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降解材料
icon
搜索文档
从全面“禁塑”到建设“无废岛”,海南这样先行探路
人民日报· 2025-10-19 12:37
行业背景与问题 - 全国每年产生超过5000万吨低值塑料包装 如一次性餐盒 泡沫塑料和塑料袋 回收难度大且成本高 是白色污染的顽固源头[1] - 海南作为岛屿省份和海洋大省 生态环境脆弱 治理塑料污染更为迫切[1] - 在全面禁塑背景下 全生物降解被视为一条标准未明确的新路径[1] 公司技术与产品创新 - 公司将工厂作为打样车间和中试基地 配合科研团队进行反复试验以制定行业标准[1] - 针对餐厨垃圾需人工破袋的问题 研发出7天快速降解袋 可自行降解并提高处理效率[2] - 针对海南空气湿度大导致原料易受潮的问题 通过改进工艺 新增原料除湿环节以保障产品质量稳定[2] 政策导向与行业趋势 - 海南省出台《海南省深化推进"无废岛"建设工作方案(2025—2030)》 持续推进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 最大限度减少填埋量[2] - 降解与回收并非互斥而是互补 难以回收的塑料废弃物适合在源头降解 而可回收物则通过末端回收再生[2] - 从2018年全面禁塑到梯次推进无废岛建设 体现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可兼容的理念 需在保护生态的前提下发展经济以获得长期回报[3] 发展理念与前景 - 技术创新的含金量在于现实针对性 微小的改良和更新也能发挥巨大价值[2] - 无废目标通过降解和回收双轨融合的全链条管理 被分解为可实现的具体步骤[2] - 在绿色发展事业中 需要将天马行空的创想与脚踏实地的创业相结合[3]
为白色污染画上休止符(中国道路中国梦·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
人民日报· 2025-10-17 06:05
行业背景与挑战 - 全国每年产生超过5000万吨低值塑料包装 如一次性餐盒 泡沫塑料和塑料袋 这些包装因回收较难 回收成本较高 成为白色污染的顽固源头[1] - 海南作为岛屿省份和海洋大省 生态环境更为脆弱 治理塑料污染更为迫切[1] 公司技术研发与创新 - 公司将工厂作为打样车间和中试基地 配合科研团队制定标准 通过反复试验生产样品送检 以证明技术可行和产品可靠[1] - 针对餐厨垃圾袋需人工破袋的问题 研发出7天快速降解袋 可自行降解从而省去破袋环节 提高整体效率[2] - 针对海南空气湿度大导致原料易受潮 产品性能不稳定的问题 通过改进工艺 新增原料除湿环节来保障产品质量[2] 政策导向与发展路径 - 海南省出台《海南省深化推进"无废岛"建设工作方案(2025—2030年)》 持续推进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 最大限度减少填埋量[2] - 降解和回收并非互斥而是互补 难以回收的沾满油污的外卖餐盒 破碎的农用地膜等适合源头降解 而可回收的空调外壳 矿泉水瓶等可在末端回收 二者双轨融合是实现"无废"目标的步骤[2] - 从2018年全面禁塑到梯次推进无废岛建设 表明在保护环境前提下发展经济才能获得长期回报[3] 行业前景与机遇 - 改革的潮头是探索的前沿 能够催生创新成果 在创想上天马行空 在创业上脚踏实地 可以以时代滋养自身并以自身贡献时代[3] - 投身绿色发展事业 抱着虽远必至的信念 有望创造更多奇迹[3]
我省首创全域“禁塑”制度体系,推动“禁塑”工作落地见效
海南日报· 2025-08-12 09:11
海南全域禁塑制度体系创新 - 国内首个通过地方立法推行全域禁塑的省份 实现禁止生产、运输、销售、存储和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的全链条管理 [3][5][6] - 首创颁布地方标准 制定禁塑名录负面清单 建立全生物降解产品可追溯管理平台等多项创新 [6] - 形成"法规+名录+标准+可追溯平台+替代品产业"全链条闭环制度体系 [7] 禁塑实施成效与数据 - 2023年全省重点行业场所替代品占有率达81.1% [6] - 生物降解材料产业总产销2.6万吨 产值4.06亿元 同比分别增长69.8%和68.3% [8] - 推广可循环"青流箱"快递包装 全生物降解塑料袋普及率提升 [2][3] 监管执法与产业支撑 - 开展"铁拳行动""仓储环节禁塑专项行动"等专项执法 严厉打击违规行为 [8] - 建设国内唯一"降解材料质量安全评价与研究"国家市场监管重点实验室 [8] - 率先编制发布全生物降解塑料地方标准 破解降解材料检测难题 [8] 社会参与机制创新 - 通过"21天菜篮子养成计划"建立消费者打卡兑换机制 引导减少一次性塑料袋使用 [4] - 健全琼州海峡禁塑联合监管执法长效机制 推广渔船打捞垃圾"昌化模式" [6] - 持续开展"无塑海洋"行动 强化海洋塑料污染治理 [6]
莫高股份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3.28亿元 同比增长65.38%
证券日报· 2025-04-29 16:42
财务表现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3.28亿元,同比增长65.38% [2] - 扣除非主营业务收入后营业收入3.12亿元,同比增长78.98% [2] - 降解材料及制品业务收入1.11亿元,同比增长114.56% [2] - 药品业务收入6712.11万元,同比增长35.71% [2] - 葡萄酒业务收入6055.64万元,同比下降17.41% [2] - 新膜袋业务收入7371.18万元 [2] 业务板块表现 - 降解材料业务紧盯PBAT价格回暖趋势,适时开机生产稳定市场份额 [2] - 研发全降解地膜试验确定配方,推动全降解膜袋专用料市场销售 [2] - 以零元对价收购莫高宏远49%股份,整合地膜生产线资产 [3] - 加大向控股股东甘肃省农垦集团及其所属企业的地膜销售力度,获得大部分地膜订单 [3] - 软体膜袋项目年内投产运营,推动膜袋业务收入大幅增长 [3] - 改造复方甘草片片剂和口服液生产线,灵活调整产品价格抢抓市场机遇 [3] 战略规划 - 坚持"开放的莫高、走出去的战略",加快实施"葡萄酒+降解材料"双轮驱动 [3] - 推进葡萄酒品质提升工程,创新营销模式做实全国重点市场 [3] - 环保新材料产业提升研发技术水平,推进稳定生产实现提质增效 [3]
营收增长65%可主营业务贡献不足两成,卖葡萄酒的莫高股份押宝降解材料?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4-28 21:49
文章核心观点 - 莫高股份连续亏损三年后,2024年未扭亏为盈且亏损扩大,2025年第一季度表现依旧不佳 [1][10] 2024年整体业绩情况 - 公司实现营收约3.29亿元,同比增长65.3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 - 5207.53万元,上年同期亏损4143.86万元,亏损进一步扩大 [1] 各业务营收情况 - 葡萄酒业务实现营收约6055.64万元,相比上年同期下滑17.41%,为公司贡献营收不足两成,是众多业务中营收最低的一项业务 [1][2] - 降解材料及制品业务实现营业收入约1.1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14.56%,撑起公司超三成营收 [3] - 药品业务实现营业收入约6712.11万元,同比增长35.71% [3] - 新增膜袋业务实现营业收入约7371.18万元 [3] 各业务毛利率情况 - 葡萄酒毛利率达50.5%,相比上年同期减少5.91个百分点 [4][6][8] - 药品产品毛利率为48%,相比上年同期增加14.2个百分点 [4][6][8] - 可降解材料毛利率为 - 23.34%,相比上年同期减少2.30个百分点;膜袋产品毛利率为 - 0.37% [4][6][8] 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情况 - 公司营收6152.18万元,同比下滑24.0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1001.32万元,上年同期盈利80.68万元 [10] 葡萄酒营收下滑原因 - 年内受国内白酒等行业对葡萄酒行业的挤压,葡萄酒行业消费需求不足,行业竞争加剧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