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表演
搜索文档
2025太湖文化艺术季开幕
新华日报· 2025-09-23 07:36
活动概览 - 2025太湖文化艺术季暨第24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无锡分会场于9月21日开幕,活动将持续至12月6日 [1][1] - 活动期间将举办超过160场文化活动 [1] - 活动由无锡市人民政府和上海国际艺术节组委会共同主办,无锡市委宣传部、无锡市文广旅游局、无锡市文联承办 [1] 活动内容与结构 - 活动内容分为五大板块:精品音乐盛会、优秀舞台剧目、艺术梦想扶持、场馆展览展示、文艺直达基层 [1] - 开幕式音乐会《大乐同和》由国际指挥大师马可·帕里索托执棒无锡交响乐团演出 [1] - 启动“茉莉花开”文艺直通车行动,实施“3个100”计划,即百场演出、百项活动、百个节目送至基层 [1] 定价与惠民策略 - 艺术季演出平均票价较日常演出低20%至60% [1] - 低票价占比达到60% [1] - 活动坚持“艺术为民、艺术惠民”的宗旨 [1] 区域覆盖与扩展 - 本届艺术季首次实现无锡全域联动,覆盖江阴、宜兴两地,当地市民无需奔波即可欣赏高品质演出 [1]
深化人文交流 加强地方合作(国际视点)
人民日报· 2025-09-23 06:40
活动概况 - 杜伊斯堡中国节于9月19日至21日在德国杜伊斯堡举行,吸引约10万名当地市民和游客 [1] - 这是继2022年后杜伊斯堡市再次举办该活动,是德中友好和地方合作的重要体现 [1] - 杜伊斯堡市自1982年与武汉缔结德中首对友城关系以来,积极通过务实举措推进地方交往 [1] 文化艺术展示 - 电影《南京照相馆》在可容纳1000多人的玛丽安门剧院放映,现场几乎满座,引发观众强烈共鸣 [2] - 上海国际影视节中心“国际直通车”项目展映《哪吒之魔童闹海》《长安的荔枝》等多部中国当代影片,展现电影行业创新活力 [3] - 扬州市歌舞剧院民族乐团举办国风音乐会,采用“传统音乐+现代表达”方式演绎中西经典曲目 [4][5] - 陕西省演艺集团和杂技艺术团呈现扣人心弦的杂技表演,近200名中德友人共舞太极 [5] - 剧院广场搭建中式戏台,展示中国图书和非遗文化,提供武汉热干面等特色美食 [6] 交流合作成果 - 太极培训在德国已被纳入医保体系,科隆中医学院院长培训的太极教师超千人,其中九成以上为当地人 [5] - 中国银行工作人员介绍即将全欧首发的银联“锦绣中华卡”,专为外籍人士来华提供便捷支付服务 [6] - “文化中国·水立方杯”中文歌曲大赛德国赛区颁奖典礼成功举办,来自全德的获奖选手同台献艺 [6] - 杜伊斯堡作为“一带一路”重要物流枢纽,不断深化对华经贸、文化、科研与教育等领域合作 [6] 官方评价与展望 - 杜伊斯堡市市长林克强调在充满挑战的时代背景下,促进和深化德中人文民间交流尤为重要 [6] - 北威州第一副议长施梅尔策指出中国节是促进德中友谊和沟通交流的重要桥梁 [7] - 中国驻杜塞尔多夫总领事余勇表示,北威州作为中德合作高地,在经贸合作、地方交流等方面成果丰硕 [7]
始祖鸟烟花秀:环保底线不只是“走流程”
经济观察报· 2025-09-22 23:26
活动概述与核心争议 - 9月19日,始祖鸟品牌与艺术家蔡国强在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江孜县热龙乡的查琼岗日山脊举办烟花表演,该地点海拔从约4600米延伸至5050米,生态环境非常脆弱 [1] - 活动本意为强化品牌“亲近自然”的定位,但最终以道歉和接受调查收场,引发关于在生态敏感区进行商业艺术活动合规性与生态影响的广泛质疑 [1][2] 品牌方影响与商业逻辑 - 赞助商始祖鸟作为高山户外品牌,其标榜的理念是“敬畏自然”,但此次烟花秀操作被指与品牌塑造的亲近自然形象完全背离 [2] - 公众的广泛批评使品牌商不得不出面再三致歉,此次活动非但未达到预期效果,反而对品牌形象造成显著负面影响 [2] 生态影响评估 - 尽管主办方声称使用生物可降解材料并采取全链条环保方案,但生态学家指出青藏高原低温少雨环境会显著降低生物降解速度,彩色粉尘可能长期残留 [1] - 高原有机土层很薄,活动采取的翻土恢复措施可能将污染物埋入深层土壤,加剧生态恶化 [1] 监管与合规性问题 - 当地政府称活动已备案且手续合规,选址不属于生态保护区,但“因使用环保材料仅需政府同意无需环境评估”的说法存在疑问 [3] - 烟花燃放类活动在生态影响评价层面缺乏具体技术标准和明文禁止性规定,反映出程序合规观念与现代环境治理理念的差距 [3] 行业启示与公众意识 - 事件反映出相关主体在生态保护理念上的落后,以及生态环境服务可能屈从于艺术和商业表达的错位 [3] - 公众对此事件的广泛关注与近年来勃兴的环保意识密切相关,是一次对发展理念与生态关系的集中反思 [4]
新旧审美观念发廊里“打擂”,北京电影学院话剧《向阳理发馆》欢乐上演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9-21 17:23
话剧作品核心信息 - 原创现实主义话剧《向阳理发馆》于9月18日至21日在北京喜剧院上演,作为北京电影学院建校75周年的献礼之作 [1] - 该剧由王劲松、崔建宇、徐倩等北京电影学院教师及毕业生主演,带领观众回到40年前的老北京理发馆 [1] - 话剧以北京老胡同里的理发馆为舞台,核心矛盾围绕理发该不该创新展开,表现为年轻儿子希望引进新经营理念与守旧父亲坚持传统手艺的冲突 [3] 创作背景与团队 - 《向阳理发馆》首创于2018年,本次是作为北京文化艺术基金2024年度资助项目再度打磨上演 [3] - 主创团队包括赵宁宇担任戏剧构作,王劲松任艺术总监及主演,崔建宇、徐倩编剧并参演,吴嵩担任策划及主演,杨佳音执导 [3] - 编剧崔建宇、徐倩成长于北京,其作品自然流露出浓郁的京味喜剧气息 [3] 艺术特色与内容 - 该剧采用京味喜剧形式,旨在对北京文化与生活气韵进行礼赞,在幽默与深度之间寻找平衡 [3][5] - 主创在排练中多次推翻打磨段落,保留接地气的"京味儿"并通过细节呈现人物命运和社会情绪变化,形成"笑中带泪、轻松中见厚重"的整体风格 [5] - 相比于2018年版本,本轮上演的剧目在剧作、舞台与视听等方面进行了升级,剧本进一步提炼主要矛盾,叙事更加精炼有力 [5] 制作技术与观众反馈 - 本轮演出在表现手法上融入了电影蒙太奇的元素,增加了叙事的流动感与层次感,场景切换和光影变化体现了电影学院的特色 [5] - 创排过程中北京电影学院多次邀请老北京观众和青年学生参与内部观摩,听取不同年龄层意见并不断调整 [5] - 剧场演出效果显著,矛盾冲突激发出很多京味笑料,剧场里笑声此起彼伏,常有观众捧腹开怀 [3] 系列规划与发展战略 - 除《向阳理发馆》外,北京电影学院曾创作"向阳系列"第二部《向阳里8号楼》,同样由师生共同出演 [5] - 公司计划将这两部作品作为保留剧目,为学生的舞台实践提供常态化机会 [5] - 公司有计划推动该剧走向更广阔舞台,在保持艺术水准前提下适度调整演员阵容与舞台规模,以适应巡演和定期演出需求 [5]
足尖上的沈阳:芭蕾在这座工业重镇舞动
新华网· 2025-08-22 00:25
赛事举办情况 - 辽宁(沈阳)芭蕾舞比赛于8月8日至8月14日在辽宁大剧院举行 吸引来自十余个国家的400余名选手参与 [1] - 比赛期间举办开幕式表演及颁奖仪式 演员表演舞蹈《七夕》并在颁奖仪式上进行演出 [3][4] - 比赛设置大师课环节 意大利舞蹈艺术家维维安娜·杜兰特亲自指导参赛选手 [4][6] 文化融合与推广 - 芭蕾舞表演与传统文化场所结合 演员在沈阳故宫大政殿广场及大政殿前进行公开演出 [2][6] - 开展芭蕾艺术公众体验活动 辽宁芭蕾舞团演员在红梅文创园带领市民游客体验芭蕾舞表演 [8] 历史与成就 - 辽宁芭蕾舞团成立于1980年 采用"团校一体"模式 附属舞蹈学校于1994年成立 [1] - 机构累计获得170余项银奖以上国际专业赛事奖项 为全球芭蕾舞领域输送多名专业舞者 [1] - 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完善 辽宁芭蕾舞团附属芭蕾舞蹈学校开设系统化芭蕾课程 [9]
第三届“华语行”暨第二届“华舞行”全国总展演开幕式在西安举办
央视网· 2025-08-06 09:42
活动概况 - 第三届"华语行"语言艺术展演暨第二届"华舞行"舞蹈展演的全国总展演开幕式在西安成功举办 [1] - 活动由文化和旅游部人才中心主办,吸引了全国语言和舞蹈艺术工作者参与 [1] - 活动为观众呈现了视觉与心灵的双重盛宴,诠释了中华文化的魅力 [1] 活动规模与参与度 - 展演活动共吸引来自全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分站的近20万名青少年踊跃参与 [1] - 全国总展演舞台上有7500余名参演人员 [1] 活动特色与创新 - 本届总展演首创性提出多维度的专项能力评价体系 [1] - 45位来自全国相关领域的专家、教授将全程担任专家指导工作 [1] - 参演人员可在展现自身优势的同时获取精准的专业指导,体现人才多样性、潜能无限性和价值多元性 [1] - 展演同期开设语言及舞蹈艺术公益大师课,由知名艺术家亲身示范并传递中华文化精髓 [1]
2025桂林艺术节韩国推介会在首尔举行
广西日报· 2025-07-26 09:51
2025桂林艺术节概况 - 艺术节将于2025年10月24日至11月2日举行,主题为"化境",强调艺术创作与桂林山水的融合及东方美学重构 [1] - 活动涵盖戏剧、音乐、美术三大板块,其中戏剧板块为主,包含18部中外剧目展演及6项特色活动 [1] - 音乐板块将举办"完美世界·此刻无界演唱会",美术板块推出黄格胜《漓江百里图》40周年特展及青年舞台美术作品展 [1] 艺术节特色与活动 - 戏剧板块重点剧目包括《戏悟》《雄狮少年》《北京人》《海鸥》《兰陵王》等中外作品 [1] - 配套活动包括艺术大讲堂、戏剧教育、城市艺术单元、全球华语青年戏剧导演英才计划等 [1] - 中央戏剧学院将同期举办建院75周年校友成果展,世界戏剧教育联盟大学生展演同步进行 [1] 文旅推广与国际合作 - 桂林市推出"仙境山水逍遥之旅""民俗非遗文化体验之旅""户外运动动感之旅"三条精品文旅线路 [2] - 组委会由中央戏剧学院院长郝戎领衔,向全球发出参与邀请,强调"山水为舞台、艺术为媒介"的定位 [2] - 韩国专场推介会吸引韩国音乐剧协会、20余家主流媒体及中韩两国文化机构代表参与 [2] 活动影响力 - 推介会由中央戏剧学院杨硕主持,韩国SBS电视台、中国《人民日报》等媒体现场报道 [2] - 活动获得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文旅厅及桂林市政府等多方支持,凸显政企协同推广模式 [2]
今年前5月河南影视节目制作营收同比增近九成
中国新闻网· 2025-07-19 00:28
河南省上半年经济表现 - 河南省上半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1683 80亿元 同比增长5 7% [1] - 第三产业增加值17242 27亿元 增长6 0% [1] 服务业及影视节目制作行业 - 1至5月河南省规上服务业中影视节目制作企业营收增长近90% 较一季度加快27个百分点 [1] - 郑州构建了从剧本创作到海外发行的完整微短剧产业链 [1] - 截至2024年郑州微短剧市场规模达23亿元 制作企业820多家 从业人员超3万人 [2] 政策支持与产业布局 - 郑州市2024年10月出台政策 提出打造"微短剧创作之都" [1] - 2024年5月发布实施方案 进一步明确"微短剧创作之都"目标 [1] - 郑州多地提供最高50万元奖补 提升微短剧产业竞争力 [1] 基础设施与资源利用 - 郑州改造老建筑、旧厂房、闲置楼宇为微短剧拍摄基地 吸引外地专业演员 [1] - 郑州及河南拥有少林功夫、黄河等文化IP资源 为微短剧产业提供支撑 [2] 其他服务业表现 - 1至5月河南省规上服务业中艺术表演场馆营收增长96 6% 较一季度加快23 2个百分点 [2]
今年143家场馆机构参与公共艺术普及教育 赋能城市营商环境
解放日报· 2025-04-30 09:58
上海博物馆东馆活动 - 活动融合音乐、绘画、文物、传统文化,吸引众多外国观众参与拍摄 [1] - 活动主题为"在春天,遇见江南",结合10件文物导赏与6场江南曲艺表演,营造沉浸式体验 [2] - 展示内容包括明代满地黄梅朵花纹丝布夹袍、董源《夏山图卷》、钱选《浮玉山居图卷》等名作 [2] 社会大美育课堂项目 - 上海博物馆2023年至2024年举办活动超1.2万场,惠及逾40万人次 [3] - 上海市"社会大美育课堂"启动,覆盖113家场馆,累计开展2.6万场公益性艺术普及教育活动 [4] - 参与机构包括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剧场、非遗场馆等,200多家专业文化艺术机构参与 [4] 美育资源与覆盖范围 - 2025年上海市"社会大美育课堂"包括143家场馆,分为八大类,如博物馆27家、美术馆30家等 [5] - 每家场馆年内推出不少于30场次免费或公益艺术普及教育活动 [5] - 项目面向市民和外籍人士,提供多语种导览服务,如上海博物馆的八种语言导览折页 [4] 美育与城市发展 - 项目旨在通过艺术教育优化城市营商环境,吸引人才和企业 [1][5] - 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计划构建"全民参与、全域覆盖、全龄可享"的美育新模式 [5] - 美育资源转化为社会美育资源,成为市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4]
新西兰媒体讨论:美术馆如何实现盈利?
环球时报· 2025-04-07 06:50
文化机构的经济效益挑战 - 奥克兰美术馆客流量被市长韦恩·布朗批评为"堪比街角便利店" 凸显文化机构经济效益不足的现实问题 [1] - 2024年新西兰政府预算大幅削减艺术经费 迫使文化机构转向商业模式如赞助、门票收入和衍生商品销售 [1] - 商业化转型引发对艺术纯粹性可能受损的担忧 [1] 市场与文化价值的共生关系 - 新西兰交响乐团通过数字平台直播演出、公开排练和艺术访谈 成功填补预算缺口并触达更广泛、更年轻、更多样化的观众 [2] - 该乐团为农场鸡群举办演出 支持道德养殖的同时实现品牌形象现代化 [2] - 市场驱动方式反而帮助乐团实现"音乐普惠全民"的核心使命 [2] 文化机构的商业化策略 - 挖掘文化产品的商业潜力 通过审慎操作减少对赞助的依赖 [2] - 培养创业思维 从传统门票收入模式转向线上线下混合模式 [2] - 展开跨领域合作 寻找财务稳定与文化纯粹性的平衡点 [2] 全球案例与行业趋势 - 全球艺术团体正在革新传统商业模式 文化与商业的张力可转化为创新与韧性的基础 [2] - 新西兰创意产业具有独特性与经济可行性 有望在未来社会中占据重要地位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