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材料制品

搜索文档
常友科技9月17日获融资买入1151.95万元,融资余额4880.45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18 09:41
股价与交易表现 - 9月17日公司股价上涨1.04% 成交额达5001.02万元 [1] - 当日融资买入1151.95万元 融资净买入567.00万元 [1] - 融资余额4880.45万元 占流通市值比例5.97% [1] 融资融券数据 - 融资融券余额合计4880.45万元 [1] - 融券方面无交易活动 融券余量与余额均为0 [1] 股东结构变化 - 股东户数8674户 较上期减少21.65% [2] - 人均流通股1277股 较上期增加27.63% [2] - 十大流通股东中出现两只中信建投基金产品 均为新进股东 [2]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4.97亿元 同比增长11.44% [2] - 归母净利润3449.30万元 同比下降24.23% [2] - 上市后累计派现4873.87万元 [2] 公司基本情况 - 主营业务为高分子复合材料及轻量化夹芯材料制品 [1] - 风电机组罩体占比54.64% 风电轻量化材料占比41.40% [1] - 成立于2006年12月 2025年3月上市 [1]
双一科技2025年中报:营收与利润显著增长,需关注应收账款
证券之星· 2025-08-12 06:33
经营概况 - 公司2025年中报营业总收入5.25亿元,同比上升44.57% [2] - 归母净利润9987.03万元,同比上升324.5% [2] - 扣非净利润8613.06万元,同比上升190.69% [2] - 第二季度单季营业总收入3.32亿元,同比上升42.75% [2] - 第二季度归母净利润6959.53万元,同比上升239.4% [2] - 第二季度扣非净利润6479.72万元,同比上升193.44% [2] 盈利能力 - 毛利率28.42%,同比增加20.92% [8] - 净利率19.0%,同比增加194.23% [8] - 每股收益0.6元,同比增加328.57% [8] - 每股净资产9.3元,同比增加9.05% [8] - 每股经营性现金流0.52元,同比增加3.56% [8] 收入与利润增长 - 风电配套类产品收入同比增长78.43% [5] - 非金属模具类产品收入同比增长30.52% [5] - 车辆部件类产品收入同比增长26.06% [5] 成本控制与费用优化 - 三费占营收比5.81%,同比下降32.47% [6][8] - 财务费用同比减少110.16%,主要因汇兑收益增加 [6][8] 资产与负债 - 货币资金3.46亿元,同比增加36.57% [8] - 应收账款4.8亿元,同比增加32.89% [8][9] - 有息负债2265.53万元,同比增加77.24% [8] 主营收入构成 - 风电配套类收入2.27亿元,占比43.25%,毛利率29.98% [8] - 非金属模具类收入2.09亿元,占比39.89%,毛利率26.46% [8] - 车辆覆盖件类收入7552.74万元,占比14.39%,毛利率29.80% [8] - 其他主营业务收入1106.35万元,占比2.11%,毛利率21.47% [8] - 其他(补充)收入190.68万元,占比0.36%,毛利率43.51% [8] 投资活动与现金流量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加99.59% [10]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同比增加270.72% [10] 发展展望 - 公司将继续深耕复合材料制品领域,关注新兴领域应用机遇 [11] - 公司与全球知名企业建立长期稳定合作关系,具备较强市场竞争力 [11]
双一科技20250809
2025-08-11 09:21
行业与公司概述 - 行业:风电配套、非金属模具、车辆部件、游艇及低空领域[1][2] - 公司:双一科技,主营风电配套类产品(机舱罩、轮毂罩)、非金属模具(叶片模具)、车辆部件(大巴车内饰、电池箱上盖)、游艇及低空领域模具[4] ---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6.13亿元(同比增长190.7%),净利润9,987.03万元(同比增长324.5%)[2][4] - **分业务收入增长**: - 风电配套类:2.27亿元(+78.43%) - 非金属模具类:2.09亿元(+30.52%) - 车辆部件类:7,552.74万元(+26%)[2][4] - **毛利率提升**: - 风电配套类:受益于国内规模效应(发货量增加)及海外高毛利(35%-36%,比国内高10个百分点)[2][7] - 车辆部件类:29.8%(+7个百分点),低空产品毛利率达40%[5][21] --- 风电配套业务 - **国内装机节奏**:2025年上半年装机量高于往年,四季度集中交付[2][12] - **海外市场**: - 上半年销售额7,000万元(同比+100%),全年占比预计近50%[2][6] - 主流产品:维斯塔斯15兆瓦(预计2025年交付10套)、西门子14兆瓦(预计30-40套,2026年或达100套)[2][9][10] - 高毛利驱动:海外订单(如印度阿达尼、韩国斗山)贡献显著[15] - **全年交付预期**:机舱罩3,500套(上半年已完成1,700套)[11] --- 非金属模具业务 - **叶片模具**: - 上半年收入2.09亿元(与去年持平),下半年因国内装机减少或下滑[2][16] - 海外开拓:印度阿达尼项目交付,韩国斗山、西门子订单预期[16] - **未来占比**:海外销售占比有望从10%提升至20%+[3][17] - **价格趋势**:2022-2024年稳定(阳膜2,000元/㎡,阴膜3,200元/㎡,整体均价4,000-4,100元/㎡)[19][20] --- 车辆部件业务 - **增长驱动**: - 大巴车销售增加(毛利率20%+) - 低空产品增速近翻倍(全年预期1.5-1.6亿元)[5][21][22] - **细分领域**: - 工程车罩:稳定(毛利率17-18%) - 电池箱上盖:下半年预计改善(蜂巢/深蓝动力订单)[22] --- 其他业务 - **游艇业务**: - 收入占比<10%,美国需求旺盛,国内定制化为主 - 2025年收入预期1,700-1,800万元(同比+20%),全年或扭亏[23][24] - **低空领域**: - 客户包括山河(固定翼)、腾盾(物流机翼模具),收入达千万级[25] - 物流类产品或率先放量[25] --- 战略与风险 - **并购计划**:关注澳洲商用车配件企业(并购金额约8,000万元)[5][26] - **政策影响**: - 国家136号文件(绿电电价市场化)对风电业务影响有限[27] - 风机叶片质量问题需政策反内卷以改善行业盈利[28] - **未来趋势**: - 2026年国内风电装机或减弱(十五五规划初期),海外持续增长[13] - 模具业务受益于大兆瓦趋势及海外扩张[27] --- 数据补充 - **单位换算**:1亿元=100 million,1,000万元=10 million[2][4]
双一科技:拟1800万澳元加股权收购境外公司股权及资产
快讯· 2025-05-12 19:43
收购交易 - 公司以现金1800万澳元加股权收购调整金额收购Marky Industries Pty Ltd的100%股权 [1] - 公司同时收购Krystyna Maria Nikolas和Martin Nikolas持有的特定资产包括土地和厂房 [1] 标的公司业务 - Marky公司为澳大利亚昆士兰州知名复合材料制品销售企业 [1] - 标的公司系澳洲沃尔沃重要供应商及当地主要玻纤复合材料制品供应商 [1]
常友科技(301557) - 2025年5月12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5-12 18:22
公司基本情况 - 2025年5月12日15:00 - 17:00,公司通过全景网“投资者关系互动平台”以网络远程方式召开2024年度业绩说明会,接待人员包括董事长刘文叶、董事会秘书唐娜等 [2] 业务与产品 - 复合材料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等多行业,公司从事高分子复合材料制品等研发、生产与销售,产品有风电相关制品及轨道交通车辆部件,采用“以销定产”模式 [2][3] - 公司系国内风电机组罩体领域第一梯队企业,在多地设生产基地,与多家国内主要风机整机制造商建立合作关系,并获众多荣誉称号 [10][11] 财务与盈利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50亿元,同比增长20.53%,净利润1.05亿元,同比增长27.39%;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2.01亿元,同比增长20.48%,净利润1101.00万元,同比增长19.91% [6] - 2024年公司综合毛利率同比增长1.17个百分点,风电机组罩体毛利率同比小幅增长,风电轻量化夹芯材料毛利率同比基本持平 [9] 专利情况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共取得108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25项 [5] 发展规划 - 公司暂无回购或增持计划,将专注提升核心竞争力和经营业绩 [4] - 公司将加强核心技术优势,拓展产品种类和下游应用领域,向科技型企业转变,力争成为复合材料整体应用服务提供商 [6][7][8][9] 行业情况 - 2024年国内风电行业发展良好,新增并网装机容量79.82GW,同比增长6%,发电量991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6%,平均利用率95.9%;公开市场新增风电招标容量192.58GW,同比增长79.54% [7] - 预计2025年我国风电累计并网装机容量将达640GW,新增装机容量120GW [7] 信息披露 - 2024年公司新领域布局初期,相关业务收入规模小,暂未详细披露;若达披露标准,将及时履行义务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