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估值

搜索文档
在投行干了十几年的一些经验和感悟
梧桐树下V· 2025-08-14 00:05
投行行业概况 - 投行工作压力大、强度高,需要法律、财务、业务全方位能力,新人缺乏指导易陷入基础工作多年[1] - 行业部门划分、监管法规体系、职业技能、项目分类、人员来源及转型趋势等是入职前需掌握的基本事项[5] 投行成长学习包内容 - 包含312页《投行成长笔记》、线上课程《如何评估企业上市可行性》及定制笔记本[3][42] - 《投行成长笔记》涵盖职业规划、行业情况、行研、尽调、财务、估值、承揽等核心技能,并聚焦IPO审核重点[3] 投行核心技能框架 行业研究 - 量化思维、宏观数据、行业分工、尽调准则、财务指标分析及招股书阅读技巧是关键[8] - 招股书核心内容:概览(企业优势)、风险揭示(国内外差异)、业务与技术(行业信息)、管理层财务分析[10] - 餐饮、白酒、医药、汽车、房地产五大行业经营模式及财务指标被系统梳理[11] 承揽业务 - 资深保代分享17年经验:资本市场概况、渠道搭建(10类渠道三维度评估)、企业走访准备及协议签署要点[15][19] 尽职调查 - 信息收集、核查、分析全流程详解,12个操作环节技巧(如尽调清单用语精准、报告不拘泥模板)[24][25][26] 财务分析 - 三表勾稽关系、关键指标解读及底层逻辑,含17页东阿阿胶五年财务案例深度分析[26][28] 企业估值 - 相对估值法、绝对估值法、初创企业估值法(博克斯法:按创意/团队等无形资产分项估值)及应用场景[28][29] - 企业提升估值六路径:财务数据真实性、收入成本匹配度、业务流程财务梳理、行业政策利用等[30] IPO专项内容 审核关注重点 - 财务规范、股权问题、同业竞争、关联交易、土地房产是五大高频监管关注点[32][35] - 存在实质上市障碍的企业需提前识别并放弃[32] 企业部门协作 - 财务、销售、采购等九大部门需配合规范制度、应对问询,重点部门需优化架构及职责[35][36][38][40] 学习材料特点 - 内容占比:行研/承揽/尽调/财务/估值五章节占全书62%(每章约40页)[8] - 实操性强:案例丰富,经验来自投行保代及企业高管,语言通俗易懂[40]
Activist Carronade spots a hidden gem in Viasat's business. How the firm may unlock value
CNBC· 2025-08-09 19:57
公司业务概况 - Viasat是一家全球通信和国防技术公司 业务涵盖安全通信 全球连接以及航空航天和国防技术 公司运营两大业务板块 通信服务和国防与先进技术(DAT) [1] - 通信服务板块包括固定宽带 政府 海事和机上通信服务 DAT板块提供信息安全 网络防御 空间和任务系统 战术网络等国防技术平台 [1] - 通信业务占总营收73%和EBITDA80% DAT业务占营收27%和EBITDA20% [4] 激进投资者行动 - Carronade资本管理公司持有Viasat 2.6%股份 于7月31日致信要求公司分拆DAT业务 方式包括分拆上市或首次公开募股 [2][3] - Carronade是一家多策略投资公司 投资团队中有四人曾在Elliott Management工作 具有股东激进主义经验 [2] 业务表现与市场误解 - 公司股价表现不佳 过去1年 3年和5年分别下跌21.12% 51.56%和57.98% [4] - 市场将Viasat视为小型传统卫星公司 认为Starlink等新进入者将使其宽带业务过时并侵蚀其机上通信市场主导地位 [5] - 宽带业务确实在衰退 营收同比下降27% 但通信板块其他业务表现良好 政府业务增长25% 机上通信增长22% 海事业务增长11% [5] - 机上通信业务具有长期合同(5-10年)和高转换成本 目前服务4120架飞机 还有1600架飞机订单积压 全球仅约三分之一飞机配备Wi-Fi 市场潜力巨大 [5] DAT业务价值 - DAT业务被市场低估 具有28%的EBITDA利润率 两位数营收增长 涉及下一代国防和军民两用技术 [6] - DAT业务营收12.2亿美元 EBITDA2.85亿美元 可比公司估值在EBITDA25-80倍之间 而Viasat目前仅约6倍 [7] - Carronade模型显示DAT业务估值应在63亿至162亿美元之间 而公司当前整体企业价值约80亿美元 [8] - 通信业务营收33亿美元 EBITDA12亿美元 保守估值49亿美元 加上与Ligado Networks法律和解的10亿美元 公司总估值可能在48.93至112.49美元/股 潜在回报76%至304% [8] 管理层动向与市场反应 - 公司已表示考虑出售部分DAT业务 显示管理层可能认同Carronade的价值主张 [9] - 尽管公司营收从26亿美元增至45亿美元 EBITDA从3.44亿美元增至14亿美元 股价却从34美元跌至16美元 显示市场关注不足 [9]
企业股权融资实操手册(232页)
梧桐树下V· 2025-07-30 00:05
创投一级市场现状 - 当前创投一级市场处于下行周期,投资人和企业面临更多挑战 [1] - 二级市场形势变化和政策变化导致投资人退出预期不明朗 [1] - 企业平衡投资人和自身诉求的难度和复杂性上升 [1] 企业股权融资学习包内容 - 包含纸质资料《企业股权投融资手册》(约10万字、232页)[6][8] - 线上课程《创业公司股权分配和股权激励(基础篇)》[3] - 梧桐定制笔记本 [3] - 学习包提供7.5折优惠 [4][26] 《企业股权融资手册》核心结构 - 分为两大部分:股权融资流程实操和重点事项深入讲解 [8] - 第一部分涵盖10个关键环节:从投资人视角、商业计划书到融资谈判 [9][10] - 第二部分聚焦6个高风险点:内控体系、股权架构设计、税务风险等 [14] 股权融资流程实操要点 - 采用"一杯啤酒"比喻解析竞争优势的必要性和不可持续性 [11] - 第三节融资策划提供具体计算公式和案例,涉及股权比例计算 [12] - 第九节详解投资协议关键条款,识别"猫腻"的5个方面 [13] - 投融资比例公式:融资金额/(投前估值+融资金额)=融资比例 [13] 股权融资重点事项解析 - 通过西少爷、罗辑思维等案例剖析8个常见股权架构问题 [16] - 第四节指导企业应对投资人要求(如对赌、董事席位等)[20] - 对赌协议可基于业绩或里程碑,本质是估值调整机制 [21] - FA机构前期服务(财务整理、BP撰写等)的价值评估 [21] 手册方法论特点 - 结合企业和投资人双重视角,识别融资潜在风险 [21] - 通过案例驱动和敏感性测算(如投前估值500万元案例)[13][21] - 提供内控体系流程模板和股权转让税务风险解决方案 [14]
港股上市如何筹备?从团队搭建到企业估值的避坑指南
梧桐树下V· 2025-07-29 11:34
2024年港股IPO市场结构性复苏 - **政策红利释放**:港交所优化上市规则(如特专科技公司18C章),降低科技企业门槛,吸引生物医药、AI及新经济企业 [1] - **流动性改善**:南向资金持续流入,估值修复窗口显现 [1] - **合规挑战升级**:监管对ESG披露、关联交易、股权架构合规性要求趋严,企业上市筹备容错率降低 [1] 港股上市实训营课程内容 - **战略筹备与团队搭建**: - 分析当前IPO窗口期及科技/生物医药企业特殊通道应用 [14] - 上市小组组建(CFO/董秘/法务核心能力矩阵)及跨部门协作流程 [14] - 中介团队管理(券商/律师/审计选聘策略及协议风险条款拆解) [14] - **核心文件与估值实战**: - 招股书撰写技巧(技术壁垒包装、风险披露平衡) [14] - 估值模型搭建(港股流动性折价应对、未盈利企业估值锚定) [14] - **合规深水区突破**: - VIE架构核查清单及数据安全审查新规 [18] - 股权激励设计(跨境持股平台税务优化、归属机制防监管问询) [18] - 关联交易合规(规避"突击分红""利益输送"红线案例) [18] - **上市后价值管理**: - PR策略制定(舆情危机预案、招股书路演故事线设计) [18] - ESG报告提升估值溢价及机构投资者沟通话术 [18] - 模拟实战:招股书质询(OSS)攻防演练 [18] 主讲嘉宾背景 - **林老师**:资深港股上市公司CFO,主导两家生物医药企业香港上市,熟悉香港上市规则及公司治理 [2][3][4] - **骆老师**:竞天公诚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参与海伦司、新吉奥等香港上市项目,获ALB中国法律大奖 [5][6] - **王老师**:金杜律师事务所金融证券部合伙人,在资本市场交易及收购兼并领域经验丰富 [7] 课程报名信息 - **收费标准**:5000元/人(含午餐,不包含差旅、住宿费) [10] - **时间地点**:2025年8月2-3日,上海市区(具体地址课前一周通知) [10] - **报名方式**:扫描二维码或电话联系龙老师15309013677 [11] 课程亮点 - **顶级师资组合**:港股IPO一线操盘手(CFO+红圈所律师)亲授 [19] - **模块化实战推演**:覆盖架构设计、招股书撰写、ODI合规、PR路演等关键风险点 [19] - **趋势深度融入**:嵌入最新监管政策(如VIE新规、ESG强制披露)及估值模型适配策略 [19]
先进制造基金二度减持何氏眼科,历史计划未实施引何种猜想?
搜狐财经· 2025-07-03 16:00
公司股价表现 - 截至2025年7月2日收盘公司股价报21 82元/股较历史高点下跌逾60% [1][3] 股东减持动态 - 持股5%以上的股东先进制造产业投资基金拟减持不超过310 61万股占总股本的2%为第二次提出相同规模减持计划 [3] - 2024年11月20日先进制造基金首次披露拟减持2%股份但截至2025年3月10日计划期满未实施减持 [3] - 2023年3月限售股解禁后鹏信基金和美信基金拟分别减持不超过总股本1 7142%和4 2858% [3] 公司经营状况 - 2022年营业收入9 55亿元同比微降0 74%归母净利润0 33亿元同比大幅下滑61 55% [7] - 2024年营业收入同比下降7 56%至10 96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暴跌143 11%首次出现亏损2739 82万元 [7][8] - 三大主营业务全面承压:白内障业务收入1 57亿元同比下降23 61%视光业务收入3 65亿元同比下降5 82%屈光业务收入2 18亿元同比下降9 08% [9] 行业竞争格局 - 爱尔眼科近五年保持20%左右平均营收增速华厦眼科和普瑞眼科维持在15%上下而何氏眼科上市后出现负增长 [7] - 2024年爱尔眼科收入209 83亿元同比增长3 02%归母净利润35 56亿元同比增长5 87%显著领先同业 [8] - 2019-2023年中国民营眼科医院数量从890家增长至1609家年均复合增长率15 4%头部企业通过并购扩张挤压区域型机构 [9] 公司战略与投入 - 采用"1+N"运营模式截至2024年底拥有127家眼科服务机构 [6] - 2024年销售费用1 82亿元同比增长2 52%研发投入1810 55万元同比大幅增长43 42%呈现"双线作战"策略 [9] 行业政策影响 - 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和医用耗材集采对传统盈利模式产生深远影响人工晶体集采导致采购成本降低60%但手术价格同步下调压缩利润率 [10]
澳洲最强独角兽Canva冲刺上市,估值直逼500亿
搜狐财经· 2025-06-18 21:55
公司估值与股权转让 - 公司正测试490亿澳元(约合32亿美元)的估值,准备展开股权转让交易,可能是上市前最后一轮私募股份出售 [1] - 三位联合创始人正与少数关键股东商讨内部股份转让计划,为早期员工出让部分股份提供平台,交易规模尚未敲定 [3] - 2024年4月完成总额16亿美元的股份转让,当时估值260亿美元,低于加息前的400亿美元高点 [3] - 2023年10月展示320亿美元估值,基于未披露规模的股份转让,未募集新资本 [4] - 本次交易中联合创始人将推动以高于320亿美元估值进行股份出售,可能是作为私营企业的最后一轮融资 [4] 上市计划与行业对标 - 市场普遍预计公司将在2026年前往美国上市,但创始团队尚未确定具体IPO时间表 [4] - 一旦IPO,公司将与澳洲软件公司Atlassian看齐,后者10年前在纳斯达克上市 [4] - 公司对澳洲风投机构和基金经理影响重大,多家机构将职业履历和基金业绩押在公司表现上 [4] 投资者与收购战略 - 2024年股份转让中,高盛、Quadrant私募基金、加拿大教师养老金计划、ICONIQ Capital和Coatue Management等机构购入股份,部分早期投资者如Square Peg Capital套现 [5] - 公司最初依靠有机增长崛起,主打为小型企业和专业设计师提供设计工具 [5] - 近年来通过战略并购拓展产品线,包括收购Flourish、Kaleido、Smartmockups等公司 [5] - 2023年以10亿美元收购英国软件公司Serif,是其迄今为止最大的一笔收购交易 [5]
最新交易显示:小红书估值已达260亿美元
华尔街见闻· 2025-06-05 11:09
小红书估值飙升 - 小红书最新估值飙升至260亿美元 通过金沙江创投旗下股份交易文件显示 [1] - 估值较此前报告的200亿美元大幅增长30% 来源于GSR IV基金投资组合报告 [1] - 该基金持有小红书8.47%股份 截至3月底净资产价值24.4亿美元 其中小红书持股价值22.2亿美元 [1] - 估值突破2021年疫情期间历史峰值 为业界预期的IPO计划注入动力 [1] 市场机遇与竞争地位 - 小红书因TikTok面临美国禁令威胁而成为焦点 作为潜在替代品获得美国用户关注 [2] - 中国政府支持民营企业和放松科技行业监管 为平台带来新投资机遇 [2] 公司基本情况 - 小红书成立于2013年 由毛文超和瞿芳联合创立 [3] - 主要通过广告和电商业务获得收入 [3] 估值与市场验证 - 未上市公司估值存在较大区间 因二级市场交易为私下协商进行 [4] - 当前260亿美元估值能否在公开市场得到验证仍有待观察 [5] 投资者阵容 - 投资者包括GGV纪源资本 真格基金 天图资本 金沙江创投等 [7] - 金沙江创投管理资产规模达37亿美元 曾投资滴滴出行和地平线机器人等 [7] - GSR IV基金投资者包括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信托基金 卡内基梅隆大学等美国机构 [7] - 施罗德资本和StepStone Group管理的基金也是投资者 安大略省教师退休金计划风险投资部门确认投资 [7]
来自资深保代的投行成长笔记
梧桐树下V· 2025-05-14 13:14
投行行业概况 - 投行工作压力大、强度高,需法律、财务、业务全方位能力,新人若无指导易陷入基础工作多年[1] - 行业对新人成长路径不明确,需系统化学习资源支持[1] 投行成长学习包内容 - 包含312页《投行成长笔记》、线上课程《如何评估企业上市可行性》及定制笔记本[3][4] - 《投行成长笔记》涵盖职业规划、行业情况、行研、尽调、财务、估值、承揽等核心技能,并聚焦IPO审核重点[5] 《投行成长笔记》章节详解 基础章节(第一、二章) - 介绍投行部门划分、监管法规、职业技能、项目分类、日常工作及行业趋势[9] 核心能力章节(第三至七章,占比62%) 行业研究(第三章) - 量化思维、宏观数据、行业分工、尽调准则、行研方法及财务指标分析[12] - 招股书核心阅读部分:风险揭示、业务与技术、管理层讨论与分析[14][15] - 重点分析餐饮、白酒、医药、汽车、房地产五大行业经营模式及财务指标(如白酒行业毛利率达70%)[16][17] 承揽技巧(第四章) - 资深保代分享IPO承揽经验,包括渠道维护(10类渠道优劣势分析)、企业走访准备及协议签署要点[19][23] 尽职调查(第五章) - 信息收集与核查方法、12项尽调流程操作细节(如清单用语精准化、报告不拘泥模板)[28][29][30] 财务分析(第六章) - 三表勾稽关系、关键财务指标解读,附17页东阿阿胶五年财务案例深度分析[32] 企业估值(第七章) - 相对/绝对估值法、初创企业博克斯法(按创意、盈利模式等分项估值)及OH法[33] - 企业提升估值六路径:财务数据真实性、收入成本匹配、业务流程梳理等[34] IPO专项章节(第八、九章) 审核关注重点 - 财务规范、股权问题、同业竞争、关联交易、土地房产五大核心问题[36][39] 企业部门协作 - 财务、销售、采购等九大部门在IPO中的规范要求及问询应答准备[40][42] - 重点部门制度体系、岗位职责详解以提升沟通效率[44] 学习包附加价值 - 内容基于投行保代及企业高管实战经验,案例丰富且实操性强[44] - 线上课程《如何评估企业上市可行性》配套纸质资料提供多维学习支持[46]
极氪:上市不到一年,“纯电黑马” 为何选择私有化退市?
美股研究社· 2025-05-08 18:32
私有化交易核心信息 - 吉利汽车持有极氪65.7%股本,计划以25.66美元/股收购剩余34.4%股份实现全资控股,较公告前收盘价22.6美元溢价13.6% [3] - 收购支付方式包括现金(25.66美元/股)或换股(1极氪ADS换12.3股吉利股票,基于吉利30日均价16.14港元/股) [3] - 私有化资金将通过发行新股、现金储备及债务融资组合筹集 [4] 极氪估值分析 - 极氪2024年P/S仅0.9倍(汽车业务),显著低于蔚小理(小鹏1.5倍、蔚来1.4倍、理想1.2倍) [4][5] - 2025年极氪+领克新能源车目标销量50万辆(实际预估40万辆),汽车业务估值进一步降至0.4-0.5倍 [7] - 上市首日股价28美元(IPO价21美元),但后续估值持续走低,当前股价反映市场认可度下降 [4][6] 极氪经营问题 - 资产结构异常:固定资产仅30亿(占总资产<10%),远低于理想(221亿)、蔚来(258亿)、小鹏(115亿),主要依赖吉利代工 [8] - 资产负债率1.31倍为行业最高之一,含大量应付关联方款项(支付吉利生产费) [8] - 现金流仅90亿,显著低于小鹏(420亿)、理想(超1000亿)、蔚来(419亿) [15] 产品竞争力变化 - 爆款车型极氪001月销从1.4万辆(2024年6月)骤降至0.3万辆(2025年3月),007车型月销从1万降至0.5万 [12] - 三电优势被小米SU7、小鹏P7+等竞品追赶,智驾能力始终未突破 [12][13] - 领克900插混SUV(定价28.99-39.69万)成新爆款,上市3天大订破3万台,可能反超极氪销量 [10] 品牌战略矛盾 - 领克燃油车占比仍达40%-50%,与规划的新能源品牌定位冲突 [10] - 领克未按规划聚焦小型纯电/中型混动,反而推出大型插混SUV领克900,造成产品线重叠 [9][10] - 关联交易复杂(三电/研发收入占比高)导致市场估值折价 [8] 私有化战略考量 - 吉利拟通过私有化解决内部资源协同问题,减少重复投入 [15] - 全资控股后便于操刀改革,但短期需支付162亿RMB(占吉利现金流37%),存在融资压力 [16] - 领克保留燃油车业务反映吉利仍需传统业务现金流支持新能源转型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