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露营装备
icon
搜索文档
中产「三宝」,集体崩盘
36氪· 2025-07-25 16:18
"户外三宝"——露营、骑行、滑雪,曾一度是中产精致生活的象征。前几年,朋友圈里没有一张在草地搭帐篷露营的照片、一辆碳纤维公路车的定妆照, 或是一张滑雪场山顶的打卡照,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中产。 最传统的贵族运动是网球、骑马、高尔夫,后来流行露营、飞盘、马拉松。五年前的疫情,露营成了中产寄托诗与远方的最好平替,不提前两周以上,都 订不到一个露营地。四年前在脱口秀大会上,有演员调侃上海的年轻人人均玩飞盘,飞盘火出圈后,香奈儿还推出了一款价格11000美元的碳纤维飞盘。 两年前在马拉松赛事集中举办的十月,连续两周每周末全国各地都有近20场马拉松开跑,加起来近60万人参与,冲着奖金来参加的非洲人都快不够用了。 再到一年多前,曾经在朋友圈晒精致露营九宫格的人,改发骑行轨迹图。上个月还在飞盘俱乐部打比赛的人,下一月已经预订上了日本粉雪之旅。 据中国自行车协会数据,2023年中国千元以上中高端自行车产量同比增长15.1%。闪电、崔克等高端车型每个城市只有少量配额,有市无价,得提前预 订,购买难度堪比需要配货的奢侈品。一时间,长安街上夜骑的车队装备堪比环法自行车赛。辛苦定来的车不晒等于白骑,骑行跟拍业务也应运而生,收 费199 ...
上半年消费亮点不断涌现 经济“新引擎”作用持续增强
消费市场整体表现 - 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加快 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52% [1] - 服务消费占比提升 文体休闲和交通出行服务消费保持两位数增长 [6] 县域新能源消费崛起 - 贵州龙坑镇汽车城上半年新增5个汽车品牌 客流量增长20% 新能源车销售额占比达45%(15亿元总销售额) [1] - 县域公共充电桩1-5月增量11.9万台 同比激增96.7% 催生"纯电露营"等新消费业态 [2] - 西部省份(贵州/云南/陕西/甘肃)充电桩建设突出 带动户外装备市场规模扩张 [1][2] 城市首发经济爆发 - 成都上半年新增首店395家 总量突破4000家 春熙路商圈平均每2天推出1场首展 [3] - 全国24城上半年新开品质首店2664个(+21%) 上海/成都/深圳/重庆数量领先 厦门/天津/南京增速快 [5] - 成都政府培育60余家首发经济重点企业 推出60余款首发新品 带动锦江区消费增长6.8%(超全国均值) [4][5] 交旅融合新趋势 - 36条"水上黄金旅游线"覆盖23省 内河客运旅游成为消费新引擎 [6] - 上半年新增75条银发旅游专列 累计开行超360列 "五一"期间老年客群酒店预订量增37% [6][7] - 乌鲁木齐/昆明/哈尔滨/三亚成银发族热门目的地 上半年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支出1499元(+11.8%) [6][7]
北京帐篷露营地有新标准 上市公司加速布局露营新蓝海
证券日报网· 2025-06-26 22:06
行业政策与标准 - 北京市将于7月1日正式实施《帐篷露营地设施与服务规范》,明确营地安全四维防护体系(选址安全、设施安全、防汛安全、应急安全)[1] - 标准强调绿色环保、智慧化发展、无障碍休闲,包括建设生态停车场、新能源充电设施等条款[1] - 标准规定选址需避开污染源、危险区域,露营区坡度需小于15度,远离保护性动植物区域[2] - 基础设施要求涵盖给排水、供电照明、交通等8个方面,服务设施规范包括服务中心、露营区、餐饮等4类[3] - 安全保障部分包含制度预案、人防技防和紧急避险三方面,要求建立应急预案和人员培训机制[3] 行业发展现状 - 北京市帐篷露营地近200家,类型包括研学教育类、运动探险类、生态康养类等,呈现"生态型营地郊区化、主题型营地特色化"态势[4] - 露营模式从单一"帐篷+山水"转向复合场景,如"露营+农庄/音乐/亲子",露天影院等创新模式涌现[2] - 2024年中国露营经济核心市场规模达2139.7亿元(同比+60.4%),带动市场规模11554.5亿元(同比+46.8%),预计2030年核心规模将达4879.8亿元[5] 企业布局与动态 - 探路者加速布局全场景户外解决方案,扩展露营装备与智能穿戴产品矩阵,探索"户外+芯片"双主业协同[6] - 浙江富特科技研发搭载V2L的车载电源产品,可为烤炉、音响等车外负载供电[6] - 天晟新材子公司主营露营房车、旅居挂车等产品,聚焦智能新材料装配式建筑和轻量化解决方案[6] - 北鼎晶辉推出迷你卡式炉、便携养生壶等户外适配产品,满足精致露营需求[6] 行业前景与挑战 - 露营经济为上市公司带来新机遇,但需通过创新和提升服务质量应对日益激烈的竞争[7] - 露营产业有望与更多领域融合,创造更大商业空间,消费升级推动参与人群持续扩大[7]
为什么宠物,开始成了更多人的运动搭子?
36氪· 2025-05-22 11:35
宠物与运动结合的趋势 - 宠物成为都市年轻人理想的运动伙伴,因其时间灵活、情绪稳定且无条件支持 [1] - 61%的中国养狗人士表示宠物是他们散步、慢跑或跑步的主要动力 [3][16] - 小红书数据显示,与宠物一同Citywalk的内容量增速达302%,登山内容增速98%,相关笔记超3千万 [7] 宠物提供的情绪价值与运动激励 - 宠物在运动中提供难以替代的积极情绪,无抱怨且始终兴致盎然 [3][14] - 83%的中国受访者认为养狗增加了日常运动量,宠物成为天然的运动激励者 [16] - 案例显示,宠物帮助主人探索新运动形式(如徒步、溯溪)并改善社交体验 [9][12] 运动品牌布局宠物经济 - 阿迪达斯推出首个三叶草宠物系列,涵盖T恤、项圈及宠物包,并在上海旗舰店开售 [17][20] - ASICS亚瑟士签约萨摩耶犬Felix作为品牌大使,为首个纳入狗狗大使的运动品牌 [5][20] - 锐步和Snow Peak等品牌推出功能性宠物服饰(防寒服、冲锋衣)及露营装备 [20] 宠物友好运动设施兴起 - 小红书宠物友好健身房相关笔记超6万篇,全国多地用户分享带宠物健身经历 [21][23] - 上海开设全国首家宠物健身房,为宠物提供专属运动空间 [23] - 高盛报告指出,2024年中国宠物数量已超4岁以下婴幼儿,养宠家庭规模破亿 [24] 宠物消费升级与行业影响 - 年轻人更注重宠物运动装备(如冲锋衣、登山鞋),推动运动分支消费升级 [24] - 宠物从"动物"转变为"家人",共同运动成为情感表达与生活方式重塑的标志 [6][24]
阿迪达斯跨界宠物服饰
北京商报· 2025-05-21 00:27
阿迪达斯进军宠物经济 - 公司于5月20日在上海安福路三叶草旗舰店推出首个宠物系列产品,包括纯棉短袖、真牛皮项圈及仿皮宠物包等[1][2] - 同步在上海洛克公园营地举办首届"爱宠日"活动,强化品牌与消费者情感联结[1][2] - 产品设计注重实用性与造型感,如CALI TEE采用100%纯棉单面针织面料,宠物包支持单肩挎携与手提双造型[2] 宠物行业市场现状 - 全球宠物市场规模预计突破3000亿美元,2030年或达5000亿美元[1][5] - 中国城镇犬猫消费市场规模达3002亿元,同比增长7.5%,其中猫消费市场增速10.7%高于犬的4.6%[6] - 行业呈现"前景诱人、巨头缺失"特点,赛道分散且缺乏统治力品牌[3] 竞争格局与品牌动态 - Snow Peak、H&M、ZARA、杜嘉班纳、锐步等品牌已布局宠物服饰及配件领域[3] - 森马集团等国内服饰品牌也在拓展宠物业务[3] - 宠物服饰赛道技术壁垒较低,但对品牌设计能力与潮流融入要求极高[3] 市场驱动因素 - "拟人化"养宠趋势推动宠物主对消费品品质、外观及体验标准提升[1][2] - 单身人群增长使宠物成为情感寄托对象,催生差异化需求[6] - TikTok、Instagram、YouTube成为宠物品牌出海重要流量渠道[5] 渠道与营销趋势 - 天猫"6·18"大促中宠物品类表现亮眼:653个品牌成交翻倍,9个品牌破千万,直播成交同比涨180%[5][6] - 海外成熟市场以公司集中、品牌分散为特征,精准营销与渠道结构调整是关键红利[6]
阿迪达斯开售宠物服装 挖掘它经济
北京商报· 2025-05-20 17:33
阿迪达斯跨界宠物服饰市场 - 公司于5月20日在上海安福路三叶草旗舰店推出首个宠物系列产品 包含宠物短袖、项圈及仿皮宠物包等商品 [1] - 产品采用100%纯棉单面针织面料(T恤)、真牛皮材质(项圈)和PU皮革(宠物包) 兼具实用性与造型感 [3] - 同步在上海洛克公园营地举办首届爱宠日活动 通过线下活动形式正式亮相该系列 [3] 宠物经济行业特征 - 宠物经济正成为新消费升级点 消费者对宠物消费品在品质、外观及使用体验的要求持续提高 [3] - 宠物主与宠物情感联系呈现"拟人化"趋势 反映消费者对情绪价值满足的重视 [3] - 宠物服饰领域呈现"前景诱人、巨头缺失"特点 行业分散且缺乏统治力品牌 [4] 行业竞争格局 - 阿迪达斯并非行业首例 国际品牌如Snow Peak、杜嘉班纳、H&M、ZARA、锐步等均已布局宠物产品线 [4] - 森马集团等国内服饰品牌也在拓展宠物业务 [4] - 宠物服饰赛道技术壁垒较低 但对品牌设计能力与潮流融入度要求极高 [4] 市场发展驱动因素 - 消费升级和个性化消费时代推动宠物经济盛行 消费者愿意为宠物购买更高端产品与服务 [5] - 养宠需求持续增长带动市场规模扩大 吸引更多企业进入形成特色快速增长市场 [5]
产业“忙” 消费“热” 百姓“乐”享新场景点燃消费“热引擎”
央视网· 2025-05-19 12:07
文旅经济与消费新场景 - 福州龙舟赛事每周举办,催生多样化消费新场景,包括龙舟文创产品、创意美食等,提升城市活力并注入文旅经济新动能 [1][10] - 福州仓山区龙舟主题公园开园,园区设计融入传统龙舟元素,如32米长门楣、6尊龙舟首雕塑等 [4] - 龙舟文化展示馆通过实物、影像展示福州龙舟发展历史和制作工艺,吸引游客打卡 [6] - 福州依托龙舟文化和内河水网推出多条内河游航线,2024年累计接待游客超38万人次 [10] 露营经济与城市休闲 - 南昌赣江市民公园露营区周末人气旺盛,市民在28公里滨江景观连廊和9.5万平方米绿地上休闲 [14] - 营地商户提供设备租赁及团建、亲子活动服务,推动轻量化露营体验 [16] - 南昌市持续改造赣江市民公园,划分文化休闲区、体育运动区等,配备露天剧场、健身步道等设施 [19] - 露营热带动户外装备消费,南昌市开放21座城市公园及70块共享绿地,总面积33.4万平方米 [22][24] 冷链物流与食品消费 - 2025年一季度冷链物流总额达2.21万亿元,同比增长4%,果蔬线上零售销量增15%以上 [27] - 成都东航冷链西部生鲜港实现秘鲁冰鲜三文鱼48小时从产地到国内餐桌 [29] - 湖北潜江小龙虾通过特色物流体系实现18小时送达全国600多个城市,日均发货量2万余单 [32][33] - 东南亚榴莲、山竹等热带水果通过中老铁路、中越铁路快速进入中国市场 [33] 食品工业与展会 - 漯河食品博览会吸引12国50多家企业参展,展出超千种特色产品 [35] - 2025年一季度规模以上食品工业企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1%,增速较上年提升2个百分点 [37]
平台大战暗藏商机:双会员用户爆买清单流出,这5类商品最吃香
搜狐财经· 2025-05-15 13:42
电商平台年中促销竞争升级 - 亚马逊和Flipkart通过价格战、补贴战和会员权益角逐展开激烈竞争 [1] - 亚马逊推出Prime Day提前购,Flipkart以"超级会员+闪电配送"组合应对 [1] - 双会员用户成为焦点人群,其消费行为揭示新的增长契机 [1] 热门商品品类分析 - 智能家居设备销量同比翻倍,语音控制与安全防护类产品表现突出 [3] - 可穿戴设备成为双会员标配,年轻用户购买意愿显著增强 [3] - 宠物用品呈现爆发式增长,智能喂养和互动玩具类产品亮眼 [4] - 家用厨房小电器热销,空气炸锅等网红爆品成为囤货首选 [4] - 户外运动装备销量显著增长,平台增加首页曝光频率 [4] 双会员用户特征 - 具备高活跃、高粘性属性,消费意愿和评价参与度强 [5] - 用户反馈对卖家评分影响显著,可能形成口碑传播或负面冲击 [5] 卖家运营策略 - 需重视选品、供应链和账号管理合规性 [5] - 多账号操作存在关联风险,专业工具如"跨境卫士"成为中大型卖家标配 [5][6] - 精准把握流量方向比短期曝光更重要,选品眼光和供应链准备是关键 [8] 行业趋势展望 - 平台竞争将持续加剧,双会员消费趋势影响市场格局 [8] - 跨境卖家需提前布局用户偏好商品组合,保证服务稳定性 [8] - 合规运营和专业化工具使用将决定卖家能否抓住转机 [8]
五一假期消费热潮涌动,新业态引领假日经济新飞跃
搜狐财经· 2025-05-08 15:38
旅游消费市场复苏 - 2025年五一假期全国出游人次达3.14亿,同比增长6.4%,国内游客总花费1802.69亿元,同比增长8.0% [1] - 消费场景呈现多元化创新,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推动消费向县域下沉,形成双向延展态势 [1] - 民航运输旅客1115万人次,日均223万人次,较2019年增长55.4%,较2024年增长11.8% [1] - 铁路发送旅客创历史新高,5月1日达2311.9万人次,动车组发送旅客同比增长16.1% [1] 住宿业态升级 - 高端酒店市场表现强劲,四线及以下城市高星酒店消费占比超一线城市 [2] - 三亚、厦门等高星酒店房价涨幅达30%-40%,景区周边酒店入住率保持95%以上 [2] - 住宿业相关企业数量超156.1万家,2025年新增注册企业8.9万余家 [2] 餐饮零售融合创新 - 全国重点餐饮企业销售额同比增长8.7%,县域市场贡献率首次突破35% [2] - 24小时营业门店数量同比增长48%,夜间消费环比增长127% [2] - 新茶饮品牌加速下沉,蜜雪冰城县域门店业绩增长65%,瑞幸咖啡三四线城市订单占比达51% [2] 政策与市场协同 - 上海"乐游上海"消费券单日核销金额150万元,拉动松江区餐饮消费增长 [4] - 浙江绍兴"文化宴"套餐带动景区周边餐饮客流显著增长 [4] - 餐饮业向高质量发展转型,注重品质化、场景化和智能化 [4] 户外经济重构 - 骑行运动风靡,上海、北京、杭州成骑行轨迹热门地区 [4] - 公路自行车和电助力自行车销售额同比增长两倍多 [4] 露营经济爆发 - 露营基地及装备制造业务快速发展,超低价露营商品快速崛起 [6] - 户外装备相关企业数量超7.9万家,2025年新增注册企业2900余家 [6] - 露营经济从"精致仪式感"向"平价体验"蜕变 [6]
市场呼唤安全文明“露营热”
经济日报· 2025-05-07 05:59
露营行业现状与问题 - 露营活动迎来爆发式增长,但不文明行为、管理混乱、生态破坏及安全隐患等问题凸显[1] - 安全隐患包括经营者忽视防火隔离和地质风险评估、露营者缺乏户外生存技能、低价帐篷使用易燃面料及燃气罐不达标等[1] - 不文明行为导致露营地垃圾堆积、植被破坏、声光污染及野生动物干扰,部分露营者甚至肆意改造地形地貌[1] 市场发展与机遇 - 露营经济核心市场规模已达2139.7亿元,预计2025年将增长至2483.2亿元[2] - 专业营地设计、智能装备研发、野外安全培训等新兴服务产业附加值高且增长潜力大[2] - 文旅产业探索"露营+"模式,与郊野观光、体育赛事、文化展演等业态形成联动效应[2] 行业规范与未来方向 - 需推动"痕迹最小化"行为准则,完善"信用惩戒+正向激励"管理机制[1] - 安全标准的完善将倒逼产业链提质增效,产业生态成熟将吸引更多资本和人才[2] - 规范化发展被视为带动资源融合与产业价值提升的重要途径[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