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接触产品

搜索文档
产能充足,业绩有望继续高增 东吴证券首次覆盖电接触产品“小巨人”聚星科技
全景网· 2025-07-25 14:13
公司概况 - 聚星科技成立于1996年11月,主营业务为电接触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包括电触头、电接触元件、电接触材料 [1] - 公司于2024年11月11日登陆北交所,成为温州首家北交所上市企业 [1] - 2024年全年实现归母净利润1.16亿元,同比增长51.12%;2025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0.23亿元,同比增长44.97% [1] - 主要客户包括宏发股份、公牛集团、三友联众、美硕科技等业内知名企业 [1] 行业分析 - 电接触产品行业规模持续扩大,2015-2023年复合增长率为10.98%,2024年工业总产值预计创新高 [2] - 低压电器行业规模持续拓展,受益于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和下游市场需求扩大 [2] - 家电零售额2024年突破9000亿元,2025年预计继续增长 [2] - 全球工业控制和工厂自动化市场规模2029年有望突破3000亿美元 [2] - 我国新能源汽车突破1000万辆,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2030年预计达4700万辆 [2] 公司竞争优势 - 深耕行业近三十年,专注电接触产品领域,拥有覆盖材料制造、触头生产和元件生产的核心技术 [2] - 截至2024年拥有专利46个,其中发明专利9个 [2] - 毛利率高于同行业可比公司福达合金、温州宏丰,居于行业前列 [3] - 客户资源优质且粘性高,产品高度定制化 [3] 发展战略 -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技术创新为手段,推动智能化、数字化发展 [3] - 募集资金净额2.44亿元,投入生产线智能化技术改造等项目,降低人工成本并提升产品质量 [3] - 加大研发投入巩固产品竞争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 [3]
聚星科技(920111):电接触产品“小巨人”,技术创新夯实行业地位
东吴证券· 2025-07-24 17:48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1][7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聚星科技是电接触产品“小巨人”,业务发展态势良好,下游场景丰富,低压电器行业规模持续拓展,专注核心产品,创新技术增强企业实力,预计 2025 - 2027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30/1.58/1.94 亿元,同比增加 12%/21%/23%,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电接触产品“小巨人”,业务发展态势良好 - 深耕电接触产品领域二十余年,2024 年 11 月 11 日成功登陆北交所,成为温州首家北交所上市企业,具备完善产业链布局 [12] - 股权集中,结构清晰稳定,截至 2025 年 3 月 31 日,陈静先生与陈林霞女士直接和间接合计控制公司 48.09%的股权,为实际控制人 [14][16] - 管理层深耕行业多年,管理经验丰富 [18] - 一体化发展,产品集成化,主营业务为电接触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用于生产各类低压电器,广泛应用于多个行业领域 [21] - 电接触材料生产技术全面,掌握 10 多种电接触材料的生产技术,助力电触头、电接触元件业务发展 [22] - 电触头是公司核心产品,包括铆钉型电触头、片状电触头,是影响低压电器寿命的关键部件 [24] - 电接触元件是低压电器的关键功能部件,可直接用于组装,提升客户生产效率,主要分为铆接元件、焊接元件、冲压件和电器配件 [25] - 加大市场开拓力度,业务呈现良好发展态势,2021 - 2024 年,公司营业收入从 5.96 亿元增长到 10.02 亿元,复合年均增长率为 18.91%,2025Q1 公司营收实现 2.43 亿元,同比增加 38.24% [26] 电接触产品下游场景丰富,低压电器行业规模持续拓展 - 电接触产品是低压电器的核心部件,下游应用场景广泛,行业规模持续扩大,2015 - 2023 年期间年复合增长率为 10.98%,预计 2024 年工业总产值再创新高 [41][42] - 我国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持续增长,拉动低压电器市场不断扩大,2017 - 2024 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增长,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按可比口径计算的年均增长率约为 4.7% [43] - 国家政策带动家电消费,家用电器市场需求有望释放,2024 年我国家电零售额突破 9000 亿元,预计 2025 年将继续增长 [47][49] - 工业控制领域规模继续扩大,全球工业控制和工厂自动化市场规模在 2029 年有望突破 3000 亿美元,2024 - 2029 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 8.80% [50] - 我国新能源汽车突破 1000 万辆,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在 2030 年有望达到 4700 万辆 [55] - 全社会用电量持续攀升,低压电器下游需求不断释放,2024 年全社会用电量 98521 亿千瓦时,同比增长 6.8%,智能电表招标数额逐年提升 [59] 专注核心产品,创新技术增强企业实力 - 重视产品和技术创新,参与制定多项标准,专利数量多,截至 2024 年年底,参与制定或修订了 8 项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获得授权专利 46 项,其中发明专利 9 项 [62] - 毛利居于行业前列,产品定制化程度高,客户粘性好,与多家大型知名低压电器生产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 [64] - 募资投产助力业绩成长,加大研发提高竞争优势,募集资金净额总计为 2.44 亿元,投入三个项目,重点降低生产中的人工成本和提升产品质量 [66]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 预计 2025 - 2027 年公司电触头业务营收增速为 25.00%/20.00%/20.00%,毛利率为 21.00%/20.50%/20.00%;电接触元件业务营收增速为 25%/25%/25%,毛利率为 31.00%/30.50%/30.00%;电接触材料业务营收增速为 30%/25%/25%,毛利率为 8.00%/8.00%/8.00%;其他业务营收增速为 25%/20%/20%,毛利率稳定维持为 7.00%/7.00%/7.00%;公司整体预计 2025 - 2027 年实现营收 12.59/15.31/18.62 亿元,同增 25.7%/21.6%/21.7% [69][70] - 预计 2025/2026/2027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30/1.58/1.94 亿元,同比增加 12%/21%/23%,2025/2026/2027 年对应 PE 为 35/29/24 倍,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72]
中信银行温州分行打造科技金融“全链条服务”
人民网· 2025-06-09 18:42
中信银行温州分行科技金融发展 业务规模与成果 - 截至4月末服务近200家科技型企业 科技贷款余额超55亿元[1] - 与120家专精特新企业合作 贷款余额27亿元 较年初新增超10亿元[1] - 通过"股+债"模式服务新能源企业 首贷采用"科创属地化积分卡"产品 企业后续产值将突破1亿元[1] 产品与服务创新 - 推出六大专属金融产品:科技成果转化贷 积分卡贷款 科技人才贷 选择权贷款 科技固贷 科技并购贷[2] - 建立专职机构团队 配置专项资源 推动属地化产品运用 成为中信系统内首批"科技金融先锋军机构"[2] - 为电接触产品领域"小巨人"企业提供组合授信 联合中信证券开展战略配售业务[2] 战略定位与未来规划 - 打造"中信银行科技金融先行示范区" 通过体系重构支持温州产业升级[1] - 践行"开源式"综合服务 从信用中介转向"融资+融智"服务中介 提供"商行+投行+协同+整合"服务[2] - 未来将依托中信集团金融全牌照优势 构建开放生态合作 深化科技与金融融合[3] 标杆案例 - 服务浙江大学温州研究院新能源企业 该企业拥有60多项专利 入选浙江省重大科技成果 技术国际领先[1] - 支持瓯海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该企业在细分领域市场占有率全国领先[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