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纤制造业
搜索文档
三季度苏州第二产用电强势回升
苏州日报· 2025-10-28 08:33
江苏省全社会用电量 - 前三季度江苏省全社会用电量达6737.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3% [1] - 第三季度用电量达2684.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9%,占前三季度用电总量近四成 [1] 苏州市工业用电表现 - 第三季度苏州市第二产业用电量明显回升,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用电量突破6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5% [1] - 高技术及装备制造业用电量增速超过当季制造业平均水平 [1] - 一家光纤制造企业第三季度用电量同比增长超过16%,海外光纤发货量同步增长32% [1] 用电量增长驱动因素 - 7、8月份高温天气导致空调负荷拉动全社会最大用电负荷屡创新高 [1] - 数字经济浪潮下,算力基础设施加快布局,智能制造保持强劲发展态势 [1]
中国重拳出击,反制美国霸权港口费,打出贸易正义组合拳
搜狐财经· 2025-10-05 10:20
美国海运收费政策核心内容 - 自10月14日起,针对在中国建造或运营的船只停靠美国港口征收高额费用,每净吨最高可达140美元 [1] - 一艘排水量10万吨的货船单次停靠可能承担高达140万美元的额外成本 [1] - 政策试图将“中资经营者”和“中国建造”的船舶,以及使用中国船舶的非中资航运公司均纳入收费范围 [2] 中国企业的应对措施与影响 - 中国远洋海运集团在8月中旬调整航运路线,将12条原定停靠洛杉矶港的航线分流至墨西哥恩塞纳达港和加拿大鲁珀特王子港 [1] - 航线调整增加了36小时中转时间,但带来了22%的成本节约 [1] - 中远海运上半年财报显示,其拉美航线业务增长11.9%,亚洲内部航线增长5.2,有效抵消了美国航线收缩的负面影响 [5] 中国的反制措施 - 中国于9月29日修订《国际海运条例》,新增第四十八条,授权政府对实施歧视性措施的国家采取反制行动 [2] - 反制手段包括收取特别费用、限制港口准入以及切断国际海运数据信息获取渠道 [2] - 数据限制被视为极具威慑力的措施,可能使美资企业的订舱、报关、到港通知等流程面临瘫痪风险 [3] 对美国港口及供应链的直接影响 - 9月第一周,美国长滩港的集装箱处理量同比暴跌41%,码头工人的加班时长缩减了60% [3] - 美国港口协会预测,若中国船舶停靠量持续下降,到2026年美国港口收入可能减少120亿美元,并冲击23个州的约15万个就业岗位 [3] - 美国农业事务联合会预计,大宗农产品出口运输成本可能激增25%,每年将额外增加3.7亿至9.3亿美元的支出 [9] 全球供应链格局重塑 - 深圳盐田港近四分之一的货流量原目的地为美国,如今新增了12条前往欧洲和东南亚的航线 [5] - 秘鲁钱凯港将于2024年11月开港,能够停靠18000标准箱的超大型集装箱船,为南美货物提供无需经美国中转的新路径,可节省两到三周运输时间 [7] - 全球航运联盟正优化租船结构、重新设计挂靠港口,探索通过加拿大、墨西哥港口中转再进入美国内陆的新路线 [10] 成本转嫁与通胀压力 - 汇丰银行估算,中远海控及东方海外国际可能面临约20亿美元的额外成本 [9]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研究表明,航运成本每上涨10%,美国通胀率将上升0.3个百分点,若政策全面实施,美国家庭年支出可能增加2300美元 [9] - 中国对四家美国光纤企业加征关税,其中对德拉克通信加征78.2%的关税,将康宁公司的税率提高至37.9% [9] 企业层面的战略调整 - 微软将750亿美元年度投资的40%转向欧洲数据中心建设 [11] - 行业策略从传统的成本考量转向构建系统韧性,以应对制度性冲击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