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手机行业
icon
搜索文档
印度网友询问:印度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为什么中国人不在印度投资了
搜狐财经· 2025-09-05 09:23
投资吸引力与潜在矛盾 - 印度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丰富的劳动力,并推出吸引外资的政策,深受欧美国家青睐 [1] - 中国的投资者似乎正在放弃印度市场,这反映了印度的巨大潜力与外国投资实际犹豫之间的核心矛盾 [1][3] 产业投资政策与风险 - 印度方面要求投资者不仅将成品组装厂建在本地,还必须将整个产业链包括上游零件工厂全部搬迁至印度,手机行业是典型例子 [5] - 这种“要么全来,要么别来”的产业移植要求,迫使企业放弃全球优化配置的供应链,承担极高的沉没成本和运营风险 [5] - 对于依赖规模效应的现代制造业而言,有效市场的萎缩是致命的 [10] 商业环境与信任问题 - 印度商业环境中存在层出不穷的制裁手段和变幻莫测的政策风险,有法国高管在印度经商23年仍处于“学习阶段” [5][6] - 合作方被认为缺乏契约精神,总想着如何“关门打狗”,使投资环境充满不确定性,让投资者感到极度不安 [8] - 日本网友指出印度对“双赢”的理解是“印度赢两次”,既想要外国技术和资本,又不愿外国企业在本国市场赚钱和占有份额 [6][8] 市场潜力与消费现实 - 印度人口基数巨大,但有相当一部分人处于消费能力的灰色地带,无法真正带动市场 [10] - 真正具备消费能力的有效市场比想象中要小,这戳破了投资者对于印度“十亿级市场”的迷思 [10] - 如果大部分人口仅能维持温饱而无法成为工业产品的消费者,庞大的人口就无法转化为真实的商业利润 [10]
中美达成重要共识,欧洲按捺不住了?冯德莱恩将访华,有大事找中国商量!美国赔了夫人又折兵
搜狐财经· 2025-07-23 21:01
欧盟访华背景 -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欧洲理事会主席科斯特将于7月24日访华,时间点临近美国设定的关税政策节点[1] - 美国原定7月9日结束的关税暂缓期因谈判僵局可能延期,欧盟面临既要应对美国压力又要重新审视与中国关系的复杂处境[1] - 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表示若8月1日前未达成协议,将对约100个非主要贸易伙伴征收"对等关税",欧盟作为占美国贸易逆差95%的关键伙伴之一不在此列[1] 美国对欧盟的关税施压 - 美国商务部部长卢特尼克警告若8月1日前未达成新协议,将对欧盟加征30%关税[3] - 美国曾以50%关税威胁迫使欧盟重返谈判桌,此次历史重演但欧盟新增中国作为对话选项[3] - 美国将8月1日称为"实施时间点"而非新截止日,体现其对贸易主导权的强硬掌控[6] 欧盟对华矛盾心态 - 中欧作为世界第二、第三大经济体贸易额巨大,均表态支持多边主义,但欧盟担忧中国全产业链竞争力[3] - 法国官员称若完全开放市场,中国企业可能占据欧盟50%市场份额,需采取限制措施[3] - 中国在新能源汽车、光伏、手机、白色家电、高铁等领域突破直接冲击欧盟核心产业[3] 欧盟访华核心诉求 - 寻求更多中国订单为欧盟企业争取市场空间[4] - 要求中国对欧盟产品零关税而欧盟保留对中国产品关税的不对等安排[4] - 试图让中国减少与俄罗斯合作并以制裁相威胁[4] 中国的原则立场 - 坚持对等关税原则,不接受欧盟的不对等安排,可能仅在部分商品领域实现双向零关税[6] - 拒绝停止与俄罗斯合作,强调合作基于双方共同利益不受第三方干涉[6] - 中国不会为短期利益牺牲原则,欧盟需接受平等互利框架才能获得实质进展[9] 全球贸易格局变化 - 中美关税战阶段性缓和使美国拉拢欧盟孤立中国的策略落空,欧盟在中美间周旋空间被压缩[7] - 美国通过关税杠杆重塑贸易规则,将自身利益置于首位甚至对盟友强硬,欧盟在利益分配中处于被动[6] - 欧盟最终决策将影响自身经济前景及全球贸易格局,平等互利是合作前提[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