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分析仪器

搜索文档
聚光科技拟回购1.5亿元股份并获交行1.35亿专项贷款支持 加速推进股权激励与高端仪器自主创新
全景网· 2025-08-27 17:57
股票回购计划 - 公司拟以自有及自筹资金回购A股股票 金额1亿至1.5亿元 价格不超过29.50元/股 期限为董事会通过后12个月内 [1] - 交通银行杭州浣纱支行提供1.35亿元专项贷款支持 期限3年 年利率不低于1.8% 用途限定为股票回购 承诺函有效期至2026年8月25日 [1] - 实际使用回购专项贷款金额与自有资金金额合计不超过回购金额上限 具体贷款事宜以贷款合同为准 [1] 公司业务概况 - 公司是高端分析仪器行业领军企业 入选第八批"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 业务涵盖智慧环境 智慧工业 智慧实验室 生命科学等领域 [2] - 拥有国内领先的质谱 色谱 光谱技术和产品平台 提供分析仪器 试剂耗材 信息化软件 运维服务等产品组合与解决方案 [2] - 国内设立30+省级办事处 海外设有5大子公司 业务覆盖亚洲 欧洲 南美 非洲 通过"铁三角"机制深入高端市场 [2] 行业发展趋势 - 分析仪器行业是国家政策支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十四五规划明确支持国产分析仪器产业发展与国产仪器应用推广 [2] - 全球科学分析仪器市场规模超4000亿元 中国渗透率仅12% 远低于欧美64% 环境监测设备与实验室用品行业处于扩张阶段 [2] 技术创新与研发 - 公司构建"4+X"多对多业务布局 在智慧工业 智慧环境 智慧实验室与生命科学四大板块持续创新 [3] - 形成覆盖"技术研究-部件开发-整机研制-应用拓展"的完整研发体系 具备攻克关键"卡脖子"技术的能力 [3] - 2025年上半年质谱流式细胞分析仪 挥发性醛酮类化合物全自动智能监测系统 手持式激光诱导击穿光谱仪等多个产品获持续推广应用 [3]
聚光科技(300203):业绩扭亏为盈 国产替代打开空间
新浪财经· 2025-05-10 08:41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36 1亿元 同比+13 6% 归母净利润2 1亿元 同比+164 1% 扣非归母净利润1 3亿元 同比+132 8% [1] - 25Q1公司实现营收5 5亿元 同比+1 4% 归母净利润-0 21亿元 同比减亏0 04亿元 扣非归母净利润-0 31亿元 同比减亏0 06亿元 [1] - 25Q1销售净利率达43 5% 同比减亏4 1个百分点 销售费用率 管理费用率 财务费用率 研发费用率分别为19 6% 11 2% 6 2% 19 0% 同比分别-3 3pp -1 5pp -0 8pp -5 2pp [2] 业务结构 - 2024年仪器 运营服务 环境治理业务毛利率分别为48 5% 38 0% 27 3% 同比分别+2 8pp +6 7pp +4 6pp [2] - 子公司谱育科技实现营收14 5亿元 同比增长20 6% 实现归母净利润1 3亿元 扭亏为盈 [2] - 公司聚焦核心仪器业务 收缩长期布局 暂时不能实现盈利的业务以及非高端分析仪器及相关配套产品 服务的业务 [2] 公司定位与战略 - 公司是国内高端分析仪器的领军者 成立于2002年 2011年在深交所上市 [1] - 公司拥有国内领先的质谱 色谱 光谱技术和产品平台 构建"4+X"多对多业务布局 涵盖智慧工业 智慧环境 智慧实验室与生命科学四大板块 [1] - 公司持续做强做大高端分析仪器业务 重点投入有重大发展机遇的产品 行业应用 [2] 盈利预测 - 预计公司25-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 3亿元 4 1亿元 4 9亿元 对应EPS分别为0 74元 0 92元 1 08元 [3] - 给予公司2025年35倍PE 对应目标价25 90元 [3]
聚光科技:业绩扭亏为盈,国产替代打开空间-20250510
西南证券· 2025-05-10 08:2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目标价25.90元(6个月),当前价20.95元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发布2024年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2024年营收36.1亿元,同比+13.6%,归母净利润2.1亿元,同比+164.1%;25Q1营收5.5亿元,同比+1.4%,归母净利润-0.21亿元,同比减亏0.04亿元 [6] - 公司是国内高端分析仪器领军者,构建“4+X”多对多业务布局,聚焦核心仪器业务,盈利能力大幅提升,降本增效效果显著 [6] - 考虑到公司有望受益于国产替代及设备更新政策,预计25 - 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3亿元/4.1亿元/4.9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74/0.92/1.08元,给予2025年35倍PE,对应目标价25.90元 [6] 各部分总结 聚光科技:国内高端分析仪器领军者 - 公司深耕高端仪器二十载,拥有国内领先的质谱、色谱、光谱技术和产品平台,业务涵盖多领域,实控人为王健和姚纳新,合计间接持股23.1%,履历优异 [7][9] - 构建“4+X”多对多业务布局,包括智慧环境、智慧工业、智慧实验室与生命科学四大板块,为不同行业提供解决方案 [12] - 近年PPP业务、减值影响公司业绩,2024年扭亏为盈,25Q1归母净利持续减亏,随着PPP项目有序剥离,业绩有望持续改善 [13] - 主营业务有仪器等三大板块,仪器业务为核心业务,2024年收入占比提升至71%,各业务毛利率同比提升,降本增效效果显著,盈利能力提升 [17][19] 盈利预测及估值 盈利预测 - 假设25 - 27年仪器销售量增速分别为20%/18%/15%,毛利率分别为50.0%/49.2%/49.6%;运营服务等业务收入增速分别为10%/8%/5%,毛利率分别为36.5%/35.9%/35.4%;环境治理装备及工程业务收入参考2024年规模,毛利率维持在27.3% [24] - 预测2025 - 2027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41.78亿元、47.76亿元、53.51亿元,增速分别为15.6%、14.3%、12.0%,毛利率分别为46.0%、46.7%、47.1% [26] 相对估值 - 选取3家同行业企业作为可比公司,2025年平均PE为40.5倍,给予公司2025年35倍PE,预计25 - 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3亿元/4.1亿元/4.9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74/0.92/1.08元,对应目标价25.90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