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担

搜索文档
苏州21家“独角兽”全国排第四
苏州日报· 2025-07-19 07:58
中国独角兽企业概况 - 2024年中国独角兽企业共372家 江苏省有49家 苏州有21家 位列全国第四 较上年提升两个名次 仅次于北上深 占全省43% 位列全省第一 [1] - 苏州独角兽企业产业布局集中于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 覆盖自动驾驶 新能源 生物医药 人工智能四大核心领域 以技术原创性 产业协同性 市场全球化为核心竞争力 [1] - 苏州拥有省独角兽企业32家 省潜在独角兽企业220家 瞪羚企业486家 均位列全省第一 [1] - 苏州新晋独角兽企业包括亨通华海 登临科技 普飞科特 九识智能 [1] 苏州独角兽企业培育体系 - 苏州围绕"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上市企业"企业梯队 完善分层分类 一企一策培育体系 [1] - 企业成长得益于本地完善的创新生态和政策支持 反映出苏州在培育新质生产力方面的先发优势 [1] 亨通华海业务概况 - 国内最大海洋通信系统集成商和网络服务商 业务覆盖跨洋通信 海底观测网 水下特种缆 海上油气平台等系统解决方案 [2] - 拥有国内首个CNAS认证的海底光缆系统检测中心 北邮—海工大—亨通水下综合光网络联合实验室 同济—亨通华海工程技术研发中心等研发平台 [2] 登临科技业务概况 - 国内首个实现规模化商业落地的GPU企业 专注于全国产高性能 高性价比AI芯片研发与技术创新 [2] - 产品规模化运用于边缘和云计算应用场景 在互联网和智慧城市等多个行业领军企业量产导入 填补国内高性能GPGPU领域技术 产品及商业方面的空白 [2] 普飞科特业务概况 - 打造中国专业的大票零担网络运营服务商 形成覆盖全国一 二 三级城市稳定 高效 经济的"门到门"全直达运输体系 [2] - 在全国拥有近210多个园区 14000多条专线线路 10000多家网点及三方门店 [2] 九识智能业务概况 - 全球领先的自动驾驶科技企业 在北京 新加坡 美国设有研发及运营中心 [3] - 拥有可规模化商业应用的L4级自动驾驶全栈自研技术 提供全天候 低成本 无人化的自动驾驶产品 [3]
上半年净利预降八成!德邦股份单价下滑明显,一季度毛利率跌破4%
深圳商报· 2025-07-17 08:43
公司业绩 - 公司预计2025年半年度实现营业收入约206亿元,同比增长10%以上 [1] - 预计2025年半年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4040.09万元到5240.09万元,同比减少84.26%到87.86% [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预计2025年半年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5106.50万元到-3906.50万元,同比减少119.77%到125.84% [1] 业绩变动原因 - 业绩下滑主要受外部环境及内部经营策略调整双重影响 [1] - 行业价格下行压力导致公司单价降幅大于成本降幅,叠加资源投入的影响 [1] - 公司客户体验指标持续优化,收入连续两个季度同比实现双位数增长,市场份额稳步提升,单位成本呈下降趋势 [1] 公司背景与业务 - 公司成立于1996年,2018年在上交所挂牌上市 [1] - 公司深耕大件市场,包含全公斤段快递、零担、整车、空运、仓储与供应链和跨境等综合性业务 [1] 股权与财务历史 - 2022年3月,京东物流以89.76亿元收购德邦控股99.99%的股本权益,占比德邦已发行股本的约66.49% [2] - 2022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6.58亿元,同比大增345.37%,此后利润增速明显放缓 [2] 毛利率趋势 - 公司毛利率持续走低,2022年—2024年分别为10.19%、8.68%、7.62% [2] - 2025年一季度毛利率同比下滑37.83%至3.99% [2] 二级市场表现 - 截至16日收盘,公司股价涨0.90%,报15.73元/股,总市值160.4亿元 [3]
安能物流(09956.HK):网络整合持续推进 业绩保持增长
格隆汇· 2025-06-04 18:40
业绩表现 - 2025年一季度实现收入25.87亿元,同比+8.8%,经调整净利润2.42亿元,同比+15.9% [1] - 2025年一季度实现毛利润4.10亿元,同比+7.11%,毛利率15.8%,同比-0.26pct [2] 运营数据 - 2025年3月平均运单时长优化至65小时,遗失率下降至0.02件/十万件,投诉率减少至33.2票/十万票 [1] - 截至2025年3月底拥有超过36,000家货运合作商代理商(2024年同期约29,400家) [1] - 2025年一季度实现货量3.05百万吨,同比+5.9% [1] 收入结构 - 2025年一季度零担单吨收入850元,同比+2.8% [1] - 迷你小票与小票零担货量分别增加27.4%和12.1% [1] - 单吨增值服务收入增长至188元,同比+12.6% [1] - 单位增值服务毛利润增长至142元,同比+6.0% [2] 战略发展 - 持续优化区域结构,完善渠道布局与网点建设,提升末端服务效率与品质 [2] - 加盟制全网零担快运龙头,战略转型下盈利改善明显,规模效应释放 [2] - 加盟商生态优化推动业务量增长,服务提价及效率改善有望推动单位毛利上行 [2]
603056,7天5涨停,暴涨70%后骤然降温
第一财经· 2025-06-04 18:20
概念炒作与股价异动 - 德邦股份因"无人物流车概念"和"京东系增持"双重刺激,5月26日至6月3日股价累计涨幅超70%,7个交易日内斩获5个涨停板 [1][3] - 股价暴涨直接驱动因素为商务部等8部门发布的《加快数智供应链发展专项行动计划》,提及推广无人配送车等设施设备 [3] - 机构资金在股价拉升后撤离,5月28日、30日通过专用席位分别卖出1.54亿元、2.49亿元 [1][4] 京东系资本运作 - 京东卓风通过2022年收购及2024年8月完成德邦控股100%股权收购,间接控制德邦股份66.96%股份 [3] - 截至5月15日京东系合计持股比例达79%,5月26日行情启动时又增持96万股 [4] - 公司被市场视为京东物流在A股的唯一上市平台,赋予"物流科技资产整合载体"预期 [3] 业务基本面分析 - 2025年一季度营收104.07亿元(同比+11.96%),但净利润亏损6837.6万元(同比-173.69%),快递业务营收同比下滑11% [7] - 被京东收购后2022年净利润同比+339%,但2023-2024年营收增速放缓至15.57%、11.26%,显著低于顺丰等同行 [6] - 与京东关联交易规模持续扩大:2023年33.86亿元→2024年58.33亿元→2025年预计84.61亿元 [6] 行业竞争格局 - 德邦2024年403.63亿元营收规模远低于顺丰2844亿元,也不及圆通、韵达、申通等同业 [6] - 与京东协同的快递业务连续两年下滑:2023年27.28亿元(-11.22%)→2024年21.92亿元(-19.67%) [7] - 公司明确公告未实际应用无人驾驶物流车,相关概念不会影响业绩 [4]
概念炒作+京东增持暴涨70%,德邦股份关联交易依赖与业绩隐忧浮现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6-04 16:27
股价异动与概念炒作 - 德邦股份因"无人物流车"概念和京东系增持双重刺激,5月26日至6月3日股价累计涨幅超70%,7个交易日内斩获5个涨停板 [1][2] - 股价暴涨直接驱动因素是商务部等8部门发布的《加快数智供应链发展专项行动计划》,提及推广无人配送车等设施设备 [2] - 机构资金在5月28日、30日通过专用席位分别卖出1.54亿元和2.49亿元,显示资金撤离迹象 [1][3] 京东系资本运作 - 京东卓风2022年收购德邦股份后,2024年8月完成对德邦控股100%股权收购,间接控制公司66.96%股份 [2] - 截至5月15日,京东卓风直接持股比例达12.04%,合计持股79%,并在5月26日增持96万股 [3] - 公司被市场视为京东物流在A股的潜在科技资产整合平台,但公告明确表示未实际应用无人驾驶物流车 [2][3] 业绩表现与业务协同 - 2022年被京东收购后净利润同比增长339%,但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亏损6837.6万元,同比下滑173.69% [1][5] - 与京东的关联交易规模持续扩大,2023年、2024年分别达33.86亿元和58.33亿元,预计2025年将增至84.61亿元 [5] - 快递业务收入连续两年下滑,2023年、2024年分别为27.28亿元和21.92亿元,同比降幅达11.22%和19.67% [5] 行业竞争格局 - 德邦股份2024年营收403.63亿元,增速11.26%,规模远低于顺丰控股的2844亿元,也不及圆通、韵达、申通等同业 [4] - 公司以零担物流起家,转型缓慢导致2021年业绩下滑,目前股价长期在12-15元区间震荡 [4]
“澄清”不改资金追捧 “无人车辆”概念德邦股份走出“五连板”
新华财经· 2025-06-03 16:58
公司股价表现 - 德邦股份6月3日再度涨停 收盘价22 88元/股 连续5个交易日涨停 区间涨幅超过60% 股价创2023年1月17日以来新高 [2] - 公司近期股价异动与二级市场"无人车"概念持续火热有关 [2] 公司业务与股权结构 - 德邦股份是国内A股上市快递企业 深耕大件市场 业务涵盖全公斤段快递 零担 整车 空运 仓储与供应链和跨境等综合性业务 [2] - 公司控股股东为京东物流股份有限公司 实控人为刘强东 [2] - 京东卓风近期增持公司股份1839 69万股 占总股本1 8% 增持后京东卓风直接持股比例达11 95% 德邦控股及京东卓风合计持股比例达78 91% [4] 政策与行业动态 - 交通运输部《"人工智能+交通运输"实施意见》已完成征求意见 将加快出台 [2] - 商务部等8部门联合印发《加快数智供应链发展专项行动计划》 明确提到推动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 推广智能立体仓库 自动导引车 无人配送车等设施设备 [2] - 小马智行与广州市公共交通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将在自动驾驶汽车和出行平台业务 自动驾驶汽车后服务市场业务 自动驾驶物流运营服务等领域展开合作 [2] 公司澄清与业绩 - 公司公告澄清目前暂未实际应用无人驾驶物流车 相关热点概念不会对公司业绩产生影响 [3] - 公司自查并书面征询控股股东及间接控股股东 确认不存在应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信息 [3] - 2025年一季报显示 公司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04 1亿元 同比增长11 96% 净利润-0 68亿元 同比下降173 69% [3]
ANE(CAYMAN)INC(09956.HK):EARNINGS QUALITY IMPROVING; SHAREHOLDER RETURNS PROMISING
格隆汇· 2025-05-29 02:34
1Q25业绩表现 - 1Q25收入同比增长9%至25.9亿元人民币,毛利润增长7%至4.1亿元人民币,归母净利润增长20%至2.26亿元人民币,调整后净利润增长16%至2.42亿元人民币,调整后净利率同比提升0.6个百分点至9.4%,创季度新高 [1] - 在市场需求疲软和高基数背景下仍实现稳健利润增长,主要得益于持续优化货重结构,高毛利小件包裹(<70kg)货量同比增长27%,推动单价和毛利结构性增长 [2] 货运量结构变化 - 1Q25零担货运总量同比增长6%至304.5万吨,其中70kg以下小件货量同比大增27%,70-300kg轻货零担货量增长12% [2] - 零担货运总票数同比增长28%,平均单票重量同比下降17%至75kg,显示产品持续向轻量化转型 [2] 单价与成本分析 - 零担业务平均单价同比提升3%至850元/吨,其中运输服务单价下降2%,增值服务单价增长13%,配送服务单价上升6% [3] - 单位成本同比上升3%至715元/吨,干线运输成本下降3%但分拨成本上升3%,增值服务和配送服务单位成本分别大增39%和6%,主因轻货占比提升及仓库租金上涨 [3] - 单位毛利同比增长2%至135元/吨 [3] 产品竞争力与网络扩张 - 每10万票货损率同比下降67%至0.02,每10万票投诉量降至33.2,运单平均时效缩短7%至约65小时 [4] - 加盟商数量同比增长22%至3.6万家,反映成本与产品优势对渠道吸引力增强 [4] 现金流与股东回报 - 1Q25末现金及等价物同比增长50%至20.1亿元人民币,现金流充裕 [4] - 计划在中期业绩公布后披露分红方案 [4] 行业定位与战略 - 作为加盟制快运龙头,具备成本与服务双重优势,能根据市场需求灵活调整定价和货量增长策略 [5] - 专注轻货高毛利产品,通过有效货量驱动盈利质量提升,中长期盈利有望稳步增长 [5] 财务预测与估值 - 2025-2026年盈利预测下调4.6%和1.5%至10.1亿和12.2亿元人民币 [6] - 当前股价对应2025-2026年调整后PE为10倍和8.2倍,目标价11港元对应2025-2026年PE为11.9倍和9.7倍 [6]
中金:维持安能物流(09956)“跑赢行业”评级 目标价11港元
智通财经网· 2025-05-27 16:25
业绩表现 - 1Q25营收25 9亿元同比+9% 毛利4 1亿元同比+7% 归母净利润2 26亿元同比+20% 经调整净利润2 42亿元同比+16% 经调整净利润率9 4%同比提升0 6ppt创单季度新高 [2] - 预计2025 2026年经调整净利润10 1 12 2亿元 当前股价对应2025 2026年10 0倍 8 2倍经调整市盈率 目标价11 00港元对应11 9倍 9 7倍2025 2026年经调整市盈率 较当前股价有18 9%上行空间 [1] 货量结构 - 1Q零担货运总量304 5万吨同比+6% 其中70kg以下迷你小票货量同比+27% 70-300kg小票零担货量同比+12% [3] - 1Q零担总票数同比+28% 票均重同比下降17%至75kg [3] 单价与成本 - 1Q25零担服务总单价850元 吨同比+3% 其中运输服务单价同比-2% 增值服务单价同比+13% 派送服务单价同比+6% [4] - 1Q25单吨成本715元 吨同比+3% 干线运输单位成本同比-3% 分拨单位成本同比+3% 增值服务单位成本同比+39% 派送单位成本同比+6% [4] - 1Q25单位毛利135元 吨同比+2% [4] 产品与加盟商 - 1Q25每十万件遗失件数0 02件同比-67% 每十万件投诉票数33 2票 平均运单时长65小时同比缩短7% [5] - 1Q25末加盟商数量3 6万家同比+22% [5] 现金流与分红 - 截至1Q现金及现金等价物20 1亿元同比+50% 公司将在中期披露后续分红规划 [6]
安能物流(09956)发布第一季度业绩,经调整净利润2.42亿元 同比增加15.9%
智通财经网· 2025-05-26 19:07
财务业绩 - 公司2025年第一季度收入25.87亿元,同比增长8.8% [1] - 母公司拥有人应占利润2.26亿元,同比增长20.26% [1] - 经调整净利润2.42亿元,同比增长15.9% [1] 业务运营 - 2025年第一季度货运总量3,045千吨,同比增长5.9% [1] - 迷你小票(≤70公斤)货量同比增长27.4%,小票零担(70-300公斤)货量同比增长12.1% [1] - 总票数40,465千票,同比增长28.2% [2] 网络与服务 - 截至2025年3月底货运合作商及代理商超过36,000家,较2024年同期的29,400家显著增加 [1] - 遗失率降至0.02件/十万件,投诉票数降至33.2票/十万票 [2] - 2025年3月平均运单时长优化至约65小时 [2] 战略定位 - 公司通过高质量增长战略保持中国零担市场领先地位 [1] - 利用全国网络提供综合多元化产品服务 [1]
顺丰控股20250521
2025-05-21 23:14
纪要涉及的公司 顺丰控股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估值修复**:采用 EV/EBITDA 估值体系与国际三大同行对比,海外公司该指标在七到八倍,顺丰港股约五点几倍,A股不到七倍,报告发布时港股目标价有 30%上涨空间,A股有 20%上涨空间,中长期配置价值高[2][5] - **业务转型**:从传统快递转型综合物流,涵盖零担快运、冷链、同城配及供应链解决方案等,传统快递业务收入占比降至不到一半,建立多元化物流网络[2][6][7] - **市场定位**:以直营模式、综合服务能力和独立第三方定位闻名,核心业务集中亚洲并拓展国际市场,在亚洲物流市场有重要地位[6][7] - **发展方向**:聚焦提升运营效率、优化资源整合、拓展国际市场、创新服务模式,实现长期稳定增长[8] - **盈利预测**:预计未来两年收入复合增速约 8%,净利润复合增速达 16%,2025 年净利润 117 亿元,2026 年 137 亿元[2][11] - **成本控制**:毛利改善主要来自其他经营成本,如 2024 年相比 2023 年其他经营成本占收入比例下降超 1.4 个百分点;鄂州机场投入使用减少场地租金和集散中心数量,提高资产利用率[15] - **盈利能力**:速运业务和大件物流呈上升趋势,2024 年速运大件业务 ROE 达百分之三十几,常态化分红从 20%提升到 40%,自由现金流超 200 亿元,未来有提升空间[17] - **催化因素**:综合股东回报提升(常态化分红和股份回购注销)和加强业务一线及中高管激励,是短期和中长期催化剂[3][18]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盈利波动原因**:过去几年盈利波动因产能和投入周期与需求匹配度不稳定,现盈利能见度和现金流改善,经营和组织架构调整提升效率,国内消费改善将利好收入和盈利[4] - **细分市场策略**:零担快运市场分散,顺丰虽为第一但仅占一点几市场份额,大幅投入提升份额不现实,需自然增长[9] - **核心优势**:直营体系综合物流解决方案、独立第三方定位、全链路掌控能力、庞大客户网络;收购嘉里物流布局东南亚及“一带一路”国家,鄂州机场辐射亚洲;技术驱动,研发投入大[10] - **各业务板块收入预测**:时效件 2025 年预计增长 10%左右;经济快递预计增长 11%-12%;快运板块预计增长 12%-13%;国际供应链受关税影响大,2024 年国际快递收入超 20%增长,累计中标 100 多个海外供应链项目[12] - **国际业务前景**:积极拓展国际快递与供应链服务,适应中资企业出海浪潮,24 年累计中标 100 多个海外供应链项目,对运价或海运空运敏感度低,体现国际化网络与能力[13][14] - **资本开支影响**:鄂州机场优化航线结构、覆盖更多地区、提高时效件服务能力,替代小型分布中心,梳理转运中心提升资产利用率,使固定资本开支占收入比例下降,每年毛利率提升约 0.4 个百分点[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