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ificial Intelligence
搜索文档
抢先报名!第二波嘉宾亮相,百度京东高通亚马逊都来了|MEET2026
量子位· 2025-11-20 17:01
大会基本信息 - 活动名称为MEET2026智能未来大会,定位为年度AI科技盛会 [1] - 大会将于2025年12月10日在北京金茂万丽酒店举办 [17][51] - 大会旨在链接学术与产业、技术与商业,回顾年度热点并探讨未来趋势 [2][3] - 预计将吸引上千名科技从业者现场参与,百万观众线上围观,并有近百家合作媒体联合曝光 [53] 核心议题与前沿方向 - 话题覆盖范围广泛,从最基础的AI基础设施到AI Agent、Robotaxi、具身智能等前沿方向 [1] - 大会将聚焦智能科技产业聚变,共论行业破局之道 [16][53] - 将发布2025人工智能年度榜单,从公司、产品、人物三大维度评选五类奖项 [50] - 将发布2025年度AI十大趋势报告,结合技术成熟度与落地现状,提名并分析具有巨大潜力的趋势 [51] 参会嘉宾阵容 - 第二波确认出席嘉宾来自百度、京东、高通、亚马逊等知名公司 [6] - 百度集团副总裁王颖负责文库、网盘等重点业务,持续引领产品创新和落地 [10][11] - 京东集团高级副总裁何晓冬博士从事多模态智能研究,带领团队打造JoyAI大模型并应用于零售、物流、金融、健康等行业 [14] - 文远知行创始人兼CEO韩旭带领公司在全球11国超30城开展自动驾驶研发测试运营,并完成纳斯达克和香港双重上市 [19][20] - 商汤科技联合创始人杨帆负责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建设与服务体系建设,推动多个核心业务规模化商业落地 [24][25] - 高通公司AI产品技术中国区负责人万卫星负责终端侧人工智能引擎软硬件的规划及生态系统建设 [28][29] - 亚马逊云科技大中华区产品部总经理陈晓建负责云服务在大中华区的落地、产品管理及业务拓展 [33][34] - 其他嘉宾包括自变量机器人创始人王潜、小宿科技联合创始人杜知恒、蚂蚁集团资深技术专家徐达峰等 [39][43][47] - 第三波重磅嘉宾正在陆续确认中 [48]
AOC Warns Of '2008-Style' Risks From AI Bubble, Says Tech Giants Shouldn't Expect A Bailout - ProShares Trust ProShares S&P 500 Dynamic Buffer ETF (BATS:FB), Amazon.com (NASDAQ:AMZN)
Benzinga· 2025-11-20 16:48
对AI行业泡沫的担忧 - 国会议员Alexandria Ocasio-Cortez提出AI行业存在巨大经济泡沫的警告 并认为不应有政府救助[1][2] - 该泡沫若破裂 可能对经济稳定造成类似2008年级别的威胁[3] - 将AI公司可能寻求救助的情况与美国民众被拒绝医疗保健和SNAP福利进行对比[4] AI行业对市场的影响力 - AI公司如微软、Alphabet、亚马逊和Meta对股市和经济具有不成比例的巨大影响力[2] - 市场近期的增长可能仅由AI领域驱动 这被评估为高风险[3] AI行业内部的不同观点 - 知名投资者Howard Marks将当前AI市场热情与1999年互联网泡沫相提并论 认为情况“崇高但不疯狂” 尚未达到“狂热”程度[6] - 英伟达公司CEO Jensen Huang反对AI泡沫论 认为当前巨额投资基于计算的历史性转变[6] - 英伟达第三季度营收创纪录 同比增长62% 以支持其观点[6] OpenAI公司的立场 - OpenAI公司CEO Sam Altman否认公司寻求联邦救助或政府担保 澄清公司没有也不想要纳税人支持的保护[4] - 该声明是在公司CFO Sarah Friar暗示可能考虑政府“后备支持”作为AI芯片需求融资选项后作出的[5] - Altman强调政府不应保护私营公司免受市场失败的影响[5]
大模型每百天性能翻倍,清华团队“密度法则”登上Nature子刊
36氪· 2025-11-20 16:48
2020 年以来,OpenAI 提出的 Scaling Law 引领着大模型的快速发展 —— 模型参数和训练数据规模越大,产生的智能能力越强。然而进入 2025 年,训练 开销不断扩增这一路径面临严峻的可持续发展问题。OpenAI 前首席科学家 Ilya Sutskever 在公开演讲中指出,随着互联网公开可获取的语料接近枯竭,大 模型预训练将无法持续("Pre-training as we know it will end")。因此,大多研究者开始探索大模型的新的发展路径。 清华大学研究成果大模型"密度法则"(Densing Law) 给出了新的观察视角。近日,该成果正式发表于 Nature 子刊《自然·机器智能》(Nature Machine Intelligence),为理解大模型发展规律提供了新的维度。密度法则揭示了大语言模型的最大能力密度随时间呈指数级增长,2023 年 2 月至 2025 年 4 月,约 每 3.5 个月翻一倍,这意味着每隔 3.5 个月,即可用一半参数量的模型实现当前最优性能。 论文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2256-025-011 ...
上海徐汇:深耕“人工智能+”与科技金融深度融合发展路径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11-20 16:47
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与政策支持 - 人工智能是上海徐汇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张闪亮名片,正探讨与科技金融深度融合的发展路径[1] - 徐汇区已构建多层次、广覆盖、高效率的金融服务体系,2025年以来新增4家科技支行为科技型企业提供金融服务[1] - "十四五"以来,徐汇区人工智能创新创业生态蓬勃发展,已集聚1500余家人工智能企业、755家大模型企业和62个备案大模型,占上海市61%,总产出达千亿规模[1] 金融服务与创新举措 - 漕河泾开发区是徐汇科创产业核心承载地,10月正式启用漕河泾开发区融资服务中心,接入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中心和服务专窗,为园区企业提供精准金融支持[1] - 工商银行作为科技金融领军银行,将服务科技企业摆在突出位置,把人工智能作为重要服务方向,为企业从实验室走向市场提供金融后盾[1] - 工商银行围绕产品机制不断创新,落实了上海首单无纸化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上海首笔工银科创积分贷、上海市首单科技创新再贷款,并通过创新信贷评审机制匹配企业不同发展阶段需求[2] 企业融资对接与实务 - 活动中四家企业代表进行了项目路演,介绍了企业情况和现阶段融资需求[2] - 普惠金融顾问建议企业在产品上市前需完成业务闭环并明确产品定位,为市场推广筑牢基础[2] - 针对回款账期长的问题,企业可通过应收账款质押的方式申请银行信贷资金以缓解资金压力[2]
Brookfield announces $100bn AI initiative with Nvidia and KIA
Yahoo Finance· 2025-11-20 16:40
Brookfield Asset Management has launched a global AI infrastructure programme that aims to deploy up to $100bn into data centre, compute, and power assets, in partnership with Nvidia and the Kuwait Investment Authority (KIA). The initiative is anchored by the Brookfiel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frastructure Fund (BAIIF), which is targeting $10bn in equity commitments. The fund has secured of capital commitments totalling $5bn at launch from Brookfield, Nvidia, KIA, and other institutional and industry i ...
“上地UPSIDE”2025人工智能创新创业大赛在京颁奖
中国新闻网· 2025-11-20 16:35
中新网北京11月20日电 "上地UPSIDE"2025人工智能创新创业大赛盛典19日在北京举行。本届大赛创新 设立新加坡海外专场、长三角专场、粤港澳专场,首次构建起"辐射全球"的引智通道。 颁奖典礼上,来自蓝点触控的"全球智能力传感器专家"项目凭借在人机交互领域的颠覆性创新摘得本届 大赛特等奖;"全自动智能化外周血形态学分析一体机"等3个项目获一等奖;"颠覆性活细胞数字病理成 像系统及OCT产业化创新"等4个项目获二等奖;"神经电信号解码与手势识别隔空交互平台"等6个项目 获三等奖。 大赛还颁发了最具创意奖、优胜奖及青少年人工智能创意展示活动的卓越创新奖、技术实现奖、应用价 值奖、未来探索奖、奇思妙想奖、最佳展示奖。 图为"上地UPSIDE"2025人工智能创新创业大赛在京颁奖。大赛组委会供图 图为"上地UPSIDE"2025人工智能创新创业大赛在京颁奖。大赛组委会供图 共吸引全球513个项目报名参赛 北京市海淀区上地街道党工委书记黄春明发布了赛事成果报告。本届赛事自今年5月启动以来,共吸引 全球513个项目报名参赛,较去年增加35.71%;参赛项目质量显著提升,硕博及以上学历占比62.9%, 海外归国人才达 ...
OpenAI最强编程模型登场,连续干活24小时,一次处理几百万token
36氪· 2025-11-20 16:24
模型发布与定位 - 公司发布新一代智能体编程模型GPT‑5.1‑Codex‑Max,该模型基于最新的推理模型打造,专门面向软件工程、研究、数学等复杂任务进行训练 [2] - 同时,公司将GPT-5 Pro升级为GPT-5.1 Pro,据称在写作、数据分析等方面能力更强 [2] - 该模型是公司训练的首个适用于在Windows环境里进行编程操作的模型 [3] 核心技术能力 - 模型能在单一任务中连贯处理上百万个token,跨多个上下文窗口运行,这得益于一项名为“压缩”的技术,可在接近上下文窗口限制时自动压缩上下文并保留重要信息 [2] - 模型能够独立工作数小时,在公司内部评估中甚至可针对同一任务连续工作24小时,持续迭代实现并修复测试失败 [3] - 在推理效率上,模型在中等推理强度下完成任务所使用的思考token比前代GPT‑5.1‑Codex少约30%,同时取得更高准确性,对于追求质量的任务还可开启超高强度推理 [5] 性能表现与成本效益 - 在打造一个完全运行在浏览器中的CartPole强化学习沙箱时,模型所使用的token数量为27k,而前代模型用量为37k [8] - 公司预计,token效率的提升可为开发者带来实际的成本节省 [5] - 与竞争对手相比,用户测试显示模型在创建SVG等任务中生成的元素包含更多细节且更逼真 [10] 应用案例与用户体验 - 模型已可用于CLI、IDE扩展、云端和代码审查,API访问也即将推出 [6] - 模型成功打造了多个网页应用,包括CartPole强化学习沙箱、太阳系重力模拟器以及帮助理解斯涅尔定律的光线折射模拟器 [6][8] - 用户体验反馈显示,模型相比GPT-5.1-Pro更勤快、速度更快,且展现出更强的主动性和规划能力,例如会“盯着问题看了5分钟”再决定处理 [12] 行业影响与未来展望 - 新一代编程模型正从简单的代码生成器转向能够持续工作、自动调试、主动规划的编程智能体,其长时推理、上下文压缩、自我修复等能力使其能独立完成项目级任务 [15] - 随着运行成本下降和安全沙箱强化,未来软件开发方式可能从“写代码”转向“描述需求+审核结果”,智能体有望承担更多实现与迭代工作 [15]
Palantir’s (PLTR) AI Momentum Impresses, but Valuation Still ‘Too Hot’
Yahoo Finance· 2025-11-20 16:18
Palantir Technologies Inc. (NASDAQ:PLTR) is one of the AI Stocks Analysts are Tracking Closely. On November 13, Freedom Capital raised the firm’s price target on the stock to $170 from $125 and kept a “Sell” rating on the shares. The firm is cautiously bearish on the stock, acknowledging Palantir’s robust performance while highlighting how valuation risks may outweigh potential upside. According to the firm, Palantir delivered Q3 upside versus guidance due to a sharp rise in US Commercial growth, in turn ...
云知声CEO黄伟博士受邀出席中金公司2025投资策略会,共话AI产业投资新趋势
搜狐财经· 2025-11-20 15:11
11月12日,2025年中金公司年度投资策略会在北京嘉里大酒店开幕。本次会议以"乘势·谋新"为主题, 汇聚了来自政府机构、产业界、学术界的数十位权威专家及超过500家上市公司高管,共同探讨未来经 济趋势与投资布局。 本次中金公司年度策略会作为资本市场的重要盛会,为各方提供了深度交流的平台。黄伟博士的精彩分 享不仅展现了云知声在AI技术研发与产业落地方面的领先实力,也为与会者把握人工智能领域的投资 机遇提供了重要参考,获得了现场嘉宾的广泛认可。未来,云知声将继续致力于人工智能技术创新与产 业落地,为推动数字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黄伟博士在发言中指出,看待AI产业需要具备长远视角。他表示,AI是一项长期事业,若仅以短线思 维看待,容易陷入对风险或泡沫的过度担忧。"如果我们相信未来10年、20年,AI将无处不在,那么现 阶段更应关注其长期价值而非短期波动。" 针对业界对AI泡沫的担忧,黄伟博士提出双重应对路径:一方面,应持续推进AI技术的高效研发与应 用;另一方面,必须不断推动AI在具体场景中落地,确保技术投入能够持续创造实际价值。 他强调,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整体实力不容小觑,长远来看将在全球竞争中展现出更强的优势 ...
黑芝麻智能发布多维具身智能计算平台
证券时报网· 2025-11-20 15:03
人民财讯11月20日电,11月20日,黑芝麻(000716)智能在上海发布多维具身智能计算平台—— SESAMEX,致力于打造新一代具身智能计算平台,加速商业机器人产业化落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