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服务业
搜索文档
《中国农业企业ESG发展报告2025》在京发布
新华财经· 2025-11-20 16:32
报告发布概况 - 《中国农业企业ESG发展报告2025》于11月19日在北京正式发布 [1] - 发布会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指导、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主办 [1] 行业ESG发展现状 - 农业企业可持续信息披露整体呈现“稳健发展、梯度分化”特征 [1] - 行业平均披露率达75.2%,头部企业接近全覆盖 [1] - 企业可持续实践水平呈“中间大、两头小”分布格局,整体处于“进取阶段” [1] - 行业间存在差异,农业服务业、乳制品行业表现领先,渔业、林草业有较大提升空间 [1] 报告价值与专家评价 - 报告构建了具有农业行业特色的评价与诊断框架 [2] - 全面呈现了企业在信息披露、治理提升、绿色发展和乡村振兴等方面的进展和短板 [2] - 为政策制定和企业管理提供了可操作的参考工具 [2] - 对服务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农业强国建设具有实践价值和决策参考意义 [2] 企业实践与未来方向 - 中国圣牧、新希望六和、佳沃集团等企业代表分享了绿色低碳转型、乡村振兴协同等实践体会 [2] - 报告建议实施差异化的披露引导与能力建设 [1] - 建议加强关键薄弱环节的规范指引与激励约束,推进行业协同与资源整合 [1] - 报告为监管部门完善政策、金融机构开展绿色投融资、企业提升治理能力提供了重要依据 [2]
《中国农业企业ESG发展报告2025》发布 农业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潜力加速释放
证券时报网· 2025-11-20 11:01
从企业发展阶段来看,41%的企业进入优秀阶段,已构建ESG深度整合能力,具备可持续转型的系统化 基础;38%的企业处于进取阶段,虽建立基础的ESG管理体系,但在治理架构和战略协同层面存在明显 瓶颈;17%的企业处于发展阶段,需强化目标量化与资源匹配机制;另有4%的企业仍处于起步阶段, 其ESG风控体系尚未有效覆盖核心风险维度。 从关键议题看,样本企业在不同议题上的表现不均衡。环境议题中,水资源和海洋资源管理得分最高, 但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生态系统维护仍是普遍短板;社会议题中,消费者和最终用户权益保护表现突出, 而在乡村全面振兴领域的投入相对不足且同质化明显;治理议题中,识别和应对可持续风险的尽职调查 得分领先,但利益相关方沟通机制与反不正当竞争实践仍有较大完善空间。 从管理效能看,样本企业之间分化也较为明显。头部企业在治理架构、战略嵌入、风险管控等环节已基 本形成标准化的ESG管理体系,而不少中小企业在目标量化、流程规范等方面仍显薄弱。例如,乳制品 行业在食品安全与质量监管方面的严格程度明显高于其他行业,集中式监管与较高行业集中度共同促成 了统一而稳定的治理标准。与此同时,企业在风险覆盖、机遇捕捉和长期影响识别 ...
中经评论:做强农业服务业是个重大命题
经济日报· 2025-09-17 08:02
农业服务贸易的重要性 - 农业服务贸易是提升农业强国地位的关键因素 荷兰凭借领先的养殖技术、成熟园艺农业和强大农业服务业成为世界第二大农产品出口国[1] - 发展农业服务贸易可增强发展中国家产业链韧性 帮助应对市场波动[1] - 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农产品贸易国存在贸易逆差 需通过"以服务带产品"模式提升农业软实力[1] 农业与服务业融合价值 - 农业与服务业深度融合推动价值链跃迁 美国农业劳动力仅占2% 但农业服务劳动力占比超10% 贡献高附加值[1] - 农业产业链微笑曲线两端依赖服务业 需促进资本、技术、标准、人才向服务环节集聚[1] - "硬产品+软服务"是跨国农业企业成功核心 拜耳、科迪华等企业重视研发、营销及金融保险信息服务[2] 中国农业服务业现状 - 行业存在起步晚、规模小、产业不完整问题 历史上以公益性服务为主未能形成大产业[2] - 近年政策与市场驱动下快速发展 服务主体达109.4万个 服务小农户9400多万户 覆盖面积21.4亿亩次[2] - 农业科技实力居世界第一方阵 但现代化水平不足 主因包括分散经营和资源共享利用率低[2] 行业发展路径 - 需深入田间地头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 通过农资集中采购、农机共享、要素优化帮助小农户降本增效[3] - 当前农业服务贸易规模偏小且以中低端为主 需重点发展数字农业技术转化和市场优势培育[3] - 推动从"卖产品"向"卖服务"转型 实现全环节提升、全链条增值、全产业融合[3] 政策与产业方向 - 做强做优农业服务业被列为"十五五"时期重要农业命题[2] - 需优化农产品贸易布局 实施进口多元化战略 促进特色农产品出口同时重点发展服务贸易[3] - 提升农业服务企业国际话语权 培育市场主体力量[3]
做强农业服务业是个重大命题
经济日报· 2025-09-17 06:14
农业服务的重要性与战略意义 - 农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农业服务,推动服务业同农业深度融合有助于农业价值链向更高水平跃迁 [1] - 农业要强,农业服务必须强,农业强国大多是农业服务贸易强国,例如荷兰凭借领先的养殖技术、成熟的园艺农业模式和强大的农业服务业成为世界第二大农产品出口国 [1] - 美国作为世界第一大农产品出口国,其农业劳动力仅占总劳动力的2%左右,但为农业提供服务的劳动力占比超过10%,这是其农业附加值高的重要原因 [2] - 农业产业链是一个有机整体,微笑曲线的两端都离不开农业服务业,促进资本、技术、标准、人才向服务环节集聚有助于提升农业生产效益和保障重要农产品供给 [2] 中国农业服务业的现状与挑战 - 中国农业服务业起步晚、规模小、产业不完整、竞争力不足,过去长期以公益性服务为主,未能成为大产业 [3] - 近年来在政策引导和市场驱动下,农业服务业飞速发展,从单一服务向多层次服务、从单一环节向全产业发展,全国农业社会化服务主体达109.4万个,服务小农户数量达9400多万户,服务面积为21.4亿亩次 [3] - 中国是世界第二大农产品贸易国,但进口额远大于出口额,存在“大进”难“出”的问题 [1] - 当前中国农业服务贸易规模不够大,结构上仍以中低端为主 [4] 农业服务的发展模式与成功案例 - “硬产品+软服务”是农业企业成功的秘诀,硬的方面指农业投入品和产出品,软的方面指农业技术、标准等配套服务 [2] - 分析拜耳、科迪华等跨国企业的发展史,均离不开对农业服务的重视,包括研发、营销及相关金融、保险、信息服务等 [2] - 发展农业服务业需要到田间地头找答案,通过帮助农民和新型经营主体解决难题来赢得市场,应量身定制农业技术、信息、金融等综合解决方案 [3] - 通过农资的集中采购、农机的共享利用、要素的优化组合,可以帮助小农户降本增效 [3] 农业服务的发展方向与机遇 - 发展农业服务贸易可以提升中国农业软实力,以服务带产品,并提升应对市场波动的能力 [1] - 以服务为牵引,把数字农业领域的技术积累转化为市场优势,培育农业服务贸易的主体力量,提升相关企业的国际话语权 [4] - 农业将由“卖产品”向“卖服务”转变,实现全环节提升、全链条增值、全产业融合 [1][4] - 做强做优农业服务业是“十五五”时期的重要农业命题 [3]
聚象生活助力农业现代化推动共享农庄产业发展
搜狐网· 2025-05-08 16:35
农业现代化与组织方式 - 美国农业现代化核心在于强大的产业支持体系 农业服务业就业人数占总人口17%-20% 而农民仅占1%多 [1] - 中国农业面临从业人员老龄化挑战 2亿多农户中60岁以上占比超24% 平均年龄达50岁 [3] 中国农业发展需求 -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迫切 需推进农资供应、技术推广、农机作业等七大服务领域的社会化和专业化 [3] - 行业需为农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全链条服务保障 覆盖疫病防治、金融保险、储运销售等环节 [3] 聚象生活业务模式 - 公司通过"旅游+"、"生态+"模式推动农文旅融合 与政府合作开发乡村旅游合作社及联营企业 [5] - 共享农庄项目结合美丽乡村建设 融入农文旅融合小镇规划 为会员创造收益并赋能乡村振兴 [7] 政策支持与战略规划 - 国家和省级政策为农业投资提供支持 公司以农业投资为抓手推进供给侧改革试点 [7] - 未来将深化共享投资模式 按"一带一村一园"布局整合特色资源 提供更全面投资服务 [7] 行业影响与发展愿景 - 公司创新模式推动农业产业升级 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力 [7] - 计划持续深耕农业领域 引领投资潮流并助力实现农业现代化目标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