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农作物育种
icon
搜索文档
黄三角农高区已累计培育耐盐碱作物新品种(系)68个
齐鲁晚报网· 2025-07-25 18:58
耐盐碱藜麦育种项目成果 - 黄三角农高区将耐盐碱作物生物育种作为核心工作并取得积极成效 [1] 生物育种创新体系 - 建成7个生物育种创新平台包括耐盐碱作物种质资源库、院士工作站、盐碱地生物育种实验室等 [3] - 构建三级耐盐碱作物育种技术体系涵盖实验室分子设计育种、人工模拟环境育种加速、温室田间测试鉴定 [3] - 组建9支育种领域核心攻关团队汇聚204名高水平研究人员覆盖粮食作物、油料作物、纤维作物等多研究方向 [3] 育种成果 - 累计培育耐盐碱作物新品种(系)68个其中已审定品种20个 [3] - 采用"以种适地"和"以地适种"相结合策略加速科研攻关 [3] 成果转化与产业应用 - 建成4大特色专业园区包括智慧农机创制园、大健康及功能性食品产业园等聚焦盐碱地特色主导产业 [4] - 推进酸枣全价开发、菊芋精深加工、肉苁蓉精深加工等6个高技术产品产业化项目 [4] - 创新"国家盐碱地中心+试验基地+示范推广基地+规模种养"成果推广模式 [4] 未来规划 - 加强科技创新平台与人才队伍建设深化育种技术研究与品种培育 [4] - 加快成果转化与产业融合扩大示范推广与合作交流 [4]
影响市场重大事件:陈茂波表态,香港金管局将尽快处理稳定币牌照申请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17 07:03
香港稳定币监管 - 香港金管局将在《稳定币条例》生效后尽快处理牌照申请 以支持合资格申请人开展业务 [1] - 稳定币凭借可编程特性可推动金融服务自动化和智能化 市场需求预计进一步增长 [1] 创新药审批优化 - 国家药监局拟将创新药临床试验审评审批时间压缩至30个工作日 重点支持国家重点研发品种和全球同步临床试验 [2] 外资看好中国民企 - 高盛列出中国"十巨头"民企组合 包括腾讯、阿里等10家公司 总市值1.6万亿美元 占MSCI中国指数42%权重 [3] - 该组合日均交易额达110亿美元 涵盖人工智能、新消费等经济主题 [3] 外贸形势分析 - 5月中国货物进出口总额增长2.7% 出口增长6.3% 产业高端化智能化推动产品结构升级 [4] - 外贸综合优势明显 高水平开放将继续支撑稳健发展 [4] 企业创新支持 - 工信部正在制定培育独角兽企业政策 同时加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支持力度 [5] 量子计算突破 - 首款千比特超导量子计算测控系统交付 可提供超5000比特测控服务 为可纠错量子计算机研发奠定基础 [6] 科技保险新政 - 上海推出科技保险政策 重点覆盖低空经济、量子科技等未来产业 打造保险与科技产业"伙伴关系" [7][8] 种业资源开发 - 农业农村部加快引进高油大豆、耐密玉米等种质资源 强化育种创新攻关 [9] 3D打印版权风险 - 未经授权3D打印Labubu模型可能涉及著作权侵权 已有案例通过该方式获利超十万元 [10] 支付清算保障 - 支付清算协会要求做好"618"期间业务连续性管理 防范极端天气导致的系统故障风险 [11]
油菜新品种创中度盐碱地单产纪录
科技日报· 2025-06-10 07:35
新品种"中油杂501"的研发与特性 - 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王汉中院士团队培育的油菜新品种"中油杂501"创中度盐碱地油菜单产纪录,亩产达312.23公斤 [1] - 该品种历时十年攻关培育而成,是我国生物育种专项油菜领域唯一的重大标志性成果 [2] - 具有耐密植、高产、高油、耐盐碱、抗病等特性,通过特殊生理机制在干旱、盐碱条件下维持较高光合效率 [2] - 配套每亩3万株以上密植技术可显著提升水肥利用效率,实现"以密抗逆" [2] 新品种的示范表现与推广 - 在陕西蒲城半干旱区中度盐碱地示范区表现出极强的耐旱、耐盐碱能力,在特旱年份实现稳产高产 [1] - 种植后土壤盐含量降至约3.2‰,相比周边冬闲区土壤盐含量降低20%,显示良好生态改良效益 [1] - 农业农村部已将"中油杂501"列入2024年全国农业主导品种,2025年国家农作物优良品种推广目录 [2] - 在湖北南漳县稻油轮作区机收亩产302.11公斤,创湖北省丘陵山区稻茬油菜高产纪录 [2] - 在江苏东台市高产竞赛点,配套密植高产技术,机收平均亩产高达377.68公斤,创我国冬油菜百亩机械实收高产新纪录 [2]
中国农科院展示我国耐盐碱作物育种攻关成果
新华社· 2025-05-25 16:55
耐盐碱小麦品种攻关成果 -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联合沧州市农林科学院在河北黄骅主办全国耐盐碱小麦品种攻关成果观摩会,展示和研讨我国小麦耐盐碱育种联合攻关成果 [1] - 全国可利用盐碱地总面积约2.99亿亩,其中盐碱耕地1.14亿亩,占比达38% [1] - 耐盐碱作物育种联合攻关组由55家科研院校和企业组成,制定了水稻、小麦、玉米和大豆耐盐鉴定标准,审定了耐盐碱水稻和小麦品种21个 [1] 耐盐碱小麦新品种进展 - 专家实地观摩了初步鉴定的60份新品系、30个新品种以及大区展示的12个新品种,包括"航麦802""济麦60"等耐盐新品种 [3] - 前期鉴定出的耐盐小麦品种包括"沧麦6002""中麦36""渭麦9号"等 [3] - 筛选鉴定出耐盐性突出的优异新品种如"南粳9108""航麦802""中单1130""中油杂501" [1] 未来研究方向与目标 - 攻关组将系统推进作物耐盐碱能力提升、基因资源挖掘与利用、材料创新、品种培育与示范 [3] - 完善耐盐碱品种选育推广应用一体化机制,着力培育耐盐碱作物重大标志性成果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