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电子气体供应
icon
搜索文档
600亿市值阵营联手,3亿产业基金锚定半导体核心环节​
是说芯语· 2025-10-04 14:08
基金基本信息 - 合肥晶汇创芯投资基金于2025年7月正式成立,基金规模达3亿元,重点投向芯片制造、封装测试及关键材料等产业链核心领域 [1] - 基金由晶合集成、汇成股份、广钢气体三家科创板上市公司联合发起,基金管理人为合肥晶合汇信 [1] - 基金注册资本为35,050万元,企业类型为有限合伙企业,经营范围包括创业投资及以自有资金从事投资活动等 [2] 出资结构与股东背景 - 晶合集成作为主要出资方,认缴出资2亿元,占基金份额的66.7% [1][4] - 汇成股份与广钢气体各认缴出资5000万元,持股比例分别为14.27% [1][4] - 基金管理人合肥晶合汇信由晶合集成与汇成股份于去年合资设立,认缴出资100万元,持股0.29% [1][4] - 晶合集成是国内第三大晶圆代工厂,2023年登陆科创板时估值达400亿元,创安徽最大IPO纪录,其营收从2018年的2.3亿元增长至2022年的100亿元 [3] - 汇成股份是显示驱动芯片封装龙头,与晶合集成有业务联动,是国内首家实现12英寸晶圆金凸块量产的企业 [3] - 广钢气体是国内最大高纯电子气体供应商,电子大宗气体市场份额达15.3%,其上市募资中有专项资金用于服务晶合集成的气体供应项目 [3] 投资策略与行业趋势 - 基金近期已参与安徽晶镁光罩的11.95亿元增资,助力本土光刻掩模版产能建设 [6] - 2025年国内半导体领域超40%的早期投资来自产业资本,该比例较三年前提升22个百分点 [6] - 合肥通过“龙头CVC + 政府基金”联动模式,已投资80余家新一代信息技术企业,并推动晶镁高端光罩等配套项目在2025年落地 [5] 区域产业投资模式 - 过去十余年,合肥采用“国资领投 + 精准招商”模式,成功培育出长鑫存储、晶合集成等半导体企业 [4] - 这些龙头企业已逐步转型为“产业投资人”,反哺产业链生态 [4] - 长鑫存储旗下机构管理125亿元的安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母基金,奇瑞汽车系CVC近期以15.75亿元收购鸿合科技股份,海螺资本、阳光电源等企业也在股权投资领域有所布局 [5]
合肥400亿产业巨头,下场搞CVC
投中网· 2025-07-04 17:07
合肥晶汇创芯投资基金成立 - 合肥新增一家CVC基金"合肥晶汇创芯投资基金",规模3亿元人民币,由晶合集成、汇成股份、广钢气体3家科创板上市公司共同设立 [4] - 出资比例:晶合集成66.55%(2亿元)、汇成股份16.63%(5000万元)、广钢气体16.47%(4950万元),管理人合肥晶合汇信出资0.33%(100万元) [5][9] - 3家公司均为半导体产业链企业:晶合集成是全国第三大晶圆厂,汇成股份是显示驱动芯片封装龙头,广钢气体是国内最大高纯电子大宗气体供应商 [4][7][10] 晶合集成发展历程 - 2015年由合肥国资与力晶科技合作设立,初始目标是为京东方等面板企业解决"缺芯"问题 [7] - 营收快速增长:2018年2.3亿元→2019年5.3亿元→2020年15亿元→2022年突破100亿元 [7] - 2023年5月以400亿估值登陆科创板,创安徽史上最大IPO纪录 [7] 合肥CVC投资新趋势 - 安徽推动产业巨头进入股权投资领域,2023年设立的两只百亿级产业母基金分别由长鑫存储和奇瑞汽车旗下CVC管理 [12] -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母基金(125亿)已投资14只基金 - 新能源汽车产业母基金(180亿)已投资16只基金 - 其他活跃CVC包括海螺资本(设立2只50亿基金)、阳光电源仁发投资、科大讯飞讯飞创投等 [13][14][15] - 瑞丞基金(奇瑞系)近期以15.75亿元收购鸿合科技25%股份,计划注入汽车产业链资产 [13] 半导体产业链协同 - 晶合集成与汇成股份2024年合资成立私募机构"合肥晶合汇信"作为基金管理人 [8][9] - 广钢气体虽总部在广东,但与合肥深度合作:为长鑫存储供气,为晶合集成提供电子级气体服务 [10] - 基金设立体现半导体产业链企业从业务合作延伸到资本协同 [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