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轮驱动战略

搜索文档
金现代接待8家机构调研,包括稳泰基金、弘阳信基金、怀新投资等
金融界· 2025-07-17 10:04
公司业务定位与战略转型 - 公司主要为电力等能源行业大型央国企提供定制化软件开发,与国家电网、南方电网、五大发电集团等建立长期合作关系[3] - 公司提出"双轮驱动"战略,在巩固定制化业务同时发展标准化软件产品并拓展至制造业、军工航天等行业[3] - 2024年营业收入中定制化软件占比78%,标准化软件占比22%且销售收入同比增长30%[1][6] 战略转型进展与优势 - 已开发轻骑兵低代码开发平台、实验室管理系统(LIMS)、智慧识才管理系统等标准化产品[4] - 标准化产品客户包括航天科工集团、广汽集团、福田汽车、青岛啤酒等行业龙头企业[4] - 转型优势包括长期服务大型集团数字化经验、低代码技术平台、AI能力、多维销售模式和低成本交付能力[4][5] 研发与技术能力 - 研发团队约500人,由研究院及各产品部门研发团队组成[2][6] - 轻骑兵低代码PaaS平台可降低开发成本,提高效率,降低对研发人员要求[5][7] - AI团队研究大语言模型(LLM)、图像识别(CV)、自然语言处理(NLP)等技术并应用于核心产品[5][7] 销售与交付能力 - 构建直销客户为核心,发展代理商,融合网络与渠道销售的多维销售模式[5] - 全国组建16个区域销售中心,形成渗透全国的销售网络[5] - 通过项目全过程管控和标准化流程实现低成本交付[9]
金现代(300830) - 2025年7月16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7-16 22:30
公司活动概况 - 活动类别为特定对象调研和现场参观 [2] - 参与单位包括稳泰基金、弘阳信基金等多家机构 [2] - 活动时间为2025年7月16日,地点在金现代大厦 [2]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有董事长、总裁等 [2] - 活动内容包括参观展厅、介绍公司情况和问答环节 [2] 公司业务定位与战略 - 公司成立超20年,为电力等能源行业大型央国企提供定制化软件开发,与业内领军企业有长期合作 [2][3] - 提出“双轮驱动”战略,在定制化软件业务基础上发展标准化软件产品,向制造业、军工航天等行业拓展 [3] 战略转型进展 - 已开发轻骑兵低代码开发平台等有竞争力的标准化软件产品 [4] - 在非电力行业取得较多订单,客户包含航天科工集团等龙头企业 [4] 战略转型原因 - 拥有长期服务大型集团的数字化经验,积累高复杂度场景数字化能力,有完善研发体系 [5][6] - 自研轻骑兵低代码PaaS平台可提升软件开发效率,形成差异化竞争力 [6] - 引入高层次人才,开展AI技术研究与应用,将其创新应用到核心产品 [6] - 构建多维销售模式,成立营销中心,组建16个区域销售中心 [7] - 依托项目全过程管理体系,具备低成本交付能力 [7] 营业收入情况 - 2024年度定制化软件开发及服务占营收约78%,标准化软件产品开发及销售业务占比约22% [8] - 标准化软件产品业务销售收入同比增长约30% [8] 研发团队情况 - 研发团队由研究院及各产品部门研发团队组成 [10] - 研究院负责轻骑兵低代码PaaS平台、人工智能等技术研发,各产品部门研发团队负责其他产品研发 [10] - 整体研发人员规模约500人 [10] 轻骑兵低代码开发平台价值 - 基于公司20多年服务经验打造,用户可通过可视化方式开发软件,降低对开发人员要求,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 [11][12] - 融合AI智能中台等解决方案,为企业提供全方位数字化转型支撑 [12] 低成本交付方式 - 全面推行全项目过程管控,构建标准化项目管控流程,对项目经理培训,降低交付成本 [12]
立讯精密:双轮驱动破局 港股IPO背后是科技制造巨头穿越周期的雄心
财富在线· 2025-07-11 17:51
公司战略与资本市场布局 - 公司筹划发行H股并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旨在深化全球化战略、增强境外融资能力并提升公司治理透明度与规范化水平 [1] - 公司市值超过2500亿元,此次布局将构建"A+H"双融资平台,与全球化生产基地网络形成协同 [1][2] - 提升公司治理透明度是此次上市的核心诉求,公司特别强调这一目标以直面市场关切 [2] 财务表现与业务增长 - 2024年公司营收接近2700亿元,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预计64 75亿至67 45亿元,同比增长20%-25% [2] - 汽车互联产品业务2024年同比增长48 69%,增速远超其他业务板块 [3] - 公司斥资41亿元收购德国汽车线束巨头莱尼集团50 1%股权,预计带来200亿元以上营收增量 [3] 业务多元化战略 - 公司实施双轮驱动战略,在稳固消费电子基本盘的同时打造汽车电子第二增长引擎 [3] - 莱尼集团作为全球第四大汽车线束供应商,2023年营收超400亿元,客户覆盖奔驰、宝马、大众等头部车企 [3] - 公司目标2025年帮助莱尼实现损益两平,并在5-7年内追平行业领先水平 [3] 全球化布局与风险应对 - 公司已在东南亚和北美建立完善生产网络,包括越南、印尼、马来西亚、泰国、墨西哥等制造基地 [4] - 美国加征关税对公司影响有限,因国内制造产品只有很少部分出口到美国 [4] - 全球化产能配置为公司筑起抵御贸易摩擦的护城河 [4] 行业环境与政策支持 - 2024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提振消费"列为首要任务,汽车作为大宗消费品成为重点支持方向 [3] - 第三方研究机构认为中国制造业能力短期无法被替代,消费电子产业链将继续稳健运营 [4] - 行业优质个股已显现估值修复空间,关税政策难以在中长期维持 [4]
香飘飘业绩承压下的新棋局:1 亿元布局消费投资基金
新浪证券· 2025-07-09 14:31
业绩表现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32.87亿元同比下降9.32% 归母净利润2.53亿元同比下滑9.67% [2] - 2025年一季度营收5.80亿元同比锐减19.98% 归母净利润亏损1877.50万元 去年同期盈利2521.26万元 [2] - 冲泡类产品2024年营收22.71亿元同比降15.42% 2025年一季度销售收入同比下滑37.18% [2] - 即饮业务2024年营收9.73亿元同比增长8.00% 2025年一季度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3.89% [3] 业务结构 - 冲泡业务毛利率44.40% 即饮业务毛利率仅24.88% [3] - 现制茶饮崛起导致传统冲泡奶茶市场规模从2012年113亿元缩水至2023年76亿元 降幅达32.7% [2] - 即饮业务面临元气森林冰茶等竞品挤压 市场份额被瓜分 [3] 战略布局 - 公司以1亿元自有资金认购长沙泉仲创业投资基金13.29%份额 该基金目标规模10亿元首期募集6.52亿元 [1][4] - 基金80%以上资金投向大消费产业 涵盖成长/成熟期企业及早期消费类项目 [4] - 公司已对外投资31家企业 涉及营销/供应链/餐饮等多领域 [5] 投资协同效应 - 供应链投资可强化原料稳定性并降低采购成本 [5] - 餐饮领域投资有望与即饮业务产生协同 通过植入餐厅场景增加销售渠道 [5] - 此前在杭州/成都开设线下快闪店 探索消费场景创新 [5]
川发龙蟒携手富临精工加码锂电项目 磷化工与新能源双驱动总资产达201亿
长江商报· 2025-07-04 07:31
公司战略布局 - 公司与富临精工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共同推进正极材料业务的股权投资与资本合作,设立合资公司投资新建10万吨/年高压密磷酸铁锂项目和10万吨/年磷酸二氢锂前驱体项目,旨在打通上游资源到正极材料全链条 [1][2] - 公司坚持磷化工与新能源材料"双轮驱动"战略,产业协同发展成效渐显 [1] - 富临精工在新能源材料技术研发与市场渠道上表现亮眼,双方股权分配巧妙互补,实现磷矿资源与生产技术的高效整合 [3] 项目合作细节 - 磷酸铁锂项目由富临精工或其指定方控股合资公司,持股51%,投资新建10万吨/年高压密磷酸铁锂项目 [2] - 前驱体项目由公司或其指定方持股51%,新建10万吨/年磷酸二氢锂前驱体项目,以锂精矿或硫酸锂为原材料,同时新建10万吨/年草酸亚铁项目 [2] 磷化工领域优势 - 公司在磷化工领域已构筑深厚护城河,拥有磷矿资源储量约1.3亿吨,原矿生产能力达410万吨/年,2024年实际生产磷矿224.93万吨,同比增长16.01% [2] - 工业级磷酸一铵占据国内市场半壁江山,2024年终端销量占国内总量的54.38%,在新能源材料领域的应用同比增长51.27% [2]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81.78亿元,同比增长6.10%,净利润5.33亿元,同比大幅增长28.62% [4] - 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达20.84亿元,同比增长24.70%,净利润为1.03亿元,同比微降0.24% [4] - 总资产从2019年末77.84亿元增至2024年末193.7亿元,增幅约148.84%,2025年一季度末达201亿元,创新高 [1][5] 新能源材料业务进展 - 德阿项目一期2万吨磷酸铁锂装置已实现量产且量销,4万吨装置处于试生产状态 [4] - 攀枝花项目一期5万吨磷酸铁装置已建成投产,30万吨硫酸装置进入调试阶段,计划于2025年年中试生产 [4] - 新能源材料业务有望成为公司未来业绩增长的核心驱动力 [4] 研发投入 - 2020年—2024年研发投入累计达7.95亿元,分别为4396.1万元、9846.8万元、2.33亿元、2.15亿元、2.05亿元 [5]
从授权引进到创新引领:云顶新耀AI+mRNA平台成型,重塑国际竞争力
格隆汇· 2025-06-30 08:54
公司战略与定位 - 公司通过"双轮驱动"战略实现转型升级,以引进大单品构建现金流基石,同时以自研mRNA平台开拓长期价值空间,重塑中国创新药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定位 [1] - 战略内涵包括通过License-in模式实现自我造血(如依嘉®、耐赋康®、维适平®预计峰值销售额分别达15亿元、50亿元和50亿元),以及利用mRNA平台进行自主研发,拥有产品全球权益 [7] - mRNA平台已吸引全球Top 20药企合作意向,国际BD合作加速推进,提升平台全球影响力 [8] mRNA技术平台突破 - 公司构建国际领先的AI+mRNA平台,完成三代AI算法升级:第一代聚焦密码子优化与生产风险控制,第二代实现密码子与RNA二级结构协同优化,第三代整合UTR与CDS联合优化,大幅提升靶蛋白表达水平 [2] - EVER-NEO-1 AI算法系统在临床前验证中超越国际同行,识别出多个未报道的肿瘤新抗原,预测能力与行业领先算法相当或更优 [3] - 自主LNP递送技术平台拥有超500种专有脂质库,支持疫苗及自体生成CAR-T项目,具备可调控的肝脏及肝外靶向递送能力 [3] 全产业链整合与产能建设 - 实现从AI设计到GMP生产的全链路闭环,嘉善工厂于2025年6月完成通用型肿瘤疫苗EVM14首批GMP临床样品放行,8月运抵美国临床中心,成为少数具备mRNA药物全流程本土化生产能力的中国企业 [3] 肿瘤治疗管线进展 - 构建覆盖个性化肿瘤疫苗(EVM16)、通用型现货疫苗(EVM14)及自体生成CAR-T的完整矩阵 [4] - EVM16(个性化疫苗)基于第三代AI算法,IIT研究显示低剂量即可激发晚期肿瘤患者T细胞反应,2025年3月完成首例患者给药 [4] - EVM14(通用型疫苗)靶向5种TAAs,适用于多瘤种,全球多中心I期临床试验(EVM14 C101)将于2025年Q3启动,覆盖鳞状非小细胞肺癌等三大瘤种 [5] - 自体生成CAR-T项目通过tLNP系统开发,在人源化小鼠模型中实现肿瘤细胞清除,猴模型验证高效转染与B细胞清除效果,相比传统CAR-T疗法无需淋巴耗竭化疗且可大规模生产 [6] 技术应用前景 - mRNA技术具备覆盖肿瘤、自免、代谢性疾病、传染病等领域的潜力,通过"信息设计"替代传统分子筛选,使人体成为"智能工厂"生成药物 [2] - 自体生成CAR-T疗法有望解决传统CAR-T生产成本高、等待时间长等难题 [6]
涪陵榨菜(002507) - 002507涪陵榨菜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627
2025-06-27 15:34
产品价格与策略 - 2021 年底因农副产品及青菜头原料价格上涨整体提价,2022 年初推轻盐产品并改版包装,致 2022 年度终端动销受影响 [1] - 2023 年推 60g 产品布局 2 元价格带,2024 年放开 60g 产品调货限制,稳固 2 元价格带市场 [1] - 今年推 80g 产品“加量不加价”,回馈消费者并吸引消费者、加深品牌印象 [1][2] 销售终端影响因素 - 主要销售市场集中在一线城市,受人口向县级市场回流影响,消费习惯与形式变化,与销售阵地有空间差 [3] - 榨菜市场存量竞争,近两年竞争对手加大终端推广投入,公司提高部分竞争市场推广精力,稳住终端渠道占比 [3] 大型商超合作模式 - 设立大客户群营业部,为山姆、盒马等大型商超提供直营服务,公司与客户对接价格、研发定制产品,经销商供货,公司可对接终端反馈并优化产品 [4] 并购重组 - 坚持“双轮驱动”战略,收购味滋美进入复调领域,川渝味复合调味料市场空间大且无明显龙头 [5] - 味滋美有成熟 B 端产品研发生产能力,公司可依托其餐饮终端完善新渠道布局;公司有 C 端渠道优势,可助味滋美 C 端产品铺货上市 [5] 线上平台投入产出 - 重视线上平台发展,近年逐步投入推广,但与线下渠道相比贡献少,短期大量投入影响利润,行业线上低价竞争会致公司产品价格布局失衡 [6] 其他品类发展 - 2021 年重塑榨菜品类重要性,对其他品类推广助力减弱,萝卜产品工艺口味与榨菜同质,缺乏特色 [7] - 2024 年下半年调整萝卜产品工艺和定位,升级口味与包装,推出新产品,未来持续研发优化萝卜、泡菜品类 [7] 经销商制度 - 针对部分合作年限长、调货额高、信用好的经销商开放“授信”政策,年终收回额度,未获授信经销商仍实行“先款后货”模式,不影响该销售模式 [8] 核心竞争力 - 品牌力优势,消费者对“乌江”榨菜认可度高 [9] - 产地优势,位于涪陵,原料供应足、品质稳,有 30 万吨以上窖池保障生产,应对原料价格波动 [9] - 生产技术工艺优势,有先进智能自动化设备和自研乳化辅料技术,保障产品品质口感 [9] - 管理团队优势,现任团队深耕佐餐开味菜行业,经验丰富 [9] 激励措施 - 已建立包括薪酬的正向激励机制,探索股权激励等方案可行性,实施与否不确定,有安排将公告 [10]
从引领到生态:艾暖昕集团战略升级开启国民养生“昕时代”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6-17 15:28
战略升级发布会 - 艾暖昕集团举办"战略定天下 决胜在终端"战略升级发布会暨【终端盈利加速器系统】发布仪式,聚焦"文化力凝聚、品牌力引擎、产品力核爆、赋能力裂变、营销力出圈"五大核心势能 [1] - 发布会汇聚集团创始人、业内专家、全国销冠股东及数千名精英,旨在引领国民养生"昕时代" [1] 行业认证与战略定位 - 成美咨询深度剖析行业趋势与战略定位法则,强调战略定位理论体系及实战案例的重要性 [2] - 尚普代表授予艾暖昕"经络养生调理第一品牌,超百万顾客信赖"的市场地位认证,强化其行业标准先行者角色 [2] 双轮驱动战略与品牌升级 - 集团创始人提出"B端门店盈利闭环"与"C端消费者指定购买"双轮驱动战略,通过标准化社区门店、招商陪跑体系及万店连锁势能释放实现目标 [3] - 推出明星新品以极致产品力引爆需求,重塑消费者对养生行业的认知 [3] - 2025年战略蓝图涵盖品牌升级、渠道整合、营销矩阵及运营赋能,强化线上线下协同并借助智能化工具提升终端门店业绩 [3] 团队建设与行业变革 - 李凯城教授解析毛泽东领军之道,为团队注入"使命必达"的铁血精神 [4] - 商学院老师提供实战目标管理策略,结合终端场景落地执行方案 [4] - 战略升级标志着公司从"行业引领者"向"生态构建者"跨越,推动行业向标准化、专业化、全民化发展 [4]
海科新源:“锂电池材料+消费化学品”双轮驱动 助力全球市场份额扩张
中证网· 2025-06-03 17:09
公司业绩与战略 - 公司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1.27亿元,同比增长31.27%,创单季度收入历史新高 [1] - 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105.11万元,较上年同期的-6143.59万元减亏82.01% [1] - 公司采取"锂电池材料+消费化学品"双轮驱动战略,发挥全价值链成本优势,全球市场份额持续增长 [1] - 公司通过优化生产基地供应结构、客户群体和原料策略,完成新装置产能释放,提高海外高端产品销量 [2] - 公司未来将继续坚持创新驱动与高质量发展战略,深化"双轮驱动"布局,提升核心竞争力 [3] 锂电池材料业务 - 公司是全球锂离子电池电解液溶剂龙头企业,重点布局固态电池新型电解质、钠离子材料等前沿方向 [2] - 公司加快新产品与工艺研发及转化效率,持续丰富产品矩阵 [2] - 新能源汽车2024年产销分别完成1288.8万辆和1286.6万辆,同比增长34.4%和35.5% [1] - 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占汽车新车总销量的40.9%,较2023年提高9.3个百分点 [1] 消费化学品业务 - 公司加强与客户合作深度和广度,推动日化系统整体效益提升,促进日化业务内生性增长 [2] - 公司针对绿色生物基产品需求,研发防腐保湿复配产品,开展技术优化和新品开发 [2] - 公司通过"1,2-丙二醇和1,3-丁二醇"等多元醇产品线培育第二增长曲线 [2] 战略协同效应 - "双轮驱动"战略有助于分散单一市场波动风险,在锂电池材料与消费化学品间形成协同效应 [2] - 跨业务板块联动发展提升了公司综合竞争力和运营效率 [2] - 公司未来将通过优化产业结构、拓展国际市场、强化技术研发,推动业务结构多元化和发展动能高端化 [3]
跨界锂业等待腾飞,金圆股份补税影响利润超700万元,重要子公司成失信被执行人
华夏时报· 2025-05-31 16:44
税务问题 - 公司两家子公司金钱湾和新金叶需补缴税款470.24万元和247.57万元,总计717.81万元,需在2025年计入当期损益 [2] - 补缴税款将减少2025年归母净利润717.81万元,一季度盈利由1616.87万元降至899.06万元 [3] - 两家子公司均从事固废危废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置,其中新金叶由金钱湾100%控股 [3] 业务转型与业绩表现 - 公司2022年剥离水泥业务,转向新能源材料产业,环保业务收入从2021年64亿元降至2022年43亿元、2023年28亿元 [2][5] - 2024年营收67.34亿元,同比增长136.79%,盈利0.4亿元,同比增长105.85%,其中64.64亿元来自江西汇盈 [6] - 2025年一季度营收17.43亿元,同比增长84.59%,但归母净利润0.16亿元,同比下降29.92% [2] 子公司经营状况 - 新金叶2024年营收1712.73万元,亏损9490.31万元,较2023年多亏6295.95万元,主要因电解铜业务转移及资产减值 [4] - 金钱湾2024年营收6万元,净利润469.92万元,总资产从12亿元降至8亿元 [4] - 新金叶及法定代表人已被多次列为失信被执行人,涉案总金额93.84万元 [4] 新能源业务布局 - 公司2021年收购阿里锂源66%股权,取得捌千错盐湖锂矿,2022年建成2000吨产线 [7] - 锂化合物收入2022年317.72万元,2023年1598.47万元,但开工率不足30% [7] - 2025年计划提升西藏项目回收率,推进阿根廷盐湖项目,加快非洲锂矿获取 [8] 行业竞争环境 - 环保行业和锂行业均面临激烈市场竞争 [9] - 2024年锂产品生产增加但未对外出售,形成库存积压 [8] - 非洲地区锂矿供应增长较快,包括津巴布韦、尼日利亚、南非等地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