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Fruit Cultivation
icon
搜索文档
节气里的沈阳味道丨让葡萄给秋天加点“甜”
新华网· 2025-08-11 09:45
永乐葡萄产业概况 - 沈阳市苏家屯区永乐街道被誉为"中国温室葡萄之乡"[4] - 当地葡萄种植面积达1370亩 年产量2700吨[10] 产品特性 - 永乐葡萄果形饱满圆润 果皮薄且有光泽 呈现紫黑或翠绿色[6] - 口感脆嫩多汁 风味酸甜并带有玫瑰香气[6] 生长环境优势 - 土壤肥沃且水源充沛 年日照时数2498.4小时 日照率57%[8] - 充足的光照条件为葡萄品质提供保障[8] 产业发展举措 - 与农业科研院校合作持续提升葡萄品质[10] - 建立线上线下全渠道销售网络促进产销衔接[10] - 葡萄产业已成为当地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柱[10]
高州“荔”量跨古今 粤陕共绘新篇章
南方农村报· 2025-06-30 10:00
活动概况 - 以"高州荔枝鲜达长安"为主题的产销推广活动在西安大唐不夜城举办,融合古今文化场景[3][4] - 活动由广东省农业农村厅、茂名市政府指导,高州市政府主办,广东电视台珠江频道报道,顺丰速递提供全程冷链支持[11][12] - 通过文化展演、品牌升级、产销签约等形式推动荔枝产业升级,目标打造百亿级富民产业[10] 市场反响 - 吸引超100家媒体报道,陕西网络达人团(2000万粉丝)现场推广,微博话题西安人吃荔枝吃出贵妃级真宠登同城热搜榜首[14][15] - 促成当季1200吨高州荔枝采购量,产销两旺[16] - 荔枝品鉴会吸引大量市民游客参与,西汉生态农业、为达农业科技等企业摊位广受欢迎[24][25] 物流与供应链 - 采用"唐服骑手+现代冷链"创新物流模式,实现24小时内完成1800公里从高州到西安的运输[18][19][23] - 顺丰投入30000+辆冷链车、200+条冷运干线、100+个专业冷仓,覆盖全国2800多个县的全天候冷链服务[72][73] 产业优势 - 高州荔枝种植面积59万亩,占全球最大产区茂名的一半,年产量占全球十分之一[58][59] - 拥有白糖罂、妃子笑、桂味等30多个优良品种,获"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县"等多项认证[60][61] - 形成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RCEP国际采购交易中心等四大产业支撑平台[62][63] 战略举措 - 发布2025高州十大给"荔"措施、统一包装标识、质量分级标准等标准化体系[67][69] - 举办产销签约仪式,龙头企业与采购商达成多项合作协议,开拓西北市场[78][79] - 设立网络达人"品牌推广大使",利用新媒体连接产销端[82][83] 文化赋能 - 通过《高州"荔"量》舞蹈、《甜美果海》演出等唐风节目展现千年荔韵[37][40] - 形象片《深情高州》呈现"中国荔乡"的自然禀赋与产业根基[42][43] - 原创主题歌曲《高州荔枝甜过夏》强化品牌传播[87]
【杨凌】智慧农业拓宽上合减贫之路
陕西日报· 2025-05-16 06:57
智慧农业技术创新 - 杨凌示范区采用"增氧控温"技术智能调控温度、湿度与乙烯浓度,实现猕猴桃"开箱即食",提升甜度并优化消费体验 [1] - 智能伸缩防护棚通过物联网与气象大数据联动应对极端天气,使猕猴桃品质与产量提升,2023年销量同比增长20%,单价提高近2元/斤 [1] - 无土栽培圣女果、10层立体种植生菜等科技应用在杨凌示范区普及,生菜生长周期缩短至30天 [1] 产学研合作与示范推广 - 杨凌国际猕猴桃创新创业园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机构合作,形成"实验室+田间"模式,在扶风县、眉县等地建立2000亩示范园区 [2] - 公司计划深化产学研合作优化技术体系,并扩大示范范围以助力减贫发展 [2] - 上合组织农业基地通过技术推广和经贸促进,推动中国农技装备、品种及服务"走出去" [2] 国际合作与人才培育 - 上合组织农业基地承办180多期国际培训,覆盖130多个国家5000余名农业技术人员,促进农业科技交流 [2] - 杨凌日光温室技术使乌干达冬季蔬菜产量提升50%,获联合国粮农组织认可 [2]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塔什干分校等教育项目落地,培养"新农人"服务农业现代化与产业化 [3] 社会效益与可持续发展 - 上合组织农业基地累计培训数千名农业科技人才,强化减贫与可持续发展能力 [4] - 杨凌示范区持续深化与上合国家农业合作,构建紧密的农业技术共享网络 [4]
蓝莓降价,你买了没?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5-08 07:32
蓝莓价格下降趋势 - 多地蓝莓零售价普遍在每斤40至50元 网络直播间促销价达每斤35元 北京新发地市场4月23日平均价为每斤32.5元 [2] - 云南和山东主产地蓝莓地头收购价下探至每公斤60元左右 为近十年来最低价格水平 [2] - 消费者反馈蓝莓从高端超市走向社区水果摊 价格从"动辄百元一斤"降至"三十多元一斤" 实现"蓝莓自由" [2] 产量扩张驱动因素 - 2024年全国蓝莓栽培面积达143.82万亩 较2020年99.62万亩增长44.38% [4] - 2024年全国蓝莓总产量78万吨 较2020年大幅提升 未来种植面积和产量预计持续扩大 [4] - 种植技术成熟推动标准化水平提升 包括品种选育/温室设施等 吸引中小种植户入局 [4] 供应链与销售模式变革 - 传统批发模式转向电商零售 冷链物流体系完善拓展销售半径 案例显示广东消费者实现4次复购 [4] - 电商厂地直销减少中间环节 云南至杭州物流时效缩短至1.5天 保持鲜果品质 [5] - 6-7月南北方蓝莓集中上市期 农业农村部专家预计价格将进一步走低 [5] 品质升级与消费趋势 - 新品种如云南L25花香蓝莓具备"爆浆口感/甜带花香"特点 果霜完整度提升 [5] - 高端水果普惠化趋势明显 释迦/莲雾等品类价格同步下降 消费频次提高 [5] - 消费者认知从"量少价高酸味重"转向"量大价优口感好" 推动复购率提升 [2][5]
保亭:砥砺奋进奏响绿色发展华章
海南日报· 2025-05-07 09:16
大健康产业与低碳发展 - 保亭森林覆盖率84.87%,负氧离子浓度超8200个/立方厘米,拥有热带雨林和野溪温泉资源,获"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等国家级生态名片[9] - 中欧(保亭)绿色数字创新合作区落地,聚焦低碳园区、社区及项目,推动碳中和试点项目通过评审并启动建设[9][10][12] -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在保亭启动绿色与数字创新项目,建立气候韧性发展机制,促进国际知识共享[10] - 医疗健康产业园起步区加速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健康医学研究院运行,神玉岛文化旅游区成为气候康养示范基地[11][12] 热带特色农业 - 保亭榴莲产业以67年树龄母树为核心,构建全产业链模式,创建省级榴莲特色产业集群产业园,2024年4000亩榴莲丰产,亩产值6万-10万元[13][14] - 红毛丹年产值超5.5亿元,纳入农业农村部精品培育计划,通过文化节推动农旅融合[15] - 引种400余种热带水果资源,如四季结果的"红美人"嘉宝果,计划扩种以助农增收[15] 文旅与非遗保护 - 保亭举办"三月三"节庆、"亲加奔·村晚"等活动,2024年开展惠民演出97场次,送电影下乡1123场次[18] - 入选全国民间文艺版权保护试点,完成113件民间文艺作品版权登记,涵盖音乐、版画等品类[18] 医疗与民生改善 - 保亭县人民医院由海南省人民医院托管,DSA导管室启用,实现全县胸痛救治网络覆盖,急性心梗救治时间缩短至90分钟内[19] - 建成残疾人康复托养中心,首期脊髓损伤者训练营帮助18名患者恢复生活能力[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