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汽车及汽车零部件
icon
搜索文档
日本质疑美国关税公告与协议不一致 要求纠正
新华社· 2025-08-06 21:49
日美贸易关税争议 - 日本经济再生大臣赤泽亮正指出美国8月7日征收关税的官方公告与日美协议不一致 将使日本面临更高关税 日本要求美方纠正 [1] - 日美7月22日协议规定日本适用"对等关税"税率为15% 包含已征收的10%"基准关税" 8月起税率应从10%提高到15% [1] - 美国政府公告要求日本已被征税商品在现有税率上加15% 与协议不符 赤泽亮正要求美方落实协议内容 [1] 汽车及零部件关税 - 日美已就汽车及零部件关税下调至15%达成一致 但具体时间未定 日本汽车及零部件目前被美方征收27.5%关税 相关产业每日承受巨额损失 [1] 日本对美投资承诺 - 美国总统特朗普称可随意使用日本承诺的5500亿美元投资 赤泽亮正表示若对日本企业和经济无好处 日方无法合作 [2]
中国政府对全球企业“支配力”最大
日经中文网· 2025-04-27 15:16
全球企业资本支配力分析 - 采用"NPF(Network power flow)"指数衡量企业支配力,将股东影响力企业的营业收入规模视为支配力,并考虑子公司和孙公司等间接出资关系网络及持股比例 [2] - 中国政府以压倒性优势位居全球企业支配力榜首,主要由于各行业核心企业多为中国国有企业 [4] - 美国大型基金支配力紧随中国之后,形成中美"资本战争"格局 [2] 中国政府全球资本支配力分布 - 按国家和地区分类,中国对澳大利亚支配力最强,NPF达5460亿美元,主要集中在基础设施和资源相关企业 [4] - 对日本支配力为209亿美元,其中97亿美元集中在汽车及汽车零部件行业 [5] - 在美国同样侧重汽车行业,在韩国主导半导体及电子零部件,在英国侧重业务支援服务业,在巴西集中在金属矿石开采业 [5] 重点产业支配力对比 - 在半导体及半导体产品领域,中国对台湾企业支配力达18%,对美国企业9%,对日本企业6% [5] - 在人工智能等软件领域,中国对美国、日本、台湾企业的支配力均不足1% [5] - 美国前两大机构合计支配力达到中国政府的四分之一 [5] 中美资本结构差异 - 美国投资公司通过互相持股形成网状结构,具有抗风险能力强的特点 [6] - 中国采用金字塔结构,顶端为中国政府,存在系统性风险 [6] 研究方法 - 数据来源为全球最大企业信息数据库"Orbis",分析包含约2亿条股东信息的企业数据 [7] - 持股比率计算采用考虑表决权影响力的自主加权公式 [7]
2024 在中国的美国企业特别报告
胡润· 2025-02-28 13:1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全球经济增长率预计保持在2.8%,美国经济增长预计放缓至1.9%,中国预计实现4.8%的稳定增长 [5] - 70家样本企业2023财年全球总营收超2.5万亿美元,企业总价值超8.2万亿美元,中国市场营收贡献率稳定在12%,是四成样本企业的全球第二大市场 [5][6] - 细分行业中,汽车及汽车零部件、能源和软件服务在中国市场增长最快,信息技术行业中国市场收入平均贡献高达25.7% [6] - 美国企业在中国市场积极顺应需求和战略变化,进行运营网络优化、本地化研发创新等行动 [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执行概要及编制方法 - 执行概要:报告追踪美国企业在中国市场表现和全球营收情况,分析不同行业发展差异及典型企业发展行动,中国市场对全球营收贡献率稳定,美国企业积极适应中国市场变化 [5][6] - 编制方法:考察范围包括S&P500指数成分股,剔除不符合条件的公司,检索公司披露的财务报告等了解在中国内地经营情况,70家公司直接或间接披露中国市场营收数据 [8] 第一章 回顾:美国企业在华经营状况 - 前言:2023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小幅下降2%,中国吸引外资取得显著成效,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5.4万家,同比增长39.7%,实际使用外资1632.5亿美元,位居历史第三,外资企业对中国经济前景有信心 [15][16] - 美国企业扎根中国的历史:中国推动高水平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2020 - 2023年中国实际使用投资金额复合增长率为3%,美国对华实际投资金额复合增长率为13.5%,70家样本企业平均年龄82岁,在中国平均运营37年,90%总部集中在上海及北京 [20][26] - 中国贡献12%的营收,是四成样本企业的全球第二大市场:2023年70家样本企业全球市场收入超2.5万亿美元,同比增长1.1%,中国市场收入超3千亿美元,同比下降3.7%,中国市场营收中位数为21.6亿美元,平均数为43.9亿美元,约41%企业年报显示中国是全球第二大营收市场 [30] - 2020 - 2023中国市场营收增速12%,是全球整体的1.3倍:2020 - 2023年样本企业全球营收平均复合增长率为9.3%,中国市场为12.0%,80%企业在华收入保持增长,40%企业中国市场增幅高于全球市场,信息技术行业企业在中国市场营收增长显著 [38] 第二章 行业趋势 - 大消费:万亿赛道,中国市场增速是全球2倍。2023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47万亿元,同比增长7.2%,11家企业全球营收超万亿美元,中国市场贡献9.8%,过去4年年均复合增长率超19%,是全球市场增速的2倍 [55] - 医疗健康:全球整体下滑2%,中国市场则持续增长。样本企业中14家医疗健康企业2023年全球营收超3千亿美元,中国市场营收240亿美元,占全球营收8%,中国市场营收同比增长2%,全球市场下降2% [59] - 工业:全球同比增长6%,中国市场收缩。11家工业相关企业2023年全球营收约2050.7亿美元,中国市场总营收约190.6亿美元,同比两位数下降,贡献率小于10%,仅3家企业在中国营收上升 [65] - 信息技术:中国市场贡献最高,保持在25%以上,但受中美经贸摩擦冲击最大。信息技术样本企业全球营收总额4097.7亿美元,中国市场营收总额1053.8亿美元,平均贡献比为25.7%,2023年行业在中国市场营收同比减少近10个百分点 [69][70] - 能源化工:全球两位数下滑,中国市场稳健。11家能源化工相关企业2023全球营收1831.9亿美元,中国营收139.2亿美元,营收水平保持平稳,同比增长0.2%,全球营收同期下降 - 13.8% [75] 第三章 展望:美国企业在华发展行动 - 典型美国企业在华发展行动:包括基于本土需求引领研发创新(雅诗兰黛、苹果、3M)、优化运营网络满足区域需求增长(塞拉尼斯、雅宝化工、特斯拉)、关注数据安全重视政策法规演进(默沙东、威瑞信)、可持续发展理念与业务发展深度融合(宝洁、沃尔玛)、践行企业社会责任尤其关注教育(高通、苹果) [78][79][80][82][83] - 值得关注的市场环境:中美关系紧张、劳动力成本上升、中国本土企业竞争等是美国企业在华面临的主要挑战,还受中美贸易关系、中国本土企业创新制造、汇率波动及法律法规等影响 [84][90][91] 附录 - 附录1:2023年70家美国企业在中国营收数据,包含各企业中国市场营收、全球市场营收、营收贡献、营收增速及所属行业等信息 [94][95][97] - 附录2:2020 - 2023年细分行业在中国市场的营收增速与贡献,展示各行业2020 - 2023年中国市场增长率、全球市场增长率等数据 [52][1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