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配套设备

搜索文档
船舶行业2025年中报综述:上行周期中的短暂停火,继续看好后续主流船型放量
招商证券· 2025-09-14 21:05
根据提供的策略研报内容,以下是作为资深研究分析师的专业总结,严格遵循任务要求,排除了风险提示、免责声明、评级规则及其他无关内容,并按照报告目录结构进行分组总结。 核心观点 报告认为船舶行业当前处于上行周期中的短暂调整阶段,2025年上半年股价承压主要受新船订单量价低迷及美国301法案制裁影响,但行业业绩表现强劲,前置高价订单进入密集交付期,利润端呈现显著剪刀差[1][5][14] 展望后市,散货船和油船等主流船型订单运力比处于历史低位,船龄老化加速,叠加潜在拆解需求庞大,行业周期有望受益于后续船型放量及美元降息催化,维持对船舶板块的推荐评级[1][5][46][55] 一、船舶板块2025年上半年总结 1 股价复盘 - 2025年上半年船舶板块股价普遍承压,仅中船防务(A)跑赢沪深300指数,主要受益于其港股表现及超预期订单[5][12] - 中国船舶2025Q1和Q2基金持股比例同比分别下降3.8pct和4.9pct,但Q2环比显著提升,显示机构重新布局中船系[5][11] - 中国动力(军工)和亚星锚链因船舶低速机接单及深海科技概念催化,表现相对突出[11] 2 船企业绩 - 主要船企2025H1业绩增利远大于增收:中国船舶归母净利润同比+109%至29.5亿元,中国重工同比+227%至17.5亿元,中船防务同比+258%至5.3亿元,中国动力(军工)同比+93%至9.2亿元[15] - 利润高增长核心原因为2022年高价订单进入交付期,且钢材成本较2021年显著回落,形成利润剪刀差[14] - 中国船舶子公司外高桥造船和中船澄西2025H1净利率分别达13.2%和8.6%,ROE分别为12.1%和6.0%,持续提升[18] 3 基本面梳理 下游航运市场 - 主要船型运价2025H1均值同比跌幅超20%:LNG船即期费率同比-56.1%,PCTC期租费率同比-50.4%,油船运价环比小幅上涨[19][20] - 集装箱运价大幅回落:WCI指数从2024年7月5900点下滑至2100点,跌幅65%,主因新船交付增加供给及红海危机影响消化[20][22] - 全球商品贸易增速预期下滑:2024年增速3.4%,2025年预计回落至1.8%[21][26] 中游新船市场 - 全球新签订单大幅下滑:2025年5月订单量降至167万CGT,为近4年单月最低,6月同比-81%至254万CGT[5][31][32] - 新船价格小幅回调:克拉克森新造船价格指数从2024年9月189.96降至2025年5月186.69,中国CNPI指数从1131点降至1107点[5][43][44] - 中国接单份额先低后高:受美国301法案影响,2025年1-3月份额仅31-32%,4-6月提升至59-76%[37][38][41] 4 远期展望 - 订单运力比处于历史低位:2025年6月散货船和油船订单运力比仅10.4%和15%,远低于集装箱船的39.4%[46][47] - 船龄老化加速:2024年拆解干散货船平均船龄达29.5年,高于2016年的23年,BIMCO预估未来十年潜在拆解数量达16000艘(7亿DWT),为过去十年两倍[49][52][54] - 周期推动力转向主流船型:散货船和油船拆解替换需求占主导,后续周期放量核心依赖这两类船型[46][49] 二、投资建议 - 继续强烈推荐中国船舶、中国动力(军工),建议关注中船防务、中集集团(A)、亚星锚链、润邦股份等造船及配套公司[5][55] - 核心逻辑:散货船和中大型油轮订单运力比偏低,美元降息有望催化老龄化运力背景下的供求矛盾[5][55] - 短期新签订单同比降幅有望收窄,船价预计横盘,重点关注年底至明年年初接单景气度[55]
ST瑞科: 关于2024年年报问询函回复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5-29 23:12
公司财务与诉讼情况 - 公司因证券虚假陈述产生投资者诉讼,截至回复日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受理立案案件5件,涉案金额82,506.32元,其中2件已撤诉涉及金额20,000元 [1][4] - 公司聘请专业机构预估损失赔偿金额776.11万元,已按会计准则计提预计负债并在年报中披露 [1][2][4] - 2023年财务报告被出具带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2024年转为标准无保留意见 [1] - 公司于2024年5月17日收到证监会行政处罚决定书,已对2020-2023年财务报表进行追溯调整 [5][9][10] 撤销风险警示申请 - 公司自查符合《创业板股票上市规则(2025年修订)》第9.11条撤销其他风险警示条件 [5][11] - 行政处罚决定书出具已满12个月(2024年5月17日至2025年5月20日) [5][11] - 公司不存在生产经营异常、银行账户冻结、董事会运作障碍等9.4条列示的其他风险警示情形 [6][7] - 公司亦未触及第十章退市风险警示情形,包括成交量、股价、净资产、审计意见等指标均达标 [8][9] 业务经营与财务表现 - 2024年营收27,755.13万元同比增长41.49%,但归母净利润-3,807.18万元同比减少64.56% [15][17] - 船舶配电系统毛利率28%同比提升2个百分点,船舶机舱自动化系统毛利率15%同比下降9个百分点 [15]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现金2.37亿元同比下降12%,主要因船舶行业结算周期长且部分款项未达合同收款节点 [15][22][24] - 研发投入同比增加40.55%,重点布局新能源船舶、核电风电等领域 [17][20] 行业与竞争分析 - 2024年我国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占全球55.7%/74.1%/63.1%,创历史最好水平 [15][16] - 公司作为A股唯一船舶电气领域上市公司,产品定制化生产具有技术壁垒,可比公司中船科技船舶配件业务营收同比增42.11% [16][17] - 行业面临低价竞争压力,电子元器件年涨价3%-5%,铜价高位运行,环保政策推高表面处理成本 [17][18] 应收账款与偿债能力 - 应收账款期末余额较期初增长12%至19,216.1万元,1年内账期占比100% [25][26] - 资产负债率18.32%低于行业平均水平,流动比率3.81,速动比率2.82,现金比率1.08显示短期偿债能力优异 [19][20] - 前五大客户应收账款占比42.3%,已按账龄组合计提坏账准备,1年内账期计提比例5% [26][28] 业绩补偿款进展 - 交易对手方龚瑞良及苏州瑞特已支付前两期业绩补偿款合计2.05亿元,剩余款项应于2025年6月30日前支付 [29] - 目前未触发补偿款提前到期情形(如股价跌破质押价7折、重大诉讼等) [30][31] - 公司与控股股东浙江省二轻集团将持续督促承诺方履约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