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细胞

搜索文档
这家公司宣布重大资产重组,股价跌停……
IPO日报· 2025-08-13 08:33
收购交易概况 - 公司正筹划以现金方式收购慧泽医药51%股权 交易完成后慧泽医药将成为控股子公司并纳入合并报表范围 [1] - 交易预计构成重大资产重组但不涉及发行股份且不会导致控制权变更 [2] - 目前双方已签署股权收购意向协议 具体交易方案将以正式协议为准 需根据尽职调查及评估结果进一步协商 [6] 标的公司业务分析 - 慧泽医药成立于2014年 是一家专注于药物研发及临床评价的专业CRO公司 85%以上收入来自临床评价服务 [7] - 公司现有业务包括生物医药(干细胞/免疫细胞储存及技术服务)和节能环保板块 收购将新增药物研发及临床评价服务业务 [7] - 收购旨在延伸生物医药板块业务 增强主营业务盈利能力 并通过细胞临床转化与药物研发的协同效应提升经营效率 [7] 公司财务与退市风险 - 2024年公司营收1.34亿元 归母净利润亏损1985万元 扣非净利润亏损2919万元 [11] - 2025年上半年预计营收4900万至5200万元(同比下降) 归母净利润亏损350万至500万元 [11] - 公司因2024年财务指标触及退市风险警示 若2025年仍不达标可能面临终止上市 [11] - 历史上公司曾因2014-2015年、2018-2019年连续亏损两度被*ST 并通过收购/出售资产实现阶段性摘帽 [9][10] 历史收购案例参考 - 2017年公司以5130万元收购远泰生物54%股权 2018年该子公司贡献51.42%营收和756万元净利润 [13][14] - 2019年因研发投入压力出售远泰生物股权以缓解资金压力并消除退市风险 [15] - 当前账面货币资金1.41亿元 需关注现金收购的支付能力 [16] 市场反应 - 公告发布前两个交易日(8月8日、11日)股价连续涨停 但8月12日开盘即跌停至11.91元 [3]
000504,重大资产重组!股价已2连板
中国基金报· 2025-08-12 09:12
收购交易概述 - 公司正在筹划以现金方式收购湖南慧泽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51%股权 交易完成后慧泽医药将成为公司控股子公司 初步测算此次交易预计构成重大资产重组情形 [2] 标的公司情况 - 慧泽医药是一家专注于药物研发及临床评价的专业CRO公司 85%以上的收入来源于临床评价服务 [5] - 慧泽医药与国内外三百多家医药(含器械)企业及药学CRO 科研院所等建立了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已完成各类型技术服务项目总计超过1000项 [5] 公司业务现状 - 公司主要从事"生物医药"和"节能环保"两个板块业务 生物医药板块包括干细胞 免疫细胞储存及技术服务 干细胞应用研究 医疗器械采购和销售等 [6] - 公司预计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4900万元至5200万元 同比下降7 68%至13% 归母净利润亏损350万元至500万元 上年同期亏损839 28万元 [7] - 公司于2025年4月30日起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股票简称由"南华生物"变更为"*ST生物" [9] 收购战略意义 - 收购有利于上市公司生物医药板块业务发展延伸 增强主营业务盈利能力 提升抗风险能力 [6] - 细胞临床转化研究和药物研发及临床评价业务具有较强关联性 通过资产整合将提升经营效率 产生协同效应 [6] - 交易将增强公司整体成长性和盈利能力 培育新质生产力体系中的核心竞争力 推动长期可持续发展 [6] - 交易完成后公司将新增药物研发及临床评价服务业务 加强综合竞争力 [6] 股价表现 - 公司股价在4月28日跌至今年以来最低的5 43元/股 [9] - 最近两个交易日公司股价连续涨停 截至8月11日收盘价为12 54元/股 [10]
*ST生物(000504.SZ)筹划收购慧泽医药51%股权 预计构成重大资产重组情形
智通财经网· 2025-08-11 22:45
收购交易概述 - *ST生物(000504 SZ)拟以现金方式收购湖南慧泽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51%股权 交易完成后慧泽医药将成为公司控股子公司并纳入合并报表范围 [1] - 根据初步测算 本次交易预计构成《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规定的重大资产重组情形 [1] 标的公司业务 - 慧泽医药是一家专注于药物研发及临床评价的专业CRO公司 主要提供药学研究 临床试验和生物分析 数据管理统计分析等服务 [1] 收购方现有业务 - 上市公司目前主营业务包括"生物医药"和"节能环保"两大板块 [1] - "生物医药"板块业务涵盖干细胞 免疫细胞储存及技术服务 干细胞应用研究 医疗器械采购和销售等 [1] 收购战略意义 - 收购有利于延伸上市公司生物医药板块业务 增强主营业务盈利能力 提升抗风险能力 [1] - 细胞临床转化研究与药物研发及临床评价业务具有较强关联性 资产整合将提升经营效率并产生协同效应 [1]
*ST生物筹划购买慧泽医药51%股权 预计构成重大资产重组
证券时报网· 2025-08-11 21:56
收购交易概述 - 公司正在筹划以现金方式收购湖南慧泽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51%股权,交易完成后慧泽医药将成为控股子公司 [1] - 初步测算此次交易预计构成重大资产重组情形 [1] 标的公司业务情况 - 慧泽医药是一家专注于药物研发及临床评价的专业CRO公司,85%以上的收入来源于临床评价服务 [1] - 慧泽医药与国内外三百多家医药企业及科研院所建立战略合作,已完成各类型技术服务项目总计超过1000项 [1] 公司现有业务结构 - 公司主营业务分为"生物医药"和"节能环保"两大板块 [1] - 生物医药板块包括干细胞、免疫细胞储存及技术服务、干细胞应用研究、医疗器械采购和销售等 [1] 交易战略意义 - 收购有利于延伸生物医药板块业务,增强主营业务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1] - 细胞临床转化研究与药物研发业务具有较强关联性,资产整合将提升经营效率和协同效应 [1] - 交易将新增药物研发及临床评价服务业务,加强公司综合竞争力 [2] 财务影响 - 预计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4900万元至5200万元,同比下降7.68%至13% [2] - 预计归母净利润亏损350万元至500万元,上年同期亏损839.28万元 [2] - 预计扣非净利润亏损655万元至805万元,上年同期亏损1119.71万元 [2] 长期发展展望 - 交易将增强公司整体成长性和盈利能力,培育新质生产力体系中的核心竞争力 [2] - 符合公司战略发展需要,推动长期可持续发展 [2]
医疗整形美容和生活美容有何不同?专家解答
人民网· 2025-07-04 17:09
医疗美容与生活美容的区别 - 医疗美容是通过手术、药物、医疗器械或其他具有创伤性、侵入性的医学技术方法对人的容貌和各部位形态进行修复或重塑,例如双眼皮手术、激光美容、打除皱针等 [1] - 整形外科主要侧重于组织修复与重建和疾病治疗,例如唇裂修复、瘢痕整形 [1] - 生活美容是非侵入性的美容服务,如贴敷面膜,不在医疗场所开展 [1] 医疗美容机构的资质要求 - 提供医疗美容服务的机构必须是医疗机构 [1] - 国家对医疗美容机构的设置和执业人员的资质有非常严格的要求 [1] - 可以在国家卫健委官网查询医疗机构的执业许可信息 [1] 非正规医疗美容的风险 - 感染风险增加:生活美容机构在环境、工具、器械、人员操作等方面达不到医疗无菌要求,容易引发局部感染、化脓甚至败血症 [1] - 不良反应增多:非正规渠道的注射材料如假冒肉毒素、生长因子、干细胞等成分不明,易引起严重过敏反应、肉芽肿、异常增生甚至中毒 [2] - 栓塞风险增大:非专业人员注射容易误将填充物注入血管,导致皮肤坏死、失明或脑梗 [2] - 抢救措施缺乏:非医疗机构一旦发生过敏、栓塞等情况难以进行及时抢救 [3] 医疗美容行为规范 - 医疗美容本质是医疗行为 [3] - 不应在生活美容机构、美甲店、采耳店等非医疗机构进行手术、激光治疗或注射治疗 [3] - 不应在家自行注射除皱针等医疗美容操作 [3] - 必须在有资质的医疗机构由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操作 [3]
中国银河证券:细胞基因治疗已进入成果兑现期 CXO有望率先获益
智通财经网· 2025-06-13 08:04
细胞基因治疗(CGT)行业前景 - 细胞基因治疗(CGT)是生物医药领域最具前景的发展方向,已进入成果兑现期,引领生物制药新一轮浪潮 [1] - CGT分为细胞治疗和基因治疗,具有成药效果好、临床成功率高、单次治疗带来长期疗效等特点,为难治性疾病提供新选择 [1] - CAR-T、干细胞、TCR-T、TIL等多种产品近年来陆续上市 [1] 研发创新与管线进展 - CAR-T细胞治疗是2013年以来肿瘤免疫治疗领域最具突破性的疗法,目前已有6款产品在中国获批上市,多款潜力产品即将推向市场 [1] - 2024年全球首款TCR-T细胞疗法获批,晚期滑膜肉瘤ORR为43%,国内香雪制药和东北制药布局TCR-T,TAEST16001注射液ORR达50%,mPFS为5.9个月 [2] - 干细胞疗法治疗范围扩展至抗衰老、罕见病、心脑血管疾病等领域,2024年中美间充质基质细胞(MSC)疗法均迎来首次获批 [2] - 基因治疗主要针对罕见病、遗传病和恶性肿瘤,Ultragenyx Pharmaceutical已向FDA提交BLA申请,诺思兰德NL003有望2025年上市 [2] 行业景气度与投资机会 - 国内外CGT在研管线丰富,行业景气度持续提升,投融资活跃度高,中美趋势一致 [1] - CGT领域交易频发,重点关注管线成熟度高、临床试验数据好、有突破性进展的企业 [1] CXO行业机遇 - CGT外包比例高,市场集中度高,CXO有望率先获益 [3] - CGT技术复杂、工艺开发难度大、监管严苛,对CXO需求高于传统制药,基因治疗外包渗透率超65%,远超传统生物制剂的35% [3]
又一A股宣布:“摘帽”!
中国基金报· 2025-05-01 00:11
公司股票交易变更 - 公司股票于2025年5月6日停牌一天,5月7日开市起复牌并撤销其他风险警示,证券简称由"ST九芝"变更为"九芝堂" [2][3][4] - 撤销其他风险警示后,股票交易日涨跌幅限制由5%变更为10% [4] 内部控制整改情况 - 2023年度公司因内部控制问题被出具否定意见审计报告,导致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 [6] - 公司已完成整改,非经营性资金占用余额清零,非公司账户资金收益已全部转入公司账户 [6] - 2024年度审计报告显示内部控制缺陷已消除,获标准无保留意见 [6] 经营业绩分析 - 2024年营业收入23.71亿元(同比-19.91%),归母净利润2.16亿元(同比-27.31%) [8][9]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8.06亿元(同比-25.37%),归母净利润1.17亿元(同比-19.40%) [9][10] - 业绩下滑主因包括医保政策调整、市场需求变化、原材料成本上涨及行业竞争加剧 [9][10] 业务结构与战略调整 - 核心业务为中药研发生产销售,同时布局干细胞、中医医疗健康服务及药食同源大健康产品 [8] - 公司将根据医药政策动态调整经营策略,强化研发生产及营销环节的质量管控 [10] 市场数据 - 截至4月30日收盘价9.27元/股,总市值79亿元 [11] - 一季度末股东户数4万户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