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光储充一体化
icon
搜索文档
2025年中国光储充一体化超充站行业发展背景、市场现状及未来趋势研判:政策支持下,光储充一体化超充站加速落地[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5-14 09:17
光储充一体化超充站行业概述 - 光储充一体化是光伏+储能+充电模式的新型电力系统,通过电力电子技术集成光伏、储能和充电桩,形成"源网荷储"协同体系[1][2] - 该模式通过光伏发电优先供给充电桩,余电存储于储能电池,并在充电高峰时段与市电协同供电,实现能源价值最大化[2] - 相比传统充电站,具有多能互补、节能环保、削峰填谷等优势,可减轻电网压力并提高能源转化效率[4] 行业发展背景 -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2024年产销量分别达1288.8万辆和1286.6万辆,同比增长34.4%和35.5%,渗透率达40.9%[6] - 截至2024年底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3140万辆(占总量的8.9%),其中纯电动车占比70.34%[8] - 充电基础设施同步扩张,2024年全国充电桩总量达1281.8万台(同比+49.1%),全年新增422.2万台[10] 市场现状 政策支持 - 国家层面政策包括《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关于进一步构建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的指导意见》等,明确支持光储充放多功能综合一体站建设[13] - 地方政策如福建省对"光储充检"示范站给予单站50万元补助,目标2025年建成200个[13] 市场规模与建设 - 2024年中国光储充一体化市场规模57.8亿元,占全球51%份额[16] - 江苏省截至2025年3月已落地320个项目,其中工业园区占比65%[18] - 典型项目分布在全国七大区域,包括北京大运村、上海嘉定区、东莞南城等示范站点[20] 企业竞争格局 - 阳光电源、华为数字能源、特来电等国内企业在系统集成与设备制造环节占据主导地位[21] - 特斯拉通过V2G技术和超级充电网络布局高端市场,形成差异化优势[22] - 行业呈现头部企业主导、跨界玩家崛起、区域差异化的竞争特点[22] 未来发展趋势 - 技术突破方向包括光伏发电效率提升、储能系统稳定性增强、超充和V2G技术成熟[24] - AI与物联网技术将推动智能化升级,加速行业向智能融合时代发展[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