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海洋信息服务
icon
搜索文档
前三季度海洋生产总值达七点九万亿元
人民日报· 2025-11-08 06:00
海洋经济总体表现 - 前三季度海洋生产总值达7.9万亿元,同比增长5.6% [1] - 全国批准用海用岛面积26.2万公顷,同比增长19.2%,项目涉及投资额6419亿元 [1] 海洋资源供给 - 海洋原油和天然气产量同比分别增长3.0%和17.7% [1] - 海上风电新增并网容量同比增长42.1% [1] - 全国海洋水产品产量同比增长4.8% [1] 主要海洋传统产业 - 海洋船舶工业新承接订单量、完工量和手持订单量保持全球领先 [1] - 海洋货运量和货物周转量同比分别增长5.7%和6.2% [1] - 海运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1.7%,其中出口额同比增长6.5% [1] - 海洋旅游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0%,客运量和旅客周转量分别同比增长3.0%和3.8% [1] - 全国邮轮港口接待旅客205万人次,同比增长28% [1] 海洋新兴产业 - 海洋工程装备交付和手持订单金额同比分别增长13.6%和7.0% [2] - 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LY104注射液正式获批临床试验 [2] - 全国首个海洋领域可信数据空间在浙江上线,深圳发布"AI+海洋"行业应用场景 [2] - 自主研发的海洋工程柔性制造智能焊接机器人完成集成并进入测试验收阶段 [2]
前三季度海洋生产总值达七点九万亿元 同比增长百分之五点六
人民日报· 2025-11-08 05:57
宏观经济表现 - 前三季度海洋生产总值达7.9万亿元,同比增长5.6% [1] - 全国批准用海用岛面积26.2万公顷,同比增长19.2%,项目涉及投资额6419亿元 [1] 海洋资源供给 - 海洋原油产量同比增长3.0%,天然气产量同比增长17.7% [1] - 海上风电新增并网容量同比增长42.1% [1] - 全国海洋水产品产量同比增长4.8% [1] 传统海洋产业 - 海洋船舶工业新承接订单量、完工量和手持订单量保持全球领先 [1] - 海洋货运量同比增长5.7%,货物周转量同比增长6.2% [1] - 海运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1.7%,其中出口额同比增长6.5% [1] - 海洋旅游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0%,海洋客运量和旅客周转量分别同比增长3.0%和3.8% [1] - 全国邮轮港口接待旅客205万人次,同比增长28% [1] 海洋新兴产业 - 海洋工程装备交付金额同比增长13.6%,手持订单金额同比增长7.0% [2] - 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LY104注射液正式获批临床试验 [2] - 全国首个海洋领域可信数据空间在浙江上线,深圳发布"AI+海洋"行业应用场景 [2] - 自主研发的海洋工程柔性制造智能焊接机器人完成集成并进入测试验收阶段 [2]
视频丨前三季度海洋生产总值7.9万亿元 同比增长5.6%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11-04 10:09
海洋经济总体表现 - 前三季度海洋生产总值达7.9万亿元,同比增长5.6% [2] 海洋资源供给 - 全国批准用海用岛面积26.2万公顷,同比增长19.2%,涉及投资额6419亿元 [2] - 海洋原油和天然气产量同比分别增长3.0%和17.7% [2] - 海上风电新增并网容量同比增长42.1% [2] - 全国海洋水产品产量同比增长4.8% [2] 海洋传统产业 - 海洋船舶工业新承接订单量、完工量和手持订单量保持全球领先 [3] - 海洋货运量和货物周转量同比分别增长5.7%和6.2% [3] - 海运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1.7%,其中出口额同比增长6.5% [3] - 海洋旅游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0%,邮轮港口接待旅客205万人次,同比增长28% [3] 海洋新兴产业 - 海洋工程装备交付和手持订单金额同比分别增长13.6%和7.0% [6] - 海洋药物LY104注射液获批临床试验 [6] - 海洋信息服务业取得进展,包括海洋领域可信数据空间上线、"AI+海洋"应用场景发布、智能焊接机器人进入测试 [6] - 18家涉海企业完成IPO上市,融资规模260.0亿元,占全部IPO企业融资规模的33.7% [6]
前三季度中国海洋生产总值7.9万亿元
新华网· 2025-11-03 20:21
海洋经济总体表现 - 前三季度海洋生产总值达7.9万亿元,同比增长5.6% [1] - 全国批准用海用岛面积26.2万公顷,同比增长19.2%,涉及投资额6419亿元 [1] - 18家涉海企业完成IPO上市,融资规模260亿元,占全部IPO企业融资规模的33.7% [1] 海洋传统产业 - 海洋原油和天然气产量同比分别增长3.0%和17.7% [1] - 海洋水产品产量同比增长4.8% [1] - 海洋船舶新承接订单量、完工量和手持订单量保持全球领先 [1] - 全国邮轮港口接待旅客205万人次,同比增长28% [1] 海洋新兴产业 - 海上风电新增并网容量同比增长42.1% [1] - 海洋工程装备交付和手持订单金额同比分别增长13.6%和7.0% [1] - 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LY104注射液正式获批临床试验 [1] 海洋信息服务业与科技创新 - 全国首个海洋领域可信数据空间在浙江上线 [2] - 深圳发布"AI+海洋"行业应用场景 [2] - 我国自主研发的海洋工程柔性制造智能焊接机器人进入测试验收阶段 [2]
前三季度我国海洋生产总值7.9万亿元
新华社· 2025-11-03 19:39
海洋经济总体表现 - 前三季度海洋生产总值达7.9万亿元,同比增长5.6% [1] - 全国批准用海用岛面积26.2万公顷,同比增长19.2%,涉及投资额6419亿元 [1] 涉海金融市场 - 18家涉海企业完成IPO上市,融资规模260亿元,占全部IPO企业融资规模的33.7% [1] 主要海洋传统产业 - 海洋原油和天然气产量同比分别增长3.0%和17.7% [1] - 海洋水产品产量同比增长4.8% [1] - 海洋船舶新承接订单量、完工量和手持订单量保持全球领先 [1] - 海洋旅游业持续复苏,邮轮港口接待旅客205万人次,同比增长28% [1] 海洋新兴产业 - 海上风电新增并网容量同比增长42.1% [1] - 海洋工程装备交付和手持订单金额同比分别增长13.6%和7.0% [1] - 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LY104注射液正式获批临床试验 [1] 海洋信息服务业与科技创新 - 全国首个海洋领域可信数据空间在浙江上线 [2] - 深圳发布"AI+海洋"行业应用场景 [2] - 我国自主研发的海洋工程柔性制造智能焊接机器人进入测试验收阶段 [2]
前三季度中国海洋生产总值7.9万亿元 同比增长5.6%
中国新闻网· 2025-11-03 19:20
海洋经济总体表现 - 前三季度全国海洋生产总值达7.9万亿元,同比增长5.6% [1] - 海洋经济呈现稳中有进的良好局面,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支撑 [1] 海洋资源供给与要素投入 - 全国批准用海用岛面积26.2万公顷,同比增长19.2%,项目涉及投资额6419亿元 [1] - 海上风电新增并网容量同比增长42.1% [1] - 全国海洋水产品产量同比增长4.8% [1] 海洋产业发展态势 - 海洋新兴产业加速发展,海洋药物研发有序推进,海洋信息服务业加快培育 [1] - 海洋船舶工业新承接订单量、完工量和手持订单量继续保持全球领先 [1] - 海洋旅游业持续复苏 [1] 政策与未来展望 - 国家宏观政策发力显效,推动发展的积极因素累积增多 [2] - 需加速海洋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大力培育海洋新质生产力 [2]
前三季度海洋生产总值7.9万亿元 同比增长5.6%
证券时报网· 2025-11-03 16:06
海洋经济总体表现 - 前三季度海洋生产总值达7.9万亿元,同比增长5.6%,增速高于国内生产总值0.4个百分点 [1] - 海洋资源供给水平稳步增强,全国批准用海用岛面积26.2万公顷,同比增长19.2%,涉及投资额6419亿元 [1] 海洋传统产业 - 海洋原油和天然气产量同比分别增长3.0%和17.7% [1] - 海上风电新增并网容量同比增长42.1% [1] - 全国海洋水产品产量同比增长4.8% [1] - 海洋船舶工业新承接订单量、完工量和手持订单量保持全球领先 [1] - 海洋货运量和货物周转量同比分别增长5.7%和6.2% [1] - 海运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1.7%,其中出口额同比增长6.5% [1] - 海洋旅游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0%,海洋客运量和旅客周转量分别同比增长3.0%和3.8% [1] - 全国邮轮港口接待旅客205万人次,同比增长28% [1] 海洋新兴产业与科技创新 - 海洋工程装备交付和手持订单金额同比分别增长13.6%和7.0% [2] - 海洋药物LY104注射液获批临床试验 [2] - 海洋信息服务业加快培育,全国首个海洋领域可信数据空间上线,深圳发布"AI+海洋"应用场景,海洋工程柔性制造智能焊接机器人进入测试验收阶段 [2] - 涉海企业IPO上市活跃,18家企业完成上市,融资规模260.0亿元,占全部IPO企业融资规模的33.7% [2] 政策与展望 - 沿海地方和涉海部门有效落实海洋领域宏观政策,加快培育海洋新质生产力 [2] - 下一阶段将加速海洋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大力培育海洋新质生产力,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2]
前三季度海洋生产总值7.9万亿元,同比增长5.6%
人民日报· 2025-11-03 15:07
海洋经济总体表现 - 前三季度海洋生产总值达7.9万亿元,同比增长5.6% [1] 海洋资源供给 - 全国批准用海用岛面积26.2万公顷,同比增长19.2%,涉及投资额6419亿元 [1] - 海洋原油和天然气产量同比分别增长3.0%和17.7% [1] - 海上风电新增并网容量同比增长42.1% [1] - 全国海洋水产品产量同比增长4.8% [1] 主要海洋传统产业 - 海洋船舶工业新承接订单量、完工量和手持订单量保持全球领先 [1] - 海洋货运量与货物周转量同比分别增长5.7%和6.2% [1] - 海运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1.7%,其中出口额同比增长6.5% [1] - 海洋旅游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0%,客运量和旅客周转量分别增长3.0%和3.8% [1] - 全国邮轮港口接待旅客205万人次,同比增长28% [1] 海洋新兴产业 - 海洋工程装备交付和手持订单金额同比分别增长13.6%和7.0% [2] - 海洋药物研发取得进展,LY104注射液获批临床试验 [2] - 海洋信息服务业加速培育,上线全国首个海洋领域可信数据空间并发布"AI+海洋"应用场景 [2] - 自主研发的海洋工程柔性制造智能焊接机器人进入测试验收阶段 [2] - 涉海企业IPO活跃,18家企业上市融资260.0亿元,占全部IPO融资规模的33.7% [2]
“滴灌”海洋新质生产力 国内首场蓝色信贷投融资路演在沪举办
新华财经· 2025-07-02 13:05
活动概况 - 国内首场蓝色信贷及海洋能装备投融资路演活动在上海举办 由自然资源部海洋战略规划与经济司和深交所联合主办 [1] - 11家企业和科研团队参与路演 覆盖海洋工程装备 海洋信息服务 海洋能开发利用 海洋渔业发展等多个关键领域 [1] - 总融资需求近100亿元 面向深交所创新创业投融资服务平台的近1万家投资机构和约3万名专业投资人 [1] 项目亮点 - 涉及海上风电高端装备制造基地 南极磷虾加工船与产业园 国际集装箱枢纽港建设等项目 [2] - 展示项目包括舰船特种电力推进系统 深海动力及执行装备产业化 海岸带综合管理无人机智能巡检系统等 [2] - 聚焦"蓝色"与"新能" 包括百兆瓦潮流能并网发电 波浪能供电原位观测平台等海洋能装备产业化项目 [2] 参与机构 - 上海市海洋局作为主要承办方 组织上海优秀涉海中小企业及科研团队参与路演 [2] - 搭建与深交所及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等金融机构的高效对接平台 [3] - 国家电投 三峡集团 南方电网 中国铁建等央企参与活动 [3] 活动影响 - 吸引沿海各省市自然资源主管部门 海洋产业界和金融投资界代表线上线下约500人次参加 [3] - 国家海洋技术中心和中国工商银行专家进行专业分享 促进企业与金融机构深度理解与互信 [3] - 标志着金融资源向海洋可持续发展和新兴能源技术领域精准"滴灌" [2] 上海海洋经济举措 - 上海扎实做好海洋经济运行监测与评估工作 开展金融支持海洋经济发展统计监测试点 [5] - 举办首届上海现代海洋城市发展论坛 组建上海市现代海洋城市智库和高校联盟 [5] - 支持张江科学城举办"AI赋能海洋"高端学术论坛 促进人工智能与海洋科技深度融合 [5]
海洋旅游业繁荣、海洋油气业增储、海工装备市场活跃…… 深圳海洋经济劈波斩浪动能十足
深圳商报· 2025-07-02 06:34
海洋经济总体表现 - 2024年全市海洋生产总值达5409.4亿元,成为推动经济平稳发展的重要引擎 [1] - 海洋交通运输业强势引领,海洋旅游业延续繁荣态势,海洋油气业支柱地位显著 [1] - 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和船舶工业稳步增长,海洋技术服务、海洋信息服务迎来强劲增长 [1] 海洋油气业发展 - 南海东部油田连续三年稳产2000万吨以上 [2] - 亚洲第一深水导管架平台"海基二号"和亚洲首艘圆筒型FPSO"海葵一号"正式投产 [2] - 2025年3月发现惠州19-6亿吨级油田,攻克埋深超4500米的超深层勘探技术难题 [2] 海洋制造业与新兴产业布局 - 培育壮大海洋船舶、海工装备、涉海设备、涉海材料等海洋制造业 [3] - 推动绿色智能船艇、水下机器人等重点产品发展 [3] - 招引苇渡科技、山东滨海新材料、欧卡智舶、西井科技等涉海重点企业 [3] 政策与资金支持 - 利用中央专项资金支持海洋高端装备、海洋生物等领域 [4] - 使用市级专项资金支持海洋机构落户、海洋科技成果转化等项目 [4] - 推动深圳湾生态科技园挂牌全市首个"海洋产业专业园" [4] 产业合作与联盟建设 - 推动深圳市新能源船舶产业联合会、深圳市海洋智能感知产业创新联盟成立 [4] - 与江门签署海洋经济发展合作框架协议书,促进深江海洋产业合作 [4] - 与澳门合作探索跨境金融合作示范区,支持涉海企业发行债券 [4] 公共测试区建设 - 深圳首个开放水域测试区正式运行,面向小型智能船舶、海洋监测设备等开展测试服务 [5] - 推动大鹏湾海洋综合试验场建设,首期建设土洋和畲吓湾开放式海域试验区 [5][6] - 主要服务于传感器等感知探测类产品、小型智能船艇、智能水下装备等测试场景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