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Investment Banking
icon
搜索文档
高盛:美国关税对新兴市场的负面影响
高盛· 2025-04-21 13:0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报告未提及行业投资评级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美国关税增加对新兴市场(EM)经济带来负面影响,导致增长预测下调,尤其在亚洲、墨西哥和部分中东欧国家 [6][44] - 分析了关税增加的五种影响渠道,包括直接贸易效应、贸易转移效应、不确定性效应、金融条件/流动性和大宗商品价格 [10] - 预计新兴市场央行将实施更多前置性宽松政策,但部分市场的外汇贬值压力使情况复杂化 [6] - 对新兴市场资产给出了投资建议,如利率、外汇和股票等方面 [6][5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The Downside to EM from US Tariffs》 - 4月2日美国宣布大幅提高进口商品关税,包括10%的基线增长和一系列特定国家的“互惠”关税,4月9日特朗普宣布对中国进口商品关税提高125%,整体有效关税税率提高15个百分点 [8] - 美国关税增加对新兴市场经济有严重风险,通过直接效应、贸易转移效应、不确定性效应、金融条件/流动性和大宗商品价格五个渠道影响新兴市场 [10] 《Summary of GS EM Forecasts and Market Views》 - 中国经济一季度表现良好,但二季度及后续可能放缓,2025和2026年实际GDP增长预测下调至4.0%和3.5%,预计财政政策将加大刺激,货币政策可能有“双降” [54] - 新兴亚洲小型贸易导向型经济体增长可能受冲击,通胀可能下降,部分经济体将增加降息预测 [55] - 拉丁美洲宏观政策焦点转向财政脆弱性,预计2025年温和增长,部分国家政策利率将下调 [56] - 中东欧和非洲(CEEMEA)地区直接出口受美国关税影响有限,但间接影响可能较大,部分国家增长放缓,通胀下降,多数国家政策利率将下调 [60] 《The EM Bookshelf: Recent GS EM Macro Research》 - 涵盖了新兴市场和全球、中国、拉丁美洲、CEEMEA、新兴亚洲(除中国)和大宗商品等多个领域的近期研究报告,涉及关税影响、经济增长、通胀、货币政策等多个方面 [75] 《EM Spotlight: Impact of US Tariffs on EM》 - 总结了特朗普贸易公告后各地区的情况,包括拉丁美洲认为美国关税“惊人、繁重且多变”,CEEMEA部分国家受影响较大,中国面临最高关税,亚洲小型开放经济体面临重大互惠关税 [80] 《US Tariffs S.O.S.— Stunning, Onerous, and Shifting》 - 美国宣布的广泛关税导致有效进口关税大幅增加,预计未来几个月还会有特定行业关税,这导致全球增长和大宗商品价格预测下调 [81] - 拉丁美洲经济体受影响相对较小,各国有效关税增加幅度不同,已下调该地区增长预测,货币政策倾向于鸽派 [81] 《US Tariffs — Implications for CEEMEA Growth》 - 4月2日美国宣布大幅提高进口关税,CEEMEA地区平均受影响较小,但部分国家直接或间接受影响较大,增长预测调整相对较小 [82] 《China: US tariffs on China jump to 125%; Lowering real GDP growth forecasts》 - 4月9日特朗普宣布将中国进口商品关税提高到125%,预计将对中国经济和劳动力市场造成重大压力,中国政府将加大政策宽松力度,但仍难以完全抵消关税负面影响,下调2025和2026年实际GDP增长预测 [83] 《Asia bears the brunt of new US tariffs》 - 特朗普政府大幅提高美国关税,亚洲许多经济体进口关税将大幅上升,预计该地区增长将放缓,已下调多数经济体GDP增长预测,部分国家货币政策将更宽松 [84] 《Pricing Trade War and Peace》 - 新兴市场本地利率在关税波动中表现出色,若市场转向定价负面增长担忧,本地利率可能跑赢其他资产 [85] - 新兴市场外汇有战术性缓解,但如果衰退担忧加剧,其负面偏态比G9更明显 [85] - 新兴市场股票周期性板块大幅回调,但仍未反映典型衰退,预计未来股市仍有下行风险,但新兴市场可能跑赢 [85] - 新兴市场主权信用利差预计将扩大,推荐对增长和波动进行对冲 [86] 《EM Chartpack》 - 展示了新兴市场当前活动指标、增长惊喜、区域当前活动指标、全球贸易增长、政府债务/赤字、产出缺口与通胀缺口、财政与外部平衡、通胀、通胀预期、实际收益率、主权债券利差、金融条件、交叉资产估值、掉期利率、高收益信用利差、外汇估值和外汇利差与估值等图表 [87]
高盛:经济指标更新 - 中国进一步财政宽松
高盛· 2025-04-21 13:0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预计中国政策制定者将大力放松政策,以缓冲美国关税升级的影响,2025年扩大财政赤字预测为GDP的14.5% [2] - 全球除俄罗斯外的金融状况指数(FCI)因长短利率略有收紧 [8] - 2025年中国和墨西哥的经济增长预期降低 [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关键FCI和增长图表 - 全球除俄罗斯外FCI因长短利率略有收紧 [8] - 2025年中国和墨西哥增长预期降低,60天前阿根廷GDP预测上调1.0个百分点,一周前土耳其上调1.2个百分点 [9][10] - 3月初步CAI数据显示,中国降至+4.7%,挪威升至+2.2% [12] - 全球CAI仍低于潜在水平,发达市场潜在增长率为1.6%,新兴市场为4.2%,全球为2.5% [14][15] 关键工资和价格通胀图表 - 展示GS工资追踪指标和通胀指标 [20] - 展示GS就业-劳动力缺口,以2019年12月为基准,呈现美国、英国、法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德国的变化 [22][23] 详细指标更新 金融条件指数(FCI) - 展示全球除俄罗斯FCI水平及周变化和贡献因素 [26] - 展示全球、美国、欧元区FCI水平及周变化和贡献因素 [29][30][34] - 展示各国FCI周变化和同比变化 [35][39] FCI脉冲 - 展示金融条件对实际GDP增长的影响,包括未来4个季度及欧元区、英国、美国的情况 [41][42] 当前活动指标(CAI) - 展示CAI综合数据,发达市场CAI是美、德等八国的市场FX加权平均,新兴市场是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的平均,全球是上述国家的平均 [48][49] - 展示各国CAI数据,3月全球CAI为+2.0%,较上周降0.1个百分点,3个月平均为+2.2% [49] MAP - 展示GS MAP惊喜指数,呈现美国、欧元区、中国和全球的情况 [55] 剔除核心通胀 - 展示GS剔除核心通胀情况 [62] 工资追踪指标 - 展示GS工资追踪指标,美国在2020和2021年进行成分调整 [66][67] - 展示GS顺序工资追踪指标 [68] - 展示GS就业-劳动力缺口,以2019年12月为基准,呈现美国、英国、法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德国的变化 [71][72][73] - 展示工资调查领先指标,涉及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美国 [75][76] 自上而下的财政脉冲 - 展示财政政策对实际GDP增长的影响,未来4个季度俄罗斯的财政脉冲为2.8个百分点 [79][80] 产出缺口 - 展示最新短期利用率得分,3月美国为-2.0%,德国为+0.2%等 [85] GS预测与共识 - 展示2025年和2026年GS通胀预测变化,2025年土耳其核心通胀预测上调1.9个百分点,越南下调1.1个百分点 [89][91] - 展示2025年和2026年GS GDP预测变化,2025年60天前阿根廷GDP预测上调1.0个百分点,2026年60天前美国下调0.9个百分点 [93][96] - 展示GS 2025年和2026年全球GDP预测与其他预测机构的对比 [98][99] 方法论说明 - 介绍金融条件、FCI脉冲、当前活动指标、MAP惊喜指数、剔除核心通胀、就业-劳动力缺口、工资调查领先指标、工资追踪指标、财政脉冲、短期利用率得分等指标的方法论 [104]
摩根士丹利:亚洲经济观点:急剧同步放缓
摩根· 2025-04-21 11:0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亚洲GDP增长将从2024年第四季度的4.8%放缓至2025年第四季度的3.6%,2025年全年GDP增长预期降至4% [6][29] - 关税及相关不确定性将长期存在,拖累贸易、企业信心、资本支出和增长前景,贸易导向型经济体受影响更大 [1][6] - 政策制定者将实施货币和财政政策宽松,但难以完全抵消关税带来的增长拖累 [38][41] 各部分总结 亚洲经济增长预测下调 - 预计亚洲GDP增长从2025年第二季度开始急剧放缓,2024年第四季度至2025年第四季度累计下降120个基点 [3][6] - 中国和贸易导向型经济体放缓更明显,如韩国、台湾、马来西亚等;印度受影响相对较小,但仍下调其2025年GDP增长预期40个基点至6.1% [30][32][33] 关税不确定性影响 - 关税不确定性已对商业周期造成损害,企业在投资和招聘决策上持观望态度,关税对美国经济构成供应冲击,对亚洲构成需求冲击 [7] - 达成贸易协议存在不确定性,即使达成协议,关税是否降至互惠前水平也不明确,行业关税路径也不清楚 [9] 关税情况分析 - 亚洲对美出口加权平均关税从2025年1月的4.8%跃升至43.8%,中国面临的关税最高,其他亚洲经济体面临的有效关税在4% - 16%之间 [1][13][19] - 假设中美开始谈判,到2025年第二季度末,美国从中国进口的加权平均关税将降至71%,到第四季度末降至45% [25] 潜在风险与上行因素 - 风险偏向下行,包括中美协议前景不明、可能出台更多行业关税以及潜在的非线性效应 [43] - 若未来几周内迅速解决贸易问题,大幅降低关税相关不确定性,可能带来经济前景改善 [27] 主要经济体展望 - 中国:2025年GDP增长预期下调至4.2%,关税拖累90个基点,额外刺激措施预计带来60个基点的增长提振 [44] - 印度:2025年GDP增长预期下调40个基点至6.1%,预计央行再降息两次 [44] - 日本:2025年实际GDP增长预期下调0.4个百分点至1.1%,预计9月央行加息,但加息门槛提高 [44] - 印度尼西亚:外部逆风与国内政策不确定性叠加,预计央行降息100个基点 [44] - 韩国:2025年GDP增长预期下调20个基点至1.0%,预计央行降息至接近中性利率2% [44] 政策宽松预期 - 关税对亚洲有通缩影响,预计政策制定者将实施货币和财政政策宽松,中国以财政宽松为主,亚洲其他地区以货币宽松为主 [45][46] - 亚洲其他地区央行预计有更深度的降息周期,如日本央行、印度央行等 [47][49] - 中国预计在2025年下半年出台1 - 1.5万亿人民币的补充财政方案,亚洲其他地区财政政策受限,预计财政赤字收缩10个基点 [56][57][58]
摩根士丹利:债券策略:本周策略 —— 市场状况可能起伏不定
摩根· 2025-04-21 11:0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行业复苏的核心要素已具备,但可能还需一周时间 [3] - 怀疑SMA需求能否立即填补空缺,供应可能仍会繁忙 [3] - 本周市场状况可能波动,完整策略报告将在假期周后恢复发布 [2][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供应情况 - 预计三周总供应为300亿美元,区间在250 - 320亿美元 [7] - 预计交易商余额高于平均水平,且可能较上周上涨了几个百分点 [7] - 若以2020年和2022年为参考,投标需求活动可能仍较为活跃,每日达10 - 20亿美元 [7] 市场指标 - 零散交易指标喜忧参半,个人买家可能会填补SMA交易清淡的空缺 [7] - 比率上升,收益率提高,甚至有票面利率为5%的债券按面值发售 [7] 市场影响因素 - 如此幅度的损失往往会导致进一步的资金流出,高利率波动性可能使交易商保持谨慎 [7] - 上周受访投资者因市场波动而不安,可能需要一周没有重大新闻的时间来安抚投资者情绪 [7] - 只要10年期债券比率保持在88 - 90%以下,新发行市场可能会保持活跃 [7] - 近期利率变动以及税收改革的尾部风险,可能使发行人不太愿意等待 [7] 股票评级分布 |股票评级|数量|占总数百分比|投资银行客户数量|占投资银行客户总数百分比|占该评级百分比|其他重要投资服务客户数量|占其他重要投资服务客户总数百分比| | ---- | ---- | ---- | ---- | ---- | ---- | ---- | ---- | |增持/买入|1516|40%|387|46%|26%|694|40%| |持平/持有|1682|44%|380|45%|23%|805|47%| |未评级/持有|3|0%|0|0%|0%|0|0%| |减持/卖出|598|16%|81|10%|14%|227|13%| |总计|3799| - |848| - | - |1726| - | [19] 分析师股票评级定义 - 增持(O):预计股票在未来12 - 18个月的风险调整后总回报将超过分析师所在行业(或行业团队)覆盖范围的平均总回报 [20] - 持平(E):预计股票在未来12 - 18个月的风险调整后总回报将与分析师所在行业(或行业团队)覆盖范围的平均总回报一致 [20][21] - 未评级(NR):目前分析师对股票在未来12 - 18个月的风险调整后总回报相对于分析师所在行业(或行业团队)覆盖范围的平均总回报缺乏足够信心 [22] - 减持(U):预计股票在未来12 - 18个月的风险调整后总回报将低于分析师所在行业(或行业团队)覆盖范围的平均总回报 [22] 分析师行业观点 - 有吸引力(A):分析师预计其行业覆盖范围在未来12 - 18个月的表现相对于相关广泛市场基准将具有吸引力 [24] - 一致(I):分析师预计其行业覆盖范围在未来12 - 18个月的表现将与相关广泛市场基准一致 [25] - 谨慎(C):分析师对其行业覆盖范围在未来12 - 18个月相对于相关广泛市场基准的表现持谨慎态度 [25] - 各地区基准:北美 - 标准普尔500指数;拉丁美洲 - 相关MSCI国家指数或MSCI拉丁美洲指数;欧洲 - MSCI欧洲指数;日本 - TOPIX指数;亚洲 - 相关MSCI国家指数或MSCI次区域指数或MSCI亚太除日本指数 [25]
摩根士丹利:全球宏观策略师: 骗我一次,是你不仁;骗我两次,是我不智
摩根· 2025-04-21 11:0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报告未提及行业投资评级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美国政府通过货币和财政政策抵消贸易再平衡不利影响的“总体规划”可能因政策滞后而导致经济近期出现更糟结果,且市场未充分定价该风险 [11][12][25] - 投资者目前在美国国债之外的安全避险选择减少,安全避险资产仍主要在美国 [26][38][39] - 外国投资者减少对美国资产的敞口,可能导致美元走弱,预计欧元兑美元将升至1.20 [44][47][6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全球宏观策略 - 美国政府贸易政策“总体规划”存在问题,货币和财政政策滞后于贸易政策变化,消费者和CEO信心已受影响,经济面临风险 [11][12][25] - 全球固定收益安全避险资产供应处于多年低位,需求处于局部高位,美国国债安全避险地位受质疑,投资者安全避险选择减少 [26][32][38] - 构建外国投资者美国资金流出代理指标,显示2025年外国投资者对美国股票的敞口逐渐减少,固定收益敞口保持稳定,美元可能继续走弱 [44][46][47] 各地区策略 美国利率策略 - 宏观市场风险降低使投资者追求现金,资金市场面临压力,4月税收征收将使压力持续,建议做空SERFFJ5 [6][59][62] - 短期利率期权表现优于长期利率期权,建议买入1年期波动率 [64] - 建议维持美国国债收益率曲线陡峭策略,对美国国债久期转为中性 [65] 欧元区利率策略 - 转为接收5y5y实际收益率头寸,若欧洲被视为更安全的避险资产,财政担忧将逐渐消退 [5][60][62] 英国利率策略 - 倾向前端陡峭策略,长期限收益率曲线变便宜使蝶式策略有吸引力,启动做空10年期SONIA的3s10s30s蝶式策略 [66][67][68] 日本利率策略 - 关税头条导致市场波动,市场参与者难以找到日本国债收益率均衡水平,使用公允价值模型评估 [70][73] G10外汇策略 - 引入新的追踪指标,显示外国投资者对美国资产敞口减少,美元承压,建议关注其他高频指标 [7][46][71] 亚洲宏观策略 - 亚洲新兴市场货币表现与全球贸易前景不符,建议利用其强势增加防御性交易,维持接收利率倾向 [72][73] 全球新兴市场策略 - 美元表现不及传统风险指标预期,但新兴市场货币仍可能走弱,增加做空新兴市场外汇头寸,增加新兴市场接收利率敞口 [75][76] G10央行预览和回顾 欧洲央行预览 - 预计欧洲央行4月会议降息25个基点,政策利率仍将被描述为限制性,为进一步降息留空间 [77][79] 澳大利亚储备银行回顾 - 澳大利亚储备银行4月维持利率不变,全球不确定性使政策强调灵活性,国内对近期通缩可持续性表示谨慎,仍预计5月降息但信心降低 [78][79] G10货币总结 - 看跌美元指数,建议做空美元兑欧元和日元 [80] - 看涨欧元和日元,认为欧元兑美元将继续上涨,日元在美元走弱时将表现出色 [81][82] - 对英镑、加元、澳元、新西兰元、瑞典克朗、挪威克朗持中性看法,对瑞士法郎持中性偏看涨看法 [83][84][85] 估值方法和风险 报告列出当前交易想法、入场水平、入场日期、理由和风险,涉及利率策略、货币和外汇、通胀挂钩债券、短期策略、利率衍生品等多个领域 [91][92][94]
关键关注点与主题 - 美国 “退出” 主题及我们的交易策略
2025-04-15 15:00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行业涵盖外汇、利率、股票市场等金融领域 公司涉及美国、中国、新加坡、泰国、韩国、日本、欧元区、英国、瑞士、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等国家和地区的相关市场主体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宏观市场观点 - **美国市场**:“特朗普看跌期权”激活效果短暂,美国信用和国债市场(长期端)、股市疲软及美元走弱风险短期内或持续 美国经济面临滞胀担忧、关税政策不确定性、周期性下行等问题,外国投资流入放缓,1月外国投资净流入仅0.20亿美元,亚洲地区净卖出53亿美元 [5][8][9][10] - **全球资金流向**:美国市场面临资金外流风险,从中国DeepSeek出现、美国宏观形势恶化、欧洲刺激信号显现等因素来看,资金外流压力不断加剧 外国持有美国资产规模庞大,截至2024年底达33.0万亿美元,但近期流入放缓 [9][10] 外汇市场策略 - **亚洲外汇** - **人民币(CNH)**:维持做空CNH兑CFETS篮子货币的高 conviction(4/5),目标是到5月底获得5%收益 原因包括中美贸易战升级、美国潜在关税和非关税措施、人民币汇率中间价调整、市场主体积累美元以及中国经济缺乏短期刺激等 [12][13][14] - **新加坡元(SGD)**:维持做空S$NEER的高 conviction(4/5),预计4月14日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将实施零升值斜率政策,可能下调核心CPI通胀预测和GDP增长范围 近期美元走弱使S$NEER上升,若无MAS干预,新元可能进一步升值 [12][15] - **泰铢(THB)**:将做空THB/JPY的 conviction 提高到4/5,目标是到5月底获得约5%收益 原因包括日元避险属性、泰国股息回流旺季、旅游业淡季、贸易平衡恶化、泰国央行可能降息以及政府对泰铢贬值的政治压力等 [12][16] - **韩元(KRW)**:维持做多JPY/KRW的 position, conviction 为3/5,目标是到5月底获得约5%收益 原因包括韩国在关税谈判中相对不积极、日元避险属性、关税对韩国出口导向型经济的影响以及韩国央行外汇储备充足率较低等 [17][18] - **G10外汇** - **日元(JPY)**:维持做多日元的 bias,尽管“特朗普看跌期权”激活,但效果短暂,美国市场不稳定使日元具有避险优势 需关注与美国的谈判进展以及美国国债市场的稳定性 [20][21] - **欧元(EUR)**:增加做多EUR/GBP的 conviction 到4/5,目标提高到0.8950 欧元是美元例外论转向的主要受益者,欧洲财政实力雄厚,预计欧洲央行4月17日会议将降息25个基点至2.25% [12][22] - **英镑(GBP)**:继续看空英镑,维持做空GBP/EUR和GBP/JPY的策略 英国面临滞胀压力、双赤字和负国际投资头寸等问题,劳动力市场和CPI数据将影响市场对英国央行政策的预期 [23] - **瑞士法郎(CHF)**:关闭做多EUR/CHF的 position,瑞士法郎因避险需求面临升值压力,但瑞士央行可能进行外汇干预或进一步降息 继续寻找做多EUR/CHF的机会,但 conviction 降低到2/5 [24][25] - **澳元(AUD)和新西兰元(NZD)**:新西兰央行如预期降息25个基点,预计5月和7月还将降息 适度看好NZD/USD, conviction 为2/5,澳元和新西兰元受中美贸易紧张局势和美元走势影响较大 [26] - **加元(CAD)**:预计加拿大央行下周会议将降息25个基点,若市场对降息预期较低,可能导致加元走弱 加元难以明显跑赢澳元和新西兰元 [27] 利率市场策略 - **亚洲利率** - **印度**:维持做多5年期印度政府债券(IGB)的最高 conviction(5/5),调整目标收益率至5.75% 预计债券曲线将变陡,关注CPI数据 [29] - **中国**:将6月IMM 2s5s中国NDIRS陡化策略的 conviction 从3/5提高到4/5,因货币政策和财政宽松预期增加 保留做空5年期的 position,但 conviction 较低 [30] - **韩国**:关闭6月IMM 5s10s陡化交易,关注韩国央行下周会议,预计政策利率维持不变,但有35%的概率降息 倾向于在市场定价降息约50个基点时进入接收端 [31] - **新加坡**:增加战术性接收6个月新加坡隔夜平均利率(SORA)的交易建议, conviction 为3/5,目标是到4月底降至1.90% 预计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将放松政策,SORA可能下降 [32] - **澳大利亚**:本周退出收益率曲线扁平化交易,保留2s5s10s蝶式交易, conviction 为3/5 关注新的跨市场交易想法,即做多10年期澳大利亚政府债券(ACGB)相对于美国10年期国债,初始 conviction 为2/5 [33][34]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市场调查结果**:此前关于标普股票指数未来一个月走势的调查显示,27.0%的参与者选择“下跌超过20%”,25.2%选择“上涨”,17.1%选择“下跌5% - 10%”,16.2%选择“下跌不超过5%”,14.4%选择“下跌10% - 20%” [35] - **研究报告相关信息** - 分析师认证:Vicky Chen和Manthan Shingala认证报告观点准确反映个人观点,薪酬与报告推荐无关 [40] - 发行人特定监管披露:Nomura集团与新加坡、澳大利亚、泰国、中国台湾等发行人存在非投资银行产品或服务的补偿、客户关系或重大财务利益等情况 [42] - 重要披露:Nomura集团研究报告可在多个平台获取,重要披露信息可在指定网站查看 [44] - 估值方法:固定收益策略师通过提供交易建议表达对证券和金融市场价格的观点,分析包括基本面、定量和技术因素,交易建议时间框架可变 [48][49] - 欧盟市场滥用法规评级分布:52%的发行人被评为买入,其中50%接受了Nomura集团的重大服务;0%被评为中性;48%被评为卖出,其中50%接受了Nomura集团的重大服务 [50] - 免责声明:报告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Nomura集团不保证报告内容的准确性、完整性等,对使用报告产生的损失不承担责任 [53][54][55] - 不同地区分发规定:报告在不同地区的分发有不同的规定和限制,如在英国、欧洲经济区、中国香港、澳大利亚、马来西亚、新加坡、美国、沙特阿拉伯、阿联酋、卡塔尔、中国台湾、印度尼西亚、中国大陆等地区的分发对象和要求各不相同 [64][65][66][67][68][69][70][71][72][73] - 版权和使用限制:未经Nomura集团书面同意,不得复制、传播报告内容,电子传输不保证安全和无错误 [74] - 冲突管理:Nomura集团通过合规政策和程序管理研究生产中的冲突 [75] - 额外信息获取:可向研究分析师咨询投资建议的方法和模型,披露信息可在指定网页查看 [76]
摩根士丹利:中国经济-4 月出口同比增速或跌破 5%
摩根· 2025-04-15 14:2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3月出口同比激增,但不代表潜在动能改善,可能仅反映农历新年季节性因素的正常化 [2][8] - 4月出口增长可能降至5%以下,关税影响仅能被供应链贸易和电子产品的进一步提前采购部分抵消 [5][8] - 由于钢铁减产,进口总额增长仍显疲软 [4][8] - 预计全国人大2万亿元人民币刺激计划的提前实施,将在2025年第二季度缓解关税冲击 [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出口情况 - 3月出口同比增长反弹明显,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大幅回升,主要因1 - 2月数据受农历新年季节性因素影响 [2] - 剔除季节性波动后,2025年第一季度出口增速降至5.7%(2024年第四季度为9.9%),对美出口从2024年第四季度的10.5%降至2025年第一季度的5.0% [3] - 预计4月出口增长将放缓至5%以下,美国对中国加征高额关税是主要原因,供应链贸易和电子产品的提前采购可在短期内部分抵消影响 [5] 进口情况 - 进口增长温和反弹至 - 4.3%(1 - 2月为 - 8.4%),主要拖累因素是铁矿石( - 27%,1 - 2月为 - 30%)和煤炭,大豆进口下滑可能反映了与美国的贸易紧张关系 [4] 贸易数据 | 指标 | 3月-25 | 2月-25 | 1月-25 | 12月-24 | 1Q25 | 4Q24 | 2024 | | --- | --- | --- | --- | --- | --- | --- | --- | | 贸易顺差(十亿美元) | 103 | 32 | 139 | 105 | 273 | 298 | 992 | | 出口额(十亿美元) | 314 | 215 | 325 | 336 | 854 | 956 | 3577 | | 同比(%) | 12.3 | -3.0 | 6.0 | 10.6 | 5.7 | 9.9 | 5.9 | | 进口额(十亿美元) | 211 | 183 | 186 | 231 | 581 | 659 | 2585 | | 同比(%) | -4.3 | 1.5 | -16.5 | 1.0 | -7.0 | -1.7 | 1.1 | [7]
摩根士丹利:中国思考-尽管出台刺激政策,但关税冲击下经济增长预期仍被下调
摩根· 2025-04-15 14:2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因关税冲击下调2025年中国GDP增长预测30个基点至4.2%,预计2024年四季度同比5.4%的季度增长到2025年四季度将放缓至同比3.7% [1][5] - 预计下半年有1 - 1.5万亿元额外刺激措施,中美关税将逐步取消 [1] - 假设未来几个月中美启动贸易谈判,到年底将加权平均关税逐步降至34%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美国高关税持续时间 - 若当前高关税持续,将严重扰乱双边贸易,给中美经济增长带来下行压力 [3] - 假设未来几个月中美启动贸易谈判,到年底将加权平均关税逐步降至34% [3] - 美国政府可能在未来1 - 2个月取消与芬太尼相关的20%关税,并将对等关税从125%降至60% [3] 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 下调2025年中国GDP增长预测30个基点,其中90个基点的关税冲击将被1 - 1.5万亿元额外刺激带来的60个基点增长抵消 [12][13] - 关税冲击通过贸易渠道和对国内需求的二次冲击影响经济,实际GDP同比增速将从2024年四季度的5.4%降至2025年四季度的3.7% [13] - 二季度影响最严重,GDP同比下降0.7个百分点至4.4%,下半年随着关税下降和额外刺激措施出台,增长放缓速度将有所缓和 [12][13] 中国刺激措施 - 政策制定者可能在二季度提前实施全国人大宣布的2万亿元刺激计划,包括适度货币宽松、提前发行和使用地方建设债券等 [14] - 下半年可能出台1 - 1.5万亿元补充财政方案,包括扩大以旧换新补贴额度、支持服务消费等 [14] 人民币贬值情况 - 央行可能维持适度的美元兑人民币贬值以稳定市场预期,同时允许人民币兑其他货币更大幅度贬值 [15] - 维持年底美元兑人民币汇率目标7.5不变,但预计短期内会提前贬值至二季度末的7.4 [15] 中国长期缓解策略 - 为弥补对美出口可能结构性疲软造成的损失,中国需加快向消费型经济转型 [16] - 政策制定者应加快针对农民工和低收入家庭的社会福利改革,并在中央政府资金支持下加快消化住房库存 [17]
Goldman Sachs EPS Surges Past Forecast
The Motley Fool· 2025-04-15 03:53
文章核心观点 - 高盛集团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表现强劲,每股收益和营收均超预期,各业务板块表现有差异,公司计划通过战略举措和可持续金融实现进一步增长 [1][5][8] 业务概况与战略重点 - 公司通过全球银行与市场、资产与财富管理、平台解决方案三个主要业务板块运营,各板块有不同收入驱动因素,公司开展做市和风险管理活动,目标是提升客户体验和运营效率,部分通过整合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实现 [4] 季度亮点与业绩详情 - 全球银行与市场板块在2025年第一季度GAAP净收入达107.1亿美元,较2024年第一季度增长10%,得益于股票和固定收益业务的强劲表现 [5] - 资产与财富管理板块2025年第一季度收入较2024年第一季度下降3%,主要因股票和债券投资收益降低,尽管管理费有所增加 [5] - 平台解决方案2025年第一季度GAAP净收入为6.76亿美元,较2024年第一季度略有下降,主要因交易银行和其他业务净收入降低,反映平均存款余额下降 [6] - 平台解决方案板块因以消费者为重点的举措表现不佳,在2025年第一季度使公司GAAP股本回报率降低约75 - 100个基点 [7] 财务数据 | 指标 | 2025年第一季度 | 第一季度预期 | 2024年第一季度 | 同比变化 | | --- | --- | --- | --- | --- | | 收入(GAAP) | 150.6亿美元 | 147.7亿美元 | 142.1亿美元 | 6.0% | | 摊薄每股收益(GAAP) | 14.12美元 | 12.33美元 | 11.58美元 | 21.9% | | 净利润(GAAP) | 47.4亿美元 | 无 | 41.3亿美元 | 14.7% | | 运营费用(GAAP) | 91.3亿美元 | 无 | 86.6亿美元 | 5.4% | | 每股账面价值(GAAP) | 344.20美元 | 无 | 321.10美元 | 7.2% | [3] 未来展望 - 公司计划通过战略举措和可持续金融实现进一步增长,提升技术能力,专注于人工智能以简化运营和提高效率 [8] - 管理层对公司在全球银行和做市业务的未来角色持乐观态度,同时应对预期的监管压力 [8] - 公司管理层承诺持续致力于可持续融资,目标是到2030年在该领域投入7500亿美元,应对监管挑战和提高各板块效率是公司在复杂金融环境中的优先事项 [9]
高盛:中国的三件事-
高盛· 2025-04-14 14:5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因美国关税提高下调中国GDP增长预测,预计政策将加大宽松力度,但实现今年“约5%”的GDP增长目标具有挑战性,2025和2026年实际GDP增长预测分别降至4.0%和3.5% [1] - 预计中国Q2环比增长显著降低 [2] - 中国3月CPI和PPI通胀低于市场预期,美国关税上升和增长前景恶化带来进一步通缩压力,2025年CPI和PPI通胀预测分别降至0%和 -1.6% [3] - 预计Q1 GDP同比增长5.2%,3月出口和工业生产可能因出口商在美国“对等”关税前提前出货而受益,预计3月出口同比增长6%、工业生产同比增长6.3%,但3月的强劲可能是暂时的,4月在关税升级下将大幅走弱 [1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关税与经济增长 - 美国对中国商品有效关税税率升至超100%,中国对美出口可能大幅下降,预计政策加大宽松力度,“扩大财政赤字”估计从GDP的13.8%提高到14.5% [1] - 下调2025和2026年实际GDP增长预测,分别从4.5%和4.0%降至4.0%和3.5% [1] 货币政策与外汇 - 未提及相关具体总结内容 数据评论、数据预览和数据跟踪 - 预计Q1 GDP同比增长5.2%,3月出口同比增长6%、工业生产同比增长6.3%,强于市场共识预期,但3月的强劲可能是暂时的,4月在关税升级下将大幅走弱 [10] - 中国3月CPI和PPI通胀未达市场预期,分别为同比 -0.1%和 -2.5%,下调2025年CPI和PPI通胀预测,分别从 +0.4%和 -0.9%降至0%和 -1.6% [3] 团队演示材料和网络研讨会回放 - 未提及相关具体总结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