [9] - 4个增长行业:旅游服务营收1.03亿(增54.01%)、园林绿化1848.76万(增35.09%)、体育项目1.74亿(增52.62%)、数字科技1706.79万(增70.65%) [9] - 业绩下降主因:票类业务收入减少、公建物业管理酬金减少、二次消费产品处于爬坡期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