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灾害防治

搜索文档
迎战“七下八上” 筑牢地灾防线 面对南北两条防线“作战”的严峻形势,自然资源系统复盘分析典型地质灾害案例,细化防御部署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07-28 08:32
进入"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我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也进入了全年最关键阶段。 随着雨带北抬,华北、东北和西北地区进入雨季,南方地区仍面临强降雨和台风影响,地质灾害风险升 高,全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面临南北两条防线"作战"的严峻形势。 如何加强地质灾害防范,确保安全度汛?自然资源系统组织开展典型地质灾害案例复盘分析,查不足、 补短板,总结成功避险经验,细化防御部署,坚决筑牢"七下八上"地质灾害防线。"七下八上"地质灾害 多发频发 气象上,"七下八上"一般是指每年的7月下旬至8月上旬,有时候"七下八上"的"在岗"时间延伸为7月中 旬后半段到8月中旬前半段,大约一个月时间。这一时期,我国北方地区特别是华北及东北地区降水明 显增多,同时南方沿海地区易受台风、降雨和风暴潮影响,导致地质灾害呈高发、多发态势。 自然资源部地质灾害技术指导中心对近十年来我国"七下八上"期间的地质灾害灾情进行了统计分析。结 果显示,2015年~2024年"七下八上"期间(7月16日至8月15日),全国共发生地质灾害12269起。从灾 害类型来看,滑坡发生数量最多(6601起),占比超过50%,其次是崩塌和泥石流。从区域分布来看, 中南地区发生数量最 ...
筑牢全域全时地灾防御安全线 云南上半年成功避让15起地灾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07-09 09:46
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 云南省自然资源厅采取有力措施应对多轮次强降雨天气,成功避让地质灾害15起,保障343名群众生命安全,避免直接经济损失623万元 [1] - 完善制度体系,印发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明确8个重点防范区和90个重点防范县(市、区),制定汛期防御包片驻守工作方案 [1] - 严格落实"综合值班员+地质灾害值班员"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确保第一时间发现风险隐患 [1] 监测预警系统 - 联合气象部门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预报199期,4.19万余台(套)监测设备实时监测8785处隐患点 [1] - 现阶段已发布近5万条预警信息并得到妥善处置 [1] 隐患排查与整改 - 组织3.4万余名群测群防员和9000余名风险区巡查员开展巡查排查工作,累计派出专家1.6万余组5.4万人次 [2] - 排查巡查重点隐患点7.6万处次,处置地质灾害隐患877处 [2] 综合防治体系建设 - 争取中央资金支持综合防御体系建设,实施42个大型及以上地质灾害综合治理项目 [2] - 加速建设1593处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台站,提升科学防治能力 [2] - 开展"七进"宣传活动,发放宣传手册20万余册,覆盖10.8万人次 [2] 未来工作计划 - 持续开展重点领域排查整治,推进工程治理和避险搬迁 [2] - 宣传成功避让案例经验,强化全域全时地质灾害隐患风险综合防御体系建设 [2]
内蒙古赤峰织密地灾防治“安全网”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06-30 10:02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 赤峰市自然资源局通过精细化调查、汛前排查和汛中检查摸清地灾隐患底数,建立管理台账,重点排查学校、旅游景区、切坡建房居民点、水库、铁路公路沿线等区域[1] - 该局严格落实"汛前排查、汛期巡查、汛后复查"要求,联合技术单位动态监测隐患点变化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置[1] - 通过短信、微信等渠道发布3次地灾风险预警信息,并组织宣传培训和避险演练,强化"人防+技防"预警体系建设,在隐患区域安装自动监测设备[1] 地质灾害治理工程 - 对威胁范围较大的地灾隐患点申报中央和自治区级专项资金进行专项治理,"十四五"以来已治理克什克腾旗、敖汉旗等13处隐患点[2] - 计划开展地灾治理项目储备工作,向内蒙古自治区自然资源厅申报2026-2028年度专项资金治理项目[2]
河北邯郸峰峰矿区局开展地灾应急演练 聚焦“监测预警、应急响应、群众转移、协同处置”全流程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06-16 09:34
应急演练实施 - 河北省邯郸市峰峰矿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以"早部署、早演练、早防范"为导向开展2025年突发地质灾害应急演练 [1] - 演练聚焦"监测预警、应急响应、群众转移、协同处置"全流程 [1] - 模拟情境为邯郸市遭遇持续性强降雨导致韦武庄村地灾隐患点出现地面塌陷 [1] 演练过程 - 各应急小组迅速集结专业救援力量奔赴现场 [1] - 现场指挥组统筹调度 抢险救援组疏通受阻道路 群众转移组引导村民撤离 医疗救护组开展伤员救治 [1] - 演练过程紧张有序 环环相扣 展现出高效应急处置能力 [1] 演练成效 - 深度融合"人防+技防" 全流程模拟防汛应急处置环节 [2] - 通过多部门协同作战深化群测群防联动机制 [2] - 提升应急响应精准度与时效性 [2] - 增强群众风险防范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2] 后续计划 - 持续聚焦地灾隐患点防治 落实"盯、查、巡"全周期管控机制 [2] - 深化与相关部门信息共享和协同联动 [2] - 健全风险预警研判体系 畅通预警信息发布渠道 [2]
广西成功避让4起“龙舟水”地质灾害
广西日报· 2025-06-11 10:39
地质灾害防范成效 - 5月21日至6月4日期间广西全区成功避让地质灾害4起,避免40人可能因灾伤亡 [1][2] - 梧州市藤县藤州镇东胜村崩塌导致3栋房屋受损,因及时撤离避免3户30人伤亡 [1] - 柳州市融安县浮石镇起西村赖田屯崩塌造成1栋房屋损毁,预警系统触发红色预警后撤离避免1户4人伤亡 [1] - 桂林市资源县瓜里乡九家屯崩塌造成2间房屋损毁,接到黄色预警后撤离避免1户1人伤亡 [1] - 梧州市藤县天平镇模山口组崩塌因巡查发现迹象及时撤离,避免4户5人伤亡 [2] 预警与应急响应措施 - 期间全区累计发布自治区级地质灾害气象风险橙色预警1次、黄色预警22次 [2] - 派出地灾防治专家681人次到黄色及以上预警区驻守 [2] - 处置自动化监测设备预警信息187条 [2] - 各级自然资源部门出动应急处置小组772人次 [2] - 巡查排查地质灾害隐患点1.1428万个、风险区1.2554万个 [2]
强化部署 全面排查 深入培训 严格值守 湖北巴东局织密地灾防治“安全网”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05-08 16:53
地灾防治工作部署 - 湖北省巴东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从高位部署、全面排查、宣传培训、值班值守4个方面开展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1] - 公司完善五级地灾防治预案体系,更新各乡镇及隐患点防灾责任人信息,明确乡镇网络责任人12人、管理员12人、协管员4人、专管员159人、专职监测员20人、群测群防员275人 [1] - 形成以乡村和社区为基础、全民参与的群测群防体系 [1] 隐患排查行动 - 公司开展"拉网式"排查,重点针对临崖、临沟及道路周边等易发地段,共出动14支排查队伍680余人次 [1] - 对全县481处地灾隐患点进行全面巡查,对新发现隐患点设立警示标志并落实防控责任人 [1] - 发放防灾工作明白卡、避险明白卡和防灾预案 [1] 宣传培训措施 - 公司采用"理论讲解+案例分析"模式开展培训,覆盖基层干部群众2000余人 [2] - 组织200余人次参加地灾防治培训会,提升巡查监测、预警预报和应急处置专业技能 [2] - 在地灾隐患点现场向群众宣传避险方法,增强群众防范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2] 应急值守机制 - 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值守和领导干部带班制度,确保及时处置预警信息 [2] - 值班人员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做好应急准备,实现24小时随呼随应 [2] - 已开展22次地灾隐患调查,出具13份报告,确保突发事件第一时间报告处置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