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萨
搜索文档
18元起,塔斯汀“杀回”披萨赛道
新浪财经· 2025-11-21 16:01
编辑 | 李唐 近日,红餐网关注到,塔斯汀悄悄在泉州晋江安海上悦城与安溪万达广场开出两家"塔斯汀中国披萨"门店。 文 | 红餐网 郑颖 公开信息显示,塔斯汀创立之初,就是主打中式披萨的品牌,曾推出北京烤鸭、梅菜扣肉、辣椒炒肉等口味的披萨。不 过塔斯汀的披萨业务始终不瘟不火,直至2019年,塔斯汀调整定位,聚焦在中国汉堡后并爆火,其披萨产品线也被撤 出。 随着塔斯汀开中式披萨店的开出,标志着这个在全国已经开出上万家门店的中国汉堡品牌,时隔6年正式重返披萨赛道。 塔斯汀中国披萨门店与其汉堡门店有什么不同呢? 具体来看,塔斯汀中国披萨门店以明黄色为主色调,这点与主色调为中国红的塔斯汀中国汉堡较为不同。不过在其门头 中央,塔斯汀中国披萨的门店依然保留了品牌标志性的红色醒狮logo,延续了塔斯汀品牌的辨识度。 点开塔斯汀中国披萨安海上悦城的小程序菜单,顶部"全国首店"的标识非常显眼,小程序第一屏就是门店"人气热卖"的 多款披萨套餐。除了培根菠萝双享披萨等5款西式风味披萨,门店推出的更多是川香肉酱披萨、宫保鸡肉披萨、梅菜干猪 肘披萨等中式特色披萨。从这几款产品来看,塔斯汀中国披萨同样很好地延续了"中式"基因。 图片来源: ...
比萨市场,三个品牌,三种命运
东京烘焙职业人· 2025-11-15 16:32
必胜客全球业务战略评估 - 百胜餐饮集团于2025年第三季度财报电话会上宣布,对必胜客全球业务启动全面战略评估,考虑出售、合资或剥离等选项[10] - 评估与新CEO上任同步进行,显示出新管理层对品牌现状的不满与改革决心[11] - 必胜客全球同店销售额在2025年第三季度下降1%,营业利润率下滑8个百分点,是百胜旗下唯一增长失速的核心品牌[18] - 在美国市场,必胜客市场份额从2019年的22.6%下滑至2024年的18.7%,门店数量从超7000家萎缩至不足2200家[19] 必胜客全球业务疲软原因 - 餐饮选择日益多元,披萨不再是消费者优先选项,且品牌受制于重堂食、大体量的传统门店模式,转向外卖与自提趋势迟缓[13] - 品牌与产品创新不足,全球其他市场菜单被指多年未有突破性创新,而中国市场每年两次更换大菜单、新品率不低于25%[14] - 品牌定位陷入尴尬境地,既想坚守家庭聚餐场景,又希望在快餐外卖市场分一杯羹[15] - 部分地区经营危机频发,如英国特许经营商在9个月内两次进入破产管理程序,大量门店关闭[17] 必胜客中国市场的独立与成功 - 得益于2016年从百胜集团拆分独立上市,根据50年特许经营协议,百胜中国每年支付销售额3%作为特许经营费,百胜集团仅保留品牌所有权,无权干涉中国市场运营[21] - 2025年第三季度,必胜客中国收入同比增长3.25%,系统销售额增长1%,门店数净增158家,总数突破4000家[23] - 通过推出9.9元入门产品等性价比策略,同店交易额显著恢复,第一季度至第三季度增幅达17%[23] - 2024年新增门店中62%位于三线及以下城市,通过“卫星店”模式降低投资门槛,快速扩张[29] 必胜客中国的本土化策略 - 持续35年深度本土化改造,从1990年北京第一家店开始本土化探索,早期“必胜客欢乐餐厅”定位成功打开大众市场[24][25] - 产品创新灵活,推出烤鸭披萨、榴莲披萨,尝试“必胜客+火锅”混合场景,2023年推出“会下雪的披萨”、与故宫联名的“故宫五福宴”[26][27] - 构建“标准店+WOW门店+PIZZERIA”多元店型体系,精准覆盖不同消费群体,WOW门店客单价约40元,PIZZERIA提供59-89元窑炉披萨[28] - 所有门店使用整合人工智能系统,实现端到端全系统化管理,并从2018年开始推进本土化采购,引入云南松露、福建茶叶等优质农产品[31][32] 米斯特比萨的困境与衰落 - 米斯特比萨在中国市场处境艰难,是韩系餐饮在华从风光无限到节节败退的缩影[36] - 品牌曾快速扩张,2009年至2012年连续荣获大众点评“中国人最喜爱的50大餐厅”,截至2017年底以132家门店位居韩系连锁餐饮品牌第二[40][41] - 品牌负责人曾在2013年豪言“5年内在华开设1000家分店”,高光时刻在全球拥有约650家门店[43] - 2025年,韩国米斯特披萨创始人因涉嫌不公正交易和报复性营业被拘捕,涉嫌在向加盟店供应奶酪过程中获利约50亿韩元,涉案总金额高达百亿韩元[45][46] 米斯特比萨衰落的原因 - 韩餐整体模式失灵,依赖“韩流”文化光环的扩张模式暗含隐患,一旦文化输出势头减弱,消费群体迅速流失[47][48] - 疫情后困境全面爆发:消费心理转变,韩流光环褪色;同质化严重,菜单局限于“老三样”;经营压力升级,食材成本上涨、租金昂贵;供应链脆弱,原材料依赖进口[49] - 法律纠纷和经营异常接踵而至,2024年5月至7月间,北京米斯特比萨公司因4起未履行的劳动仲裁案件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涉及总金额超8.2万元[49] - 截至2025年,该公司已背负4条司法案件记录及4条被执行人高风险信息,法定代表人被限制高消费,门店规模急剧收缩[50] 达美乐中国的逆势增长 - 达美乐中国成为披萨赛道“逆袭典范”,2024年全年营收达43.14亿元,同比增长41.4%,经调整净利润暴涨1394.2%至1.31亿元,成功扭亏为盈[64] - 2025年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长27%至25.93亿元,经调整净利润激增79.6%至9142万元[65] - 截至2025年9月30日,会员数达3290万,过去12个月内新增约1440万顾客[66] - 截至2025年第三季度,达美乐全球门店网络突破21500家,覆盖90多个市场,单季度净新增门店214家[58] 达美乐中国的战略转变与本土化 - 转机出现在2023年,通过深刻战略反思开启彻底“本土化生存实验”,摒弃过去20年固守一线城市策略,向新一线、二线城市及以下市场快速扩张[63][68] - 2024年非一线城市新开设184家门店创造15.09亿元销售额,同比增长46%,增速接近一线城市的七倍,下沉市场战略挽救业务[67] - 截至2024年末,北京和上海之外的新增长市场门店达637家,占总门店数的63.2%,沈阳首店创下全球门店首月销售额最高纪录突破1110万元[69][71] - 产品层面突破传统披萨配方束缚,将麻辣小龙虾、咸蛋黄等本土风味与榴莲披萨结合,2024年推出“火山”饼底成为爆款,活动期间带动披萨销量增长23%,复购率达38%[73] 达美乐中国的运营优化 - 运营模式上放弃“全自营配送”策略,在部分城市取消外送服务,转向堂食与外带模式,员工薪酬总支出占总营收比例从43.7%降至35%[74] - 门店策略发生显著变化,在二线城市扩大门店面积强化堂食功能,并融入当地文化元素设计提升品牌亲和力[75] - 达美乐中国的成功为跨国品牌提供“中国生存法则”:本土化是文化翻译而非简单“中国特供”;核心优势需要迭代而非固守;用“空间换时间”的下沉战略换取更广阔市场增长空间[76][77][78] 核心规律总结 - 在中国餐饮市场,过去的辉煌不能保证未来的成功,深度本土化是从产品、运营模式到供应链的彻底革命[79][82] - 成功者如达美乐和必胜客中国真正读懂了本地市场需求,达美乐攻入下沉市场,必胜客中国推出9.9元套餐[83] - 跨国品牌在中国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全球模板,只有深入骨髓的本土洞察才能生存并发展得好[84]
单日狂卖68万,下沉市场成达美乐的“印钞机”
搜狐财经· 2025-11-09 02:56
公司业绩表现 - 达美乐中国在2024年扭亏为盈,2025年中期报告显示营收达25.93亿元,净利润6592.40万元,同比增长504.42% [9]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在一线城市经营的515家门店产生10.85亿元收入,占总收入的41.8%,同比增长7.2% [11] - 同期在非一线城市,门店产生15.09亿元销售额,同比增长46.6%,增速接近一线城市的七倍 [11] - 公司计划2025年新开300家门店,已开设275家,主要集中在非一线城市 [11] 门店扩张与首店效应 - 达美乐沈阳首店开业当日销售额达52万元,开业198天营业收入超3100万元,刷新全球年度销售纪录 [2] - 达美乐邯郸首店开业当日销售额突破54万元,订单数达6020单,打破全球门店销售纪录 [2] - 达美乐徐州首店开业当日销售额突破68万元,再次刷新全球门店销售纪录 [2] - 自2023年12月假期旺季以来新增64家新门店,日均销售额达4.7万元,平均现金投资回收期为11个月,其中24家已回本 [11] 市场战略转变 - 公司早期门店集中在一线和新一线城市,2022年仅进驻国内10个城市 [8] - 近两年转向二三线城市扩张,在长沙、南通、西安等城市开设首店并取得显著业绩 [8] - 北京、上海新店成本回收期需要33个月,而下沉市场新店回收期显著缩短 [11] - 公司通过社交媒体发放优惠活动吸引消费者,如抖音团购、买一送一等促销方式 [12][14] 行业竞争环境 - 必胜客已在中国超900个城市经营3864家门店,并推出新菜单全线降价,降幅最高达51% [21][24] - 尊宝比萨采用30平米外卖小店模式降低成本,向三四线城市快速渗透 [24] - 比格披萨在全国20多个省份60多个城市开设近300家餐厅 [24] - 中国披萨市场规模预计以15.5%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到2027年将达到771亿元 [24] - 全国范围内企业名称或经营范围含"披萨"的企业超5.7万家 [27] 消费者行为与挑战 - 下沉市场消费者选择达美乐的原因包括产品口味多样、价格清晰、社交媒体优惠及首店稀缺性 [12][14] - 部分消费者认为披萨属于偶尔尝鲜的品类,长期复购意愿不强,存在口味同质化评价 [16][18] - 公司2025年半年报显示门店日均销售额同比下降4.4%,同店销售降低1%,部分高业绩门店增长乏力 [18][20] - 过去一年公司新增1400多万会员,但面临如何维持会员忠诚度及后折扣时代消费动力的挑战 [29]
达美乐门店数量狂飙,消费者手里的优惠券悄悄过期了
搜狐财经· 2025-10-15 19:22
公司业绩与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营收同比增长41.41%至431,409.30万元,净利润同比增长307.48%至5,519.50万元,实现扭亏为盈[12] - 2023年公司亏损大幅缩窄至2,660.30万元,经调整净利润首次转正为5,603.40万元[12] - 2020-2022年公司累计亏损超9亿元,其中2020年亏损2.74亿元,2021年亏损4.71亿元,2022年亏损2.23亿元[11] 门店扩张与市场渗透 - 截至2025年9月末公司净新增门店275家,累计门店达1,283家,覆盖中国大陆51个城市,较2025年6月末的1,198家增加85家[1] - 2024年公司净新增240家门店,较2023年净新增180家多出60家,扩张速度进一步加快[12] - 截至2025年6月末公司在一线城市拥有515家门店,在非一线城市拥有683家门店,58.2%的收入来自非一线城市[13][14] 单店运营指标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单店日均销售额为12,915元,较2024年同期的13,515元下降4.4%[16][19]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同店销售额增长率为-1%,为近年最低水平,2024年同店销售增长率为2.5%,2023年为8.9%[16][18] - 2024年公司客单价为82.1元,较2023年的86.8元下降5.4%[16] 销售记录与市场地位 - 2025年10月1日徐州首店开业当日销售额超68万元,创全球门店单日销售新纪录[1] - 2025年8月邯郸首店开业首月销售额突破680万元,沈阳首店开业198天后年度销售额超3,100万元,刷新全球记录[1] - 以2024年比萨销售额计,公司已稳居中国比萨市场第二[13] 用户增长与营销策略 - 截至2025年6月末公司会员人数达3,010万,较2024年12月末的2,450万增长22.9%[19] - 公司通过推出优惠券活动吸引顾客,覆盖经典披萨到特色小吃等多品类产品[19] - 公司凭借极致性价比和30分钟必达的外卖服务成功提升市场竞争力[11] 消费者投诉与运营挑战 - 黑猫投诉平台上关于公司的投诉累计达800条,其中10月以来新增14条投诉[2][20] - 投诉内容涉及优惠券设置过期时间不合理、披萨中吃出毛发、服务态度不佳等问题[2][4][20] - 快速扩张带来管理难度增加,需确保各门店在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方面保持一致[2]
华创证券:维持达势股份“推荐”评级 目标价109.08港元
智通财经· 2025-09-26 10:45
核心观点 - 华创证券维持达势股份推荐评级 目标价109.08港元 基于26年经调整净利润45倍PE估值 预计25-27年净利润1.41/2.47/3.45亿元 经调整净利润1.91/2.92/3.85亿元 [1] - 公司门店模型展现经营韧性 新店回收周期仅11个月 同店销售额微降1%但经营利润率提升至14.6% [1][3] - 披萨行业年门店数持续增长 公司门店覆盖48城共1198家 远低于必胜客900城3864家 存在巨大扩张空间 [2] - 规模效应推动费用率下降 总部人力成本占比降至5.1% 管理费用率降至1.9% 经调净利润率提升至3.5% [4] 财务表现 - 25年上半年营收25.9亿元 同比增长27% 经营利润3.8亿元 同比增长28% [1] - 经调整EBITDA达3.2亿元 同比增长38.3% 经调整净利润0.9亿元 同比大幅增长79.6% [1] - 单店日均销售额12915元 同比下降4.4% 但门店经营利润率同比上升至14.6% [1] 门店扩张 - 上半年净增190家门店至1198家 一线城市净增6家 新增长市场净增184家 [1] - 2025年计划新开300家门店 20-30%布局于22年前进入城市 40-50%布局于22-25年进入城市 其余布局新城市 [2] - 新城市门店表现强劲 邯郸首店首日销售额超54万元 订单量达6020单 [3] - 64家新店中24家实现全额现金回收 平均回收期仅11个月 [3] 经营效率 - 同店销售额总体下降1% 但北京上海保持正增长 [1] - 新进入城市门店早期销售额超高 第19个月进入同店池后基数较高 当前同店水平体现经营韧性 [3] - 总部费用率持续下降 D&A费用率降至1.1% 管理费用率降至1.9% 下降速度快于预期 [4] - 规模经济效应持续显现 净利润增速预计将显著快于收入增速 [4]
2025中国披萨消费趋势报告:一人食、新口味成为增长点
贝壳财经· 2025-09-19 18:13
市场规模与增长 - 中国披萨市场规模在2024年已达480亿元,预计到2027年将突破771亿元 [1] - 2022年至2027年市场规模年均复合增速高达15.5% [1] 消费趋势与需求变化 - 消费者需求正从"新奇尝鲜"转向"质感与健康并重" [1] - 43.9%的消费者希望获得食材自由搭配的选择与味觉递进的体验 [1] - 36%的消费者将食材的"稀有属性"视为衡量披萨的重要标准 [1] - 31.5%的消费者追求"口味新奇,突破想象边界" [1] - "一人食"正成为披萨消费的新增长点,47%的消费者期待小尺寸/一人食披萨单品 [2] - 80后(57.3%)和00后(52.4%)对一人食披萨的期待显著高于其他代际人群 [2] 行业格局与特征 - 市场呈现高度集中化趋势,行业连锁化进程加速 [1] - 下沉市场潜力显著 [1] - 核心消费群体为90后与00后,多聚集于一到三线城市 [1] 企业创新与战略 - 行业创新通过全渠道融合与智能供应链来提升效率 [1] - 必胜客在年轻化与体验式创新阶段拥抱"一人食"并推出新品 [2] - 必胜客在2025年推出新·10寸手作薄底披萨,满足年轻人对"配料丰富感"的追求 [2]
中国披萨市场快速扩容,必胜客强化“披萨专家”地位
中国发展网· 2025-09-18 11:36
中国披萨行业市场规模与增长 - 中国披萨市场规模在2024年已达480亿元,预计到2027年将突破771亿元,2022年至2027年年均复合增速高达15.5% [1] - 行业连锁化进程加速,下沉市场潜力显著 [3] 消费者需求趋势演变 - 消费者需求正从“新奇尝鲜”转向“质感与健康并重” [1] - 需求升级为“味觉+感官+情感”的综合体验,43.9%的消费者希望自由搭配食材,36%的消费者看重食材稀有属性,31.5%的消费者追求突破想象的口味 [4] - “一人食”成为新增长点,47%的消费者期待小尺寸/一人食披萨单品,80后(57.3%)和00后(52.4%)的期待显著高于其他人群 [11] 必胜客产品创新战略 - 公司于2025年8月推出新·10寸手作薄底披萨,采用24小时慢发酵工艺,饼底轻盈酥韧、芝士量更丰厚 [1][8] - 产品迭代历经本土化探索(如推出北京烤鸭披萨)、多元化创新(如2018年推出“会下雪的披萨”、2021年手拍饼底)及年轻化创新(如MY BOX自享小盒、“必胜客比萨堡”)阶段 [6][8] - 作为国际体育赛事西式餐饮服务供应商,公司推出融合中式食材的龙井虾仁披萨,拓展中西风味结合领域 [6] 渠道与运营效率提升 - 行业加速线上线下融合,构建多场景、多触点的全渠道销售网络 [8] - 公司打造包含标准店、WOW门店和PIZZERIA门店的灵活线下门店体系,以满足不同消费需求 [8] - 截至2023年,所有门店使用整合人工智能系统进行订单生产优化、AI品质检测和设备智能管理,以提升运营效率并减少食物损耗 [10] 供应链管理与本土化 - 公司推动“从产地到餐桌”的全链条可追溯,例如为牛肉赋予“身份证”,从源头甄选到冷链运输全程可控温可追溯 [10] - 供应链的标准化流程保证了产品口感与出品的稳定 [10] 品牌营销与社交属性拓展 - 披萨正突破家庭聚餐边界,成为日常选择,并被赋予更多元社交属性,公司参与上海巨C汉堡节、Z纪元银河左岸音乐节等潮流文化盛事 [11] - 公司连续与《原神》、《地下城与勇士》、《EVA》、《鸣潮》等数十家国内外顶尖IP展开合作,推出联名限定周边和单品,打造年轻人追捧的潮流空间 [13] - 公司从“披萨专家”成长为“生活方式引领者”,让披萨成为承载情绪、展现个性和分享欢乐的文化载体 [13][14]
中国披萨行业加速升级 必胜客持续强化“披萨专家”地位
证券日报网· 2025-09-17 17:14
行业市场规模与增长 - 中国披萨市场规模在2024年已达480亿元,预计2027年将突破771亿元,2022年至2027年的年均复合增速高达15.5% [1] - 行业连锁化进程加速,下沉市场潜力显著 [1] 消费者需求趋势 - 消费者需求正从“新奇尝鲜”转向“质感与健康并重” [1] - 需求升级为“味觉+感官+情感”的综合体验,43.9%的消费者希望获得食材自由搭配与味觉递进体验 [2] - 36%的消费者将食材的“稀有属性”视为重要标准,31.5%的消费者追求“口味新奇,突破想象边界” [2] - “一人食”成为新增长点,47%消费者期待小尺寸/一人食披萨单品,80后(57.3%)和00后(52.4%)期待度显著高于其他代际 [6] 公司产品创新策略 - 公司顺应健康与质感趋势,推出“新·10寸手作薄底披萨”,采用24小时慢发酵工艺,饼底轻盈酥韧、芝士量更丰厚 [1] - 产品迭代历经本土化探索、多元化创新及年轻化阶段,推出如北京烤鸭披萨、龙井虾仁披萨等融合本土风味的产品 [3] - 针对一人食趋势推出MYBOX自享小盒、“必胜客比萨堡”等新品 [3] 渠道与运营效率 - 行业加速线上线下融合,构建多场景、多触点全渠道销售网络 [4] - 公司打造包含标准店、WOW门店模式和PIZZERIA门店模式的灵活线下门店体系,以满足不同消费趋势 [4] - 截至2023年,所有门店整合人工智能系统,用于优化订单生产节奏、AI品质检测、设备智能管理,提升运营效率并减少食物损耗 [5] 供应链管理 - 公司推动“从产地到餐桌”的全链条可追溯,例如为牛肉赋予“身份证”,从源头甄选到冷链运输全程可追溯并严格控温 [5] - 标准化流程保证了口感与出品的稳定 [5] 品牌营销与场景拓展 - 披萨消费场景从家庭聚餐拓展到年轻社交潮流空间,公司参与上海巨C汉堡节、Z纪元银河左岸音乐节等潮流文化盛事 [6] - 公司连续与数十家国内外顶尖IP展开合作,将二次元潮流符号深度融入门店与餐品,打造年轻人追捧的潮流空间 [7]
36氪研究院 |2025年中国披萨行业研究及消费趋势报告
36氪· 2025-09-15 15:06
中国披萨行业发展概览 - 中国披萨行业正从"西式快餐补充品类"向"本土化创新消费"升级 核心演进方向包括新鲜现制饼底 本土化食材创新和健康轻食产品线延伸 精准迎合一人轻食 社交分享和健康饮食等新消费需求[1] - 2024年中国披萨行业市场规模达480亿元 预计2027年将达771亿元 2022-2027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5.5%[2] - 西式快餐2024年市场规模3280亿元 同比增长11.0% 预计2025年将达2086亿元 其中汉堡和披萨品类占据近九成份额[40][41] - 行业呈现高度集中化特征 2024年营收规模前三企业市场份额占比达45% 连锁餐厅预计2027年市场规模将达718亿元 占整体市场93.1%[44][46] - 中国每百万人口披萨门店数量为11.7家 远低于日本的30家和韩国的29.5家 下沉市场门店覆盖度仅7家 存在显著增量空间[47][48] 披萨消费者画像及消费行为 - 核心消费群体为90后与00后 占比达70% 52.4%为女性 多聚集于一至三线城市 具有中等收入水平[51][57] - 47.2%消费者保持每月一次消费频次 40.8%每季度一次 消费驱动因素包括口味丰富(64.3%) 食用便捷(47.2%)和促销活动多(35.1%)[61][62] - 消费场景以亲友聚会(45.5%)和家庭用餐(43.6%)为主 居家娱乐与加班学习场景占比42.1% 体现多场景适配特性[3][64] - 消费偏好中混合型披萨最受欢迎(48.5%) 手拍饼底偏好度达35.7% 决策关键因素为口味满意度(49.5%)和食材新鲜度(45.9%)[68][75] - 品牌认知度必胜客以51.3%居首 偏好原因包括门店分布广(58.7%) 菜品丰富(51.9%)和老牌信赖感(45.2%)[5][80][83] 披萨消费趋势分析 - 社交化趋势显著 81.7%90后和79.6%00后喜欢在社媒分享披萨照片 必胜客相关话题在小红书获得数亿浏览量[104] - 一人食场景快速增长 47%消费者期待单人披萨产品 80后(57.3%)和00后(52.4%)需求尤为突出[106][108] - 消费内容化特征明显 00后对IP联名披萨期待度达46.2% 远超其他代际 主要受周边赠品(32.0%)和情绪价值(29.4%)驱动[8][110][112] - 个性化需求升级 43.9%消费者追求配料丰富和口味层次感 36%关注高品质食材 31.5%期待突破想象边界的口味创新[115][117][118] - 健康化创新受关注 50.9%消费者要求产品健康化 推动品牌采用虎坚果等超级食材和无麸质工艺 平衡美味与健康[119][122] 行业数字化转型 - 数字化营销构建用户价值闭环 必胜客通过黑披萨挑战赛吸引2.8万条视频创作 数字订单销售占比达93%[33] - 全渠道销售网络形成 线下门店(68.4%)和外卖平台(59.1%)为主要渠道 头部品牌通过自营平台和第三方外卖实现多触点覆盖[90][93] - 智能运营系统全面应用 AI技术实现需求预估 智能效期管理和生产排程优化 提升食品安全监测和运营效率[36] - 供应链数智化升级 通过区块链溯源管理和自动化立体仓库建设 实现从源头到终端的全程质量控制和效率提升[37][38]
达势股份20250907
2025-09-08 00:19
公司概况与业务 - 达势股份是达美乐比萨在中国大陆、中国香港和中国澳门的独家特许经营商[3] - 公司采用境外控股、境内运营模式 核心管理层具备丰富的跨国餐饮企业运作经验 其中多位来自麦当劳[21] - 公司于2023年在香港成功上市 截至2024年底门店已扩展至19个城市 总数达到1,008家[20] - 2017年公司与达美乐总公司签订中国大陆和港澳地区全域经营协议 总期限为30年(10+10+10)并完成对DPZ 100%股权的收购[19] 财务表现与预期 - 公司2020年至2024年营收复合增长率(CAGR)达到41% 新增长市场销售额CAGR高达83%[22] - 预计2025至2027年营收增速分别为24%、25%和23%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51亿元、2.5亿元和3.11亿元 同比增速分别为173%、66%和24%[2][4][5][27][28] - 2025年上半年公司收入为25.93亿元 同比增长27% 期间溢利为0.66亿元 同比增长504% 门店经营利润约3.79亿元 同比增长28%[29] - 2021年至2024年广告推广、员工薪酬和租金占收入比重分别下降2%、1%和1% 门店经营利润率提升6个百分点至15%左右 2024年底门店经营利润达6.24亿元[23] 门店扩张与市场策略 - 公司2025年计划净开店约300家 2026年计划净开店约350家 中期目标2027年直营店数量达2,000家 2030年达3,000家[2][3][24] - 重点拓展下沉市场和空白市场 目前大部分门店集中在二线以上城市(占比接近98%)三线及以下城市占比低于5%[3][24] - 2025年上半年已净开233家门店 在建27家 已签约35家 有望顺利完成全年净开300家门店的目标[29] 产品与运营优势 - 达美乐使用特殊配方的预拌粉 使面饼松软有嚼劲 送达后30~40分钟仍能保持松软状态[13] - 产品矩阵丰富 共有30多种披萨SKU及20多种饼底和卷饼可自由选择 价格带覆盖39、59、69元三个档次[13] - 坚持自建配送网络 严格控制外送半径在1.5公里以内 投入自研智能调度系统优化配送 兼职员工占比维持在8成以上[14] - 外送订单占比维持在72%以上 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但近期因新店优先满足堂食和外带需求 外送占比短期有所扰动[15] 行业与市场竞争 - 全球披萨行业零售额从2010年151亿美元增长到2024年215亿美元 复合年增长率约3%[7] - 中国披萨行业零售额2010年至2024年复合年增长率达12% 远高于全球平均水平[7] - 2022年中国连锁披萨店规模达375亿元人民币 复合年增长率9% 每百万人拥有披萨门店仅11家 相当于美国的5%、英国的11%、日本的39%[8] - 达美乐全球市占率33%稳居第一 中国市场市占率从2017年起稳步提升 2024年已跃居第二(5.3%)仅次于必胜客(35.2%)[9][12] 会员体系与客户粘性 - 将会员分成初享、新享和尊享三个等级 通过消费或推荐新客户获得积分升级 享受会员礼、生日礼及每周二三7折优惠[26] - 最近两年季度新增会员保持300~400万 年新增会员约1,000万 截至2025年一季度国内会员数量达2,700万 同比增长68%[26] - 2024年会员收入贡献24.83亿元 同比增长54% 占整体收入65%左右 有效提升用户粘性和复购率[26] 估值与市值展望 - 通过PS估值法评估 行业平均PS约3.4倍 审慎按3倍测算 对应2025年收入53.7亿元市值约161亿至183亿元[6][33] - 远期测算2030年门店达3,000家 单店年销稳态450万元 对应收入135亿元 按12.5%净利润率测算利润约16亿元[4][31] - 以15倍至20倍PE计算 对应市值范围253亿至338亿元 中枢值295亿元[4][31] 风险与短期波动 - 短期内同店销售额略有下滑 但一线城市和2022年12月前开业市场仍实现正增长[30] - 高速开店阶段同店销售波动属正常 股东减持及餐饮环境不明朗导致市场预期保守[32] - 单均金额近年略有下滑 因新店优先满足堂食和外带需求(单均较低)但随门店成熟及外送订单比例修复 中长期将企稳回升[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