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互联网物流
icon
搜索文档
货拉拉第六次IPO在即:这只“闹钟股”,又要响了
搜狐财经· 2025-10-12 18:23
IPO递表节奏与模式 - 公司自2023年3月起已五次向港交所递交IPO申请,每次间隔约180天,节奏规律[1][3][4] - 前五次招股书均因未在6个月有效期内完成上市聆讯而失效[4] - 根据过往节奏预测,第六次递表可能发生在2025年10月[8][9] 反复递表的潜在战略意图 - 持续递表可向员工、投资人和市场维持“即将上市”的姿态,保持公司合规透明的形象[5] - 在一级市场,维持IPO计划有助于支撑公司账面估值,避免因缺乏潜在流动性而被迫打折[6] - 每次更新招股书都是一次免费的品牌曝光和业务故事讲述机会,有助于公司进行叙事管理[7][19][20] 对当前上市环境的考量 - 港股物流与互联网板块近两年处于低估区间,同行快狗打车上市后股价腰斩形成警示[10] - 在估值低迷的市场环境中挂牌可能意味着“打折出售”,对早期投资人造成账面损失[11] - 公司市场占有率高、现金流稳定且不急需融资,延迟上市是更为理性的选择[13][14] “递表”作为资本策略的替代价值 - 递表使公司获得“准上市公司”的身份红利,包括公开披露带来的透明度和审计合规的被动升级[12] - 此举将定价主动权掌握在公司手中,避免上市后估值由市场定价、经营波动被放大的局面[13] - 对于投资人而言,在寒冬周期“不亏钱”比“退出快”更重要,定期更新文件可维持“估值没塌”的信心[16][17] 未来动向的关键观察点 - 若2025年10月未能如期第六次递表,可能意味着公司在等待实质性的上市窗口,如港股政策调整[22] - “断档”也可能暗示公司探索其他路径,如双重上市或引入战略投资[23] - 停止递表叙事可能表明业务增长已足以维持信心,无需再依靠资本动作制造存在感[24]
货拉拉又被约谈?五闯港股生变,投诉稳居第一
搜狐财经· 2025-09-29 11:17
监管动态与公司回应 - 市场监管总局约谈公司,要求其严格遵守反垄断法,规范经营行为,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并推动平台规则和算法公平透明[1] - 公司回应称全盘接受约谈要求,立即开展整改[1] - 公司此前曾因抽佣比例高、多重收费、恶意压价竞争、货运安全等问题被多次约谈[3] 公司业务与市场地位 - 公司是互联网物流商城,业务包括同城/跨城货运、企业版物流服务、搬家、零担、跑腿等[3] - 截至2025年4月,公司业务覆盖全球14个市场,中国内地覆盖363座城市,月活司机达120万,月活用户达1400万[3] - 公司是估值曾超百亿美元的货运龙头,正第五次冲击港股IPO,并于2024年4月更新招股书[3] 用户投诉与服务质量 - 消费保平台数据显示,货运家政服务相关投诉总量为7629件,涉及金额3118.68万元,投诉解决率仅为36.53%[4] - 公司投诉量1999件,占整个货运家政服务投诉量的26.20%,投诉量比第二、三名之和(1713件)还多[6] - 近三年公司投诉量逐年上升,2025年投诉量达峰值,但解决率创新低,仅为3.39%[8] - 用户投诉问题中,“服务问题”最突出,占比高达59.59%,其次为乱收费、退款纠纷等[10] - 用户主要诉求为改善服务、解释道歉和退款,占比分别为36.24%、33.81%和30.60%[14] 具体投诉案例分析 - 消费者案例:深圳吴先生投诉司机拒绝送货导致价值2870元货物丢失,平台沟通未果,司机和平台拒绝赔偿[13][16] - 消费者案例:太原刘先生投诉货物破损,尽管有现场证据,理赔仍困难重重[16] - 司机案例:昆明罗师傅投诉因货物超高无法运输被货主取消订单并举报,平台判定司机责任扣5分,申诉后平台称人工无法干预审核结果[17][20] - 司机反馈平台接单机制与行为分挂钩,扣分导致接单成功率降低和提现延迟[20] 司机端问题与盈利模式 - 司机诟病花式会员费、抽佣高、乱扣分等问题[12] - 司机反映提现周期长,缩短时间需额外付费,存在资金风险担忧[21] - 公司营收超半数来自司机会员费和订单抽佣,佣金占中国内地货运平台服务收入百分比由2022年的51.2%上升至2024年的59.3%[22] - 公司会员等级示例:非会员抽佣15%,一级会员月费209元抽佣11%,二级会员月费499元抽佣8%,三级会员月费709元抽佣5%[22] 公司整改措施与市场估值 - 公司发布公告推动算法公开透明,承诺通过主动补贴、自动降抽佣算法为司机降本增收,并确保用户端价格一致[24] - 公司在《胡润全球独角兽榜》上的估值从2023年的900亿元降至2024年的650亿元,一年内缩水250亿元,降幅超27%[24] - IPO被视为公司品牌升级和战略转型的契机,营造健康的司机、用户及平台共生关系是关键[24]
监管多次约谈!投诉量近十万条,货拉拉港股IPO有点悬了
搜狐财经· 2025-09-24 20:20
监管合规问题 - 市场监管总局就反垄断问题约谈公司,要求其严格遵守《反垄断法》、规范经营行为、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并维护司机与消费者权益 [4] - 公司在2021至2024年间因计价规则混乱、多重收费等问题被交通运输部累计约谈10余次,并曾因修改服务协议未公开征求意见被罚款40万元,因非法客运行为被累计罚款20万元 [7] - 公司发布公告提出六大举措以重塑信任,包括杜绝数据“杀熟”、坚持“就近优先”分单(占比超90%)、自动降抽佣及AI识别风险订单等,并举办全国算法协商恳谈会签署专项协议 [7] 公司运营与市场地位 - 公司业务范围覆盖全球14个市场,在中国内地覆盖363座城市,月活司机达120万,月活用户达1400万 [8] - 公司自成立以来完成11轮融资,总额达26.6亿美元(约190亿元人民币),主要投资者包括高瓴、红杉中国、腾讯、美团等 [11] - 公司创始人周胜馥持有25.05%股权,高瓴持股9.67%,红杉中国持股4.63%,红杉资本持股4.48%,概念资本持股8.34% [12] 财务表现与估值 - 公司收入从2022年的10.36亿美元增长至2024年的15.93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24.0%,经调整后于2023年盈利3.91亿美元,2024年盈利5.01亿美元 [12] - 公司在《胡润全球独角兽榜》上的估值从2023年的900亿元降至2024年的650亿元,一年内缩水250亿元,降幅超27%,估值水平回落至2021年 [13] 用户投诉与声誉风险 - 在黑猫投诉平台上,与公司相关的投诉量高达97982条,大量投诉来自司机,涉及平台限制接单、克扣补贴、抽佣比例畸高及恶意封号等问题 [13] - 消费者投诉主要集中在服务态度差、退款纠纷、中断服务及乱收费等方面,曾有案例显示1.2公里路程被索要5400元运费,最终实付3440元 [15]
货拉拉被市场监管总局约谈 事关“反垄断合规”
扬子晚报网· 2025-09-23 19:58
监管约谈与合规要求 -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约谈公司,要求其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等法律规定,落实反垄断合规主体责任 [2] - 监管部门要求公司及时规范经营行为,公平参与市场竞争,维护货车司机、消费者等相关主体合法权益 [2] - 监管部门要求公司推动平台规则和算法公平公正、公开透明,促进行业规范健康发展 [2] 公司经营与市场地位 - 公司是一家拉货搬家跑腿发长途信息服务平台,创立于2013年,成长于粤港澳大湾区 [2] - 公司业务包括同城/跨城货运、企业版物流服务、搬家、零担、跑腿、冷运、汽车租售及车后市场服务 [2] - 截至2025年4月,公司业务范围覆盖全球14个市场,其中中国总共覆盖363座城市 [3] - 公司月活司机达120万,月活用户达1400万 [3] 历史经营问题与司机权益 - 公司近年来多次因经营管理问题被约谈,主要涉及恶意压价与抽成不透明 [3] - 平台被指通过算法压低运价,抽佣规则不透明,导致司机收入受损 [3] - 司机权益保障不足,投诉量持续攀升,问题包括接单后失约、价格不透明、纠纷处理不力等 [3] - 定价机制不合理,部分订单运费低于成本价,司机被迫"倒贴接单" [3] 已采取的优化措施 - 公司已宣布多项算法优化举措,包括公开算法规则,成立算法顾问团 [3] - 公司优化分播单和自动降抽佣算法,动态调涨低价订单运价 [3] - 公司计划2025年降低抽佣共2.3亿元,并投入近7000万元补贴司机收入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