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云南旅游(002059)
icon
搜索文档
云南旅游(002059.SZ):目前在西藏暂无景区运营业务
格隆汇· 2025-07-30 15:29
公司业务动态 - 云南旅游目前在西藏暂无景区运营业务 [1]
云南旅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全资公司仲裁的进展公告
仲裁案件基本情况 - 仲裁机构已受理但尚未开庭,云南旅游全资子公司设计院为仲裁申请人及被反申请人[2] - 涉案金额为1.514亿元,反请求金额达1.873亿元[3] - 案件涉及设计院追讨永州湘源未支付的合同款项,已通过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立案[4] 反请求具体内容 - 永州湘源要求退回启动资金1亿元及资金占用费2305万元(按4.15%LPR计算)[5] - 索赔竣工延误赔偿金2183万元及设备使用年限损失4042万元[6] - 主张律师费200万元及全部仲裁费用承担[7][8] 公司诉讼仲裁整体情况 - 过去12个月未披露诉讼中:作为被告案件53起涉案6434.91万元,作为原告案件6起涉案3212.51万元[10][11] - 累计未披露诉讼金额达9647.42万元,占最近一期净资产6.79%[11] 财务影响评估 - 仲裁结果不确定性导致对当期及后期利润影响暂无法量化[3][9] - 公司表示将积极收集证据进行抗辩以维护权益[9]
云南旅游(002059) - 关于全资公司仲裁的进展公告
2025-07-25 17:45
诉讼仲裁金额 - 仲裁案件暂计金额151,415,427.36元,反请求涉案金额187,298,084.75元[3] - 12个月内公司及子公司作被告涉案约6,434.91万元,作原告涉案约3,212.51万元[10][11] - 12个月内未披露诉讼涉案约9,647.42万元,占净资产约6.79%[11] 反请求明细 - 要求退回启动资金1亿及支付资金占用费23,046,712.33元(暂计至2025年7月20日)[6] - 要求支付误期赔偿金21,833,172.42元[6] - 要求支付设备损失40,418,200元(暂计至2025年7月20日)[6] - 要求承担律师费等约200万元[6] 后续进展 - 仲裁已受理未开庭,对利润影响不确定[3] - 公司将积极收集证据答辩并披露进展[8]
景区旅游股半年报分化!云南旅游亏损扩大显无奈,“西字辈”逆势飘红藏惊喜
华夏时报· 2025-07-17 11:48
行业业绩分化 - 2025年上半年A股旅游景区个股业绩呈现明显分化,多数公司净利润亏损,部分公司实现扭亏为盈或盈利增长[2] - 头部景区通过资源垄断和成本优化保持韧性,新兴景区因投入期及市场竞争面临短期压力[2] - 业绩分化受天气扰动、成本压力及业务结构差异等因素影响[2] 传统景区持续亏损 - 云南旅游预计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亏损9000万元至14000万元,同比增加亏损95.79%至204.57%[4] - 西安旅游预计上半年净利润亏损4900万元至6900万元,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4] - 云南旅游亏损主要由于新业务拓展不及预期及传统旅游业务收入下滑[4] - 西安旅游亏损主要受消费降级、市场分化影响,酒店业务收入下滑[5] 东北地区由盈转亏 - 长白山预计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亏损158万元至258万元,上年同期为盈利,营业收入约2.35亿元,同比减少7.48%[6] - 大连圣亚预计上半年净利润亏损1271.90万元至1907.84万元,上年同期为盈利[6] - 长白山亏损主要因极端天气导致景区关闭天数增加及人工成本上升[6] - 大连圣亚亏损主要因景区客流下降及投资损失[6] 西部和南方地区表现稳健 - 西藏旅游预计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约200万元,实现扭亏为盈[7] - 西域旅游预计上半年盈利900万元至1100万元,同比下降62.55%至69.36%[8] - 桂林旅游预计上半年净利润约800万元,去年同期亏损1909.33万元[9] - 祥源文旅预计上半年净利润9000万元至9700万元,同比增加51.44%至63.22%[10] 暑期旺季展望 - 2025年暑运期间民航旅客运输量预计达1.5亿人次,日均超240万人次,同比增长5.4%[12] - 暑期旅游市场具备旺季流量、政策红利与AI赋能三重催化[12] - 自然风光、主题乐园和文化古迹为居民暑期出游首要选择[12] - 建议关注IP+景区的概念延伸及"苏超"主题机遇[13]
云南旅游(002059) - 2025 Q2 - 季度业绩预告
2025-07-14 18:45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业绩预告期间为2025年1月1日至2025年6月30日,业绩同向下降[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9000万元至14000万元,比上年同期增加亏损95.79%至204.57%[3]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亏损105000万元至15500万元,比上年同期增加亏损107.92%至206.94%[3] - 基本每股收益亏损0.0889元/股至0.1383元/股,上年同期为 -0.0454元/股[3] - 公司实现期间费用同比下降[7] 各条业务线表现 - 旅游文化科技板块新业务拓展不及预期,营收及毛利率同比下滑[5] - 传统旅游业务受市场环境影响,客单消费下降,收入下滑[5]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经营利润未能覆盖期间费用,预计整体亏损同比增加[5] 其他没有覆盖的重要内容 - 业绩预告相关财务数据未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4] - 业绩预告是初步测算结果,具体数据以2025年半年度报告为准[8]
云南旅游(002059) - 公司关于组织架构调整的公告
2025-07-07 18:30
新策略 - 2025年7月7日召开第八届董事会第二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组织架构调整议案[2] - 公司决定优化调整现有组织架构,构建更高效灵活体系[2] - 公告日期为2025年7月8日[5]
云南旅游(002059) - 公司第八届董事会第二十七次会议决议公告
2025-07-07 18:30
会议信息 - 公司第八届董事会第二十七次会议于2025年7月2日发通知,7月7日召开[2] - 应参与表决董事9名,实际参与9名[2] 决策事项 - 会议以9票赞成通过《公司关于组织架构调整的议案》[3]
云南旅游: 公司股东减持股份结果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7-05 00:43
股东减持情况 - 公司董事李坚先生减持9,796,251股,占公司总股本比例0.9676%,减持均价为5.15元/股,减持方式为大宗交易[1] - 减持股份来源于公司2019年重大资产重组时非公开发行股份购买资产获取的股份[1] - 减持后李坚先生持有无限售条件股份数量降至0,有限售条件股份仍为29,388,756股,占总股本比例2.90%[1] 减持计划执行 - 减持计划自2025年6月11日预披露公告后实施,于2025年7月3日完成[1] - 减持行为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等法规要求[1] - 实际减持情况与预披露计划一致,未出现差异或违规[1] 公告信息确认 - 公司董事会确认公告内容与股东提供信息一致[1] - 减持结果以《股份减持情况告知函》作为备查文件[1]
云南旅游(002059) - 公司股东减持股份结果公告
2025-07-04 22:03
股份情况 - 董事李坚持股39,185,007股,占总股本3.87%[2] - 减持前无限售股9,796,251股,占比0.9676%,减持后为0[3] - 减持前限售股29,388,756股,占比2.90%,减持后不变[3] 减持计划 - 李坚计划减持不超9,796,251股,占总股本0.9676%[2] - 2025年7月3日大宗交易减持,均价5.15元/股[2] - 实际减持9,796,251股,占总股本0.9676%[2] 合规情况 - 减持计划未违规,实施与预披露一致[4] - 截止公告日,减持计划全部实施完毕[4]
云南旅游产业链竞争力研究:数字化驱动下的体验升级与产业重构
新浪财经· 2025-07-01 08:31
云南旅游产业链现状 - 上游资源富集自然景观如玉龙雪山、西双版纳热带雨林及人文资源如丽江古城、傣族泼水节,拥有众多5A与4A级景区 [1] - 中游形成15个机场及高铁网络交通骨架,住宿体系涵盖高端酒店与特色民宿,特色餐饮如过桥米线,演艺娱乐如《丽水金沙》,但存在偏远景区交通不便和服务质量参差不齐问题 [1] - 下游客源以国内周边及经济发达地区为主,入境游客来自东南亚与欧美,2023年游客接待量达10 42亿人次,旅游总收入1 44万亿元,文旅融合、康养旅游、乡村旅游成为新趋势 [1] 竞争力分析 - 优势包括独特自然与民族文化资源如丽江、大理品牌,面向东南亚的区位优势推动跨境旅游合作 [1] - 挑战包括产品同质化严重、服务质量待提升、产业链协同不足 [1] - 发展机遇来自政策支持、消费升级与技术进步,现实威胁包括周边市场竞争、突发事件及环境压力 [1] 数字化技术应用 - 截至2024年云南5G基站达15 5万个,实现A级景区全覆盖,丽江古城部署3万余个物联网感知单元用于消防与客流监测 [2] - 大数据构建游客画像,AI驱动智能客服与导游,VR/AR技术打造沉浸式体验 [2] - "一部手机游云南"平台整合预订、导览、投诉功能,丽江古城智慧小镇通过5G无人巡逻车、全息投影实现智慧化管理与体验 [2] 产业重构与企业变革 - 文旅融合催生东巴文化体验等项目,农旅融合推动弥勒可邑小镇等乡村旅游发展,体旅融合打造梅里雪山徒步等IP [2] - 产业链各环节通过数字化优化,产品开发基于游客偏好定制,营销借助短视频平台精准触达,服务实现电子票务与智能导览升级 [2] - 企业运营管理向信息化转型,与科技、金融企业跨界合作,在线旅游平台整合资源提升效率 [2] 竞争力提升路径 - 加强5G深度覆盖与旅游大数据中心建设,推动企业业务流程数字化改造,开发VR/AR等创新产品 [3] - 高校增设数字化课程并引进高端人才 [3] - 出台财政补贴与税收优惠政策,强化数据安全监管,完善投诉处理与信用管理机制,推动资源依赖向创新驱动转型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