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有线电视网络
icon
搜索文档
歌华有线将于28日起优化调整北京地区全网电视频道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6-24 20:38
超高清发展政策部署 -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统筹开展超高清发展、高清普及和标清关停工作,2025年内将新增1800万台有线电视和IPTV超高清机顶盒,全国超高清终端总规模达3亿台 [3] - 在北京、深圳两地实施有线电视同播标清频道信号关停工作,歌华有线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已于2025年5月初在全国率先实现标清机顶盒退出市场 [3] -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山东、湖南、广东、四川、深圳9省市超高清卫视主频道将陆续开播 [6] 歌华有线频道优化调整 - 公司将于6月28日6时起优化调整全网电视频道,实施有线电视同播标清频道信号关停工作 [1] - 优化调整包含两大变化:一是将网内超高清频道与同播的高清频道并用同一频道序号;二是将601-699号频道区间整体靠前调整至01-99号对应频道号区间 [3] - 用户搜索601-699空号区间将自动跳转至01-99号对应频道(如输入621自动跳转至21频道) [3] 超高清频道开播进展 - 北京卫视超高清频道已于4月22日正式开播 [6] - 广东卫视4K超高清频道和深圳卫视4K超高清频道将于6月28日开播 [6] - 深圳卫视4K超高清频道已在35号频道位置 [5] 北京地区示范作用 - 北京地区将为全国有线网络超高清发展提供实施范本,以点带面逐步推进全国电视提升超高清视听体验 [5] - 用户可通过扫描电视直播界面导航条二维码及关注歌华微信公众号获取最新频道序号表 [5] - 公司提供7×24小时全业务客服热线和社区宣传服务 [5]
北京市民请注意,6月28日起,有线电视频道调整
新京报· 2025-06-24 17:27
公司动态 - 歌华有线已于2025年5月初完成标清机顶盒退出市场及模拟频道关停工作 将于6月28日6时起优化调整全网电视频道 [1] - 调整内容包括将超高清与高清频道合并使用同一序号 在4K超高清和高清机顶盒上分别播出 解决同一频道占用2个序号的问题 [1] - 公司将601-699号频道区间整体前移至01-99号区间 用户搜索原区间将自动跳转至新对应频道(如621跳转至21频道) [1] - 公司通过微信公众号、客服热线(96196)及社区宣传等多渠道提供频道调整服务支持 [2] 行业政策 - 国家广电总局2025年"超高清发展年"部署要求中央台及9省市(含北京、广东、深圳等)超高清卫视主频道陆续开播 [1] - 北京卫视超高清频道已于4月22日开播 广东卫视和深圳卫视4K超高清频道将于6月28日开播 [1] - 2025年全国计划新增1800万台有线电视和IPTV超高清机顶盒 超高清终端总规模达3亿台 [2] - 北京、深圳两地实施有线电视同播标清频道信号关停工作 [2]
江苏有线:视京呈通信拟减持不超0.38%公司股份
快讯· 2025-06-11 18:03
股东减持计划 - 视京呈通信(上海)有限公司计划减持江苏有线不超过1880.27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38% [1] - 减持将通过集中竞价方式进行,时间窗口为公告披露日起3个交易日后的3个月内 [1] - 减持价格将不低于减持公告日前一个交易日股票收盘价 [1] 股东持股情况 - 视京呈通信目前持有江苏有线3280.28万股,占总股本的0.66% [1] - 本次减持后,视京呈通信持股比例将降至0.28% [1]
歌华有线: 歌华有线关于股东大会开设网络投票提示服务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5-15 16:22
股东大会网络投票服务 - 公司拟于2025年5月召开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 采用现场投票与网络投票相结合的表决方式 [1] - 公司委托上证所信息网络有限公司提供股东大会提醒服务 通过智能短信主动推送参会邀请和议案信息 [1] - 投资者可根据《上市公司股东会网络投票一键通服务用户使用手册》直接投票 若遇拥堵仍可通过原有交易系统或互联网平台投票 [1] 投资者沟通渠道 - 投资者可通过邮件或热线等方式反馈对本次服务的意见或建议 [2]
天威视讯(002238) - 002238天威视讯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509
2025-05-09 17:44
业务发展重心与规划 - 以宽带为抓手,持续推进固移产品融合,加大 5G 业务和千兆光网融合力度,力争用户体量增长 [1] - 定位成为领先的智慧广电运营商和智慧城市服务商,构建“新基建、新政企、新商业、新文化”四足鼎立发展格局 [1][3] - 完善 IDC 增值业务产品体系,优化内容、丰富应用领域,规划部署产品落地拓展方案 [3] - 提升数据中心自主运营软实力 [3] 利润下滑原因 - 传统有线电视、宽带业务收入及工程类收入下降 [1] - 固定资产增加,折旧费用相应增长 [1] - 计入本年损益的政府补助减少 [1] - 税收政策变化导致递延所得税费用增加 [1] 市场份额与业务占比 - 2025 年计划提升光纤宽带业务市场占有率,稳固电视用户并拉动回流 [2] - 各业务占比数据详见 2024 年年度报告 [2] 应对竞争策略 - 有线业务以宽带为抓手,持续固移产品融合 [4] - 业务转型进行充分市场论证、制定规划、识别风险,IDC 业务寻求突破、强化增值服务 [4] - 广电 5G 以固移融合业务为营销重点,打造新产品,针对不同用户推出策略,强化物联网场景创新 [4] - 加快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 [4] 财务状况与目标 - 2024 年净利润为 -280.95 万元,同比大幅下降 102.25%,2025 年计划实现净利润 0 元,减亏 100.00% [4] - 2024 年度营业收入下降 11.82%,主要因用户数量波动、子公司收入下降、工程项目减少 [5] - 2024 年计划实现营业收入 13.92 亿元,应对措施详见 2024 年年度报告 [6] 提升盈利能力措施 - 公众业务提升大带宽和高价值宽带产品用户占比,优化宽带业务用户结构 [5] - 政企业务重点拓展酒店、养老机构及应急广播项目,挖掘“智慧 +”领域机遇 [5] - 数据中心业务深耕重点领域客户,推进 IDC 销售及增值服务,利用 AI 技术降本增效 [5] 用户数量成果 - 2024 年底,有线数字电视用户终端数为 127.75 万个,同比增长 1.75% [6] - 有线电视超高清(4K)用户终端数为 102.67 万个,同比增长 2.33% [6] - 有线宽带缴费用户数为 57.52 万户,同比增长 2.53% [6]
中信国安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4-29 22:14
公司业务概况 - 企业综合信息服务业务通过子公司鸿联九五开展,深耕金融、电信、互联网等行业,提供智能交互平台和全业务流程解决方案,加速布局大模型技术应用[2] - 有线电视网络业务覆盖7省13地市,采取参股形式与当地广电方合资运营,提供基础电视服务和增值业务,截至2024年底5G用户数超过840万户[3][5] - 房地产业务重点推进海南"国安·海岸"项目,占地面积252亩,规划建设304套别墅和1,366套公寓,持续做好"保交楼"工作[5] 财务状况 - 2024年度合并报表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779万元,母公司报表净利润为-1.54亿元,未分配利润为-34.93亿元,未弥补亏损超过实收股本总额三分之一[8] - 拟计提2024年度信用及资产减值准备1.58亿元,将全部计入2024年度损益,减少净利润1.58亿元[37][38] - 2024年度拟不进行利润分配,因未分配利润为负值不满足分红条件,符合公司章程和深交所相关规定[9][11][12] 战略规划 - 2025年将聚焦主业提质增效,深度融入中信集团"五五三"战略布局,优化业务结构提升运营效率[14] - 持续加大在大模型、人工智能等领域的研发投入,加速数智化转型进程,强化技术创新驱动[15] - 完善公司治理和风险防控体系,强化独立董事和审计委员会监督职能,优化内部控制[17] 审计机构 - 拟续聘立信会计师事务所为2025年度财务和内部控制审计机构,2024年审计费用合计233万元(财务审计158万元,内控审计75万元)[23][30] - 立信拥有2,498名注册会计师,2024年业务收入47.48亿元,为693家上市公司提供审计服务[24] - 项目团队近三年无执业违规记录,符合独立性要求[28][29] 季度经营情况 - 2025年一季度管理费用同比增加,投资收益同比减少,主要受子公司经营情况影响[52]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加,因支付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减少[52]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加,因购建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减少[52]
中信国安:2024年实现营收33.95亿元 AI+行业应用落地加速
证券时报网· 2025-04-29 17:07
公司业绩表现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33.95亿元,同比增长13.88% [1] - 亏损幅度明显收窄,业绩呈现强劲复苏态势 [1] - 通过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经营业绩稳步提升 [1] 业务发展策略 - 聚焦主责主业发展,推进主营业务提质增效 [1] - 深耕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技术融合,加快产业纵向整合 [1] - 2025年计划加强科技创新,确保企业综合信息服务业务提质增效 [2] - 加强对有线网络业务的风险管控和优化整合,参与各省"一省一网"整合工作 [2] 科技创新与子公司表现 - 子公司鸿联九五在AI+行业应用落地方面表现突出 [2] - 鸿联九五将生成式AI技术与垂直行业知识库深度结合,构建自主研发业务平台 [2] - AI智能陪练平台完成DeepSeek大模型接入,标志AI技术应用领域取得重要突破 [2] - 未来将持续深化AI技术创新,推动更多智能化解决方案在垂直领域落地 [2] 公司战略规划 - 借助中信集团科技创新和协同优势持续扩大市场份额 [3] - 发展战略与国家战略导向和中信国安实业战略布局高度一致 [3] - 目标打造主业突出、创新能力优、盈利能力强的价值贡献者 [3]
天威视讯:2025一季报净利润-0.1亿 同比下降600%
同花顺财报· 2025-04-28 21:04
财务表现 - 2025年一季度基本每股收益为-0.0125元,同比下降503.23%,2024年同期为0.0031元 [1] - 每股净资产2.81元,同比下降4.1%,每股未分配利润1.26元,同比下降9.35% [1] - 营业收入2.62亿元,同比下降2.6%,净利润亏损0.1亿元,同比下降600% [1] - 净资产收益率-0.44%,同比下滑540个百分点 [1] 股东结构 - 前十大流通股东合计持股6.08亿股,占流通股比例75.71%,较上期减少230.95万股 [1] - 深圳广播电影电视集团为第一大股东,持股4.64亿股(占比57.77%),持股未变动 [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减持198.17万股至271.98万股,广发养老指数A增持3.89万股至165.09万股 [2] - 朱光辉新进前十大股东,持股100万股,摩根士丹利国际(95.33万股)退出前十大股东 [2] 分红政策 - 公司2025年一季度未实施分红送配方案 [3]
贵广网络:2024年报净利润-10.84亿 同比增长21.73%
同花顺财报· 2025-04-25 20:09
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 基本每股收益从2023年的-1.15元改善至2024年的-0.89元,同比增长22.61% [1] - 每股净资产从2023年的3.26元下降至2024年的2.43元,同比减少25.46% [1] - 每股公积金从2023年的2.37元微增至2024年的2.42元,增长2.11% [1] - 每股未分配利润从2023年的-0.30元大幅恶化至2024年的-1.19元,下降296.67% [1] - 营业收入从2023年的18.52亿元下降至2024年的15.96亿元,同比减少13.82% [1] - 净利润从2023年的-13.85亿元收窄至2024年的-10.84亿元,改善21.73% [1] - 净资产收益率从2023年的-33.61%改善至2024年的-27.22%,提升19.01个百分点 [1] 股东持股情况 - 前十大流通股东累计持有69651.82万股,占流通股比例56.92%,较上期减少947.22万股 [2] - 贵州广播影视投资有限公司为第一大股东,持有39322.46万股,占总股本32.13%,持股未变 [3] - 中国贵州茅台酒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为第二大股东,持有12142.37万股,占比9.92%,持股未变 [3] - 北京歌华有线电视网络股份有限公司减持777.49万股,现持有2168.15万股,占比1.77% [3]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减持137.84万股,现持有571.32万股,占比0.47% [3] - 邓建兵新进前十大股东,持有571.22万股,占比0.47% [3] - 南方中证1000ETF退出前十大股东,上期持有718.30万股,占比0.59% [3] 分红情况 - 公司2024年未实施分红送配方案 [3]
股市必读:歌华有线(600037)4月15日董秘有最新回复
搜狐财经· 2025-04-16 02:13
股价表现 - 截至2025年4月15日收盘 歌华有线报收于6 96元 上涨0 14% 换手率0 71% 成交量9 84万手 成交额6838 22万元 [1] - 4月15日主力资金净流入347 39万元 占总成交额5 08% [5] - 当日资金流向显示 主力资金净流入347 39万元(占比5 08%) 游资净流入118 34万元(占比1 73%) 散户净流出465 73万元(占比6 81%) [6] 投资者关注焦点 - 投资者质疑公司0 76倍市净率的合理性 并指出估值提升计划公布47天后股价下跌10% 要求说明未采取实际措施的原因 [2][3] - 投资者追问大股东五年控股期间公司市值缩水30% 经营业绩下滑 股价长期破净的问题 [4] - 投资者要求公司解释名称"歌华有线"的由来 公司回应源于发起人北京歌华文化发展集团且无更名计划 [2] 公司回应措施 - 公司表示将根据"服务领航"战略落实估值提升计划 当前重点巩固有线电视基本盘及发展政企业务 [2][3][4] - 公司透露已与控股股东沟通 鼓励其在适当时机增持股份 [2][3][4] - 对于央企市值管理政策响应问题 公司未直接回应大股东表态延迟的原因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