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细胞研究
搜索文档
西湖大学×Nature会议:从胚胎发育到衰老与治疗
生物世界· 2025-10-13 19:30
干细胞生物学会议概况 - 西湖实验室与西湖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联合Nature Conferences将于2025年11月19-21日在杭州举办"干细胞生物学:从胚胎发育到衰老与治疗"大会 [1] - 会议旨在深入探索干细胞从基础研究到临床实践的应用,聚焦胚胎发育、衰老、细胞重编程、组织修复及再生医学等前沿领域 [12] - 会议为线下形式,语言为英文,地点在西湖大学云谷校区 [14] 行业核心观点与专家评论 - 干细胞被视为一种潜在的治疗手段,该理念已在造血系统中得到应用 [5] - 干细胞生物学领域目前正涌现出大量令人振奋的研究成果,主题具有前瞻性 [11] - 西湖大学在国际上声誉卓著,正迈向国际前沿并成为创新驱动者 [7] 会议组织与学术阵容 - 学术组委会由西湖大学多位讲席教授、特聘研究员以及Springer Nature旗下顶尖生命科学期刊的高级编辑共同组成 [14] - 大会汇聚了来自加州理工学院、牛津大学、斯坦福大学、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等全球顶尖机构的学者 [22][23][24][26][31][33][36][38][39][40][41][43][44][45] - 主题报告嘉宾包括伦敦大学学院的Linda Partridge(Keynote)等领域内权威专家 [24][28] 会议核心议题与日程安排 - 会议核心议题涵盖器官建立、细胞克隆性与谱系、组织修复、细胞重编程与重塑、干细胞治疗与再生医学 [16] - 日程分为多个Session,包括"胚胎发生模型"、"器官建立"、"干细胞生态位与组织稳态"、"发育与衰老的遗传程序"等 [22][23][24] - 会议设置海报展示环节,并从投稿中遴选部分摘要安排口头报告,提供与自然系列期刊编辑交流的机会 [16][48] 注册信息与参与方式 - 注册费用根据注册时间和参会者类型(学生/校外/公司代表)分为三档,早期注册费用分别为900元、1500元、2000元人民币 [48] - 已付费注册的参会者可提交学术海报,海报要求竖幅120厘米×90厘米,提交截止时间为2025年10月22日 [48] - 注册链接为https://sls-events.westlake.edu.cn,更多会议信息可通过Nature Conferences或西湖大学会议网站获取 [46][51]
干细胞抗抑郁!中国科学院×复旦大学合作论文登上Cell Stem Cell封面
生物世界· 2025-09-06 17:00
研究核心突破 - 开发出从人类多能干细胞高效分化生成A10样中脑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方法[3][6][7] - 移植的A10样神经元能特异性整合到小鼠大脑神经回路并修复受损回路[3][7] - 该疗法在正常小鼠中产生抗焦虑表型,在抑郁症模型小鼠中产生抗抑郁表型[3][7] 技术方法与科学发现 - 分化方案通过Notch抑制剂、胶质细胞来源的神经营养因子和抗坏血酸诱导A10亚型特化[7] - hPSC来源的神经元表现出A10亚型的特征基因表达谱和电生理特性[7] - 移植神经元会特异性投射到其内源性靶脑区[7] 应用前景与行业意义 - 该研究为治疗重度抑郁症提供了新的潜在细胞疗法[8] - 有助于建立精神疾病细胞模型以筛选治疗药物[6] - 突显了hPSC来源的特定神经元亚型在治疗神经精神疾病方面的广阔应用前景[7][8]
西湖大学/西湖实验室联手Nature Portfolio,共同解码“干细胞生物学”
生物世界· 2025-09-04 18:30
干细胞行业研究价值 - 干细胞是生命科学研究的核心前沿领域,被视为具有自我更新和分化能力的“生命的种子”[1] - 干细胞研究在细胞治疗、组织器官替代、疾病模型建立及新药开发等多个生物学和药物学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2] - 深入研究干细胞与发育、衰老等生命体机制的关系,有望推动人类物种向前迈进[3] 行业重要学术会议信息 - 西湖实验室与西湖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将于2025年11月19-21日联合Nature Portfolio举办“干细胞生物学:从胚胎发育到衰老与治疗”大会[3][5] - 会议聚焦胚胎发育、衰老、细胞重编程、组织修复及再生医学等前沿领域,旨在推动全球科学家的深度交流与合作[3][7] - 大会设置海报展示环节和“Meet the Editor”环节,为科研成果展示与发表提供平台[7] 行业顶尖专家参与 - 会议汇集了来自伦敦大学学院、加州理工学院、冷泉港实验室、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等全球顶尖机构的专家学者[9][11][13][15][20][21] - 国内知名专家包括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和清华大学的教授参与[30] - 学术组委会由西湖实验室主任于洪涛教授及《自然》系列期刊高级编辑等成员组成[5] 会议注册与参与机制 - 会议注册费根据参会者身份和注册时间分为三档,学生早期注册费用为900元人民币,公司代表现场注册费用为2400元人民币[34] - 已付费注册的参会者可提交英文学术海报进行展示,海报尺寸要求为120厘米高×90厘米宽[34]
Cell Stem Cell:邓宏魁团队首次将人类血液细胞化学重编程为多能干细胞
生物世界· 2025-07-31 12:13
多能干细胞化学重编程技术突破 - 化学重编程利用小分子组合操控细胞命运 可将体细胞转化为多能干细胞 相比转录因子方法更灵活简便[2] - 2013年首次实现小鼠体细胞化学重编程 2022年扩展至人类细胞生成hCiPS细胞 2025年突破表观遗传障碍建立加速平台[2] - 技术通过模拟逆向发育路径实现细胞命运转换 小分子特性利于标准化生产 临床应用前景广阔[2] 人类血液细胞重编程研究进展 - 血液细胞是理想来源但重编程存在挑战 2025年研究首次实现血液至多能干细胞的化学重编程[3][4] - 新方法支持脐带血单个核细胞(CBMC)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高效转化 对新鲜/冷冻样本均适用[14] - 单滴指尖血可生成超100个hCiPS克隆 显著提升技术可及性[7][14] 技术应用价值 - 建立高效可扩展的下一代干细胞生产平台 再生医学领域应用潜力显著[10] - 研究成果由北京大学邓宏魁/关景洋团队主导 发表于《Cell Stem Cell》[4][11]
灵长类自体胚胎干细胞成功构建
科技日报· 2025-07-04 09:10
研究突破 - 昆明理工大学团队首次通过胚胎分割技术从单个灵长类胚胎培育出健康活体猴及遗传背景完全匹配的自体胚胎干细胞[1] - 首次获得遗传背景一致的灵长类胚胎干细胞、诱导多能干细胞和体细胞核移植胚胎干细胞[1] - 在23对分割胚胎中获得两只健康猴及自体干细胞,另有一例在孕中期流产前成功建系[1] 技术细节 - 采用8细胞期3∶5分割策略,用5/8胚胎细胞移植,3/8胚胎细胞建立干细胞系[1] - 从一只猴体内获得遗传匹配的诱导多能干细胞和体细胞核移植胚胎干细胞[2] - 自体胚胎干细胞细胞异质性更低、转录噪音更小,基因组稳定性相关基因表达更显著[2] 应用价值 - 为人类再生医学研究开辟新路径[1] - 解决了干细胞治疗中的免疫排斥难题[2] - 为未来器官修复、疾病治疗等再生医学应用奠定重要基础[2] 临床进展 - 3只健康猴存活至今(1岁、2岁和5岁),生长指标正常[2] - 在人类辅助生殖胚胎上成功建立分割来源的胚胎干细胞[2] - 相关技术已申请专利[2]
首次在猪体内培育出“人类心脏”,我国学者登上Nature头条
虎嗅· 2025-06-17 19:10
研究突破 - 国际顶尖学术期刊Nature报道了中国学者首次在猪胚胎中培育出小型人类心脏,该心脏能够跳动并存活了21天[1][5] - 研究团队通过基因编辑技术敲除猪胚胎中两个对心脏发育起关键作用的基因,并在桑椹胚期(约32个细胞阶段)引入重编程的人类干细胞[6] - 培育出的心脏达到相当于人类心脏21天发育阶段的尺寸(指尖大小),并通过荧光标记确认了人类细胞的存在[7] 技术方法 - 采用嵌合体培育方法:制造缺少特定器官基因的动物胚胎,再注入人类干细胞使其形成目标器官[5] - 对人类干细胞进行重编程,引入防止细胞死亡和促进细胞生长的基因以增强其在猪体内的存活能力[6] - 此前研究中,猪肾脏的人类细胞占比达到40%-60%,但本次心脏研究的具体比例尚未公布[7] 研究意义 - 为解决全球器官移植短缺问题提供了新思路,猪因其器官大小和解剖结构与人类相似而被视为合适的供体物种[5][6] - 该团队此前已在猪胚胎中培育出早期阶段的人类肾脏(中肾),存活时间达一个月[6] - 未来需要实现器官完全由人类细胞构成以避免免疫排斥反应[9] 研究现状 - 近年来已有基因编辑猪器官(肾脏、心脏)成功移植到人体的案例[4] - 多个研究团队已在猪胚胎中培育出人类肌肉细胞和血管细胞[5] - 该研究成果在2025年国际干细胞研究学会年会(ISSCR 2025)上首次报告[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