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市与便利店

搜索文档
中证全指食品与主要用品零售指数报9779.92点,前十大权重包含益丰药房等
金融界· 2025-07-24 16:42
指数表现 - 中证全指食品与主要用品零售指数报9779 92点 [1] - 近一个月上涨4 43% 近三个月上涨0 49% 年至今下跌3 88% [1] - 指数基日为2004年12月31日 基点为1000 0点 [1] 指数构成 - 十大权重股包括永辉超市(6 49%) 神州数码(6 34%) 上海医药(4 65%) 益丰药房(4 23%) 九州通(3 97%) 万辰集团(3 96%) 孩子王(3 36%) 国药股份(3 29%) 王府井(3 22%) 泰恩康(3 1%) [1] - 上海证券交易所占比53 16% 深圳证券交易所占比46 84% [1] 行业分布 - 医药商业占比44 64% 超市与便利店占比20 60% 专营零售占比20 32% 百货商店占比14 44% [2] 调整规则 - 样本每半年调整一次 分别在6月和12月的第二个星期五的下一交易日实施 [2] - 权重因子随样本定期调整 特殊情况会进行临时调整 [2] - 样本退市时从指数中剔除 公司发生收购合并分拆等情形参照细则处理 [2]
西安再现国营大食堂,怀旧营销手段引人误解
搜狐财经· 2025-07-13 14:44
国营大食堂的现状与特点 - 西安近期开设两家国营大食堂,分别为国营安居大食堂馨和居和曲江宜居店,均于10月19日开业 [3] - 国营大食堂功能类似超市,提供熟食、蔬菜、水果、米面油等日常生活商品,与公众传统认知存在差异 [3] - 两家大食堂分别位于曲江新区宜居小区和未央区王家鹏公租房小区,周边均有其他超市竞争 [5] 经营模式与市场定位 - 国营大食堂由国企投资管理,但实际为市场化私人经营,国企资本介入强化了"国营"标签 [7] - 价格与市场持平,例如排骨每斤32.8元、馒头0.5元一个、西红柿每斤5.58元,无明显价格优势 [5] - 目标客群为城市社区居民,尤其关注少子化和老龄化人群的福利需求 [3] 公众反应与营销策略 - "国营食堂"名称引发怀旧情绪和广泛讨论,但实际为营销手段,与历史传统无直接关联 [5][7] - 云南凤庆县"国营食堂"负责人表示名称旨在引发共鸣,但导致公众误解 [5] - 国营大食堂的开设被视为新社会对旧事物的重新诠释,而非历史回归 [3]
中证全指食品与主要用品零售指数报9515.51点,前十大权重包含王府井等
金融界· 2025-06-19 16:55
指数表现 - 中证全指食品与主要用品零售指数报9515 51点 近一个月下跌2 40% 近三个月下跌6 58% 年至今下跌6 48% [1] - 该指数以2004年12月31日为基日 基点为1000 0点 反映食药零售主题上市公司证券整体表现 [1] 权重构成 - 前十大权重股包括永辉超市(6 61%) 神州数码(6 21%) 万辰集团(4 68%) 上海医药(4 41%) 益丰药房(4 32%) 九州通(3 86%) 孩子王(3 41%) 国药股份(3 25%) 王府井(3 17%) 泰恩康(3 09%) [1] - 按交易所划分 上海证券交易所占比52 84% 深圳证券交易所占比47 16% [1] 行业分布 - 医药商业占比43 94% 超市与便利店占比21 32% 专营零售占比20 29% 百货商店占比14 46% [2] 调整机制 - 样本每半年调整一次 实施时间为每年6月和12月第二个星期五的下一交易日 权重因子同步调整 [2] - 特殊情况下进行临时调整 样本退市时从指数中剔除 并购分拆等情形参照细则处理 [2]
美企纷纷裁员凸显经济隐忧
经济日报· 2025-06-13 06:06
宝洁公司裁员计划 - 宝洁计划在未来两年内裁撤7000人,约占其非生产部门岗位的15% [1] - 公司同时计划精简部分产品品类与品牌,旨在强化核心优势 [1] - 若现行关税持续至2026财年,公司可能面临高达6亿美元的税前利润损失 [1] 美国企业裁员潮现状 - 5月美国雇主宣布裁员人数达93816人,同比激增47% [2] - 除宝洁外,微软、摩根士丹利、沃尔玛、UPS等企业近期均宣布裁员计划 [2] - 裁员潮已成为市场对美国经济健康状况的重要预警信号 [1] 关税政策对企业的影响 - 72%的美国中小企业因关税被迫增加成本 [1] - 77%的企业预计年底成本还将进一步上涨 [1] - 4月个人消费支出(PCE)环比增幅仅为0.2%,远低于3月的0.7% [1] 企业应对策略及效果 - 宝洁计划在新财年提高产品价格并调整供应来源 [2] - 消费者对价格极度敏感,提价策略效果可能不佳 [2] - 供应链重组或产品创新均需时间,难解燃眉之急 [2] 经济前景担忧 - 美联储官员认为加征关税政策将持续扰动企业和消费者预期 [2] - 可能导致更持久、更复杂的通胀压力 [2] - 芝加哥联储主席警告现行贸易政策可能导致美国陷入"滞胀"困境 [2] 劳动力市场趋势 - 大多数地区普遍提到由于不确定性导致招聘推迟 [3] - 所有地区都指出劳动力需求减弱 [3] - "减少投入"和"继续观望"成为多数美企的现实选择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