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市经济

搜索文档
“桃源不夜坊”夜市开市,平谷夜生活“热”起来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8-23 14:14
在国农港供销村播产业园内,一场集美食、娱乐、文化于一体的夏夜盛宴将持续至8月31日,每周五、六、日晚持续为市民奉上精彩纷呈的夜间体验。 夜市 现场灯火璀璨,市民游客摩肩接踵。桃源不夜坊夜市精心规划美食、文创、音乐、乐园四大特色区域,形成全维度夜游体验空间。 特色美食的香气与动感音乐交织升腾,35家实力商户各展所长带来60余种特色美食。开市首日推出的1米长草原羊肉大串引发排队热潮,云南炸昆虫、网红 钵钵鸡、大连炒焖子、铁板虾滑、大饼卷一切等特色美食持续挑动味蕾,更有400公斤免费精酿啤酒供市民畅饮,天南地北的风味在此汇聚。 人声鼎沸处,烟火正升腾。平谷区大兴庄镇"桃源不夜坊"夜市火热开市。 4 文创区和非遗体验区同样人气高涨。老北京吹糖人摊位前围满亲子家庭,国风手作制品吸引年轻人驻足挑选;宇宙护卫队巡演引发阵阵欢笑,孩子们尽情合 影、玩闹;小丑表演吸引不少家庭携儿童与演员互动,尽情嬉戏,共享温馨亲子时光。最热门的区域当数音乐区,每晚连续四小时不间断的演出将气氛推向 高潮。光圈乐队等表演团队轮番登场,摇滚的激昂、婉转的流行、清新的民谣交替上演,台下观众随着节奏摇摆欢呼,汇成一片欢乐海洋。 144 B 3 14 0 ...
严州古城“新夜态” 激活消费“新动能”
杭州日报· 2025-08-14 11:05
近日,建德市梅城镇精心打造的"严州古城微醺当夏夜市"正式启动,围绕夜游、夜食、夜娱等核心 要素,推出了电音狂欢、国潮演绎、微醺市集、啤酒大赛等一系列特色主题场景。据统计,夜市日均客 流量已突破3000人次,成为激活当地夜间消费的重要引擎。 今年以来,梅城镇积极探索"夜经济"发展新模式,不断丰富夜间消费业态与场景。其中,青创客摆 摊成为古城夜间经济的一大新热点。"通过公众号报名,我申请到了免费的摊位,几乎每天都来出摊。" 每到傍晚6点,青创客小余准时在自己的摊位前忙碌起来,摆放好新鲜的水果,准备为顾客制作鲜榨果 汁。没过多久,摊位前的二维码收款提示音便接连不断。这种经营成本低、工作弹性大的夜市小摊,吸 引了10余名像小余这样的年轻人,让他们勇敢地迈出了创业的第一步。 随着"新夜态"场景的不断丰富,如何在保留"烟火气"的同时,兼顾城市的"宜居性",成为梅城镇的 一道难题。 为破解这一难题,梅城镇联合城管中队、市场监管所等12家单位,共同成立了"红领商圈・乐在严 州"商务社区委员会,构建起多部门协同治理的高效机制。镇政协联络组主动下沉商圈,开展协商议事 活动,推动各项治理方案精准落地,持续优化商圈营商环境。如今,精 ...
社会眼|哈尔滨:缤纷夜市激发消费新活力
搜狐财经· 2025-07-07 09:06
夜市经济繁荣 - 冰城各大夜市迎来消费热潮,集"食、游、购、娱"于一体,为城市夜经济注入强劲动能 [1] - 师大夜市新增卡通画像、套圈游戏等消费场景,丰富夜间消费体验,提升客流量 [2][3][5] - "动力星野"夜市融合集市、夜市和商场,打造一站式消费新体验,带动周边商业发展 [6][8][10] 消费场景创新 - 师大夜市在保留美食特色基础上,新增文创产品、趣味游戏和文化体验,满足不同人群需求 [2][3][5] - "动力星野"夜市设置露天网红休闲区、潮流舞台等公共区域,营造沉浸式空间体验 [8][10] - 夜市经济从传统餐饮购物向多元文化娱乐转变,提升市民和游客夜生活体验 [5][10] 商圈与夜市联动 - 香坊区围绕乐松商圈打造"动力星野"夜市,依托商业体举办购物节等活动,串联文旅娱乐 [8][10] - 夜市与商场联动,延长消费时间,激发城市消费活力,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16] 规范化管理提升 - 哈尔滨市推进夜市摊区规范化管理,通过"七见七即七提升"专项行动提升环境质量 [11][13][15] - 夜市设置防油垫、每日清洁,确保环境卫生整洁,彰显城市文旅形象 [13][15] - 制定考核验收单,量化评分管理指标,促进夜市管理经验互通互鉴 [15] 城市文旅吸引力 - 夜市成为展现城市魅力的窗口,提升城市品质与文旅吸引力 [15][16] - 丰富的消费场景和特色文化元素让夜市从"打卡地"升级为"留恋地" [16]
两省交界,崛起夜间消费新地标
搜狐财经· 2025-07-04 16:53
夜经济发展现状 - 诏安县茶山夜市单日客流量突破万人次,年均为村集体创收超6万元,带动民宿、观光等配套产业发展[1] - 西郊夜市汇聚89个摊位,成为诏安美食打卡新地标,吸引广东及周边县城食客[5] - 闽粤第一城景区打造"闽粤幻仙城"项目,包括1万平方米夜景灯光、68组大型主题灯组、2800米灯光长廊等新场景[7] 商业模式创新 - "小叔叔招牌香骨炸鸡"摊位通过线上宣传推广迅速走红,月均营业额4万到5万元,春节期间最高达10多万元[4] - 6个摊位加盟"小叔叔"品牌形成美食一条街,涵盖香酥鸡架、拇指生煎包、鲜榨甘蔗汁等品类,共享品牌效应[4] - 诏安推行"引摊入市"机制,将流动摊贩统一安置于西郊农贸市场,规范管理的同时提升经营环境[2] 文化IP与活动运营 - 厝边音乐会已举办3期,场场人气爆棚,带动44家参展商家销售额突破550万元[6] - 音乐会新增点歌互动、即兴表演等沉浸式环节,观众从"台下看客"变身"台上主角"[6] - 闽粤第一城景区以"仙侠"IP为核心,推出舞蹈快闪、幻仙不倒翁、分水关情景剧等夜间表演项目[7] 政府支持与基础设施 - 诏安县城管执法局实施西郊农贸市场提升改造项目,派驻执法队伍保障市容市貌及车辆停放秩序[5] - 中山文化广场、闽粤第一城景区、西郊夜市、茶山夜市构建"食游购娱体展演"全链条消费场景[1] - 计划实施中山路改造提升项目,引进书画茶楼、创工坊等新业态,推进"非遗活化+潮流表达"融合[7]
市井烟火点燃夜经济“新引擎”
央广网· 2025-07-03 20:50
夜市经济活力 - 环联夜市成为网红打卡地 日均客流量达8万人[1][2] - 夜市入驻1200家商户 提供超5000个就业岗位[2] - 经营业态涵盖美食小吃 时尚百货 潮玩娱乐 特色宠物等[2] 夜间消费场景升级 - 周年庆期间推出500架无人机表演 省级非遗变脸等特色活动[2] - 设置旋转木马 碰碰车等亲子项目 覆盖全年龄段消费需求[2] - "明湖秀"光影表演每晚座无虚席 带动周边餐饮文创消费[6] 线上线下融合营销 - 摊主通过社交媒体获200万粉丝 单条视频浏览量达数千万[4] - 采用线上直播引流 线下打卡消费的转化模式[4] - 社交媒体传播吸引全国游客 形成可观消费流量[4] 行业数据表现 - 2025年1-6月济南夜间消费规模同比增长12 9%[6] - 商务局规划"季季有主题 月月有活动"的持续运营策略[6] - 目标推动"网红"变"长红" 将市井烟火转化为经济增量[6] 业态创新方向 - 精酿啤酒节 音乐节等活动构建夜间经济生态圈[6] - 泉城奇妙夜融合历史文化与现代科技元素[6] - 形成"晚间不打烊 活力夜泉城"的消费氛围[6]
夏日消费热力十足|烟火气邂逅夜活力 京城夏夜经济多元绽放
搜狐财经· 2025-06-26 16:45
夜市经济 - 北京丰台花街夜市全长约700米,汇聚数十家特色摊位,涵盖小吃、酒水、果蔬、手作等多元业态 [5][7] - 夜市采取"差异化招商"策略,业态包括新疆烤串、大连焖子等地方美食,以及手工榴莲饼、精酿啤酒等网红小吃,日均榴莲饼销量达几十张 [10][13] - 部分商户依托花卉交易中心实现"白加黑"模式,白天批发绿植,夜间零售鲜切花束 [16][19] 特色夜市矩阵 - 丰台"丽泽怪市"融合艺术与商业,主打小众手作和街头表演 朝阳潘家园夜市以古玩字画吸引收藏爱好者 通州月亮河夜市打造"美食+露营+音乐"沉浸场景 [23] - 什刹海风景区夜间客流高峰时段瞬时流量超10万人次,黄包车游览(150元/圈)结合文化讲解成为特色项目 [24][28] - 后海酒吧街形成文艺消费场景,餐饮门店"悠航SLOWBOAT"临湖餐位需长时间排队,部分游客选择船上用餐 [28][30][32] 政策支持与数据表现 - 北京市2024年出台行动方案,要求优化地铁运营时间,创建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 2025年计划统筹各区扩大夜间餐饮、购物、文创服务供给 [33] - 2025年端午假期北京60个重点商圈夜间客流1253 7万人次(同比+25 7%),占总客流53 8% 夜间消费额达66 2亿元 [37] - "全国消费促进月"活动中,北京8月将发布新一批"夜京城"地标,引导商圈开发夜购、夜游项目 [37]
地摊“麻辣烫”火出圈,夜市带火“空心村”背后的广州夜经济
南方都市报· 2025-06-11 09:32
夜间经济发展现状 - 广州以15个都会级羊城夜市先行区为支点,在"Young城Yeah市"夜间消费季的IP引领下,不断涌现夜间经济新范式 [1] - 自2024年1月首批先行区获批以来,广州通过政策创新、业态重构、生态培育,实现从试点探索到全域联动的跨越式发展 [1] - 2024年二季度15个先行区日均客流值合计破千万人次,广州塔-琶醍美食集聚区在夜间日均客流占比中位列前列 [19] 花都田美夜市案例 - 田美夜市2024年国庆期间实现客流量约20万人次,拉动消费收入约1050万元,商户营业收入平均涨幅20%~30% [6] - 夜市带动周边物业租金平均上涨40%~60%,2025年五一假期客流量约5万人次,拉动消费127万元 [6] - 项目采取"政村企"三方联动模式,村集体自主筹资2800多万元,吸引社会资本投资约1.2亿元 [5] - 夜市全长520米,约300家摊位,融合餐饮、娱乐、文化等多种消费场景 [6] 太古仓码头改造 - 太古仓码头夜间经营商户超30家,较改造前增长约20%,营业时间普遍延长至凌晨2点 [11] - 项目夜间餐饮、娱乐消费占比超80%,年接待游客超千万人次 [12] - 改造秉持"修旧如旧"理念,保留老仓库结构与风貌,将历史元素融入现代商业 [13] - 未来计划引入宠物乐园等业态,策划"港口文化节"等IP活动 [13] 商业综合体创新 - 正佳广场2024年12月整体客流量同比增长13%,通过"艺术狂欢夜"等活动刺激夜间消费 [17] - 天德广场夜间平均客流量同比增长25%,商户入驻率保持100%,日均客流超6万 [19] - 广州塔广场推出"夜间10点后消费享3倍积分"活动,夜间人均消费达300至400元 [20] - 珠江琶醍园区客流量超86万人次,商家营收约7000万元,夜市营业额占比70%以上 [22] 业态与场景创新 - 田美夜市将经营档口按美食品类统筹配置,加装净化器解决油烟问题 [7] - 正佳广场打造"沉浸式体验+社交化消费+年轻力文化"的夜间文化枢纽 [17] - 天德广场构建"高端餐饮+微醺经济+娱乐社交"的24小时夜经济生态圈 [19] - 珠江琶醍通过工业遗产活化、场景化业态布局形成"水-陆-空"立体消费场景 [22]
肥城夜未央:一座小城的烟火气与消费新活力
搜狐财经· 2025-05-21 11:25
夜市经济模式 - 肥城春秋古镇通过"夜市+"计划将零散摊贩按品类分区运营,避免同质化竞争并优化游客体验[3] - 主题活动策划如"跃动五一"趣味运动会和"非遗之夜"显著提升客流,群众投诉内容从噪音转为烟花表演时长不足[5] - 夜市带动周边商铺夜间营业额增长40%,并催生跑腿平台代排业务,夜间订单70%为购买网红小吃,最高加价200元求购酸辣粉[5] 商业运营策略 - 商户自发形成生态链,如奶茶摊选址游戏区利用游客疲惫感促销,发光头饰摊位通过免费赠送制造社交媒体打卡点[5] - 汉服体验馆延长营业时间至午夜,创造"穿齐胸襦裙撸串"的消费场景,出租车司机组建"夜游情报群"实时分享促销信息[8] 文旅融合创新 - 非遗表演如铜制火壶打铁花与现代沉浸式体验结合,旅游博主评价其"比大唐不夜城更具烟火气"[1] - 政府计划复制模式至新城区滨河带,引入AR虚拟烟花秀,强调打造差异化"夜性格"而非简单模仿其他古城[7] 社会效益与用户粘性 - 夜市形成"深夜食堂"式社区氛围,暴雨中摊主与游客互助的场景在抖音广泛传播,强化城市温度认同感[6] - 市民反馈带孩子游玩体验优于迪士尼,显示本地化娱乐的高满意度[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