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Translation Services
icon
搜索文档
Cisco acquires translation startup EzDubs
TechCrunch· 2025-11-18 02:33
收购事件概述 - 网络巨头思科收购了由Y-Combinator支持的消费级初创公司EzDub,该公司提供实时翻译服务[1] - 交易于周末宣布,但未披露交易规模[1] - EzDubs计划于12月15日停止其支持超过30种语言通话翻译的消费者应用程序[5] 被收购公司EzDubs背景 - EzDubs由Padmanabhan Krishnamurthy、Amrutavarsh Kinagi和Kareem Nassar于2023年创立,其中Nassar曾就职于思科语音AI团队[2] - 公司种子轮融资由Venture Highway领投,融资总额达420万美元[2] - 其他投资者包括Replit首席执行官Amjad Masad、Replit总裁Michele Catasta、Applied Intuition首席执行官Qasar Younis以及Replicate首席执行官Ben Firshman[2] - 公司曾推出世界首个视频配音工具,在X平台获得数百万浏览量,并实现支持30多种语言的实时语音及情感保留通话翻译[5] 思科整合计划与战略意图 - 思科计划将EzDubs技术整合至其通信平台Cisco Collaboration,该平台涵盖硬件与软件[3] - 整合后用户可在Webex视频通话和消息等产品中获得实时翻译等功能[3] - 该翻译技术可保留说话者原始声音,并可能向合作伙伴和开发者开放[3] - EzDubs团队将加入Cisco Collaboration部门,与产品、工程及市场团队协同工作[4] - 思科协作高级副总裁表示,双方将共同为行业开辟新道路,使人工智能真正赋能协作[4] 行业背景与市场动态 - 近期翻译领域发生多起收购,例如Seven Seven Six支持的Palabra AI本月收购实时通信平台Talo,以及7月TransPerfect收购葡萄牙翻译初创公司Unbabel[8] - 翻译服务市场估值约为400亿美元[10] - 收购引发市场思考:当企业通信市场存在更多资金和需求时,专注于消费者的翻译业务是否可行[9]
Straker Limited (ASX: STG) Announces Extension and Expansion of IBM Partnership
Prnewswire· 2025-10-30 15:29
合作协议续签与财务影响 - 公司与IBM续签三年战略合作协议,自2026年1月1日起生效,IBM有权在三年期满后再续约一年 [1][2] - 新协议初始三年期预期合同价值约为2800万新西兰元(1610万美元),收入基于客户使用量,可能因周期而异 [2] - 此次续约为公司提供了初始三年期的持续收入可见度,但需取决于实际处理量 [3] 合作范围扩展与战略深化 - 合作关系已超越本地化服务,公司被纳入IBM生态系统合作伙伴网络,合作关系将主要由IBM日本公司管理 [5] - 协议核心条款与之前一致,但更侧重于在IBM全球运营中部署AI驱动解决方案,目前已有1万用户使用公司的AI驱动Slack翻译应用 [4] - 协议中大部分将转向AI令牌计费,进一步推动公司AI收入增长 [4] 技术合作与创新重点 - 扩大合作的一个关键焦点是联合开发定制化的小语言模型,这些模型基于IBM Cloud的watsonx AI技术和公司专有的Tiri平台构建 [6] - 联合开发的模型已显示出优于行业基准的性能,验证了专业化小语言模型的商业价值以及企业AI领域更广泛的合作机会 [7] - 合作正从服务交付扩展到共同创新,加强了公司在语言与AI交叉领域的战略定位 [8]
价格低至几毛,AI强攻翻译行业
新浪财经· 2025-10-29 17:46
AI翻译技术冲击与行业变革 - AI翻译效率提高近9倍,成本平均降低90%[3] - 中国97.1%的翻译企业已采用翻译技术,26.0%的项目采用"全机器翻译交付"[3] - "大模型初译+人工保障"成为主流,33.2%项目采用"机器翻译+译后编辑"模式[3] 人工翻译市场受到显著挤压 - 编辑、翻译岗位招聘量下降明显,岗位要求提高[3] - 多所高校停止俄语笔译、日语口译等7个翻译专业招生[3] - 人工英语同传单日收费几千至上万元,小语种价格比英语高50%左右[5] AI同传商业化进程加速 - 网易有道词典"AI同传"用户量突破2000万[1][2] - 2025年中国远程同传市场规模预计达23.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近30%[4] - AI同传通过免费试用吸引用户,日均成本可低至几毛钱[5] 市场竞争格局与玩家策略 - 互联网大厂、AI巨头和初创公司三方玩家积极布局[1][7] - 互联网大厂优势在于用户基础和数据资源,如网易有道采用"生态融合"策略[7][9] - AI巨头如科大讯飞专注技术创新,通过软硬件结合开拓高端商务市场[8][9] - 初创公司聚焦特定语种或领域,开发定制化、高附加值的翻译服务[8][9] 行业未来发展趋势与挑战 - AI难以替代需要创造性、文化背景和专业壁垒的高端翻译领域[2][6][10] - 行业存在价格战、同质化竞争现象,未来可能出现大规模"涨价潮"[10] - "AI工具属性+人工统筹"被视为当前翻译领域的最优解决方案[6][10]
“AI同传”爆发式增长,会成为中国企业出海的加速器吗?
搜狐财经· 2025-10-28 00:13
行业核心观点 - AI同传用户数量突破2000万,显示该赛道正迎来爆发式增长 [2] - AI同传被视为翻译行业的“王冠明珠”,技术难度高但商业价值巨大 [4][5] - 巨头加码AI同传,旨在争夺下一代语言基础设施的主导权 [13][17] 用户增长与核心场景 - 大学生人群在跨语言课堂、国际学术讲座等场景使用频率显著提升 [2] - 外贸人群在国际视频会议、跨境沟通等场景形成高频使用 [2] - 短视频创作者、跨境电商从业者等新群体对AI同传的依赖度增加 [2] 技术突破与进展 - 有道词典AI同传翻译准确率达98%,覆盖经济、医学等六大专业领域 [6] - 字节跳动Seed端到端模型将翻译延迟压缩至2-3秒,较传统系统降幅超60% [7] - 科大讯飞“星火X1”底座支持130多种语种,为小语种市场打通底层基建 [8] 市场规模与商业价值 - 2025年中国远程同传市场规模预计达23.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近30% [13] - AI同传边际成本几乎为零,利润空间高于传统同传 [13] - 远程同传服务用户中企业占比超50%,其中跨国企业约35%,中小企业约15% [17] 企业应用与出海实践 - 科大讯飞海外AI硬件业务2025年同比增长超3倍,翻译机成为国际化重要抓手 [21] - 飞书将AI同传集成至OA系统,极兔20万员工通过实时翻译实现跨语种协作 [21] - AI同传在跨境电商、短剧、游戏等文化出海内容中用于实时多语发布和全球传播 [21] 未来发展趋势 - AI同传需在理解人类情感、文化细节与法律语境上进一步提升 [11] - 实时翻译可能在游戏语音组队、音视频社交等场景成为新的“社交底层语言” [22] - AI同传正从“理解他人”转向“理解内容”,成为新型知识生产工具 [19]
用AI翻译文学,是“降智”还是“风口”
新京报· 2025-07-22 21:51
AI翻译技术在出版行业的应用 - 独立出版社Bloodhound Books推出AI驱动的小说翻译服务"Globescribe.ai",旨在帮助作者和出版社将书籍推向更广泛读者群 [1] - 有声书平台Audible测试AI翻译服务,允许出版商将有声书翻译成其他语言,目标是实现"每一本书的每一种语言版本" [1] - AI翻译技术发展迅速,在出版行业引发分歧:部分从业者视为机遇,另一部分则担忧其负面影响 [1] 行业对AI翻译的争议 - 英国作家协会翻译协会主席批评生成式AI使用盗版书训练模型的行为,Meta公司被曝使用数百万本盗版书开发AI程序 [2] - 美国法院裁定Meta和Anthropic使用书籍训练AI属于"合理使用",引发对更严格监管的呼声 [2] - 翻译家指出AI翻译存在多重缺陷:无法理解上下文、语气和风格,导致语言贫乏化,且本质上不属于真正翻译 [2] AI翻译对从业者的实际影响 - AI翻译作品仍需人工译者检查,形成"后期编辑"工作模式,但这种方式反而降低译者效率 [2] - 译者反映从零开始翻译比修改AI生成的文本更高效,AI输出常被描述为"难以驾驭的文字泥块" [2] - 行业出现灰色地带:使用AI辅助翻译未被禁止,但直接生成内容被视为"检查电脑作业"而非创造性工作 [2]
DeepL更新翻译服务API 引入自研AI模型与写作辅助工具
环球网· 2025-05-16 14:02
产品更新 - 翻译服务提供商DeepL对应用程序编程接口(API)进行重要更新,新增自主研发的人工智能(AI)语言模型,并引入写作助手DeepL Write [1] - DeepL Write定位为专业写作辅助工具,功能与Grammarly类似,聚焦于提升文本质量而非生成全新内容 [2] - 用户通过API接入DeepL Write后,可在撰写各类文本时获得实时语言优化建议,涵盖语法纠错、措辞调整、风格适配等多个维度 [3] 技术能力 - 自研语言模型主要服务于翻译场景,核心功能为校正和优化翻译结果 [3] - 该语言模型具备深度语义理解能力,能够精准识别专有名词及文化特定表达,例如荷兰语姓名"Van Den Berg"可避免误译为"From The Mountain" [3] - 该技术显著增强翻译系统在处理复杂场景时的可靠性,尤其对涉及专业术语、品牌名称或文化敏感内容的翻译任务具有重要价值 [3] 语言支持与数据安全 - DeepL API支持33种语言,包括英语、荷兰语、瑞典语、日语、德语、韩语和简体中文,覆盖全球主要语言体系 [3] - 公司承诺不会利用用户通过API提交的内容训练模型,从技术架构和运营机制层面确保用户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 [3]