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海科技

搜索文档
北交所科技成长产业跟踪第三十三期:中央财经委定调推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关注北交所深海经济产业链企业
华源证券· 2025-07-07 16:58
报告核心观点 中央财经委定调推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2025 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预计达 11.18 万亿元,北交所存在 11 家深海经济产业链企业,同时北交所科技成长股股价有相应表现,部分行业市盈率和市值有变化,还有企业发布投资设立子公司等公告 [4] 深海科技现身《政府工作报告》,2025 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预计达 11.18 万亿元 新闻: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提出研究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等问题 - 2025 年 7 月 1 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研究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等问题,将其提升至“中国式现代化重要支撑”战略高度 [8] - 国家在深海科技产业战略部署有技术攻关、产业培育和资本对接三大突破点,如设立专项、培育领军企业、组建 500 亿投资基金等 [9] 行业:2024 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 10.54 万亿元(yoy+5.9%) - 深海定义多维度分异,资源丰富,包括金属矿产、生物和能源等 [11][18] - 2025 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及推动深海科技等新兴产业发展,相关政策为海洋经济注入动力 [13] - 2024 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 105438 亿元,同比增长 5.9%,预计 2025 年达 111782 亿元;15 个海洋产业增加值 43733 亿元,同比增长 7.5% [19][21] - 海洋经济产业链分上中下游,深海水下技术装备体系含三大核心系统 [22][26] - 2024 年中国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增加值 1032 亿元,同比增长 9.1%,预计 2025 年达 1126 亿元 [30] - 深海科技产业链延伸拓展,面临挑战也有机遇,如新兴赛道有望成增长点 [31] - 深海科技发展有作战平台、信息获取、观测监视、基础研究等方面趋势 [35] - 北交所中有 11 家深海经济产业链企业,涉及传感器、液压油缸等业务 [40] 总量:北交所科技成长股股价涨跌幅中值 -3.68% - 2025 年 6 月 30 日至 7 月 4 日,北交所科技成长产业企业少数上涨,区间涨跌幅中值为 -3.68%,上涨公司 19 家(占比 13%),云创数据等位列涨幅前五 [4] - 北证 50、沪深 300、科创 50、创业板指周度涨跌幅分别为 -1.71%、+1.54%、-0.35%、+1.50% [4] 行业:机械设备产业市盈率 TTM 中值 +4.22%至 63.4X 电子设备 - 市盈率 TTM 中值由 63.1X 降至 61.6X,0~20X 区间企业数量增至 1 家,20~30X 区间减至 2 家 [48] - 总市值由 1438.8 亿元降至 1381.2 亿元,市值中值由 25.7 亿元降至 24.2 亿元,灿能电力等市值涨跌幅居前 [48] 机械设备 - 市盈率 TTM 中值由 60.8X 升至 63.4X,各区间企业数量不变 [55] - 总市值由 1092.7 亿元降至 1062.6 亿元,市值中值由 22.6 亿元降至 21.6 亿元,七丰精工等市值涨跌幅居前 [55] 信息技术 - 市盈率 TTM 中值由 104.2X 升至 108.3X,各区间企业数量不变 [59] - 总市值由 968.4 亿元降至 941.2 亿元,市值中值由 28.3 亿元降至 27.0 亿元,云创数据等市值涨跌幅居前 [61] 汽车 - 市盈率 TTM 中值由 33.1X 降至 31.3X,20~30X 区间企业数量增至 4 家,>100X 区间减至 2 家 [64] - 总市值由 562.9 亿元降至 540.9 亿元,市值中值由 21.2 亿元降至 20.6 亿元,华洋赛车等市值涨跌幅居前 [66] 新能源 - 市盈率 TTM 中值由 38.4X 升至 38.7X,20~30X 区间企业数量增至 4 家,30~50X 区间减至 4 家 [70] - 总市值由 498.1 亿元降至 489.6 亿元,市值中值由 23.1 亿元降至 22.4 亿元,艾能聚等市值涨跌幅居前 [71] 公告:雷神科技拟与汇鼎光学等共同投资设立江苏雷欧汇鼎智能眼镜有限公司 - 广脉科技控股子公司出资 1000 万元设立全资子公司广脉智算科技(甘肃)有限公司 [74] - 创远信科获得应用于信道模拟等相关专利 [74] - 天润科技获得基于遥感数据等相关发明专利 [74] - 雷神科技拟与汇鼎光学等共同投资 1000 万元设立江苏雷欧汇鼎智能眼镜有限公司,持有 35%股权 [74]
投资策略周报:震荡中枢抬升,两个新机会-20250706
开源证券· 2025-07-06 18:13
报告核心观点 - 市场震荡中枢抬升,但仍“上有顶下有底”,结构性机会重要,除“Delta G 消费+自主可控科技+稳定型红利+黄金”外,还有“深海科技”和“次新股”两大新机会 [2][3] 震荡中枢抬升,但仍“上有顶下有底” - 对指数有效突破维持乐观判断,月线动量扭转或改变横盘窘境,金融科技板块情绪龙头或 7 月突破,成交额中枢上行加非银领涨使市场震荡中枢上移概率大 [2] - 从 DDM 视角看,不支持指数快速突破,盈利尚在磨底,盈利底不早于 3 季度末到来且本轮盈利周期弹性不大;估值构成支撑,政府部门支撑宽信用,风险偏好由稳增长政策和“稳市组合拳”支撑 [2] 深海科技——贯穿下半年的强主题机会 - “深海科技”是“底线思维”下政策确定性的交集,对应内需消费、“自主可控”科技和军工、对欧洲出口占比高三大确定性方向,在政府工作报告和中央财经委员会会议中被重视 [24][25] - 政策引入“深海科技”概念体现对相关领域持续关注,有望在“十五五”规划中提级为战略性重点领域,推动海洋经济转型升级 [29] - 深海科技产业链广且深,包括上游原材料与零部件、能源与动力系统,中游深海探测、装备制造、工程建设等,下游深海资源开发、利用等 [4] 次新股——相对经济信心提升下的风偏受益品种 - 自 2024 年 9 月起次新股重新占优,相对走势触底后中枢大幅抬升呈向上趋势 [5] - 2022 年至今次新股走势与中国相对经济及其预期相关,中国相对经济信心提升带来风偏上行,未来中期次新股将持续占优 [38] - 万得次新股指数不具备可跟踪操作性,构建开源次新股指数,扩大上市时长包含更多新经济、新产业个股,在该指数基础上叠加指标精选次新股 [5] 当下配置建议:△G 消费+自主可控科技+稳定型红利+黄金 - 配置核心思路为行业下层分散,沿“地缘风险溢价”线索追求预期差最大和国内确定性方向,配置“Delta G 消费+自主可控科技+稳定型红利+黄金” [6] - 行业配置“4+1”建议包括“内循环”内需消费、科技成长自主可控+军工、成本改善驱动、出海结构性机会、中长期底仓 [6]
海洋经济迎政策春风,上市公司加速布局深海科技
环球网· 2025-07-03 11:05
海洋经济政策与市场反应 - 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提出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加强顶层设计和政策支持 鼓励社会资本参与 [1] - 海洋经济板块表现亮眼 湛江国联水产 深水海纳水务 冰山冷热科技等超10家公司股价涨停 [1] - 海洋经济板块指数最新报2779.13点 成交金额254.28亿元 换手率2.91% 上涨公司占比27.94% [2] 海洋经济规模与发展趋势 - 2024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0万亿元 占GDP比重达7.8% [2] - 2025年一季度海洋生产总值2.5万亿元 同比增长5.7% [2] - 预计2025年海洋生产总值将突破13万亿元 其中深海科技相关产业占比超25% [3] 深海科技产业布局 - 科技部专家指出海洋科技创新是核心驱动力 深海科技为前沿领域 [2] - 青岛打造"五区一中心"战略布局 海南发展深海科技和海洋智能装备制造 [3] - 深海材料研发 深海装备制造 深海数智化应用三大领域将迎发展机遇 [3] 上市公司动态与产业链布局 - 中国船舶重工海洋防务参与多项深海领域国家重大项目 [3] - 广西柳工推进海上风电和深海工程基建商业应用 [3] - 中航光电产品应用于海洋油气勘探装备和海洋牧场等场景 [3] 产业发展建议 - 建议企业加大核心技术投入 与科研机构合作突破技术瓶颈 [3] - 应布局新兴领域 整合产业链资源 构建成熟产业生态 [3]
海洋经济迎重磅利好 概念股集体“起飞”
每日商报· 2025-07-03 07:25
海洋经济概念股表现 - 海洋经济概念股逆势爆发,深海科技、海工装备等细分赛道强势领涨 [1] - 巨力索具、神开股份、东方海洋竞价涨停,深水海纳、大烨智能、国联水产斩获20CM涨停 [1] - 海洋王、亚星锚链、冰山冷热、振华重工、中水渔业等个股涨停 [1] - 板块整体涨幅超过6%,超过20只个股涨停或涨幅超过10% [2] - 克莱特大涨超27%,深水海纳、大烨智能、国联水产斩获20CM涨停 [2] - 吉鑫科技收3天3板,东方海洋、神开股份、巨力索具、海洋王、振华重工、百洋股份等均收涨停 [2] 政策支持与行业前景 - 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指出,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强顶层设计,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1] - 会议强调做强做优做大海洋产业,推动海上风电规范有序建设,发展现代化远洋捕捞,发展海洋生物医药、生物制品 [2] -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建设全国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 [3] - 广东、上海、山东等地围绕发展海洋经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举措 [3] - 广东加快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做强石化、船舶等优势临港产业,培育壮大海洋新能源、海工装备、海洋生物医药等 [3] - 上海建设世界级船舶与海工装备产业集群,构建世界级海洋新兴产业创新生态 [3] 市场规模与增长预测 - 2025年中国海洋生产总值将突破13万亿元,深海市场规模有望达3.25万亿元 [1] - OECD预测到2030年海洋的经济价值将超过3万亿美元,相当于全球第五大经济体 [4] - 一季度海洋生产总值2.5万亿元,同比增长5.7% [4] - 深海科技相关产业占比超25%,市场规模有望达3.25万亿元 [4] - 海洋经济总量突破10万亿元,船舶工业、海洋电力等第二产业高速增长 [4] 产业链与投资机会 - 深海资源开发已具备经济性,海底石油和天然气价值居首 [5] - 重点关注勘测、开采、运输、通信四大核心领域机遇 [5] - 勘测端关注水下机器人赛道核心配套及辅助技术的卫星遥感、声纳技术垄断性企业 [5] - 开采端关注海底挖掘系统装备企业 [5] - 运输端关注船舶工业及管道运输产业 [5] - 通信端聚焦光纤光缆等通信网络搭建领域 [5] - 资金开始向深海科技、海上风电、海洋生物医药等细分领域倾斜 [5]
海洋经济再迎利好 多家上市公司已深度布局
证券日报· 2025-07-03 00:30
政策支持与市场表现 - 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提出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强顶层设计并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鼓励社会资本参与 [1] - 海洋经济板块表现活跃,湛江国联水产、深水海纳水务、冰山冷热科技等超10家公司股价涨停 [1] 海洋经济规模与增长 - 2024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0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7.8% [2] - 一季度海洋生产总值2.5万亿元,同比增长5.7% [2] - 麦哲洞察预计2025年海洋生产总值将突破13万亿元,深海科技相关产业占比超25% [3] 深海科技的战略地位 - 深海科技被列为新兴产业,与商业航天、低空经济并列,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及 [2] - 深海科技是海洋经济与科技创新的前沿领域,具有广阔发展前景和战略意义 [2] - 多地出台规划支持深海科技发展,如青岛提出打造"五区一中心",海南提出发展深海科技等新兴海洋产业 [2] 深海科技产业链机遇 - 深海装备、深海探索、深海材料研发、深海数智化应用等三大领域有望迎来发展机遇 [3] - 深海科技产业链覆盖探测、资源开发、装备制造、生态保护,技术融合催生创新产品 [4] - 产业链上市企业加速布局,从科技创新到商业落地,抢占赛道先机 [4] 企业动态与布局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海洋防务与信息对抗公司参与深海领域国家重大项目,拓展水声装备、信息电子和智能控制领域 [4] - 广西柳工控股子公司欧维姆机械提供深海工程定制化设备和锚固系统,推进海上风电、深海工程基建商业应用 [4] - 中航光电形成干湿插拔连接器、水下互连组件等产品,应用于海洋油气勘探、海洋牧场、深海潜器等场景 [5] 行业建议与生态构建 - 深海科技企业应加大核心技术投入,与科研机构合作突破瓶颈,布局海上风电、海洋碳汇等新兴领域 [5] - 需整合产业链上下游资源,促进装备制造、资源勘探、生物医药等环节协作,构建成熟产业生态 [5]
深海科技:国家战略新引擎驱动,深海产业迎1-10跨越式发展
2025-07-02 23:49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深海科技、海上风电 - **公司**:中国海防、极致股份、中科海讯、长盈通、西部材料、西部超导、宝钛、金天钛业、中船防务、中国动力、湘电股份、王子新材、中船科技、蛟龙船艇、中集集团、东方电缆、中天科技、振华重工、海兰信、中国移动、吉智股份、帝听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市场行情**:2025 年 3 月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及深海科技引发市场关注,3 月相关个股迎来第一波行情,近期中央财经委员会会议深度探讨深海经济和高质量发展方向,引发第二波行情,每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及的新方向通常当年至少有两波以上行情[2] 2. **产业特点**:深海产业具备持续性、爆发性和军民融合性,政策规划瞄准 2027 年、2035 年甚至更远,2023 - 2025 年实验论证后产品进入产业化阶段并拓展到民用领域[3][10] 3. **政策影响**:中央与地方政策协同推进,广东、上海、厦门等地发布相关文件或召开会议强调深海发展,现代海洋城市可能出台地方政策和资金支持,国家队孵化技术推动产业发展[11] 4. **产业链结构**:分为上游材料和装备、中游平台和设施、下游应用领域,下游攻防体系建设是重点,还有油气开采、深水勘探和深海养殖等[12] 5. **海上风电潜力**:全球可用海上风电资源超 710 亿千瓦,70%以上位于深远海,开发利用率不足 0.5%,中国可开发量超 12 亿千瓦,相关企业将受益[14] 6. **中游关键要素**:包括舰船、水下基础设施和无人平台,舰船承担指挥中心角色,无人平台将大规模发展[15] 7. **海底监听网与空间站**:上海计划建造 100 个海底监听网站点,国家重大基础设施冷泉生态系统研究装置已在广州启动建设,相关项目涉及环节将受益[16] 8. **水下数据中心**:以 100 个数据舱为例,相较陆地传统数据中心每年节省 1.22 亿千瓦时电量及 10.5 万吨淡水,海南计划分三期建设 137 个数据仓,有望在长三角和珠三角推广[17][18] 9. **材料推荐**:钛合金具备多种优异性能,能满足深水极端环境要求,应用于耐压壳和关键结构件,推荐西部材料、金天钛业和西部超导[19][20] 10. **声呐技术**:是水下唯一远距离传输介质,在侦察、通信、导航定位等环节广泛应用,推荐中国海防、中科海讯、吉智股份子公司帝听和长盈通[21] 11. **综合电力推进系统**:降低燃料消耗,提高推进效率,为舰船提供充足电力,符合安静性要求,受益企业有湘电股份和中国动力[22] 12. **电磁发射技术**:具有发射速度高、启动时间短等优势,是大浅深发射最佳解决方案,推荐湘电股份和王子新材[23]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1. **发展目标**:中国发展深海外洋资源集中于国家安全防护、资源探测与开发,水下防护是重中之重,目标是建立全域综合侦查及对抗能力,解决国内资源短缺问题,提升大国竞争力[1][9] 2. **与其他产业关系**:与商业航天、低空经济同级,与传统蓝色经济相互包含,是创新驱动与需求牵引关系中的关键部分[1][5][8] 3. **近期资金流向**:近期政策频出,短期资金可能向海工、深海养殖、海上风电等民用方向延伸,但长期特种方向需求更具持续性[1][6]
三叔的海洋经济生意经
格隆汇APP· 2025-07-02 19:18
中国深海经济发展现状 - 2024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0万亿元大关,占GDP比重达7.8%,增速跑赢GDP 0.9个百分点[1] - 深海科技与商业航天、低空经济并列成为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经济新引擎[3] - 深海产业转型带动普通人命运改变,如渔民转型深海矿业投资者[1][3] 国家政策支持 - 国务院《"十四五"海洋经济发展规划》补充文件投入千亿资金支持深海科技产业化[6] - 2025年目标:海洋生产总值突破13万亿元,占GDP比重超8%[7] - 地方政策密集出台: - 上海建设"国际深海创新走廊",奖励国家级创新平台3000万元[7] - 厦门计划2035年海洋经济占GDP比重不低于30%[7] - 广东打造5个千亿级、万亿级海洋产业集群[7] - 青岛推进2400亿元海洋重点项目[7] 技术突破与产业应用 - 中国拥有4块国际海底矿区,面积23.5万平方公里,富含镍钴锰等新能源车关键材料[9] - 深潜技术跻身国际第一梯队,但高端传感器等核心部件国产化率不足65%,每提升10%国产化率可减少25亿元/年外汇支出[9] - 创新应用包括: - 华为海底光缆与AI监测系统 - 中船集团海底数据中心 - 温差发电等"蓝色能源"项目[9] 核心产业赛道 - 装备制造:2030年市场规模达9212亿元,深潜器壳体、光电复合缆已全球领先,但ROV等设备国产化率不足30%,年均增长空间超12%[12] - 资源开发:全球深海采矿市场规模2030年将超300亿美元,中国掌握南海45亿立方米天然气资源[12] - 数字深海:海底数据中心散热效率比陆地高40%,海兰信等企业已布局[14] 资本市场动态 - 产业阶段类似十年前新能源赛道,处于政策+技术+应用三重驱动期[16] - 产业链布局: - 上游:西部超导钛合金、中航光电连接器 - 中游:中国船舶载人平台、申昊科技ROV机器人 - 下游:中海油服油气开发、海兰信数据中心[16] - 估值提升:中集集团全海深作业能力受追捧,欧比特等水下通信芯片企业获私募关注[16] - 预计2027年装备制造年产值达500亿元,2030年整体市场或超9212亿元预测值[16]
A股三大股指弱势收跌:海洋经济概念股爆发,两市成交超1.3万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7-02 15:21
市场表现 - A股三大股指7月2日开盘涨跌互现,上证综指跌0.09%报3454.79点,科创50指数跌1.22%报982.64点,深证成指跌0.61%报10412.63点,创业板指跌1.13%报2123.72点 [1] - 两市及北交所共1943只股票上涨,3282只股票下跌,平盘192只股票,成交总额13769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减少892亿元 [2] - 两市及北交所共有79只股票涨幅超9%,24只股票跌幅超9% [3] 行业板块表现 - 银行股活跃,建设银行、浦发银行续创历史新高,紫金银行、兰州银行等涨超1% [4] - 钢铁股午后崛起,盛德鑫泰、重庆钢铁等涨停 [4] - 海洋经济概念爆发,国联水产、獐子岛等涨停或涨超10% [4] - 有色金属震荡走高,精艺股份涨停,电工合金等涨超4% [4] - 半导体跌势明显,唯特偶、蓝箭电子等跌超6% [4] - 国防军工继续下挫,内蒙一机、恒宇信通等跌超9% [5] - 医药生物走低,海辰药业、华人健康等跌超7% [5] 机构观点 - 中原证券预计短期A股以稳步震荡上行为主,长期资金入市步伐加快形成托底力量 [6] - 英大证券认为中期市场向好趋势明显,金融支持高质量发展政策落地叠加美联储降息预期提振市场 [6] - 东莞证券表示三季度业绩端与政策端驱动增强,A股估值处于合理区间具备中长期配置价值 [6] - 申万宏源认为2026-2027年或现牛市核心区间,短期金融搭台成长唱戏,海外AI算力产业链景气延续 [7] - 信达证券预计7月市场震荡回撤但幅度可控,三季度后期或四季度有望回归牛市 [7] - 东方证券认为市场缺乏全面走强基础,短期热点仍是博弈性行为 [8]
四川大决策投顾:引领海洋强国战略的核心力量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7-02 15:09
深海科技产业概述 - 深海科技处于"政策定调→技术突破→产业放量"黄金周期,类比2024年低空经济的政策驱动初级阶段,业绩支撑性更强且属国家战略新兴产业 [1] - 深海科技具备资源、军事、科研、经济四维战略价值: - **资源维度**:全球70%重大油气发现来自水深1000+米水域,深海稀土储量或达陆地800倍,生物基因资源在医药环保领域前景广阔 [2][4] - **军事维度**:中俄美日加速深海军事化部署,美国正将深海打造为第六维战场 [2][4] - **科研维度**:深海是研究生命起源、地质演化的"天然实验室",当前探索仍处初级阶段 [2] - **经济维度**:2024年中国海洋经济总量突破10万亿元(同比+5.9%),深海科技为核心驱动力 [3][4] 政策与产业动态 - 深海科技首次列入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央财经委员会会议强调加强海洋经济顶层设计 [4] - 2024年海洋油气业产值2542亿元(同比+5.8%),原油/天然气产量分别增长4.7%/8.7% [12] 产业链分析 上游 - 基础材料需满足高强度、耐腐蚀特性,核心部件依赖高精度惯性导航+声学信标(GPS不可用) [6] - 能源系统采用半固态/全固态锂离子电池方案 [6] 中游 - 装备制造以水下机器人(UUV)为主,2023年全球UUV市场570亿元,预计2028年达850亿元(CAGR 8.32%),中国市场2021-2023年CAGR达27% [10] - 国产机械臂在耐高压密封寿命、多系统协同控制等方面与国际存在差距 [6] 下游 - 资源开发:南海深水区远景资源量240-300亿万吨油当量,天然气水合物744亿吨油当量 [12] - 海洋养殖:2023年渔业总产值1.59万亿元(同比+4.5%),海水养殖占比65.2%仍有提升空间 [13] 细分领域 1. **水下作业装备**:中国UUV市场2023年140亿元,头部企业包括中国船舶、中国重工等 [10] 2. **海工装备**:全球周期上行,振华重工、中集集团等龙头受益政策驱动 [10] 3. **海上发电**:漂浮式风电增量集中在系泊系统/浮式基础,光伏浮体结构可靠性待突破 [11] 4. **输配电设备**:2025年海风柔直换流阀预计为国电南瑞/许继电气贡献5/1.5亿元收入 [11] 5. **深海资源开发**:海洋油气持续增产,中国海油等企业为核心标的 [12][14] 6. **海洋养殖**:头部饲料企业通过技术优势抢占深远海养殖市场 [13] 投资逻辑与标的 - 核心标的:中天科技(海缆)、东方电缆(动态缆)、中国船舶(UUV)、中国海油(油气开发)等 [14]
突然爆了!多股涨停!
中国基金报· 2025-07-02 11:06
市场整体表现 - A股市场震荡调整 沪指跌0.19% 深成指跌0.52% 创业板指跌0.85% [1] - 港股恒生科技指数盘中转跌 此前一度涨超1% [4] - 恒生指数上涨0.30%至24145.29点 恒生科技指数下跌0.70%至5265.85点 [5] 板块表现 涨幅居前板块 - 深海科技概念股走强 板块涨幅4.36% 神开股份 开创国际 振华重工 巨力索具等多股涨停 [3][5] - 工程机械板块上涨2.70% 能源设备板块上涨2.30% 贵金属板块上涨1.72% [3] - 水产板块表现突出 国联水产涨19.83% 开创国际 中水渔业 百洋股份涨停 [6][7] 跌幅较大板块 - 先进封装板块下跌2.59% 通信设备板块下跌1.57% 教育板块下跌1.84% [3] - AI算力板块下跌1.90% 光模块(CPO)板块下跌2.17% [4] 个股表现 深海科技概念股 - 国联水产现价4.35元 涨19.83% 成交量2.34亿 换手率21.13% [6] - 海兰信现价20.78元 涨13.18% 成交量1.35亿 换手率20.56% [6] - 振华重工现价4.84元 涨停 成交量8056万 换手率2.43% [6] 水产板块个股 - 国联水产现价4.27元 涨17.63% 成交量2.36亿 换手率21.35% [8] - 好当家现价2.53元 涨停 成交量2.07亿 换手率14.14% [8] - 中水渔业现价8.16元 涨9.97% 成交量3061万 换手率8.37% [8] 政策与消息面 - 中央财经委员会会议强调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加强海洋科技自主创新 培育海洋科技领军企业 [9] - 领航医药生物科技计划收购区块链相关资产 股价一度飙涨239.81% 后涨幅收窄至67% [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