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综合利用
搜索文档
江西新余:秸秆发酵变沼气 发电供气再利用
央视网· 2025-11-05 10:20
刘带根所说的公司,是当地一家从事秸秆回收综合利用的企业。走进这家企业的生产车间,记者看到, 秸秆回收后,工人们将秸秆与畜禽粪便混合在一起,进行堆垛发酵,实现再利用。该企业负责人邱志刚 介绍:"秸秆从田间回收回来后,会和畜禽粪污一同进入厌氧发酵罐,利用循环技术进行分解转化。发 酵产生的沼气,一部分用于发电并入电网,每年可发电2000万度;另一部分通过管网集中供气,能满足 周边5000户居民的生活用气需求;发酵后的残渣被加工成商品有机肥,每年可生产有机肥3万吨和沼液肥 38万吨,可直接还田,服务周边农业生产。" 除了将秸秆发酵成沼气进行再利用之外,新余市还探索出了食用菌基质、肉牛饲料、纤维丝加工等多元 化的秸秆回收利用途径,将废弃的秸秆转化为有效资源,形成了"一秆多用、梯次利用"的秸秆综合利用 格局。目前,新余市每年有45万吨秸秆得到回收再利用,秸秆回收利用率达到95.53%。 秋收之后,多余的秸秆留在田间,既造成资源浪费,还可能引发环境污染问题。在江西新余,当地引入 企业,积极探索秸秆综合利用之法,让多余的秸秆摇身一变成为清洁能源和有机肥,助力农民实现增收 增效。 在新余市渝水区罗坊镇刘家村,一台打捆机在秋收后 ...
林甸县海超秸秆综合利用有限公司成立 注册资本200万人民币
搜狐财经· 2025-10-21 07:16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名称为林甸县海超秸秆综合利用有限公司 [1] - 法定代表人为王海超 [1] - 注册资本为200万人民币 [1] 公司经营范围 - 一般项目 - 农作物秸秆处理及加工利用服务 [1] - 草及相关制品销售、制造 [1] - 饲料原料销售 [1] - 生物质燃料加工及生物质成型燃料销售 [1] - 化肥及肥料销售 [1] - 豆类、谷物、薯类、中草药、水生植物、蔬菜、园艺产品、花卉种植 [1] - 非食用与食用农产品初加工 [1] - 装卸搬运 [1] - 软木制品销售 [1] - 木材加工、销售、收购及建筑用木料组件加工 [1] - 建筑工程机械与设备租赁及不含许可的租赁服务 [1] - 初级农产品收购及粮食收购 [1] 公司经营范围 - 许可项目 - 道路货物运输(不含危险货物) [1] - 牲畜饲养 [1] - 家禽饲养 [1]
“秸”尽所能!河南发布行动方案让废秸秆变身“金宝贝”
合成生物学与绿色生物制造· 2025-09-21 15:34
河南省秸秆综合利用行动方案 - 河南省秸秆综合利用率目标在2027年稳定在93%以上 秸秆离田利用率达到35%以上[2] - 六大重点任务包括建设秸秆沃土高标准农田引领区 打造秸秆饲料化利用产业带 构建秸秆收储运用网络[3] - 组建秸秆综合利用产业联盟 探索秸秆高值化转型升级新路径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4] 秸秆高值化利用方向 - 支持秸秆食用菌基质 秸秆制绿色甲醇 秸秆制糖 秸秆制浆 生态板材等高值化利用[4] - 提升农机装备水平 培育壮大秸秆利用农机装备制造产业 加快大马力高性能设备应用[4] - 培优扶强一批利用量大技术先进示范带动能力强的链主企业 推动上下游企业聚链成群[4] 政策与金融支持 - 鼓励银行创新专属信贷产品 运用省融资担保风险代偿补偿分担机制[4] - 对单户担保金额500万元以下的秸秆综合利用小微企业 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担保费率降低至不超过1%[4] - 引导各地用好中央财政资金 积极争取将符合条件的秸秆利用项目纳入扶持范围[4] 非粮生物质高值化利用论坛 - 第五届非粮生物质高值化利用论坛设非粮生物基化学品和材料 非粮生物质能源等主题论坛[6][7] - 论坛将于11月27-29日在浙江杭州举行 包括生物质绿色预处理 非粮糖 生物基化学品等专场[10] - 特色活动包括非粮生物基青年论坛和100+科技成果展示与对接[10] 行业专家与机构 - 论坛由DT新材料和生物基运输燃料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主办[7] - 专家包括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所朱锦研究员 浙江大学李正龙教授和张兴宏教授等[8] - 全球生物基和生物制造产业服务平台为行业提供支持服务[13]
我省粮食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超九成
辽宁日报· 2025-07-18 09:56
秸秆综合利用技术 - 鞍山恒隆新能源有限公司通过厌氧发酵技术将玉米秸秆和牛粪转化为符合国家标准的天然气并输入城市管网[1] - 秸秆综合利用采用"五化"方法(饲料化、燃料化、肥料化、基料化、原料化)推动资源高效转化[1] - 秸秆炭基肥利用增效技术入选农业农村部十大引领性技术[2] - 秸秆直燃锅炉技术作为典型在全国推广[2] 秸秆利用成效 - 该省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3.16%较2015年提高13个百分点[1] - 秸秆还田面积显著:保护性耕作1350万亩黑土地保护秸秆还田400万亩"有机肥+秸秆"还田200万亩[1] - 秸秆还田提升土壤有机质含量降低化肥使用量提高农作物产量和亩均效益[1] - 秸秆饲料化为1100多万头草食家畜提供饲料支持"秸秆变肉"行动[2] 燃料化应用进展 - 新增3家大型生物天然气企业[2] - 新增秸秆打捆直燃锅炉20套总吨位1000蒸吨实现供暖面积430万平方米[2] - 秸秆替代化石能源助力农村清洁取暖[2] 环境与社会效益 - 秸秆利用减少露天焚烧、随意丢弃现象[2] - 全省14个城市空气质量6项指标首次全部达标PM2.5浓度、优良天数比例提前实现"十四五"目标[2] 标准与技术体系 - 现有秸秆综合利用和黑土地保护相关地方标准38项涵盖技术方法、农机产品等[2] - 设施农业蔬菜秸秆处置技术需攻关辽西地区实践全量原位序时还田循环利用技术[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