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及原动设备制造

搜索文档
西子洁能(002534.SZ):上半年公司实现新增订单27.84亿元
格隆汇· 2025-08-06 20:07
新增订单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新增订单总额27.84亿元 [1] - 解决方案板块新增订单14.77亿元占比最高 [1] - 余热锅炉新增订单7.03亿元 [1] - 清洁环保能源装备新增订单2.81亿元 [1] - 备件及服务新增订单3.23亿元 [1] 订单结构管理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在手订单达61.19亿元 [1] - 公司全面加强订单质量管控 [1] - 持续优化订单结构推动业务高质量发展 [1] 业务发展策略 - 公司在四个业务板块确立新增长点机会 [1] - 已投入资源提升整体接单能力 [1]
“戴帽”近三个月后ST华西董秘辞职 本人回应:是因为此前遭到深交所公开谴责处分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28 22:09
公司高管变动 - 董秘孟海涛因个人原因辞职 但仍保留董事、副总裁、财务总监职务 董事长黄有全将代行董秘职责 [1] - 孟海涛辞职直接原因是此前遭到深交所公开谴责处分 涉及2024年业绩预告违规事项 [1][4][5] - 公司董事长黎仁超已于5月17日辞职 同日公告显示其被监察委员会立案并采取留置措施 [4] 财务与经营状况 - 公司连续5年亏损(2020-2024) 累计亏损额达24.46亿元 其中2024年亏损3.48亿元 [2] - 2024年业绩预告出现重大偏差 从预盈3500万元修正为亏损3.81亿元 最终审计确认亏损3.48亿元 导致盈亏性质变化 [2][4] - 2023-2024年营收分别增长117.30%和38.91% 但未能扭转亏损局面 [2] 监管与市场反应 - 因2024年内控审计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报告 公司股票自4月30日起被实施ST处理 [3] - 年报披露前股价已现跌停 ST复牌后连续9个交易日跌停 [3] - 深交所对公司和相关责任人(含孟海涛)给予公开谴责处分 认定其未勤勉尽责导致业绩预告失真 [4] 公司治理问题 - 孟海涛承认公司存在沟通问题 表示内控整改持续进行中 [5] - 审计机构连续对内部控制出具非标意见 反映治理机制存在重大缺陷 [2][3]
制造强国建设取得新进展(奋勇争先,决战决胜“十四五”)
人民日报· 2025-07-08 06:28
航空航天与高端装备制造 - 嫦娥六号实现人类首次月球背面采样返回,国产大飞机C919累计交付21架,长征十二号运载火箭发射成功 [1] - 北斗三号系统芯片、终端、服务实现100%国产化,已成为全球重要新型基础设施 [2] - 国产高刚度、高精度、高可靠性负载500公斤重型工业机器人研发成功 [2] - 28纳米光刻机完成产线验证,国产化率突破83% [2] 工业与制造业发展 - 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由2020年的31.3万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40.5万亿元 [1] - 制造业总体规模连续15年保持世界第一 [1] - 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的比重从2020年的15.1%提高到今年一季度的15.7% [2] - 全国电机制造、船舶及相关装置制造、锅炉及原动设备制造等行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23.3%、12.8%、11.8% [3] 传统产业升级与创新 - 钢铁行业有171家企业完成或部分完成了超低排放改造和评估监测 [3] - 轻工科技百强企业研发投入强度达2.82%,发明专利数量累计超过19万件 [3] - 智元人形机器人通过自研一站式开发平台和通用具身基座模型提升生产能力 [3] 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 - 新能源汽车产销连续10年位居世界首位 [4] - 企业在人形机器人、无人机、细胞和基因治疗药物等标志性产品上接连取得突破 [4] - 我国拥有41个工业大类、207个工业中类、666个工业小类,是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 [3] - 500种主要工业产品中,四成以上产品产量位居全球第一 [3] 智能制造与绿色转型 - 奥迪一汽新能源公司长春生产基地实现100%焊接自动化、100%全零件自动转运 [5] - 全国已累计培育421家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建成万余家省级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 [6] - 推进近万家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 [6] - 国家级绿色工厂达6430家,实现产值占制造业总产值比重约20% [6]
“两新”政策撬动消费与投资 展现经济韧性和活力
证券日报· 2025-06-23 01:27
经济增长目标 - 2025年上半年GDP实现5%以上增长目标基本无虞,二季度增速或达5 3%左右 [1] - 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驱动下,消费与投资持续发力,国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 [1] 消费表现 - 前5个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 0%,较去年全年3 5%的增速显著提升 [2] - 5月份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中,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通讯器材类、文化办公用品类、家具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同比增长53%、33%、30 5%、25 6%,合计拉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 9个百分点 [2] - 预计二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将同比增长5 6% [2] - 消费市场呈现"物质消费理性化、精神消费奢侈化"的结构性转型 [2] 消费增长原因 - 以旧换新政策带动作用显著 [3] - 中低收入群体消费有所恢复 [3] - "五一""端午"假期带动服务消费好转 [3] - "618"电商促销力度加大和居民对高品质生活需求增加 [3] 投资表现 - 前5个月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8 5%,增速高于全国固定资产投资4 8个百分点 [3] - 前5个月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同比增长17 3%,拉动全部投资增长2 3个百分点,对全部投资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3 6% [3] - 5月份规模以上锂离子电池制造、船舶及相关装置制造、锅炉及原动设备制造等行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28 6%、12 8%、11 8% [3] - 新能源汽车、平板电脑、电动自行车等换新类产品的产量分别增长31 7%、30 9%和20 5% [3] 制造业发展 - 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持续发力为制造业投资注入强劲动力 [4] - 稳步推进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加快制造业技术改造升级 [4] 企业效益与市场预期 - 前4个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1 4%,比前3个月加快0 6个百分点 [4] - 5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比4月份回升0 5个百分点,生产指数升至扩张区间 [4] - 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 2%,连续3个月保持在景气区间 [4] 下半年经济形势 - 国际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影响可能在下半年逐步显现,"抢出口"效应减弱 [5] - 伴随"抢出口"与设备更新周期结束、"反内卷"政策加码,制造业可能承压 [5] - 服务业投资和消费上半年已有改善,下半年政策有望进一步加码 [5] - 消费内生动能仍有待巩固,限额以上企业表现好于整体 [5] 政策建议 - 建议在下半年出台更多拉动内需的政策,进一步扩大以旧换新政策的覆盖范围 [6] - 考虑通过发放消费券等方式来提振低收入人群的消费能力 [6] - 加大"两重""两新"等代表领域投资力度,通过畅通资金来源、扩大资金使用范围等提高资金效率 [6] - 针对弱势群体加大补贴力度及结构性减税,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6] - 货币政策重点可能是进一步落实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 [6] 经济展望 - 通过扩大内需政策、加大财政与货币政策支持、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等措施,中国经济有望继续保持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 [7]
中国经济稳定增长势头没有改变(锐财经)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6-17 06:13
经济运行总体情况 - 5月中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部分指标继续改善,新动能成长壮大,高质量发展态势持续,展现出较强韧劲和活力 [1] - 5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8%,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6.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6.4%,货物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2.7% [1] 工业生产与制造业 - 5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8%,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9%,对工业生产贡献率达54.3% [2] - 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6%,数字产品制造业增加值增长9.1%,明显快于规模以上工业增速 [4] - 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31.7%,太阳能电池产量增长27.8% [4] - 1-5月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5%,工业机器人产量增长32%,智能车载设备制造增加值增长26.8% [8] 服务业与消费 - 5月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6.2%,国内消费需求扩大及假日出行增加带动服务业增长加快 [2] - 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通讯器材类等商品零售额同比大幅增长 [6] 投资与设备更新 - 前5个月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增长17.3%,拉动全部投资增长2.3个百分点,对投资增长的贡献率达63.6% [6] - 5月规模以上锂离子电池制造、船舶及相关装置制造、锅炉及原动设备制造等行业增加值同比均实现两位数增长 [6] - 平板电脑产量增长30.9%,电动自行车产量增长20.5% [6] 企业效益与预期 - 1-4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1.4%,增速比1-3月加快0.6个百分点 [6] - 5月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比上月回升0.5个百分点,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2%,连续3个月保持在景气区间 [6] 政策效果与市场活跃度 - 宏观政策持续发力促进需求扩大、生产增长、预期改善、活力释放 [6] - 政策工具箱储备充足,宏观政策留有后手,可根据形势变化动态调整 [8] 高质量发展与新动能 - 经济新旧动能逐步转换,创新驱动发展作用不断增强 [8] - 高端制造、数字经济、新能源产业等发展新动能持续壮大 [4]
【新华解读】5月份消费引擎强势发力 国民经济稳中有进
新华财经· 2025-06-16 21:04
消费表现 - 5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1326亿元,同比增长6.4%,增速为2024年初以来最高水平,环比增长0.93%,是2023年5月以来最高环比增速 [1][2] - 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带动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通信器材类、文化办公用品类、家具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53%、33%、30.5%、25.6%,合计拉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9个百分点 [2] - 1至5月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6.3%,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达24.5% [2] - 直播带货、即时零售等新业态以及银发经济、首发经济、低空经济等新增长点快速发展 [3] 服务业与投资 - 1至5月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5.2%,5月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6.2%,其中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生产指数增速分别比上月加快1.6和0.9个百分点 [4] - 1至5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191947亿元,同比增长3.7%,增速较1至4月回落0.3个百分点,实际投资增速受PPI同比下降3.3%影响 [5] 外贸与工业生产 - 5月货物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2.7%,其中出口增长6.3%,对东盟及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持续增长,机电产品出口扩大 [6] - 5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8%,锂离子电池制造、船舶及相关装置制造、锅炉及原动设备制造等行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28.6%、12.8%、11.8% [6][7] - 新能源汽车、平板电脑、电动自行车等换新类产品产量同比分别增长31.7%、30.9%和20.5% [7] 就业与物价 - 5月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比上月下降0.1个百分点 [8] - 5月CPI同比小幅下降,核心CPI涨幅扩大,显示市场供求关系基本稳定 [8] 经济展望 - 上半年经济有望保持总体平稳,二季度GDP同比增速预计保持在5.0%以上 [10] - 宏观政策工具箱储备充足,将动态调整以应对国际环境变化及房地产市场调整等挑战 [11]
新华全媒+丨顶压前行 向优向新——透视5月份我国经济运行态势
新华社· 2025-06-16 18:59
从生产端看,工业生产平稳增长,服务业增长加快。5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8%。 其中,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8.6%,分别快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 加值3.2和2.8个百分点。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6.2%,比上月加快0.2个百分点。 从需求端看,市场销售明显回升,固定资产投资继续扩大。在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网售促销等因素影 响下,市场销售增长加快。5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6.4%,比上月加快1.3个百分点。1至5 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3.7%;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7.7%。 经济运行平稳与否,不仅要看生产需求指标的变化,还要看就业、物价的情况。 5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比上月下降0.1个百分点。尽管受到国际输入性因素和部分食品价 格下降影响,5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小幅下降,但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后的核心CPI 同比上涨0.6%,涨幅比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 新华社北京6月16日电 题:顶压前行 向优向新——透视5月份我国经济运行态势 新华社记者潘洁、张晓洁 5月份我国主要经济指标 ...
5月份宏观政策持续发力 支撑经济平稳运行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6-16 16:09
宏观经济政策效果 - 5月份宏观政策持续发力促进需求扩大、生产增长、预期改善和活力释放 [1] - 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和设备更新改造政策带动作用显著 [1] - 1-4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1.4% 增速比1-3月份加快0.6个百分点 [2] - 4月当月工业企业利润增长3% 增速比上月加快0.4个百分点 [2] 消费领域表现 - 5月份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中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通信器材类、文化办公用品类、家具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25.6%-53% [1] - 上述四类商品合计拉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9个百分点 [1] - 以旧换新政策带动绿色、智能、高品质产品消费需求释放 [1] 投资领域表现 - 前5个月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增长17.3% [1] - 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拉动全部投资增长2.3个百分点 [1] - 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对投资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3.6% [1] 工业生产情况 - 5月份规模以上锂离子电池制造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8.6% [1] - 5月份船舶及相关装置制造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8% [1] - 5月份锅炉及原动设备制造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8% [1] - 新能源汽车、平板电脑等产品生产受消费需求带动增长 [1] 未来政策方向 - 将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 [2] - 政策重点包括扩大国内需求、畅通经济循环、激发动力活力 [2]
海陆重工(002255) - 002255海陆重工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603
2025-06-03 15:38
公司基本信息 - 投资者关系活动为特定对象调研,时间是2025年5月30日10:00 - 11:30,地点在公司会议室,参与单位有中金公司、沣京资本等,接待人员为总经理徐冉和董事会秘书张郭一 [1] 主营业务 - 主营业务包括工业余热锅炉、大型及特种材质压力容器及核安全设备制造销售,环境综合治理服务,光伏电站运营 [1] 余热锅炉业务 - 工业特种余热锅炉为节能环保产品,应用于钢铁、有色金属等多个行业,公司是国内研发制造骨干企业,国内市场占有率保持前列 [1] - 公司是国家干熄焦余热锅炉国家标准起草制定单位之一,在转炉和有色冶炼余热锅炉领域保持市场领导地位 [1] 压力容器业务 - 持有A1、A3级压力容器设计资格证与制造许可证,产品用于煤化工、石油化工等领域 [2] - 主要产品有换热器、分离器、反应釜等 [2] 核电业务 - 1998年起开始核电设备制造,完成多个项目国际、国内首件(台)制造任务 [2] - 核安全设备包括安注箱、堆内构件吊篮筒体等,全面参与国内核电建设,反应堆内核级容器领域有一定业绩 [2] - 第四代核电装备项目有序推进,投产后将解决产能瓶颈,扩大产能、优化技术、提升盈利水平 [2] 未来战略规划 - 深耕主业,加大技术创新和管理力度,加强管理与成本控制,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2]
力聚热能: 2024年年度权益分派实施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5-12 19:11
分配方案 - 每股现金红利1.25元 以总股本91,000,000股为基数 共计派发现金红利113,750,000元 [1] 实施时间安排 - A股股权登记日为2025年5月16日 除权除息日和现金红利发放日为2025年5月19日 [1][2] 红利发放方式 - 除公司自行发放现金红利的股东外 其他股东通过中国结算上海分公司资金清算系统派发 [2] - 公司自行发放现金红利的股东包括何俊南 湖州欣然企业管理合伙企业 陈国良 王建平 黄观炼 吴万丰 [2] 差异化税收政策 - 个人投资者持股1个月内按20%征税 1个月至1年按10%征税 超过1年免征个人所得税 [3] - QFII股东按10%税率代扣企业所得税 税后实际每股红利1.125元 [4][5] - 沪股通股东按10%税率代扣所得税 税后实际每股红利1.125元 [5] - 其他机构投资者和法人股东自行缴纳所得税 每股实际派发1.25元 [5] 股东大会批准 - 利润分配方案经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于2025年4月30日审议通过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