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汽车技术服务
icon
搜索文档
深圳德联捷亚汽车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成立 注册资本10万人民币
搜狐财经· 2025-08-26 13:46
公司基本信息 - 深圳德联捷亚汽车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于近日成立 [1] - 公司法定代表人为刘停 [1] - 注册资本为10万元人民币 [1] 经营范围 - 一般经营项目包括机械零件和零部件销售、汽车零部件再制造、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机械零件和零部件加工 [1] - 经营范围涵盖机械设备销售、电力电子元器件销售、五金产品零售、金属材料销售、模具制造和销售 [1] - 包括橡胶制品销售、塑料制品销售、企业管理咨询、企业形象策划、市场营销策划、信息咨询服务 [1] - 提供会议及展览服务、软件开发、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 [1] - 涉及计算机软硬件及辅助设备零售和批发、制冷和空调设备销售、办公用品销售、日用品销售 [1] - 包括专业设计服务、广告发布、广告设计和代理、采购代理服务、企业管理、信息技术咨询服务、咨询策划服务 [1] - 许可经营项目为无 [1]
中国汽研: 中国汽研2025年半年度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26 00:53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9.11亿元,同比下降6.36% [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09亿元,同比增长1.77% [2]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3.90亿元,同比增长3.31% [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0.41亿元,较上年同期-1.36亿元大幅改善 [2] - 总资产101.10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23.29% [2] 业务分产品情况 - 汽车技术服务业务收入17.16亿元,同比增长2.94% [3] - 装备制造业务收入1.95亿元,同比下降47.84%,主要因退出利润率较低的专用车相关业务 [3] - 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开发和测评业务收入3.10亿元,同比增长22.85% [15] - 整车及传统零部件开发和测评业务收入12.53亿元,同比下降2.88% [15] 业务分地区情况 - 东北地区收入增长95.07%,主要因轨道交通及专用汽车零部件业务在东北区域实现较大增长 [15] - 西北地区收入增长31.75%,主要因汽车技术服务战略布局成效显现 [15] - 国外收入增长15.55%,体现海外业务拓展成效 [15] 行业发展趋势 - 2025年上半年汽车产销量分别完成1562.1万辆和1565.3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2.5%和11.4% [3] - 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达到696.8万辆和693.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1.4%和40.3% [4] - 汽车出口308.3万辆,同比增长10.4%,驱动海外测试认证需求增长 [4] - 政策法规方面,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准入、召回及软件在线升级管理新规带动强检市场扩容 [5] 战略布局与能力建设 - 华东总部基地正式开园,构建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全链条一站式服务能力 [13] - 联合中国质量认证中心收购南方试验场公司,填补华南区域大型综合场地资源短板 [13] - 新成立海外事业部,与乌兹别克斯坦、尼日利亚、匈牙利、泰国和马来西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9] - 获批筹建重庆市无人机系统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拓展低空经济业务 [9] 科技创新成果 - 牵头申报的车网多能低碳融合V2G示范项目获首批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试点 [10] - 成功研制交付氢能装备(电堆测试台) [10] - 获得4项国家科学技术奖提名资格、10项省部级行业科技奖励 [10] - 获得专利授权75项,软件著作权26项 [12] - 发布汽车行业可信数据空间,入选国家数据局首批汽车行业可信数据空间试点单位 [10] 主要子公司表现 - 智能网联公司营业收入15.30亿元,营业利润1.36亿元,净利润1.20亿元 [18] - 凯瑞装备公司营业收入4.30亿元,营业利润-0.12亿元,净利润-0.12亿元 [18] - 广东公司营业收入1.10亿元,营业利润0.35亿元,净利润0.30亿元 [18] - 双桥试验场公司营业收入0.97亿元,营业利润0.45亿元,净利润0.39亿元 [18] 资产与投资状况 - 在建工程20.93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20.60%,主要因华东总部基地、南方试验场等能力建设项目投入增加 [16] - 交易性金融资产14.04亿元,主要包含股票投资和保本型结构性存款 [17] - 报告期内完成股权投资7.72亿元,同比增加2018%,主要涉及南方试验场公司等项目投资 [16] - 固定资产投资4.46亿元,同比增长3.53% [16]
中国汽研:聘任黄延君为公司董事会秘书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5 20:04
人事变动 - 刘安民辞去公司董事会秘书职务 但继续担任公司董事和总经理职务 [1] - 公司聘任黄延君为新任董事会秘书 经董事长提名及提名委员会审查通过 [1] 业务结构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构成中 汽车技术服务-整车及传统零部件开发和测评业务占比最高达64.06% [1] - 汽车技术服务-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开发和测评业务占比15.81% [1] - 汽车技术服务-测试装备业务占比7.97% 汽车燃气系统及关键零部件占比5.59% 专用汽车改装与销售占比4.5% [1] 市值情况 - 截至发稿时公司市值为195亿元 [1]
阿尔特汽车申请前端冷却模块等专利,提高前端冷却模块的组装和拆卸效率
金融界· 2025-08-16 09:07
公司专利技术 - 阿尔特汽车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申请了一项名为"前端冷却模块、装配方法及汽车"的专利,公开号CN120481608A,申请日期为2025年06月 [1] - 该专利涉及一种前端冷却模块,包括护风罩、冷凝器和散热器,能够提高组装和拆卸效率并降低生产成本 [1] - 专利还提供了一种前端冷却模块的装配方法和包括该模块的汽车 [1] 公司基本信息 - 阿尔特汽车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7年,位于北京市,主要从事专业技术服务业 [1] - 公司注册资本为49804.0481万人民币 [1] - 公司共对外投资了35家企业,参与招投标项目209次 [1] 公司知识产权 - 公司拥有商标信息156条,专利信息2470条 [1] - 公司还拥有行政许可10个 [1]
阿尔特(300825)8月14日主力资金净流出4375.62万元
搜狐财经· 2025-08-14 23:32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2025年8月14日收盘价11.47元 单日下跌3.37% 换手率4.4% 成交量21.32万手 成交金额2.47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4375.62万元 占成交额17.72% 其中超大单净流出453.05万元(占比1.84%) 大单净流出3922.57万元(占比15.89%) [1] - 中小单资金呈现分化 中单净流出1572.77万元(占比6.37%) 小单净流入2802.86万元(占比11.35%) [1]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总收入2.69亿元 同比增长6.51% 但归属净利润1239.38万元 同比大幅减少40.23% [1] - 扣非净利润1050.59万元 同比下降51.05% 盈利能力出现明显下滑 [1] - 流动比率2.406 速动比率1.813 资产负债率28.57% 显示财务结构相对稳健 [1] 公司基本情况 - 阿尔特汽车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7年 位于北京市 主要从事专业技术服务业 [1] - 注册资本49804.0481万元人民币 实缴资本12091.84万元人民币 法定代表人宣奇武 [1] - 公司对外投资35家企业 参与招投标项目209次 在知识产权方面拥有商标156条 专利2468条 行政许可10个 [2]
阿尔特(300825)8月11日主力资金净流出1621.91万元
搜狐财经· 2025-08-12 01:54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截至2025年8月11日收盘,公司股价报收于12.0元,上涨1.1%,换手率3.33%,成交量16.15万手,成交金额1.93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1621.91万元,占比成交额8.38%,其中超大单净流出55.21万元(0.29%),大单净流出1566.70万元(8.1%),中单净流出472.76万元(2.44%),小单净流入2094.67万元(10.83%) [1] 财务业绩 - 2025年一季度公司营业总收入2.69亿元,同比增长6.51%,归属净利润1239.38万元,同比减少40.23%,扣非净利润1050.59万元,同比减少51.05% [1] - 流动比率2.406,速动比率1.813,资产负债率28.57% [1]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成立于2007年,位于北京市,主要从事专业技术服务业,注册资本49804.0481万人民币,实缴资本12091.84万人民币,法定代表人为宣奇武 [1] - 公司对外投资35家企业,参与招投标项目209次,拥有商标信息156条,专利信息2460条,行政许可10个 [2]
中国汽研申请一种基于生成式预训练架构的电池系统运行数据生成方法专利,输出大量电池系统运行数据
金融界· 2025-07-19 12:48
公司专利技术 - 公司申请了一项名为"一种基于生成式预训练架构的电池系统运行数据生成方法"的专利,公开号CN120336854A,申请日期为2025年04月 [1] - 专利涉及电池系统技术领域,通过收集少量真实电池系统运行数据,进行数据清洗和特征提取,利用生成式对抗网络模型生成大量电池系统运行数据 [1] - 专利技术包括数据预处理策略、特征提取策略和对抗训练优化策略,可输出与电池系统运行状态和性能相关的关键运行特征 [1]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成立于2001年,位于重庆市,主要从事专业技术服务业 [2] - 公司注册资本为100418.0587万人民币 [2] - 公司对外投资了36家企业,参与招投标项目5000次 [2] 公司知识产权 - 公司拥有商标信息378条,专利信息1836条 [2] - 公司拥有行政许可98个 [2] - 最新申请的专利涉及电池系统运行数据生成技术,显示公司在电池技术领域的研发投入 [1][2]
中国汽研申请基于正碰壁障标定试验的管柱冲击器结构优化方法专利,解决现有技术中圆柱形管柱冲击器在正碰壁障试验中标定结果准确性有偏差的问题
金融界· 2025-06-28 09:49
公司专利技术 - 公司申请了一项名为"一种基于正碰壁障标定试验的管柱冲击器结构优化方法"的专利,公开号CN120217553A,申请日期为2025年03月 [1] - 专利属于正碰壁障工装技术领域,涉及通过采集主流车型的纵梁与副车架结构参数进行标准化处理,优化管柱冲击器结构 [1] - 专利方法包括构建冲击器动态等效模型,优化固有频率,并通过有限元模型进行碰撞仿真模拟以验证效果 [1] 公司背景 - 公司成立于2001年,位于重庆市,主要从事专业技术服务业 [2] - 公司注册资本为100418 0587万人民币 [2] - 公司对外投资了36家企业,参与招投标项目5000次 [2] 公司知识产权 - 公司拥有商标信息378条,专利信息1790条 [2] - 公司拥有行政许可97个 [2]
阿尔特2024年转亏 上市5年2募资共12.58亿
中国经济网· 2025-06-26 15:57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9.71亿元,同比增长13.17% [1][2]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3亿元,同比下降469.37%,上年同期为3596.60万元 [1][2] - 2024年扣非净利润-1.40亿元,同比下降1824.27%,上年同期为813.19万元 [1][2] - 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2.39亿元,同比增长381.47%,上年同期为4967.05万元 [1][2] - 2025年Q1营业收入2.69亿元,同比增长6.51% [3] - 2025年Q1净利润1239.38万元,同比下降40.23% [3] - 2025年Q1扣非净利润1050.59万元,同比下降51.05% [3] - 2025年Q1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2598.91万元,同比下降31.60% [3] 资产与股东权益 - 2024年末总资产32.79亿元,同比下降3.38% [2] - 2024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22.86亿元,同比下降6.70% [2] - 2025年Q1末总资产31.91亿元,同比下降2.70% [3] - 2025年Q1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22.37亿元,同比下降2.13% [3] 每股指标 - 2024年基本每股收益-0.27元/股,同比下降469.36% [2] - 2024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5.60%,同比下降7.10个百分点 [2] - 2025年Q1基本每股收益0.0252元/股,同比下降40.14% [3] - 2025年Q1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0.55%,同比下降0.29个百分点 [3] 募资情况 - 上市以来累计募资12.58亿元 [3] - 2020年IPO发行价6.14元/股,募资净额4.03亿元 [4] - 2021年定向增发价32.88元/股,募资净额7.80亿元 [4][5] - 2022年实施10股转增5股的分红方案 [5] 业务发展 - IPO募资用途包括造型中心升级、整车工程开发中心升级、前沿技术研发 [4]
阿尔特62岁副董事长李立忠年薪260万元、是董事长近两倍
搜狐财经· 2025-06-20 10:12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9.71亿元 同比增长13.17% [1] - 归母净利润-1.33亿元 同比下降469.37% [1] - 扣非归母净利润-1.40亿元 同比下降1824.27% [1] - 基本每股收益-0.27元 同比下降469.36% [1]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2.39亿元 同比增长381.47% [1] - 资产总额32.79亿元 同比下降3.38%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22.86亿元 同比下降6.70% [1] 盈利能力 - 2024年毛利率20.65% 同比下降12.45个百分点 [2] - 净利率-15.72% 同比下降19.07个百分点 [2]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5.60% 同比下降7.10个百分点 [1] 费用情况 - 期间费用2.97亿元 同比增加6483.17万元 [2] - 期间费用率30.63% 同比上升3.52个百分点 [2] - 销售费用同比下降32.69% [2] - 管理费用同比增长4.53% [2]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164.96% [2] - 财务费用同比增长48.74% [2] 人员情况 - 2024年在职员工2315人 较上年末减少217人 减员幅度8.57% [4][6] - 母公司员工844人 主要子公司员工1471人 [4] - 董事监事高管薪酬合计857.79万元 [7][8] - 副董事长李立忠薪酬260.09万元 占董监高总薪酬30.32% [7][8] 公司背景 - 主营业务为燃油汽车和新能源汽车整车设计及相关技术服务 [8] - 成立日期2007年5月23日 上市日期2020年3月27日 [8] - 注册地址为北京市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凉水河二街7号院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