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监管

搜索文档
如何应对关税冲击?吴清:稳定资本市场可谓“众人拾柴火焰高,风雨同舟浪自平”
新浪财经· 2025-05-07 10:18
政策组合拳与市场反应 - 证监会推动"新国九条"及系列政策文件落地见效 市场运行总体稳中有进、稳中向好 [2] - 美国政府关税政策冲击国际经贸秩序 导致国际金融市场剧烈动荡 国内资本市场承压 [2] - 多部门联合行动推出政策对冲、资金对冲、预期对冲"组合拳" 包括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国资委、外汇局等 [2] 市场参与主体行动 - 中央汇金公司果断出手 全国社保、证券基金、银行、保险机构及各类投资者积极投入 [2] - 大批上市公司通过回购、增持等方式维护股价稳定 [2] A股市场表现 - 初期经历一天大幅波动后持续反弹 展现强劲韧性和抗风险能力 [2] - 市场回稳向好 形成"众人拾柴火焰高 风雨同舟浪自平"的合力效应 [2]
刚刚!吴清,最新发声!
券商中国· 2025-05-07 09:33
中国资本市场政策动向 - 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国证监会联合发布"一揽子金融政策支持稳市场稳预期"措施 [1] - 监管层明确表态有信心实现股市稳定健康发展 强调具备应对各类市场波动的能力 [2] - 中央汇金公司将发挥类平准基金作用 监管部门将动态完善风险应对预案 [3] 资本市场改革举措 - 科创板创业板将迎来深化改革 重点提升市场审核和投资者保护制度的包容性 [4] - 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即将发布 旨在强化资本市场并购主渠道功能 [5] 市场发展前景 - 监管层认为中国资产吸引力持续提升 主要基于三方面因素:党中央的坚定领导、新"国九条"政策实施效果、科技产业集聚效应显现 [6] - 资本市场科技叙事逻辑日益清晰 产业结构正在发生积极变化 [6]
汇率市场波动下,内地赴港买保险影响几何?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06 22:41
汇率波动对香港保险市场的影响 - 近期美元快速贬值导致亚洲货币对美元大幅升值,离岸人民币、港币等主要货币升值明显,引发市场对美元计价香港保单吸引力的关注 [1][3] - 香港保险代理人反馈,汇率并非客户投保的关键因素,长期资产配置需求仍是主要驱动力 [1] - 人民币对美元升值相当于降低内地居民赴港投保成本,当前汇率波动有利于香港保险销售 [4] 内地访客投保数据表现 - 2024年内地访客新造保单保费达628亿港元,同比增长6.5% [2] - 2023年内地访客赴港投保个人人寿新单保费约590亿港元,同比飙升27倍,接近2016年历史峰值 [2] - 保险公司在"五一"假期针对内地客户举办全球资产配置讲座活动,代理人业务繁忙 [4] 香港保险产品结构与收益特征 - 内地居民购买的香港保险以美元计价为主,极少选择港币或人民币计价产品 [4] - 储蓄型寿险保证部分需18-20年回本,中长期收益率仅0.5%,预期部分20年复利达5%-6%,长期可达6.5%-7% [6] - 香港保监局将分红险演示利率上限调整为6%(港元)和6.5%(非港元),2025年7月生效,当前7%以上产品仅剩2个月窗口期 [7][8] 市场动态与潜在影响 - 10年期美债收益率在"五一"期间上行14BP至4.33%,短期需关注美元保单收益率波动 [6] - 美元贬值可能导致美元资产挂钩保单名义收益承压,若未分散至欧元等升值货币资产,实际回报或受拖累 [6] - 预期收益差异显著:以年投5万元为例,30年期7%与6.5%复利收益相差32万元,50年期相差200万元 [8] 行业趋势与客户行为 - 利率下行初期储蓄类产品优势凸显,但收益率过低时竞争力可能减弱 [8] - 部分客户选择预缴保费以获取存款利率优惠,保险公司促销活动带动短期销售热度 [8] - 行业专家强调香港保险应以风险管理为主要需求,而非单纯追求高收益 [8]
明天又有重磅会议
表舅是养基大户· 2025-05-06 21:31
金融政策会议预期 - 外媒报道金融口将召开重磅会议,国新办预告人行、金融监管总局、证监会负责人将介绍"一揽子金融政策支持稳市场稳预期"情况[1] - 市场反应迅速,A50期货从跌0.2%反弹至涨0.5%,长端债券收益率小幅下行,显示对金融刺激政策的预期[1] - 预计政策可能聚焦于既有框架内已研究的方向,如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出口外贸企业信贷支持、"债市科技板"及中长期资金入市等[1] - 降准相关信息的发布亦存在可能性[2] A股市场表现 - A股市场表现强劲,90%以上个股上涨,927只股票型ETF中仅14只下跌,占比不足2%,赚钱效应显著[6] - 中证2000指数领涨,收涨3.25%至2522点,完全修复4月3日因关税导致的下跌,小盘股表现优于国家队托底的上证50、沪深300等指数[6] - 国家队快速出手托底股指,为市场反弹奠定基础,个人投资者对国家队及相关部门评价极高[7] 市场反弹驱动因素 - 外围市场贸易战风险修复逻辑主导,中美传递"可谈"信号,缓和紧张氛围[8] - 节前融资余额减少150多亿,避险资金在假期后加速回流[8] - 五一旅游和消费数据预期升温,尽管实际体验可能较差[8] - 人民币大幅升值引发外资买入预期,但需注意升值主因是亚太货币被动带飞,而非外资流入[8] 人民币汇率分析 - 人民币与美元存在隐性挂钩关系,美元指数波动期间人民币汇率在7.3附近窄幅震荡[9] - 人民币升至7.2后,央行缺乏继续升值意愿,外资买入A股可能面临汇率端亏损风险[9] 港股市场动态 - 宁德时代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预计本周启动H股上市程序,募集港元便于出海扩张及外资入股[13] - 港交所加速争夺优质上市公司,特首提出"科企专线"加快科技和生物公司上市,吸引中概股回流及A+H上市[14] - 港股保持对A股的"错位"优势,南向资金持续加仓,调入沪深港通标的如山东墨龙单日暴涨188%[14] 春秋假制度探讨 - 杭州自2014年实行中小学春秋假制度,有效分散家庭出游需求,提升消费意愿[17] - 带娃出游家庭消费能力更强,"理直气壮请假"文化推动社会共识形成[19]
金融监管总局发布行政处罚新规!7月1日起施行
金融时报· 2025-05-06 11:38
金融监管总局修订《行政处罚办法》核心内容 - 金融监管总局修订发布《行政处罚办法》,自2025年7月1日起施行,旨在优化执法方式并衔接《行政处罚法》新规 [1] - 修订重点包括完善处罚种类、决策流程、管辖协同、调查取证及当事人权利救济规则 [1] - 文件名称由原《中国银保监会行政处罚办法》调整为《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行政处罚办法》,适用范围扩展至所有金融机构 [2] 行政处罚机制四大修订方向 - **决策流程**:增设重大复杂案件集体决策机制,引入案件中止办理和销案程序(五类情形可中止) [2] - **管辖协同**:明确总局与派出机构分工,总局负责直接监管机构违法行为,派出机构管辖辖区内违法行为及非法设立机构行为 [3] - **调查与救济**:优化不予处罚程序,完善执行规则(罚款需15日内缴纳,逾期每日加收3%滞纳金且不超本金) [4][6] - **数字化监督**:建立行政处罚信息管理系统,实施全流程管理及跟踪评价机制,强化执法错误纠正(主动撤销错误决定并重新处理) [4][7] 当事人权益保护措施 - 重新告知机制:若处罚决定因陈述申辩或补充调查发生重大调整,需重新向当事人发送告知书 [5] - 不予处罚通知:发现依法不予处罚情形时,需制发书面通知书 [5] - 执行透明度:延期/分期缴纳罚款的强制执行期限从缓缴期结束起算 [6] 内部约束与问责机制 - 错误纠正:对重大错误或被司法撤销的处罚决定,需主动告知当事人并重新处理 [7] - 纪律严控:对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等行为依法追责,构成犯罪的追究刑事责任,造成损害需赔偿 [8] - 系统化管理:要求及时录入处罚信息至管理系统,并支持向外部提供查询 [7]
金融监管总局修订《行政处罚办法》!扩展处罚对象,这一机构类型入列
北京商报· 2025-04-30 22:02
行政处罚办法修订背景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修订发布《行政处罚办法》,自2025年7月1日起施行,旨在优化行政处罚执法方式,推动行政处罚工作高质量开展 [1] - 修订后的《办法》包括十章共一百条,涵盖总则、管辖、立案与调查、取证、审理、审议、权利告知与听证、决定与执行、法律责任、附则等内容 [1] 修订主要考虑因素 - 注重衔接行政处罚法的新规定,对行政处罚相关事项作出细化规定,如完善行政处罚种类、行政处罚决策、管辖及外部协同、调查取证、当事人权利救济规则等 [1] - 注重回应金融监管实践的新要求,聚焦执法中的重点难点问题,作出明确规定,如完善行政处罚目标、扩展行政处罚对象、增设行政处罚案件中止办理和销案程序等 [1] 文件名称和适用范围修改 - 文件名称由《中国银保监会行政处罚办法》改为《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行政处罚办法》 [2] - 适用范围扩大,执法对象增加了金融控股公司机构类型,行政处罚对象从银行保险机构调整为金融机构 [2] - 金融机构包括金融控股公司、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农村信用社、村镇银行等吸收公众存款的金融机构和政策性银行,以及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信托公司、理财公司等 [2] 具体内容修改 - 完善行政处罚决策和流程,增加重大复杂案件行政机关负责人集体决策规定,增设行政处罚案件中止办理和销案程序 [3] - 优化行政处罚管辖及协同机制,明确总局及派出机构行政处罚管辖分工规则,对于不属于监管部门管辖的违法行为应依法及时移送 [3] - 完善调查取证及当事人权利救济规则,明确不予处罚程序,完善执行程序 [3] - 强化执法监督和数字化建设,增加主动纠正行政处罚决定错误或行政处罚被撤销程序,要求建立行政处罚跟踪评价机制,完善电子送达和公告送达等相关规定 [3] 修订意义 - 《办法》的修订发布实施有利于提高金融监管行政处罚工作的规范性和科学性 [3] - 引导金融机构形成正确的行为预期,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 [3]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修订发布《行政处罚办法》,7月1日起施行
快讯· 2025-04-30 21:09
金融监管总局修订《行政处罚办法》 - 修订后的《行政处罚办法》将于2025年7月1日起施行 包含十章共一百条 涵盖总则 管辖 立案与调查 取证 审理 审议 权利告知与听证 决定与执行 法律责任 附则等内容 [1] - 主要修订内容包括完善行政处罚决策和流程 增加重大复杂案件行政机关负责人集体决策规定 增设行政处罚案件中止办理和销案程序 [1] - 优化行政处罚管辖及协同机制 将行政处罚对象从银行保险机构扩展为金融机构 明确行政处罚管辖分工规则和外部协同机制 [1] - 完善调查取证及当事人权利救济规则 明确不予处罚程序和执行程序 [1] - 强化全流程监督管理和数字化建设 增加主动纠正行政处罚决定错误或行政处罚被撤销程序 建立行政处罚跟踪评价机制 完善电子送达和公告送达等相关规定 [1] - 修订有利于提高金融监管行政处罚工作的规范性和科学性 引导金融机构形成正确的行为预期 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