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set Securitization
搜索文档
年内企业ABS发行规模破万亿元,公募基金两年内首次环比增持
新浪财经· 2025-09-30 16:08
企业ABS市场发行规模与增长 - 截至9月底企业ABS发行规模达10321亿元,同比增幅超20% [1] - 发行数量达1142只,为2022年以来首次在9月实现数量破千只、规模破万亿元 [1] - 发行规模即将追平2024年全年12483亿元的水平 [1] 企业ABS产品结构与创新 - 企业ABS由非金融企业发行,受证监会监管并在交易所市场上市 [5] - 发行规模20亿元及以上产品达95只,数量同比增长17.65% [5] - 传统基础资产中应收账款、租赁租金等前五大品类发行超800只,占比超7成 [6] - 创新品种涌现,如数据要素、知识产权等新型底层资产首单项目成功发行 [6] 重点产品案例与发行特点 - “中信金融资产云帆1期”以100.10亿元发行规模位列年内首位,半年期利率1.74%,一年期利率1.79% [6] - 数据资产ABS项目如“鑫欣数据ABS”发行规模1.337亿元,近9成现金流来源于数据资产质押贷款 [7] - 企业ABS优先级票面利率均值存在差异,优先级1档均值为2.16%,优先级4档均值达3.95% [16] - 个别产品如保单贷款ABS优先级2档票面利率高达12% [16] 市场驱动因素与政策环境 - 政策优化审核机制、鼓励新型基础资产入池为市场注入红利 [8] - ABS以其“资产信用”替代“主体信用”的特性,满足实体经济尤其是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 [8] - ABS扩募新规落地进一步推动市场扩容,多单持有型不动产ABS成功发行或受理中 [8] 投资者结构与市场表现 - 信托机构和银行自营为两大最重要机构投资者,2025年月均持仓占比分别为30.88%和25.89% [10] - 信托机构持仓占比明显提升,较2024年增加12.80个百分点 [10] - 公募基金持仓ABS规模两年内首次环比转正,达328亿元,环比增长3.9% [11] ABS产品投资优势与特性 - ABS产品发行利率较信用债有利差优势,为低利率环境提供稀缺票息 [17] - 产品结构复杂但能提供利差补偿,次级证券投资者有机会获取超额收益 [14] - 消费金融ABS等产品因底层资产小而分散,安全性较好,受到机构投资者青睐 [14]
“知识就是财富”照进现实,超200亿知识产权ABS行至何处|新产业金融观察③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08 12:55
知识产权证券化发展概况 - 国际首例知识产权证券化实践为1997年发行的鲍伊债券,国内首只标准化产品"第一创业-文科租赁一期资产支持专项计划"于2018年获批 [1] - 截至2025年6月3日全国知识产权ABS累计发行规模超200亿元,2024年发行57单规模98.06亿元同比增25.97% [1][2] - 知识产权ABS主要服务缺乏传统抵押物的中小科创企业,2024年优先级证券加权平均发行利率2.42%较AAAsf级利差缩窄至0.18% [8][9] 市场结构与发行特征 - 发起机构集中度高,2024年前五大机构发行规模占比74.68%,其中深圳市中小担和高新投小贷合计占比58.80% [2][4] - 单笔发行规模通常在1亿元左右,底层资产类型扩展至农业、新能源汽车、中医药专利等新兴领域 [4][5] - 深圳为最大发行城市,累计发行99单规模219.06亿元占全国过半,形成"国资主导+政府补贴+市场参与"的深圳模式 [9][10][12] 跨境融资与运作模式创新 - 深圳探索深港跨境融资模式,通过"知识产权在岸质押+跨境反担保"实现境外募资,单项目融资额度200万元可分批入境 [5][6] - 典型运作模式为:企业质押知识产权→小贷公司放款→担保增信→资产证券化,如高新投4600万元专项计划融资成本低至2.45%/年 [7][8] 行业发展瓶颈与改进方向 - 市场认知度不足导致流动性受限,部分企业对操作流程存在疑虑需加强宣传 [13][14] - 知识产权估值存在技术、法律等多维度难题,需建立专业评估机构并统一标准 [14] - 风险管理依赖分层设计、差额补足等增信措施,企业治理水平直接影响坏账风险 [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