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旅游业等
搜索文档
创新发展蓝色金融 释放海洋经济潜能
证券日报· 2025-11-13 00:24
海洋经济发展动态 - 四季度以来江苏省、山东省、福建省等多地围绕海洋经济部署工作 研究谋划“十五五”高质量发展[1] - 山东省召开全省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座谈会 体现了沿海地区对海洋经济重要性的深刻认识[1] - 地方主动作为有助于推动海洋新兴产业崛起 为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蓄力赋能[1] 海洋经济产业构成与发展路径 - 海洋经济包含海洋渔业、海洋船舶工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旅游业等15个产业[2] - 地方发展切入点不同 有的从海洋传统产业入手培育新业态新模式 有的从海洋新兴产业入手支持重大项目签约[2] - 部分地方关注制度体系建设 通过实施新法律规范为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2] 蓝色金融创新实践 - 11月4日江苏蓝色金融支持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会议在盐城市举行 正式揭牌蓝色金融服务中心[2] - 地方相关部门通过探索创新服务模式促进蓝色金融提质增效 旨在构建服务海洋经济的特色金融体系[3] - 银行等金融机构积极探索蓝色金融新空间 信贷产品、蓝色债券市场、蓝色保险产品供给不断丰富[4] 海洋经济规模与融资挑战 - 今年前三季度海洋生产总值实现7.9万亿元 同比增长5.6%[4] - 海洋经济领域项目普遍存在投资大、回报周期长、风险因素多等特征[4] - 海洋产业尤其是海洋新兴产业可持续发展的融资缺口仍然较大[4] 政策与金融支持建议 - 主管部门应强化顶层设计与信用赋能 研究出台针对性财税激励政策 打造国际海洋金融中心[4] - 金融机构应大力发展权益类融资工具 积极推广以港口、海洋数据中心为基础资产的公募REITs[4] - 探索新型抵押质押融资模式 开发以蓝色碳汇交易为基础的金融产品 建立资产标准化评估体系[4]
利好来了!上海,重磅发布!
券商中国· 2025-06-25 12:39
上海市海洋产业发展规划核心观点 - 建设世界级船舶与海工装备产业集群 目标2030年产业增加值超450亿元 大型LNG运输船本土化率提升至85%以上 [1][4] - 构建两大海洋产业发展核 长兴岛聚焦高端船舶与海工装备 临港新片区发展船舶动力/深远海装备/海洋新能源等 [3] - 2035年船舶与海工装备产业增加值目标700亿元 建成国际影响力领先的产业集群 [4] - 海洋新兴产业全链条创新布局 包括核心技术攻坚/数字基建/应用场景牵引 [3] 海洋经济市场规模与增长 - OECD预测2030年全球海洋经济价值将超3万亿美元 相当于全球第五大经济体规模 [1][6] - 2024年中国海洋生产总值突破10万亿元 同比增长5.9% 占GDP比重达7.8% [6] - 海洋船舶工业/工程装备制造业/电力业增速超9% "深海科技"相关行业累计增加值1.28万亿元 占海洋经济12% [6] - 2025年一季度海洋生产总值2.5万亿元 同比增5.7% 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增7.2% [1][6] 重点发展领域 - 智能装备领域 重点开发水下机器人/两栖智能机器人/潜水器等跨域多平台系统 [4] - 现代航运服务业 目标2030年增加值1800亿元 集装箱吞吐量全球第一 推动绿色转型与数智化 [4] - 深海科技首次纳入政府工作报告 政策支持推动探测能力提升与新兴领域发展 [7] 政策与资金支持 - 拟出台《上海市海洋经济促进条例》 探索组建海洋产业发展集团统筹布局 [5] - 财税金融支持加码 通过集团化运营模式优化资源配置 [5] 行业投资机会 - 海洋高端装备制造受政策密集推动 特别是船舶动力/深远海装备/智能机器人领域 [8] - 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属高端制造 技术资金门槛高 带动产业结构升级与人才集聚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