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赁行业
搜索文档
母婴、数码、美妆…万物皆可租!租赁经济快速增长,多品类开花
搜狐财经· 2025-10-21 21:02
行业增长态势 - 租赁经济在今年以来迎来快速增长,呈现多品类开花的特征 [1] - 短租业务占比从过去的50%增长至90% [1] - 母婴、无人机、相机等品类的租赁业务增长超过400% [1] 消费者行为与驱动因素 - “95后”消费者在租赁行业中的占比超过七成,其价值判断和生活方式改变是重要驱动因素 [2] - 消费者更看重产品的使用价值,倾向于更低成本、更便利的“万物皆可租”生活方式 [2] - 消费者租赁频次变高,但租用时间变短 [1] 热门与新兴租赁品类 - 传统热门租赁品类包括相机、办公设备、直播设备 [1] - 新兴租赁品类拓展至机器狗、机器人等新潮产品,主要使用场景为商场、酒店、学校实验室 [1][2] - 母婴产品如黄疸检测仪的租赁需求显现,日租金约20元,远低于5000元的购买成本 [1] 行业本质与平台策略 - 租赁行业本质上被视为一个非标零售的电商 [1] - 租赁平台开始尝试新品业务线的突破,例如基于“眼球经济”判断引入机器狗等产品 [2] - 租赁消费已从传统的房、车延伸至服饰、美妆、数码、母婴、办公设备等领域 [2]
2.6亿人的租房困局结束了,套利者请退场
36氪· 2025-09-15 11:13
行业监管环境变革 - 中国首部《住房租赁条例》正式施行,对住房租赁市场实施全面穿透式规制,覆盖合同备案、房源发布、押金管理、资金监管等关键环节 [1] - 条例大幅升级处罚条款,违者面临从警告整改到高额罚款、停业整顿乃至吊销执照的处罚 [1] - 新规明确禁止厨房、阳台、过道、地下储藏室等非居住空间单独出租用于居住,最高可处10万元罚款并没收违法所得 [7] - 监管逻辑从依赖信息差和模糊空间转变为责任可溯、流程可查、合同可控的强监管模式,灰色套利失去合法生存土壤 [2] 租赁市场主体行为规范 - 条例将经营主体细分为个人出租人、住房租赁企业、住房租赁经纪机构、网络平台经营者四类,实施差异化监管 [7] - 住房租赁企业需具备与经营规模相适应的自有资金、从业人员和管理能力,发布真实、准确、完整的房源信息 [8] - 住房租赁经纪机构需将其从业人员名单向房产管理部门备案,网络平台经营者需核验信息发布者真实身份 [8] - 条例禁止住房租赁经纪机构和网络平台经营者代收、代付住房租金和押金,从事转租经营的企业需设立资金监管账户 [6][18] 租客权益与信息权力重构 - 条例赋予承租人独立备案权,房东和经纪机构未按规定备案将面临最高10万元罚款,信息对称主动权向租客转移 [11] - 备案成为租客享受子女义务教育、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权益的前提,推动城市治理向“以居住事实为基础”转型 [12] - 备案信息录入平台将推动房东身份、房源地址、租金数额透明化,触发税务核查,月租金10万元以下综合税率为2.5% [12][13] - 押金管理被严格规范,出租人不得无正当理由扣减押金,有效限制“先收后赖”“随意克扣”等行为 [6] 企业商业模式与盈利逻辑转变 - 新规阻断企业依赖“高进低出+资金沉淀”和“代收代付”等不透明合同结构获取流量与利润的路径 [16][18] - 行业盈利模型从靠“模糊性”套利转向依赖真实房源、稳定供给、履约能力及适应透明监管的运营要求 [9][19] - 租赁企业需从“交易撮合商”向“服务履约者”转型,具备稳健资金、真实房源和长期服务能力才能留存市场 [18] - 住房租赁市场进入机构化运营、品质化升级新阶段,未来5年主导者将是能整合政策资源、优化融资结构、提升运营效率的企业 [20] 市场长期发展趋势 - 政策推动住房租赁市场从“扩张驱动增长”进入“监管驱动增长”的新时代,为规范供给清场 [8][19] - 租赁市场供给将形成政府保障与市场主体双轨制,市场化主体通过长租社区开发、存量资产盘活等方式占据主导地位 [20] - 行业正式迈入强监管、全透明、制度型重构阶段,真正意义上的住房租赁市场回归“提供空间+兑现服务”的本质 [21]
年轻人为何偏爱“租赁消费”?
搜狐财经· 2025-09-12 03:15
行业规模与增长 - 2024年租赁经济交易规模突破4.2万亿元 同比增长32% 服务用户超7.5亿人次[2] - 暑期租赁消费旺季单日订单超30个 超六成顾客选择租赁而非购买[2] - 相机租赁搜索量同比增长63% 婚纱礼服租赁增长109% 儿童推车租赁增长165%[2] 消费群体特征 - 90后、00后成为租赁消费主力 强调体验大于占有 注重性价比和环保理念[4][5] - 年轻消费者通过租衣平台月花费不足300元可换穿10余件品牌服饰 实现常穿常新和空间节省[4] - 租赁需求从传统房车延伸至服饰、美妆、数码、母婴等领域 呈现品类多元化特征[3] 商业模式创新 - 商家推出场景化租赁套餐 如旅拍达人套装(微单相机+云台+补光灯)和精致露营套餐(充气帐篷+卡式炉+蛋卷桌)[4][5] - 无人机日均租金40元 单反相机50元 越野车400元 人均日消费100多元降低体验门槛[3] - 专家建议探索租赁+订阅、租赁+购买等混合模式 满足多元化需求[6] 行业发展趋势 - 租赁经济推动物品循环利用 实现节能减排和促进消费的社会价值[6] - 行业需加强服务标准化 包括产品清洁、检测、追踪环节投入以提升信任度[6] - 平台需实现合约透明化、流程标准化、售后即时化 数据使用遵循合法正当必要原则[6]
财经聚焦丨这些年轻人为何偏爱“租赁消费”?
新华网· 2025-09-10 17:28
行业规模与增长 - 2024年中国租赁经济交易规模突破4.2万亿元,同比增长32% [3] - 行业服务用户超7.5亿人次 [3] - 美团平台数据显示租赁需求多元化,2024年8月“相机租赁”搜索量同比增长63%,“婚纱礼服租赁”搜索量同比增长109%,“无人机租赁”搜索量同比增长89%,“儿童推车租赁”搜索量同比增长165% [3] 消费群体特征 - 30岁以下用户占比超过六成,“00后”用户订单同比暴涨两倍 [6] - 年轻消费群体成为租赁主力,其消费观强调“体验大于占有”,注重性价比和环保理念 [5][6] - 租赁消费主力为“90后”、“00后”,消费需求从单一化走向多样化与个性化 [6] 租赁品类与模式 - 租赁行业从传统的房、车延伸至服饰、美妆、数码、母婴、办公设备等领域,呈现品类多元化特征 [4] - 出现“场景化租赁”模式,如将微单相机、云台、补光灯打包成“旅拍达人套装”,或将帐篷、卡式炉组合成“精致露营套餐” [6] - 租赁方式更加灵活,租赁时长多样,对消费者产生较强吸引力 [3] 消费者动机与案例 - 消费者倾向于租赁以满足“低频需求”,避免冲动购物,例如租赁微单和长焦镜头观看演唱会 [6] - 具体案例显示,租赁无人机日均费用40多元,单反相机约50元一天,越野车日均租费400元,显著降低了消费门槛 [3] - 消费者通过租衣平台每月花费不到300元可换穿10余件品牌服饰,实现了常穿常新和节省开支 [5]
“新经济”形态崛起,芝麻租赁年交易额增长71%
新华财经· 2025-07-23 15:11
行业增长与市场趋势 - 租赁经济作为新经济形态的重要代表,正成为年轻人追求灵活生活方式、享受新潮体验的新选择 [1] - 芝麻租赁平台交易额(GMV)年同比增长71.6%,30岁以下用户占比超六成,"00后"消费者订单一年上涨两倍 [1] - 易观咨询预测到2030年新租赁市场规模将接近万亿元,将成为继网络零售、即时零售之后促进消费爆发增长的第三种动能 [1] - 租赁经济在促进资源高效配置、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满足多元化消费需求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3] 消费者行为与热门品类 - Switch2、无弦吉他等物品常年稳居游戏、乐器品类热租榜 [1] - "苏超"应援物"恐龙"上线即被租空,相机、Pocket3、望远镜等"演出神器"租赁订单同比上涨数倍 [1] - 年轻人体验式消费爆发增长,租赁市场持续升温 [2] - 从职场进阶到养娃育儿、创业,从"追星"现场到潮流前线,年轻人正尝试不同的生活可能 [1] 公司战略与行业倡议 - 芝麻租赁升级两大核心能力,投入百亿元资源助力商家经营 [2] - 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展研究中心联合发布《循环经济背景下的消费租赁行业健康发展白皮书》 [2] - 倡议推动二手数码产品成色等标准落地,建立行业产品残值预测平台,组建风控联盟 [2] - 建议加大标准制定及应用落地,建立商家服务基准坐标,为消费租赁生态健康发展添砖加瓦 [3] 行业转型与未来发展 - 租赁经济正经历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的关键转型 [3] - 数字技术的深度应用推动行业发展 [3] - 芝麻租赁作为行业领军的数字开放平台,在推动租赁经济发展方面作出重要贡献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