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城/跨城货运
搜索文档
晒算法、降抽佣、增权益,货拉拉的监管“投名状”是IPO的诚意还是代价?
36氪· 2025-10-29 16:05
上市申请与市场地位 - 公司以“拉拉科技”为上市主体,由高盛、美银证券和摩根大通保荐,第五次更新招股书后再度申请港交所上市 [1] - 公司是2025年上半年全球闭环货运GTV最大的物流交易平台,市场份额高达53.3%,同时也是全球同城物流交易平台和月活商户最多的平台 [2] - 截至2025年上半年,平台促成订单超过4.55亿笔,全球货运GTV达55.36亿美元,拥有平均月活商户约1970万个、司机约200万名 [1] 财务表现与增长趋势 - 2025年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31.9%至9.35亿美元,净利润增长32.6%至2.44亿美元 [1] - 2022年至2024年,年度营收从10.36亿美元增长至15.93亿美元,净利润从-4909.1万美元转为盈利4.34亿美元,呈现稳健扩张和盈利改善趋势 [2] - 2025年上半年经营利润为2.67亿美元,经营利润率28.5%,经调整净利润为2.72亿美元,同比增长27.7% [1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持有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6.81亿美元,现金流状况健康 [12] 业务多元化与增长驱动力 - 2025年上半年中国境内多元化物流服务收入占比达40.1%,较2024年同期增长近10个百分点 [2][11] - 增长得益于新开拓的跑腿业务、零担、企业版物流等多元化业务以及海外业务的贡献 [2] - 公司预计2025年全年包裹量在388亿至401亿件区间,同比增长14%至18% [11] 监管环境与平台生态调整 - 公司面临监管压力,被指存在随意调整运营规则、侵害从业人员权益等问题,并多次被约谈 [4][6] - 为应对监管,公司发布算法公开透明公告,承诺定价不“杀熟”,并加大订单补贴和降抽佣力度 [5] - 2025年以来平台拼车、用户出价订单抽佣比例平均降低6%,长里程订单抽佣比例平均降低4%,预计全年降低抽佣共2.3亿元 [5] - 公司投入不少于5000万元用于低流水司机减佣卡折扣,并将职业伤害保障试点扩至17省市,覆盖平台80%以上司机 [5] 商业模式挑战与盈利能力影响 - 国内市场变现率从2023年的10.3%微跌至2025年上半年的9.2%,导致收入减少近5000万美元 [6] - 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为52.3%,较上年同期的59.4%下降7.1个百分点,反映了平衡各方利益带来的成本压力 [6] - 海外市场变现率高达15.9%且持续提升,但2025年上半年收入占比仅9.5%,尚难对冲国内市场压力 [7] 国际化战略与长期增长潜力 - 全球业务覆盖14个市场超过400个城市,包括东南亚、拉美等多个地区 [9] - 2024年境外同城公路货运市场规模约为中国市场的三倍,东南亚及拉美市场GTV为1243亿美元,预计以4.1%的复合年增长率增至2029年的1517亿美元 [9] - 全球公路货运数字化渗透率偏低,2024年仅2.4%通过数字平台完成,预计2029年将达到3.4%,为公司提供巨大增长空间 [11] - 在海外市场采取因地制宜策略,如在东南亚先专注两轮车配送再拓展四轮车服务,提高拓展成功率 [10] 资本背景与发展历程 - 公司在2015至2021年间获得顺为资本、高瓴资本、红杉中国等累计8轮融资 [3] - 主要股东包括高瓴、红杉、腾讯、中国平安、美团等,资本背书支持了早期增长并印证了市场对其商业模式的认可 [3]
货拉拉六度冲击港交所:上半年收入增长三成 变现率持续下降
南方都市报· 2025-10-29 03:36
上市进程与财务表现 - 公司第六次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保荐机构为高盛、美银证券和摩根大通 [1] - 2025年上半年全球交易总额(GTV)达59.67亿美元,同比增长17.7% [1] - 2025年上半年实现收入9.35亿美元,同比增长31.8%,净利润为2.45亿美元,同比增长33.3% [1] - 公司自2020年至2024年总收入持续增长,分别为5.29亿美元、8.45亿美元、10.36亿美元、13.34亿美元和15.93亿美元 [4] 业务规模与运营数据 - 2024年平台促成已完成订单超过7.79亿笔,全球货运GTV达102.74亿美元 [3] - 2024年平均月活商户约1670万个,平均月活司机约170万名 [3] - 2025年上半年平台促成已完成订单超过4.55亿笔,全球货运GTV达55.36亿美元 [3] - 2025年上半年平均月活商户约1970万个,平均月活司机约200万名 [3] - 截至2025年6月30日,业务遍布全球14个市场超过400个城市 [3] 业务构成与市场分布 - 公司从事同城/跨城货运、企业版物流服务、搬家、零担、汽车租售及汽车后市场服务的网络货运平台 [3] - 中国境内收入主要由货运平台服务、多元化物流服务及增值服务构成 [4] - 2024年来自境外市场的收入占总收入超过9.3% [3] 盈利状况与变现策略 - 公司在2020年至2022年录得净亏损,主要因规模及地域扩张、用户增长及产品创新方面持续大额投资 [5] - 2023年及2024年分别录得净利润9.73亿美元和4.34亿美元,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2.45亿美元 [5] - 盈利改善主要受网络效应、有效的变现策略、收入来源增加及经营效率提升推动 [5] - 中国内地货运平台服务变现率由2023年的10.3%微跌至2024年的9.6%,2025年上半年进一步降至9.2% [5] - 境外市场货运平台服务变现率持续增长,从2022年的14.6%提升至2024年的15.9%,2025年上半年为15.9% [5] - 境外市场变现率较高归因于有利市场态势带来的更好定价能力及战略聚焦高变现潜力客户 [5][6] 监管环境与公司承诺 - 公司近年来被交通运输新业态协同监管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多次约谈,涉及运营规则调整、从业人员权益及安全稳定风险等问题 [7] - 公司发布公告首次公开核心算法规则,承诺平台定价不做数据优势“杀熟”算法,并加大订单补贴和降抽佣力度 [7] - 2025年平台拼车、用户出价订单抽佣比例平均降低6%,100公里以上长里程订单抽佣比例平均降低4%,预计全年降低抽佣共2.3亿元 [7] - 市场监管总局约谈公司要求落实反垄断合规主体责任,公司回应将立即开展整改,依法合规经营 [8] 股东背景与融资历史 - 公司于2013年创立,在2015年至2021年相继获得累计8轮融资 [3] - 主要股东包括高瓴、红杉资本、概念资本、顺为资本、清流资本,股东还包括腾讯、中国平安、美团等 [3]
货拉拉六度冲击港交所:上半年收入增长三成,变现率持续下降
南方都市报· 2025-10-29 00:04
上市进程与财务表现 - 公司第六次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保荐人为高盛、美银证券和摩根大通 [1] - 2025年上半年全球交易总额(GTV)达59.67亿美元,同比增长17.7% [1] - 2025年上半年实现收入9.35亿美元,同比增长31.8%,净利润为2.45亿美元,同比增长33.3% [1] - 公司于2023年实现扭亏为盈,2023年及2024年分别录得净利润9.73亿美元和4.34亿美元 [5] 业务规模与运营数据 - 截至2025年6月30日,业务遍布全球14个市场超过400个城市 [3] - 2024年平台促成已完成订单超过7.79亿笔,全球货运GTV达102.74亿美元 [3] - 2025年上半年平台促成已完成订单超过4.55亿笔,全球货运GTV达55.36亿美元 [3] - 2025年上半年平均月活商户约1970万个,平均月活司机约200万名 [3] 收入构成与历史增长 - 中国境内收入主要由货运平台服务、多元化物流服务及增值服务构成 [4] - 总收入从2020年的5.29亿美元增长至2024年的15.93亿美元 [4] - 2024年来自境外市场的收入占总收入超过9.3% [3] 市场变现策略 - 中国内地货运平台服务变现率由2023年的10.3%微跌至2024年的9.6%,2025年上半年进一步降至9.2% [6] - 境外市场货运平台服务变现率持续增长,从2022年的14.6%提升至2024年的15.9%,2025年上半年维持在15.9% [6] - 国内变现率下降部分原因是公司自2024年起调减了选定订单类型的佣金率 [6] - 境外市场变现率较高归因于有利的市场态势和更好的定价能力 [6] 监管环境与公司承诺 - 公司被交通运输新业态协同监管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多次约谈,涉及运营规则调整、从业人员权益保障等问题 [7] - 公司发布公告承诺平台定价不做数据优势“杀熟”算法,并加大订单补贴和降抽佣力度 [7] - 2025年平台拼车及用户出价订单抽佣比例平均降低6%,100公里以上订单抽佣比例平均降低4%,预计全年降低抽佣共2.3亿元 [7] - 市场监管总局约谈公司要求落实反垄断合规主体责任,公司回应将立即开展整改并依法合规经营 [8] 公司背景与股东结构 - 公司于2013年创立,是一家从事同城/跨城货运等服务的网络货运平台 [3] - 在2015年至2021年间相继获得累计8轮融资,主要股东包括高瓴、红杉资本、腾讯、中国平安、美团等 [3]
货拉拉又被约谈?五闯港股生变,投诉稳居第一
搜狐财经· 2025-09-29 11:17
监管动态与公司回应 - 市场监管总局约谈公司,要求其严格遵守反垄断法,规范经营行为,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并推动平台规则和算法公平透明[1] - 公司回应称全盘接受约谈要求,立即开展整改[1] - 公司此前曾因抽佣比例高、多重收费、恶意压价竞争、货运安全等问题被多次约谈[3] 公司业务与市场地位 - 公司是互联网物流商城,业务包括同城/跨城货运、企业版物流服务、搬家、零担、跑腿等[3] - 截至2025年4月,公司业务覆盖全球14个市场,中国内地覆盖363座城市,月活司机达120万,月活用户达1400万[3] - 公司是估值曾超百亿美元的货运龙头,正第五次冲击港股IPO,并于2024年4月更新招股书[3] 用户投诉与服务质量 - 消费保平台数据显示,货运家政服务相关投诉总量为7629件,涉及金额3118.68万元,投诉解决率仅为36.53%[4] - 公司投诉量1999件,占整个货运家政服务投诉量的26.20%,投诉量比第二、三名之和(1713件)还多[6] - 近三年公司投诉量逐年上升,2025年投诉量达峰值,但解决率创新低,仅为3.39%[8] - 用户投诉问题中,“服务问题”最突出,占比高达59.59%,其次为乱收费、退款纠纷等[10] - 用户主要诉求为改善服务、解释道歉和退款,占比分别为36.24%、33.81%和30.60%[14] 具体投诉案例分析 - 消费者案例:深圳吴先生投诉司机拒绝送货导致价值2870元货物丢失,平台沟通未果,司机和平台拒绝赔偿[13][16] - 消费者案例:太原刘先生投诉货物破损,尽管有现场证据,理赔仍困难重重[16] - 司机案例:昆明罗师傅投诉因货物超高无法运输被货主取消订单并举报,平台判定司机责任扣5分,申诉后平台称人工无法干预审核结果[17][20] - 司机反馈平台接单机制与行为分挂钩,扣分导致接单成功率降低和提现延迟[20] 司机端问题与盈利模式 - 司机诟病花式会员费、抽佣高、乱扣分等问题[12] - 司机反映提现周期长,缩短时间需额外付费,存在资金风险担忧[21] - 公司营收超半数来自司机会员费和订单抽佣,佣金占中国内地货运平台服务收入百分比由2022年的51.2%上升至2024年的59.3%[22] - 公司会员等级示例:非会员抽佣15%,一级会员月费209元抽佣11%,二级会员月费499元抽佣8%,三级会员月费709元抽佣5%[22] 公司整改措施与市场估值 - 公司发布公告推动算法公开透明,承诺通过主动补贴、自动降抽佣算法为司机降本增收,并确保用户端价格一致[24] - 公司在《胡润全球独角兽榜》上的估值从2023年的900亿元降至2024年的650亿元,一年内缩水250亿元,降幅超27%[24] - IPO被视为公司品牌升级和战略转型的契机,营造健康的司机、用户及平台共生关系是关键[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