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旅游
搜索文档
前三季度海南省接待海洋旅游游客1132万人次
海南日报· 2025-11-15 15:31
行业宏观发展 - 行业正式启动“2026海南海洋旅游年”活动并迎来万宁中旅逐浪驿站开门迎客,推动海洋旅游高质量发展 [1] - 行业致力于通过完善滨海旅游产品体系串联多元业态,并加强顶层设计与政策扶持以注入持续动力 [1] - 2024年行业接待人次达1458万同比增长15.7%,总收入306亿元同比增长20.6% [1] - 2025年1月至9月行业已接待游客1132万人次同比增长8%,实现收入247亿元同比增长9.5% [1] 滨海度假产品建设 - 行业已建成3家国家级和3家省级滨海旅游度假区 [1] - 行业拥有19家海洋主题景区、137家海景民宿、9家海洋文化类休闲街区、5家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及14家水上运动基地,形成完善产品网络 [1] 邮轮旅游发展 - 2024年行业成功引进“名胜世界壹号”和“梦想号”两艘国际邮轮,开通运营6条国际航线 [2] - 2024年行业共查验出入境邮轮48艘次,出入境人员达9.7万人次 [2] - 2025年行业继续引进“鼓浪屿号”、“领航星号”、“蓝梦之歌号”三艘国际邮轮,并计划于2026年上半年之前再开通6条国际航线 [2] 游艇旅游发展 - 行业现拥有14个游艇码头、2511个游艇泊位,集聚上下游相关企业700余家,注册游艇达1777艘 [2] - 2025年1月至9月游艇出海已达20.1万艘次,接待游客141.1万人次,分别达到2024年全年的90%和96% [2] 水上运动体系 - 行业成功引进并培育帆船、帆板、冲浪等共计35类水上运动项目 [2] - 行业通过融合内河与滨海资源推出风筝冲浪、漂流等14类特色运动项目 [2] - 三亚、万宁等地已发展成为国内外知名水上运动聚集地 [2]
抢抓机遇再造一个“海上海南”
海南日报· 2025-11-15 09:41
行业战略目标 - 行业明确要求高质量发展海洋经济,锚定坚持陆海统筹、向海图强,加快发展深海科技和深海产业,再造一个“海上海南”的战略目标 [1] - 高质量发展海洋经济是服务海洋强国战略的政治任务、高标准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的必然要求、发挥自由贸易港先手棋作用的战略选择、增进民生福祉的有力抓手 [1] - 行业处在全岛封关运作的关键时期,需深刻认识其重要意义,锚定目标不放松,抢抓机遇善作为 [2] 行业发展优势 - 行业拥有得天独厚的海洋资源,作为我国受权管辖海洋面积最大的省份,拥有广袤的海域且全国绝大部分深海在海南 [1][2] - 行业区位优势显著,是沟通太平洋、印度洋两大水系的海上交通要道,处在国内国际双循环的交汇点 [2] - 行业政策红利加速释放,全岛封关在即,“零关税、低税率”等系列政策提供支持 [2] - 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创新载体相继落户,三亚崖州湾科技城高新区吸引一大批顶尖科研机构和企业入驻,海洋旅游业态日渐丰富 [2] 行业发展路径 - 行业发展需坚持陆海统筹,在通盘考虑中实现资源要素的优化配置 [3] - 行业核心驱动力是科技创新和应用,要以科技创新和应用牵引“双轮”驱动发展深海产业,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 [3] - 行业需突出优势,构筑发展高地,具体目标为打造深海科技创新策源地、现代海洋产业集聚地、海洋国际合作高地 [3] - 行业需守牢底线,坚持绿色发展,坚持生态立省不动摇,实施海洋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规范治理海水养殖业 [4] 行业保障措施 - 行业发展系统性强、任务艰巨,需坚持“全省一盘棋”,打好政策组合拳 [4] - 行业需强化教育、科技、人才和要素保障,担当实干、拼搏进取 [4]
前三季度我省接待海洋旅游游客1132万人次
海南日报· 2025-11-15 09:41
行业整体规模与增长 - 海洋旅游产业规模持续扩大,2024年全省海洋旅游接待人次达1458万,同比增长15.7%,海洋旅游总收入306亿元,同比增长20.6% [2] - 2024年前三季度已接待海洋旅游游客1132万人次,同比增长8%,实现收入247亿元,同比增长9.5% [2] - 当前正通过完善滨海旅游产品体系串联多元业态,并加强顶层设计与政策扶持以注入持续动力 [2] 滨海度假产品建设 - 已建成3家国家级滨海旅游度假区及3家省级滨海旅游度假区 [2] - 拥有19家海洋主题景区、137家海景民宿、9家海洋文化类休闲街区、5家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以及14家水上运动基地,形成完善产品网络 [2] 邮轮旅游发展 - 2024年成功引进"名胜世界壹号"和"梦想号"两艘国际邮轮,开通运营6条邮轮旅游国际航线,全年查验出入境邮轮48艘次,出入境人员达9.7万人次 [3] - 2025年计划招商引入"鼓浪屿号""领航星号""蓝梦之歌号"三艘国际邮轮,并计划于2026年上半年之前再开通运营6条国际航线 [3] 游艇旅游态势 - 全省拥有14个游艇码头、2511个游艇泊位,集聚上下游相关企业700余家,注册游艇达1777艘 [3] - 2024年前三季度游艇出海已达20.1万艘次,接待游客141.1万人次,分别达到2024年全年的90%和96% [3] 水上运动体系 - 成功引进并培育帆船、帆板、冲浪等共计35类水上运动项目 [3] - 通过融合内河与滨海资源推出风筝冲浪、漂流等14类特色运动项目,三亚、万宁等地已成为国内外知名水上运动聚集地 [3] 近期活动与展望 - "2026海南海洋旅游年"活动正式启动,万宁中旅逐浪驿站开门迎客,标志着海洋旅游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2][3]
前三季度海洋生产总值达七点九万亿元
人民日报· 2025-11-08 06:00
海洋经济总体表现 - 前三季度海洋生产总值达7.9万亿元,同比增长5.6% [1] - 全国批准用海用岛面积26.2万公顷,同比增长19.2%,项目涉及投资额6419亿元 [1] 海洋资源供给 - 海洋原油和天然气产量同比分别增长3.0%和17.7% [1] - 海上风电新增并网容量同比增长42.1% [1] - 全国海洋水产品产量同比增长4.8% [1] 主要海洋传统产业 - 海洋船舶工业新承接订单量、完工量和手持订单量保持全球领先 [1] - 海洋货运量和货物周转量同比分别增长5.7%和6.2% [1] - 海运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1.7%,其中出口额同比增长6.5% [1] - 海洋旅游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0%,客运量和旅客周转量分别同比增长3.0%和3.8% [1] - 全国邮轮港口接待旅客205万人次,同比增长28% [1] 海洋新兴产业 - 海洋工程装备交付和手持订单金额同比分别增长13.6%和7.0% [2] - 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LY104注射液正式获批临床试验 [2] - 全国首个海洋领域可信数据空间在浙江上线,深圳发布"AI+海洋"行业应用场景 [2] - 自主研发的海洋工程柔性制造智能焊接机器人完成集成并进入测试验收阶段 [2]
前三季度海洋生产总值达七点九万亿元 同比增长百分之五点六
人民日报· 2025-11-08 05:57
宏观经济表现 - 前三季度海洋生产总值达7.9万亿元,同比增长5.6% [1] - 全国批准用海用岛面积26.2万公顷,同比增长19.2%,项目涉及投资额6419亿元 [1] 海洋资源供给 - 海洋原油产量同比增长3.0%,天然气产量同比增长17.7% [1] - 海上风电新增并网容量同比增长42.1% [1] - 全国海洋水产品产量同比增长4.8% [1] 传统海洋产业 - 海洋船舶工业新承接订单量、完工量和手持订单量保持全球领先 [1] - 海洋货运量同比增长5.7%,货物周转量同比增长6.2% [1] - 海运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1.7%,其中出口额同比增长6.5% [1] - 海洋旅游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0%,海洋客运量和旅客周转量分别同比增长3.0%和3.8% [1] - 全国邮轮港口接待旅客205万人次,同比增长28% [1] 海洋新兴产业 - 海洋工程装备交付金额同比增长13.6%,手持订单金额同比增长7.0% [2] - 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LY104注射液正式获批临床试验 [2] - 全国首个海洋领域可信数据空间在浙江上线,深圳发布"AI+海洋"行业应用场景 [2] - 自主研发的海洋工程柔性制造智能焊接机器人完成集成并进入测试验收阶段 [2]
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加快构建
经济日报· 2025-11-06 06:00
海洋经济总体表现 - 前三季度海洋生产总值达7.9万亿元,同比增长5.6% [1] - 行业呈现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加速构建、海洋发展新动能不断涌现的特征 [1] 海洋传统产业与造船业 - 海船完工量、手持订单量同比分别增长6.7%和25.7% [1] - 新接订单量、造船完工量、手持订单量占世界市场份额分别为63.5%、47.3%和58.6% [1] - 新接绿色船舶订单国际市场份额达到70.6% [1] - 全球首艘氨燃料动力1400箱集装箱船、全国首艘200TEU纯电智能远控集装箱海船相继开工 [1] 海洋旅游市场 - 海洋旅游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0% [1] - 海洋客运量和旅客周转量同比分别增长3.0%和3.8% [1] - 全国邮轮港口进出港邮轮艘次、旅客总数分别为344艘次、205万人次,同比分别增长17%、28% [1] 海洋新兴产业与海工装备 - 海工装备新承接订单金额、交付订单金额、手持订单金额分别占国际市场份额的60.0%、50.8%和61.9% [2] - 国产24套2000米级国际超深水海洋装备完成交付 [2] - 首个深水油气水下机器人七功能机械手投入应用 [2] 海洋资源勘探与保障 - 海洋油气资源勘探成效显著,南海北部湾海域钻遇厚度211米油气层,渤海湾盆地成功钻获高产油气井 [2] - 海上风电发电量、新增并网容量同比分别增长3.7%、42.1% [2] - 江苏大丰离岸距离最远海上风电项目首批机组并网发电,上海金山海上风电场一期实现全容量并网 [2] 海洋对外贸易 - 前三季度海运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1.7%,增速较上半年加快0.6个百分点 [2] - 沿海港口外贸货物吞吐量同比增速也较上半年有所加快 [2] 未来发展方向 - 需加速海洋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大力培育海洋新质生产力 [3] - 推动海洋经济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取得新成效 [3]
海洋经济概念股活跃走强 雪人集团等多股涨停
证券时报网· 2025-11-05 11:38
海洋经济概念股市场表现 - 11月5日早盘海洋经济概念股活跃走强,雪人集团、凯撒旅业、海峡股份、特变电工等多股涨停 [1] - 航天智造股价上涨超过14%,珠免集团涨超7%,飞沃科技涨超5% [1] 政策与宏观驱动因素 -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深海科技"列为新兴产业核心 [1] - 沿海省市密集出台规划支持海洋装备、能源、养殖等领域发展 [1] - 国金证券观点认为海洋经济驱动内需增长,深海科技赋能产业升级 [1] 海上发电产业发展趋势 - 海上风光发电向深远海发展是必然趋势 [1] - 向深远海进军,漂浮式风光发电大有可为 [1] 海洋养殖产业链前景 - 随着海洋经济发展,中国深远海养殖仍有长足发展空间 [1] - 上游饲料企业市场有望随之扩容 [1] - 头部饲料企业有望通过技术优势、服务优势、种苗优势等方面抢占先机 [1] 海洋旅游行业展望 - 在政策支持和需求回暖背景下,海洋旅游特色企业有望受益 [1]
青岛加快构建“4+4+2”现代海洋产业体系
新华网· 2025-11-05 09:46
公司研发进展 - 逢时科技与中国药科大学联合实验室正对南极磷虾多肽药物进行活性筛选与功能验证 [2] - 研究团队已完成南极磷虾基因组的全面解析并成功筛选出6条活性多肽药物 [2] - 公司正从降血脂、脂肪肝、痛风、骨质疏松及脑部疾病靶向药物等多维度开发海洋药物 [2] 青岛市海洋产业体系 - 青岛市已形成以西海岸新区和崂山区为代表的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园及产业体系 [3] - 青岛市明确建设"4+4+2"现代海洋产业体系以推动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集群化发展 [3] - 青岛市通过推动产业融合创新培育海洋经济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 [3] 传统产业升级 - 15万吨级智慧渔业大型养殖工船"国信1号2-1"和"深蓝"深远海大型智能养殖网箱建成投用 [5] - 青岛港口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均位居全国第4位 [5] - 青岛明月海藻集团建成全球最大的海藻酸盐生产基地 [5] 新兴产业与未来布局 - "海葵一号"等海工重器交付运营抗肿瘤新药海藻倍他葡聚糖启动临床二期试验 [5] - 全市海水淡化规模达到34.5万吨/日中电建115万千瓦海上光伏项目一期首批并网发电 [5] - 推动成立海洋工程装备协同创新研究院加快建设全国首个海洋人工智能产业集聚区在研及应用海洋人工智能大模型32个 [5] 重点项目投资 - 青岛市加快总投资2400亿元的170个海洋重点项目建设 [5] - 上半年在建海洋重点项目137个开工在建率80.59%完成投资212.92亿元年度投资完成率52.94% [5]
视频丨前三季度海洋生产总值7.9万亿元 同比增长5.6%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11-04 10:09
海洋经济总体表现 - 前三季度海洋生产总值达7.9万亿元,同比增长5.6% [2] 海洋资源供给 - 全国批准用海用岛面积26.2万公顷,同比增长19.2%,涉及投资额6419亿元 [2] - 海洋原油和天然气产量同比分别增长3.0%和17.7% [2] - 海上风电新增并网容量同比增长42.1% [2] - 全国海洋水产品产量同比增长4.8% [2] 海洋传统产业 - 海洋船舶工业新承接订单量、完工量和手持订单量保持全球领先 [3] - 海洋货运量和货物周转量同比分别增长5.7%和6.2% [3] - 海运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1.7%,其中出口额同比增长6.5% [3] - 海洋旅游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0%,邮轮港口接待旅客205万人次,同比增长28% [3] 海洋新兴产业 - 海洋工程装备交付和手持订单金额同比分别增长13.6%和7.0% [6] - 海洋药物LY104注射液获批临床试验 [6] - 海洋信息服务业取得进展,包括海洋领域可信数据空间上线、"AI+海洋"应用场景发布、智能焊接机器人进入测试 [6] - 18家涉海企业完成IPO上市,融资规模260.0亿元,占全部IPO企业融资规模的33.7% [6]
今年前三季度我国海洋经济同比增长5.6%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11-04 09:25
海洋经济总体表现 - 前三季度海洋生产总值达7.9万亿元,同比增长5.6% [1] - 全国批准用海用岛面积26.2万公顷,同比增长19.2%,项目涉及投资额6419亿元 [1] 海洋资源供给 - 海洋原油产量同比增长3.0%,天然气产量同比增长17.7% [1] - 海上风电新增并网容量同比增长42.1% [1] - 全国海洋水产品产量同比增长4.8% [1] 海洋传统产业 - 海洋船舶工业新承接订单量、完工量和手持订单量保持全球领先 [1] - 海洋货运量同比增长5.7%,货物周转量同比增长6.2% [1] - 海运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1.7%,其中出口额同比增长6.5% [1] - 海洋旅游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0%,海洋客运量和旅客周转量分别同比增长3.0%和3.8% [1] - 全国邮轮港口接待旅客205万人次,同比增长28% [1] 海洋新兴产业 - 海洋工程装备交付金额同比增长13.6%,手持订单金额同比增长7.0% [2] - 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LY104注射液正式获批临床试验 [2] - 全国首个海洋领域可信数据空间在浙江上线,深圳发布"AI+海洋"行业应用场景 [2] - 自主研发的海洋工程柔性制造智能焊接机器人完成集成并进入测试验收阶段 [2] 涉海金融市场 - 18家涉海企业完成IPO上市,融资规模达260.0亿元 [2] - 涉海企业IPO融资规模占全部IPO企业融资规模的33.7%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