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合剂
搜索文档
又一家外企把创新中心落户上海
第一财经· 2025-09-28 11:53
文章核心观点 - 德国化工与消费品巨头汉高将全球第二大创新中心设于上海,总投资约5亿元人民币,总面积达3.3万平方米,旨在贴近本土市场、响应客户需求并推动平台化创新 [3][5] - 中国市场凭借其创新速度、产业规模和应用转化能力,正成为全球创新的重要驱动力,吸引外资企业增加投资并开展合作共创 [5][6][9] - 外资企业在华创新活动正从单向的“本土化”转向与“中国企业出海”相结合的双向赋能,目标是实现“在中国、为世界” [8][9] 平台化创新 - 汉高粘合剂技术上海创新体验中心汇聚500多名科学家与技术专家,是公司在德国总部外的全球第二大创新中心,致力于粘合剂、密封剂和功能性涂层技术的开发与应用 [5] - 中国市场创新呈现平台化、跨界化趋势,企业需打通产业链实现共同创新,汉高三大业务领域的800多个应用场景为创新组合提供无限可能 [6] - 以热管理技术为例,公司通过整合汽车、消费电子、工业装备等领域的技术团队,将散热技术从“单点突破”推向“平台共享” [6] 外资企业在华投资与创新 - 2025年1月至7月全国新设外商投资企业同比增长11.4%,超半数德资企业计划两年内增加在华投资,中国完备的产业链和供应链体系是吸引外资的关键因素之一 [5] - 中国市场的创新速度颠覆行业认知,例如新能源汽车从研发到量产的周期已缩短至12到15个月,产品、技术、数字化及AI布局将创新推至新高度 [6] - 德国科研机构弗劳恩霍夫首次携12家研究所访问上海,认为中国产业规模大、转化速度快、热衷于应用新技术,期待拓展中德科技合作新空间 [9] 反哺中国企业出海 - 外资企业通过与中国合作伙伴“共创”价值,积累了丰富的本土化经验,现在进入将经验反向输出、助力中国企业出海的阶段 [8][9] - 汉高计划借助在上海建立的创新体验中心,为中国企业出海提供推力,把“中国创新”带到世界舞台 [9]
又一家外企把创新中心落户上海,“中国创新”涌现哪些新趋势
第一财经· 2025-09-28 11:33
外资企业在华投资趋势 - 超半数德资企业计划两年内增加在华投资 [2] - 2025年1月至7月全国新设外商投资企业同比增长11.4% [2] - 德国科研机构弗劳恩霍夫携旗下12家研究所首次来上海访问寻求合作 [5] 汉高公司在华战略与投资 - 汉高粘合剂技术业务将全球第二大创新中心设立在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 [1][2] - 上海创新体验中心总投资约5亿元人民币,总面积达3.3万平方米 [2] - 该中心汇聚500多名科学家与技术专家,是德国总部之外全球第二大创新中心 [2] - 创新中心定位聚焦亚太市场,旨在快速贴近客户、响应本土需求 [1][2] - 公司计划利用本土化经验反向输出,为中国企业出海提供支持 [5] 中国市场吸引力与创新环境 - 中国市场具备领先的创新土壤、生态、人才资源和营商环境 [1] - 中国拥有较为完备的产业链、供应链体系,是吸引外资的关键原因之一 [2] - 中国企业的创新速度颠覆行业,例如新能源汽车研发到量产周期缩短至12-15个月 [3] - 中国市场热衷于应用新技术,产业规模大、转化速度快 [5] - 2025年全国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比上年提高1.77分,上海等6地创新指数领跑全国 [1] 创新模式与行业应用 - 中国市场创新趋势从单一产品转向平台性创新、跨界创新和共同创新 [3] - 汉高业务涵盖800多个应用场景,不同组合提供了创新的无限可能 [3] - 公司通过汇聚汽车、电子、工业装备等领域团队,将散热技术从“单点突破”推向“平台共享” [3] - 创新已成为中国发展的核心焦点,外资企业希望通过技术和服务参与其中 [4]
(投资中国)多家跨国企业持续加码中国市场
中国新闻网· 2025-08-02 17:33
中国市场的吸引力 - 中国通过链博会和进博会等平台力挺开放合作,吸引外企持续加码投资 [1] - 德国化工企业汉高借助进博会平台串联产业链资源,加速创新方案本土化落地 [1] - 汉高在2023年完成对苏州博克工厂的收购,并启动总投资9亿元人民币的山东烟台鲲鹏工厂试生产 [1] - 汉高粘合剂上海应用技术中心于5月正式投用,加速本地化创新成果转化 [1] - 德国福沃克集团在苏州工业园区增资5亿元人民币扩建底盘悬挂系统零部件生产基地,这是其在中国第四次增资 [1] 绿色经济发展 - 数字化和绿色低碳成为全球产业趋势,中国依托强大产业链推动绿色产业快速发展 [2] - 施耐德电气在华30家工厂和物流中心中已有21家"零碳工厂"和15家国家级"绿色工厂" [2] - 施耐德电气无锡工厂通过数字化技术实现端到端绿色生态设计,两年内减少90%范围一和范围二碳排放,65%范围三碳排放 [2] - 埃克森美孚惠州乙烯项目一期7月投产,采用绿色技术使氮氧化物排放减少50%,温室气体减排35% [2] - 该项目将规模化生产高附加值化工原料,应用于消费品包装、汽车制造、家电生产等领域 [3] 技术创新与标准制定 - 中国不仅是技术创新策源地,更是全球标准制定的关键参与者 [3] - 路博润公司润滑油业务将加强自主创新以应对"国七"排放标准,进一步降低灰分与磷含量 [3] - 丹佛斯中国区总裁认为绿色是中欧经贸增长重要引擎,中国市场为绿色解决方案带来新机遇 [3] - 丹佛斯在2024年数据中心、半导体、船舶和储能等行业业务实现强劲增长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